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子曰:三月不知肉味。注意哈!當年熊貓君就因這從吃肉族改吃竹子

子曰:三月不知肉味。注意哈!當年熊貓君就因這從吃肉族改吃竹子

子曰:三月不知肉味。注意哈!當年熊貓君就因這從吃肉族改吃竹子 這一集,咱先從不久前的南昌動物園說起,話說那一日,動物園裡遊客如雲,熊貓館前人氣爆棚。然而到了下午四五點左右,令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居然有一個無聊的男青年,翻過圍欄躍入熊貓館內。

老實說,換成標準的肉食動物,這時就可能起身包圍、準備撲過來的架勢了。然而,這畢竟是國寶熊貓,面對無聊閑人的闖入,它居然毫無反應。
於是,這位男子便膽大了,緩緩向熊貓逼近,然後慢慢用手觸摸熊貓——然而也就在他手觸及熊貓的那一刻,奇蹟發生了!熊貓閃電般一個跳躍起身,旋即來一招「熊貓抱」,將男子的大腿死死摁住。
登時圍觀群眾一陣騷動,而在那邊,則展開了一場人(熊)貓大戰,男子試圖擺脫,但畢竟難抵熊貓的體重與蠻力(這隻熊貓是只雄性,體重達240斤,身高一米五),完全是被摁倒在地上,毫無反抗能力。
幸好,這名男子還算沉著冷靜,抵抗不了那就索性享受這難得的「熊貓抱」唄!足足五分鐘,直到熊貓覺得沒啥好玩之後,他終於擺脫了熊貓爪子的鉗制,趕緊爬回圍欄外。
故事到此結束,然而若是野生熊貓,這男子會否如此幸運呢?那就真的很難講了,因為熊貓其實不是一種貓,而是熊(大熊貓的學名是貓熊,即貓一般的熊)。

子曰:三月不知肉味。注意哈!當年熊貓君就因這從吃肉族改吃竹子 事實上,大熊貓的祖先,早在八百萬年前便已出現在中國的雲南,那一時代的許多動物早已滅絕,然而熊貓君卻能堅持至今,它的頑強你不能不承認。
此後五百萬年,熊貓君開始慢慢從吃肉轉向吃竹子,為什麼呢?自然是因為環境,它所生活的亞熱帶叢林,存在大量竹林。而它原本作為食物的各種動物,顯然都在速度和靈敏度上進化飛快,換句話說,遲緩的熊貓君不能吃肉,只能吃竹子了。
時光慢慢輪轉,當更為兇猛強大的劍齒象和劍齒虎逐漸滅絕,大熊貓卻在西南森林裡存活下來,且變化不大。
於是,中國人的各種書經志傳里,出現了這種黑白相間的怪獸模樣,在《書經》里,它是貔,在《毛詩》里,它是白羆,在《峨眉山志》里,它是貔貅,在《獸經》里,它是貉,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它又成了貘。直到1869年,一個法國博物學家來到四川雅安,在當地獵人的引導下,才採集到了熊貓標本,他把這種「黑白熊」定名為Ailuropoda melanoleuca(貓熊)。

子曰:三月不知肉味。注意哈!當年熊貓君就因這從吃肉族改吃竹子可是,洋人嘴裡的貓熊,咋又會變成中國人的熊貓呢?
原來在那個年代,中文的書寫格式都是自上而下,閱讀則是自右到左。而在「貓熊」一詞入華之際,習慣了自右到左閱讀的國人,便把博物館的說明標題上橫書的「貓熊」二字很自然地讀成了「熊貓」!
另一種說法,則是因為報刊之誤,報道新聞時錯寫顛倒成了「熊貓」,沒多久便成了通用名稱,以至於百年之後,熊貓一詞竟成正式名稱,貓熊反而無人提了。
那麼,改叫「熊貓」之後,這種黑白二色的龐然大物是不是真的就溫順如綿羊了呢?實際上,熊貓的溫順唯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因為它的動作比較緩慢而已!而熊貓之所以這樣慢,又是因為一個原因,竹子提供的能量有限,不能隨便消耗掉!
所以,通常情況下,大熊貓總是溫順以示人,甚至經常把頭低下不露真容,更別提攻擊人類了。

子曰:三月不知肉味。注意哈!當年熊貓君就因這從吃肉族改吃竹子但,這並不意味著熊貓真的完全不開葷,實際上,它一有機會,也未嘗不可以嘗嘗葷腥。譬如在四川,曾有一種專吃箭竹地下根的竹鼠,熊貓對待此類那是絕不客氣,且有專門技術來對付。
據說一旦聞到竹鼠的氣味,熊貓就會尋到它的洞穴,然後用嘴向洞里噴氣且用前爪拍打,竹鼠一旦聞到熊貓口氣,又聽到亂拍聲響,自然慌忙出逃,這就被熊貓一爪按住,慢慢享用。
而若是竹鼠不出洞又如何呢?熊貓依舊不會放棄,刨開洞穴,吃到美食,它才會最終罷休。
而除了竹鼠之外,甚至是一些羊獐牛羚,也在熊貓的食譜之內。
「大口吃肉」,實際上也是熊貓的理想呢!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的精彩文章:

珍珠港事變之前中國已獲悉並告美、蘇,情報從哪來?答:無間道
司馬與君聊海戰史:從太平洋到中東,美國人原來有這三支艦隊
那年丞相部署抓捕黑老大,老大說他要揭發,結果一大票權貴全完蛋
他是三國演義前半部里最聰明的人,卻與正義無關,人稱「毒士」!
他是大漢使者:這邊被扣貝加爾湖畔,那邊娘死老婆改嫁兄弟自殺

TAG: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

您可能感興趣

啃草,搓臉,就是一隻小貓咪好嗎,你食肉族的霸氣呢?
粽子也要新口味,嗜肉族不能錯過的排骨粽
多肉神童,沒養過的舉個手,開花好看堪稱多肉族群第一
嗜肉族一定不可放過的 蒜香烤排骨
香辣牛腩煲,嗜肉族眼中牛肉的極品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