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太極死得蹊蹺,遺禍豪格同多爾袞內鬥,害得愛子丟了夫人要殺子

皇太極死得蹊蹺,遺禍豪格同多爾袞內鬥,害得愛子丟了夫人要殺子

向敬之

1

崇德八年八月,壯志未酬的清太宗皇太極駕崩。他的死,《清史稿·太宗本紀》寫得簡單:「庚午,上御崇德殿。是夕,亥時,無疾崩,年五十有二,在位十七年。」這是根據《清太宗實錄》崇德八年八月庚午條「是夜,上無疾,端坐而崩」撰寫的。

清代正史都說太宗無疾而終,說他忙碌了一天政務後,晚上九十點鐘端坐在清寧宮南炕上突然死去。但他死在中年,如同暴卒,確實很蹊蹺,故而留下了種種爭議:一是無疾而終,二是憂勞暴卒,三是痰疾致死,四是明朝遺老製造的多爾袞害死說。

最可信的該是憂傷引發的暴卒。太宗是一個情種,且很痴情,自娶了寡婦海蘭珠後,封關雎宮宸妃,獨寵後宮。宸妃命薄,生子有立儲之兆,但不滿周歲夭折。宸妃因喪子之痛而病亡。太宗正在松山前線指揮作戰,聞宸妃病重,不惜丟下緊要軍務,星夜兼程趕回盛京,但為時已晚,宸妃已逝。是時為崇德六年九月。

皇太極死得蹊蹺,遺禍豪格同多爾袞內鬥,害得愛子丟了夫人要殺子《孝庄秘史》中的皇太極與海蘭珠

太宗困於情傷。健壯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減食,常常「聖躬違和」。《清太宗實錄》崇德六年十月初二日記載,他對諸王說:「山峻則崩,木高則折,年富則衰,此乃天特貽朕以憂也。」

《清史稿·太宗本紀》記載,雖然太宗說「天生朕為撫世安民,豈為一婦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譴也」,但還是悲痛不已,就是王公大臣陪他去外打獵散心,他經過宸妃墓時,獨自去大哭一場。

這是太宗暴卒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清太宗實錄》記載,崇德五年始,太宗便多次「聖躬違和」,崇德五年七月到鞍山溫泉療養。若說這與因宸妃子幼殤、使其立儲失望有關,但幼子已逝兩年半,自然有些勉強。六年,清軍發起對明戰爭,前線告急,皇太極原定八月十一日親征,卻因鼻衄推遲三天。七年,因「聖躬違和」,在大清門外大赦人犯。八年又「聖躬違和」,正月初一免了慶賀禮,再次大赦,並向各寺廟禱告,施白金。

太宗早有痼疾在身,宸妃之死激化,日益嚴重,而致突然亡故。

2

太宗暴卒,再次為大清政權遺留了未立接班人的現實。滿人奉行幼子守灶舊俗,但當時是非常時期,雖已征服東面的朝鮮,以多重聯姻暫時維穩了西部蒙古,而南面的朱明王朝重兵壓境。獨立稱帝的大清王朝,亟須一個強有力的權力核心。

太宗在天聰年間,將最初同坐受禮的其他三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逐次加罪弄下了台,自己獨在帝座南面受禮。但,他為了自己的宏圖,積極起用年輕貝勒:岳托、多爾袞、濟爾哈朗、多鐸、豪格等後起之秀,成為了天聰—崇德朝的精英分子。

太宗的靈柩被安放在崇政殿,舉哀三天。而在崇政殿外,大清帝位之爭的呼聲,蓋住了殿內的哭聲。

太宗長子、和碩肅親王豪格和太宗小弟、和碩睿親王多爾袞,都是太宗生前賦予重任的柱國親王,各自形成了強大的陣營。

皇太極死得蹊蹺,遺禍豪格同多爾袞內鬥,害得愛子丟了夫人要殺子《孝庄秘史》中的皇太極與豪格

太宗雖有十一子,此時尚存七子。皇四子葉布舒、皇五子碩塞雖有十六七歲,但為庶妃或側妃所生,太宗生前也沒給他們立功的表現機會;皇六子高塞、皇七子常舒都只七歲,皇十子韜塞五歲,他們的生母出身也卑賤。

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其母為麟趾宮貴妃,是僅次於哲哲皇后的第二尊貴女人,但她嫁太宗之前,是察哈爾末代可汗林丹汗的遺孀囊囊太后。幼子喪父時還不到兩歲,其母作為被俘入宮的有夫之婦,並不為滿洲貴族所重視。

