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不喜歡阿諛逢迎的皇帝有幾位

歷史上不喜歡阿諛逢迎的皇帝有幾位

歷史上不喜歡阿諛逢迎的皇帝有幾位

歷史上不喜歡阿諛逢迎的皇帝有幾位

在中國古代統治者的周圍,總有很多的幫閑者,他們投其所好,進諛詞、表忠心、舞文弄墨、移花接木,為統治者抬轎子、吹喇叭,製造太虛幻境。很多統治者就是在這種自己喜歡的虛幻氛圍中,喝多了這些人進獻的迷魂湯,以至忘乎所以,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當然,也有少數統治者是清醒的,他們不喜歡阿諛逢迎。他們不但會擲還諛詞,甚至還會怒斥阿諛者。

宋人龔鼎臣在《東原錄》中記載:趙匡胤登基後,曾將丹鳳門修葺一新。有個文臣梁周翰,急忙寫了篇《丹鳳門賦》,大肆渲染丹鳳門的壯觀,大拍皇上的馬屁。誰知趙匡胤並不買賬,帶著鄙夷的神色問大臣:「為何要寫此賦?」身邊的大臣們回答說:「梁周翰是做文字工作的,國家取得了新成就,皇帝開創了新氣象,他撰文歌頌,是他的職責啊!」趙匡胤卻說:「不就是修了一個門樓嗎?也值得講這麼多廢話?這些耍筆杆子的『措大』,也太愛拍馬屁了!」說完,就把那篇梁周翰精心炮製的《丹鳳門賦》扔到了地上。

「檢點做天子」的趙匡胤,本是一赳赳武夫,從他嘴裡冒出來這句辱罵讀書人為「措大」的粗話,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可在舞文弄墨的文人眼裡,卻被一句「措大」羞了個顏面全無、灰頭土腦。而趙匡胤這一看似粗魯的舉動,對於曾經被鋪天蓋地、排山倒海般歌功頌德的文字,看花了眼和迷失了方向現代人來說,應該為趙匡胤的這一「英明」舉動拍手叫好。

明成祖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春,貴州布政司報告說:「去年北征班師時,皇帝的恩詔傳到思南府,聽到太岩山接連喊了三句『萬歲』聲,這是皇帝威德遠加山川效靈之應。」禮部尚書呂震看到報告後,覺得這是一次向皇帝獻媚的好機會,於是,請求上表祝賀。永樂皇帝朱棣不但沒有允許這樣做,還把呂震狠狠地罵了一頓:「臣子侍奉君主,應當堅守道義。阿諛取容,不是賢人君子應該做的。人在山谷中呼喊口號,遠處的大山產生迴音,在道理上是解釋得通的。布政司官員不懂事理,以為是祥瑞,尚且可以理解,你身為國家主管文化宣傳和教育工作的長官,不能辯別其荒謬,還想帶頭進獻賀表,逢迎取悅朕,難道符合人臣以道事君的大義嗎?」責罵過後,呂震這才閉上了嘴(載於《典故紀聞.卷七》)。

像宋太祖、明成祖這樣不圖虛名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畢竟不多,更多的倒是喜歡阿諛逢迎、甜言蜜語的昏君和庸君。在此情況下,大臣們,特別是在皇帝身邊工作的人,如果能夠在君主糊塗時直言相諫,有時也能使昏頭昏腦的統治者稍微清醒一些。下面列舉兩個例子,以便舉一反三。

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宦官吐突承璀為了拍唐憲宗的馬屁,在安國寺建了一座高大壯觀的碑樓,準備用來宣揚皇帝的功德。唐憲宗把起草碑文的任務交給了翰林學士李絳。李絳不但沒有起草碑文,還堅決反對這一做法。他以堯、舜、禹、湯等聖人都未立碑自言聖德,只有秦始皇巡遊所過,立碑刻石自吹為例子,說明不寫這類拍馬屁文章的道理。唐憲宗聽了李絳的勸告,遂下令,以百牛拽倒了碑樓(《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七》記載)。

後晉開運元年(公元944年)六月,黃河在滑州決口,淹沒了汴、曹、單、濮、鄆等五州。後晉朝廷組織了幾個道的民夫參加搶險,終於堵住了缺口。抗災成功後,後晉皇帝石重貴準備刻碑記載此事,並打算把抗災成功的功勞全部記到自己頭上。但是,此事卻被中書舍人楊昭儉制止,他進諫說:「陛下刻石紀功,不若降哀痛之詔;染翰頌美,不若頒罪己之文。」(《資治通鑒.卷二百八十四》記載)石重貴也不錯,他認為楊昭儉說得對,遂停止了這一好大喜功的荒唐行為。

戰勝一次大災難,豎立一塊紀念碑,歌頌一下英明領導,這種在如今看來都「十分正常」的做法,卻在一千多年前遭到了中書舍人楊昭儉的堅決反對。他不但反對刻石紀功,還公然要皇帝下「罪己詔」,向全國人民作出深刻的檢討。這個官員的膽子也真夠大的!不過,仔細想來也有道理,大災過後,滿目瘡痍,連恢復都來不及,哪有心思高唱頌聖之歌呢?況且,古人都是深信「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觀點和學說的。他們認為,上天在冥冥之中能干預人事,而人的行為在冥冥之中同樣能感應上天,這就是所謂:「舉頭三尺有神靈」的道理。也就是說,自然界的災異或祥瑞,表示了上天對人間當政者的譴責或褒獎。楊昭儉認為,這次黃河決口造成的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正是上天對皇帝的譴責,是由於皇帝的「失道」引起的。因此,讓後晉皇帝石重貴頒「罪己詔」,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也就合情合理了。由是,「紀功碑」變成了「罪己詔」。

楊昭儉敢於直諫固然不易,但在慣於把壞事當成好事辦的國度里,石重貴能聽得進如此刺耳的批評,也殊屬難得。

面對諛詞,領導者如果能夠像趙匡胤一樣把獻媚的諛詞「擲還」給獻媚者,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不能,現在的部下,還有多少能像李絳與楊昭儉這樣做的呢?

(全文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修史春秋:黃庭堅修史遭貶,葉惠仲修史遭殺
人才得失:弱曹操為何能在官渡之戰中戰勝強袁紹
玉皇大帝是個什麼樣的神仙?
古代是什麼人記錄皇帝的一切言論行為?
奇聞:一個善於創新的開國皇帝

TAG:蕭家老大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最不喜歡逢迎不愛拍馬屁的三大生肖
劉濤馬天宇同日過生,何炅兩面逢迎賺得滿堂彩,最大贏家卻是王凱
陶昕然斥娛樂圈怪狀:會拍照的就敢去拍戲,演員應該有敬畏之心,不是曲意逢迎
學會安靜的觀察世間,不有意逢迎,也不刻意拒絕
女明星被揩油尷尬瞬間,楊冪驚慌失措范冰冰也不得不低頭逢迎
姐妹花同嫁君王,姐姐賢惠淑德,妹妹妖媚逢迎,為何後者受寵?
人性哲理 !做人不必曲意逢迎,只需問心無愧就好······
古代「破格」提干多荒唐事 遇下必逢迎
此人號稱「民國第一皮條客」,擅長溜須拍馬,左右逢迎
不願意曲意逢迎的星座排行榜!
12星座各自心裡話:水瓶內心另類,天蠍不喜逢迎
2018年事業總運程,讓你彰顯才華,左右逢迎,趕緊看看吧!
逢迎上級1小時,不如服務客戶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