他是貪官,卻在金華抗清兩月,最終殺身成仁
明末清初是一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漢奸輩出的年代,有的人雖然表面正氣凜然,卻最終選擇做了漢奸,有的人雖然貪財成性,但是卻能威武不屈、殺身成仁,一個人品行上的瑕疵,並不能掩蓋他人性的光輝。
明末抗清名臣朱大典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代表。朱大典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先後任山東巡撫、漕運總督、弘光朝兵部尚書等職,朱大典為人愛財,據史書記載,他在漕運總督任上「四處搜刮,斂聚的財富富可敵國」,由此可見他不是一個清官,而且是個大貪官。
如果在和平年代,也許朱大典只是明末貪官中普通的一員而已,但是動蕩的局勢卻給了他為自己正名的機會。除了在貪污方面的出色表現以外,他在軍事、氣節方面的表現讓人感嘆。
1630年,朱大典任山東巡撫,當時登州參將孔有德發動兵變,橫掃山東半島,朱大典臨危受命,集結三萬軍隊主動進攻孔有德叛軍,大敗之,孔有德隨後逃竄入遼投靠了清朝。值得一提的是,後來臭名昭著的大漢奸吳三桂和南明江北四鎮之一的劉良佐都在朱大典的麾下,可以說朱大典是吳三桂的老領導了。
隨著時光的流逝,明朝的局勢更加惡化,最終1644年北京城破,崇禎皇帝自殺,南明弘光王朝也堅持了一年多時間就被清軍擊潰,清軍沿江南一帶向浙江進軍。
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進逼浙江金華,朱大典身為金華人率軍來到故鄉金華固守,金華只是一個小城池,與揚州、南京、杭州等大城相比不值一提,前述幾個重鎮都被清軍攻破了,清軍認為攻破金華只是朝夕之間。然而,結果讓驕傲的清軍大跌眼鏡。
金華雖然小,但是朱大典布置得當,號召全城百姓登城守衛,並且散盡貪污而來的家財加固城牆、招募勇士,清軍的先頭部隊久攻不下,於是以高官厚祿來招撫朱大典,但是朱大典不為所動,撕毀招撫書,表示堅決抗清的決心。
後來,清軍從附近調來紅衣大炮,以重炮不斷攻擊新建的西門,最終將城門轟塌,清軍如潮水般湧入城內,雖然城內明朝軍民誓死抵抗,與清軍展開巷戰,但是終因實力差距,金華城在堅守兩個多月之後被清軍攻破。
金華城破之後,為了不受清兵的侮辱,朱大典的妻妾們帶著子女自盡,而朱大典則和部下在火藥局引爆火藥,與附近的清軍同歸於盡,場面十分壯烈。
朱大典身在明末恰逢亂世,雖然他貪財成性,但是瑕不掩瑜,在清軍面前他保持住了民族氣節,率領金華民眾進行了一場為民族命運進行的抗爭,雖然沒能抵擋住清軍的進攻,但是依然表現出了中華民族的氣節,倘若明末各地軍民皆如此,天下事尚未可知。
※除了兩漢之外,竟有這麼多朝代自稱「漢」
※貴為天子卻被逼娶自己外甥女,一輩子生活在陰影之中
※岳飛,一天連得十二面金牌,被害於風波亭,冤不冤?
TAG:漫談南明 |
※清朝第一貪官,不是和珅,卻是溥儀最恨的人
※他是溥儀最痛恨的「裸官」,也是大清朝第一貪官,比和珅還要貪!
※歷史上最大的貪官不是和珅,而是這群人,他們才是古代最大的貪官
※此皇帝殺貪官、驅胡虜,但他死後的遺詔,卻被世人唾罵至今,實在太殘忍
※明代貪官竹杠敲到未來皇帝身上,敲詐成功不說,後來混成世界首富!
※清朝一大臣,查抄貪官,卻因一個失誤,自己反被抄家,賜死
※清朝最大的貪官和坤是個迷,他的成功不是偶然,只不過他沒能猜中結局。
※他殺貪官、驅胡虜,但他死後的遺詔,卻被世人唾罵至今,太殘忍
※他是歷史上的狠毒皇帝,用殘忍的方式殺了太多貪官,可貪官永無止
※和珅是清朝第一貪官?其實他比和珅更貪,卻鮮為人知
※朱元璋最痛恨貪官,卻懲治了這位清官,被挑開肚皮後才知道是錯判
※中國古代最牛貪官,被稱一千來世界最富,貪污的錢至今都是一個謎
※朱元璋最痛恨貪官,他卻把這位清官被挑開肚皮後,才認定錯判
※和珅是大貪官也因此而被殺,為何臨終前卻認為是才華害死了自己?
※近代中國最大的貪官,在他死後,皇帝因為恨他,給了他一個這樣的謚號
※古代貪官最怕的是殺了15萬貪官的朱元璋,但最恨的卻是雍正!
※大貪官和珅因貪被殺,為何臨終前卻認為是才華而非貪婪害死自己?
※清朝第一貪官不是和珅,竟然是他,溥儀曾送他一個字
※歷史上對付貪官最狠的皇帝,在位殺貪官無數,死後墓地無人敢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