六歲的皇九子福臨,其母博爾濟吉特氏十三歲嫁給皇太極做側福晉,太宗稱帝後封為永福宮庄妃。這對孤兒寡母的背後,是蒙古科爾沁大領主世家和庄妃的親姑姑、皇后哲哲。雖然無多少史料記載哲哲的功績,她只生下了三位公主,但從她穩居中宮十七年,以及主持後宮事務、滿蒙聯姻來看,她是深受太宗和諸王公大臣敬重的。

豪格作為皇太極長子,此時已有三十三歲,要年長多爾袞三歲。其母既不是皇后,也不屬四宮貴妃之列。但,論功績,他不比多爾袞遜色多少。太祖年間,豪格隨父征戰,初封為貝勒。太宗在位時,豪格先後被封為和碩貝勒、和碩肅親王,掌管戶部事務,隨太宗親征朝鮮,同多爾袞進攻明朝。他崇德六年三月,因過失被降為郡王,但很快因軍功重新晉封為親王。

按理,豪格是有足夠的條件成為太宗的接班人的:一、他是太宗長子,正值壯年。太宗諸子,唯其具備理政、擁兵且不需輔政的年齡和能力。二、史稱其「容貌不凡,有弓馬才」,「英毅,多智略」,這是一個成熟君王所必須的。太祖遺詔中有其名。三、他深得太宗重用和磨練,曾在松山指揮大軍深夜豎梯破城擒獲明將洪承疇,以軍功而封鐵帽子王。四、太宗似乎也對他很有用心,讓他累積軍功,管理財政,並不時加強其所率正藍旗的實力。

皇太極死得蹊蹺,遺禍豪格同多爾袞內鬥,害得愛子丟了夫人要殺子清史名家孫文良、李治亭在《清太宗全傳》中寫道:「豪格作為太宗的長子,按照中國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度,他在太宗死後當皇帝是順理成章的。他本人條件也不差,當時已成年,有才能,有戰功。他從太祖以來就在文治武功中做出了貢獻,在群臣中,也有一定威信。」

3

對於豪格的爭權失敗,孫文良、李治亭也說得很有道理:「他沒有當上皇帝的根本原因是清朝實力比較分散,諸王擁重兵,他們自己要保持權力,不願絕對聽命於皇帝。」

而埋下這個禍根的,則是皇太極本人。

太宗繼位之初,阿敏出征朝鮮圖謀自立,莽古爾泰拔刀威逼太宗,都是因為他們所率旗勢力強大,足以與太宗抗衡。後來。太宗成功地翦除阿敏、莽古爾泰之後,也曾導致了他們率領的鑲藍旗、正藍旗部眾鬧事。即便像莽古爾泰的正藍旗,被太宗納入自己的兩黃旗之後,還不服帖,引發過反抗之後的大廝殺。

各旗主在長期的統領旗兵之後,形成了主旗的絕對權威,使旗兵只知旗主而不知皇帝。阿敏統兵攻入朝鮮時,其他七旗大臣回師,而鑲藍旗大臣顧三台等附和他,要留在朝鮮,擁兵自尊。

這些足以給太宗敲警鐘,太宗即位之初起,也在不斷地在調整八旗的勢力分割。

鑲白旗原來隸屬褚英之子杜度,皇太極繼位後,尋機奪了鑲白旗給豪格。為了繼汗位名正言順,太宗將正白旗、鑲白旗改名為正黃旗、鑲黃旗,稱原來的兩黃旗各有主旗貝勒,他不好奪過來,別的旗主也不會同意。原來最強大的兩黃旗變為了兩白旗。

太宗扳倒鑲藍旗主阿敏和正藍旗主莽古爾泰後,將正藍旗和自己的正黃旗混編後再一分為二,組成新的正黃、鑲黃旗,由自己親率,從中還分出一部分牛錄給豪格壯大實力。豪格原率的鑲黃旗改名為正藍旗。

為了鞏固帝位,太宗對新的兩白旗採用分化的辦法,先是廢掉年長戰功高的阿濟格的旗主地位,用自己選拔的多爾袞作鑲白旗主。當多爾袞和多鐸長大成人後,又藉機將兩白旗混編,以多爾袞作正白旗主,多鐸作鑲白旗主。

至太宗死時,他留下的兩黃旗和豪格的正藍旗共有117個牛錄,是八旗的第一大勢力;多爾袞兄弟的兩白旗則有98個牛錄,為八旗的第二大勢力;代善家的兩紅旗和濟爾哈朗的鑲藍旗則有96個牛錄為中間勢力。

正藍旗和兩黃旗大臣,以圖爾格為首,索尼、譚泰等,誓立豪格,不懼赴死。兩白旗主張推舉多爾袞。但各自陣營還是有鬆動。

兩黃旗大臣在王公大臣議立嗣皇帝時,於大清門張弓搭箭,環立宮殿。當多爾袞徵詢索尼等意見時,索尼說:「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眾將意見是:「吾屬食於帝,衣於帝,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帝子,則寧死從帝與地下而已。」兩黃旗死忠的對象,不是豪格,而是太宗,他們誓立的是先帝之子,不一定是豪格,這也為後來多爾袞推出福臨、自己攝政,創造了先決條件。

皇太極死得蹊蹺,遺禍豪格同多爾袞內鬥,害得愛子丟了夫人要殺子《孝庄秘史》中的多爾袞與多鐸

多鐸雖是多爾袞的同母弟弟,但二人關係並非電視劇《孝庄秘史》描述的那般融洽,多鐸反而對侄兒豪格多為親近。多鐸也是有野心的,他先勸多爾袞去搶。《清史稿·索尼傳》曾記載了他們兄弟對帝位覬覦的一段對話:「英親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勸睿親王即帝位,睿親王猶豫未允,豫親王曰:『若不允,當立我。我名在太祖遺詔。』睿親王曰:『肅親王亦有名,不獨王也。』豫親王又曰:『不立我,論長當立禮親王。」』由此可見,多爾袞寧願推肅親王豪格,也不情願給弟弟多鐸。多鐸也不再力勸多爾袞,反而推出年過花甲的老代善。

代善不傻,先是認為豪格當承大統,豪格做樣子禮讓。代善繼而推多爾袞,逼退多爾袞學豪格風度。多爾袞公開表態「無繼統之意」。代善馬上一句:「睿親王若允,我國之福。否則當立皇子。我老矣,能勝此耶?」說得輕,落得重,讓大家把儲君的目標鎖定了豪格之外的福臨。《孝庄秘史》為福臨的登基,以代善與哲哲皇后唱了一段雙簧戲。

鄭親王濟爾哈朗雖然支持豪格,但不堅定,後來多鐸跟豪格說:「和碩鄭親王初議立爾為君,因王性柔,力不勝眾,議遂寢。」

強勁的對手爭衡,得利的往往是第三方。當時,即便哲哲皇后力挺侄女庄妃所生的福臨,但是她除了有皇后這份尊榮,但並無實際兵權。只有在眾王實力消抵時,她力挺的優勢便顯露出來了。

4

多爾袞和豪格斷然想像不到,自己爭了半輩子,權傾朝野,擁兵不少,卻敗給了一個六歲的娃娃。

但是,多爾袞卻勝了豪格一籌。

就軍政而言,太宗多次起用多爾袞為征明大將軍,豪格副之,無疑是給了多爾袞練兵和壯大的機會,使他成為了眾多王公大臣之首。

皇太極死得蹊蹺,遺禍豪格同多爾袞內鬥,害得愛子丟了夫人要殺子豪格

而在輔政上,崇德三年,太宗更定部院官制,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給多爾袞統攝。文臣武將的襲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貴胄,都需經他之手任命。他舉薦希福、范文程、鮑承先、剛林等文臣,被太宗分別升遷。根據他的建議,太宗又對政府機構作了重大改革,確定了八衙官制。在統轄六部的過程中,多爾袞鍛煉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為他後來的攝政準備了能力條件。

順治登基,多爾袞按協議,與濟爾哈朗一同輔政。但多爾袞先以大將軍的身份揮師入關,問鼎燕京,逐鹿中原,打敗了李自成和明軍,夯實了他的攝政王煊赫權威。然後,多爾袞授意貝子吞齊告發濟爾哈朗與豪格圖謀大事,打擊濟爾哈朗。

此時,豪格也累積戰功,被授為靖遠大將軍出征四川,蕩平最難啃的張獻忠政權。本來此功可與多爾袞擊潰李闖義軍相提並論,但多爾袞為了壓他一頭,強迫幼主加封自己為皇叔父攝政王。這個位置,豪格是不能得到的。

在多爾袞心裡,若非豪格爭奪,他已是帝座上的主人。尤其是他以攝政王主政之後,雖沒有享受皇帝的稱號,卻享受著皇帝的實際優越。越是如此,他越是惱怒了豪格當年的奪位之謀,使之名不副實。

《清史稿·豪格傳》記載:順治「五年二月,師還,上御太和殿宴勞。睿親王多爾袞與豪格有夙隙,坐豪格徇隱部將冒功及擢用罪人揚善弟吉賽,系豪格於獄。三月,薨」。

順治五年二月,豪格西征大軍班師回京,順治帝在太和殿設宴慰勞豪格。稍懂事而不堪多爾袞壓制的順治帝,對大哥過於親近。多爾袞不久就以豪格隱瞞其護軍參領希爾根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獄,三月死於獄中,年僅四十歲。

豪格西征厥功至偉,而回京至死,不足一月。不難猜想,多爾袞對這個親侄兒的恨,到了何等地步。就看多爾袞給豪格羅列的罪證,微末而不至死。但是,多爾袞還是用盡了手段。《清世祖實錄》有言,豪格被囚禁獄中,曾對人言:「將我釋放則已,如不釋放,勿謂我繫戀諸子也,我將諸子必以石擊殺之。」多爾袞的折磨何妻慘厲,已讓昔日鐵漢豪格心理扭曲,出現了一種報復性的逆變心態,要以石頭砸死自己的諸多孩子,以免諸子遭到多爾袞的虐殺。

這樣權欲較量下的人倫悲劇,雖然在豪格父子中沒有釀成。但在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時,崇禎帝先是逼皇后貴妃自縊後,拔刀砍中十五歲的長平公主她的左臂右肩,又揮劍刺死了年僅六歲的么女。最是無情帝王家,就連死也變成了一種毫無人倫、滅絕人性的可怕心理。

《清史稿·豪格傳》:「睿親王納豪格福晉,嘗召其子富綬至邸校射。何洛會語人曰:『見此鬼魅,令人心悸,何不除之?』錫翰以告,睿親王曰:『何洛會意,因爾不知我愛彼也。』由是得全。」

豪格死後不到兩年,多爾袞因元妃過世,將原嫁給豪格做側福晉的姨妹兼侄媳,強娶進府做王妃。從豪格陣營背叛過來的何洛會,構陷豪格謀逆之後,力勸多爾袞對豪格斬草除根。還好,多爾袞這次沒有對侄孫痛下殺手。

皇太極死得蹊蹺,遺禍豪格同多爾袞內鬥,害得愛子丟了夫人要殺子

《孝庄秘史》中的順治母子

親政後的順治帝手足情深,對叔叔多爾袞卻不客氣了,除了削爵要鞭屍外,還將多爾袞鐵定的豪格案推翻,稱豪格無辜被害予以昭雪,追復肅親王,次年建墓立碑表之。順治十五年九月,世祖再為豪格立碑,稱「和碩肅親王豪格系太宗文皇帝長子,朕親兄也。智略超群,英雄蓋世」,「四川大定,建此奇功,宜膺上賞。墨爾根王攝政,掩其拓疆展土之勛,橫加幽囚,迫協之慘,忠憤激烈,竟爾淪亡。朕念手足之渲,不勝凄愴」。「墨爾根」漢譯「睿」。天聰二年二月,太宗征服察哈爾多羅特部,賜號多爾袞「墨爾根代青」,後來在新爵位中做了保留。

豪格被追謚曰武,為清代親王謚之始。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明清皇帝理政治吏,各顯其形,留給了後世中國多少歷史的教訓
朱元璋雖沒系統性讀書,創造出怎樣的明朝科舉,讓人視為異端歷史
他被蔣介石惦記,是公認應獲諾獎的中國第一人,卻被同學偷窺撿漏
乾隆製造「弘晳逆案」做掉堂兄,絕非因為雍正受康熙命立弘皙為儲
戚繼光給張居正送美女春藥極有可能,但他們是一對名副其實的死黨

TAG:以禮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她因武姓而被大臣排斥,卻得唐玄宗獨寵,愛子心切反害死他們
米蘭達·可兒真的又結婚了!愛子小弗林傷心得都瘦了!
曹操因女色害了愛子性命,面對殺子仇人他卻能握手言歡,氣度非凡
這3種男人最旺妻,多土豪命,疼妻愛子,最好男人
人稱史上最毒:太后對先帝寵妃愛子的虐殺,連她兒子都看不下去
愛妻不孕我娶小三,喜得愛子後回老家,嫂子說出個秘密讓我悔恨
意男子愛子心切走火入魔,欲帶孩子一同自殺!
他是道光愛子,卻輸給咸豐,最終敗給慈禧,一生為奴!
蘇德戰爭赫魯曉夫痛失愛子,意想不到的是死在自己人手裡
這位帝王子嗣飄零,中年喜得貴子,卻堅持一生不見愛子
這五種男人,好老公面相,老婆未必很美 疼惜妻子,寵愛子女
溺愛子女終釀大禍,放火把家燒的寸草不生!
她是趙本山的標配「媳婦」,丈夫吸毒又痛失愛子,46歲遺憾離世
博努奇現場看死敵比賽,愛子是都靈球迷
愛子必以其道:他們不僅是古代先賢 更是教子達人
女人手上有「鳳凰」,老公疼愛子女孝順,一輩子做富太太
皇太子德仁成為下一任天皇,女兒愛子卻不是第一繼承人?
史上最有才皇妃,因生不齣兒子患抑鬱,女兒愛子公主也因流言抑鬱
疼愛子女的家長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值得恩惠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