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島微心理

心島微心理

心島微心理

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有不滿的地方。有可能是外貌,也有可能是性格、能力。

如果讓這些「不滿」放大到人際交往中,我們就會以為「別人也這樣看我」,其實這只是自己照鏡子,以為鏡子里的世界就是真實的。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其實只有一件——「拿開鏡子,讓真實的自己面對真實的世界」。

快樂是一種能力。所謂能力,就是說,如果你不練習,它就弱,如果你練習,它就強。

怎樣才能永遠幸福?社交廣泛,有很多朋友;和相愛的人結婚;賺很多錢;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經常鍛煉身體。這些是通常意義的幸福法則。你同意嗎?

傾聽比滔滔不絕的行為更受歡迎,善於聽的人,更尊重他人,更易了解他人的想法,因而也更容易和他人交流溝通。

愛情里曖昧不清的態度,會害人害己,產生誤解的同時,也傷害了對方的感情。該拒絕的時候要清醒的拒絕,斬釘截鐵的拒絕對方的付出。才能保護好雙方的感情。

什麼是真正的夢想?我們都以為夢想一定是那種從不動搖,矢志不渝的信念。其實這是對夢想的誤解。夢想真正的定義是:當現實困難來臨,你為之動搖,卻依然願為之努力的那些未來。也就是說,只要是夢想,必然會經受打擊和動搖,幾番錘鍊之後,剩下來的那些,才是你的夢想。

無論是朋友之間,還是上下級之間,我們都需要保持獨立的「自我」,清楚自己的需要,懂得說「不」,忠實於自我的人,才會一直閃耀「可愛」的光芒。

夫妻想要幸福需要放棄白馬王子、重複父母的婚姻模式等待被對方修復的幻想。需要在自己和兩人關係上努力。選擇繼續和Ta在一起,雖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可以使夫妻關係處於動態中。父母關係模式到底怎樣影響我們現在的感情生活,會和Ta走到一起的原因往往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

愛情,每個人都要有條底線。只要愛情什麼都不要,最後一定連愛情也輸掉。每個人的尊嚴是愛情里的最後一條底線,幸福的感情是需要一些尊重和原則的。

「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屬於你自己的價值觀」。如果我們只能用他人的標準來過自己的生活,那永遠不可能有自由的心靈。

每個人都有一個排斥異性的階段,因為我們都需要對自己的性別認同。慢慢地當發現異性並不能威脅自己的地位時,就會逐漸接納了。而且「討厭」和「喜歡」是同一種感情的兩個極端,也就是說,「討厭」有時表現出強烈的「喜歡」和「羨慕」,只是一種「不敢喜歡」的表現而已。

你有沒有嘗試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去購物,去買那些我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尤其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心理學上的解釋是:購買是對愛的渴求。人們一直在尋找愛。而購物是尋找的最簡單、可控的方式。購買——獲得——這個公式讓我們感覺幸福。其實,所有我們買的東西都是愛的替代品。

每個人在最苦的日子裡都有追求幸福的能力,我們以為自己過不去的,其實都能過去。只要給自己個時間,處理好舊日的悲傷,跟他們揮手說再見,力量還是會回來的……苦後的甘甜會最終浮現!

過去、現在、未來組成了一個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割裂的活在一個時間點上的。活在當下,並非是隔離過去和未來,而是通過現在把過去和未來聯結起來,給生命一個有效的過渡。

我們是不是經常這樣?用過去的痛苦懲罰現在的自己,把今天的錯誤怪罪給昨天,比如:今天不能寫出一篇文從字順的隨感,是因為中學作文不好;今天談不成客戶,因為從小就不會和別人套近乎;今天不願和父母一起住,是因為他們曾經說我是不成器的孩子……過去是不是常常成為現在的替罪羊?

自然界,越弱小的生物,越會使用刺來武裝自己。比如玫瑰花、刺蝟……但那些刺是保護了自己,還是刺傷了自己,一直是把雙刃劍。每個人都要經歷傷害才能長大,有些人受傷後練就躲避功,有些人則渾身長滿刺——雖然能保護自己,卻隔離了溫暖。像孤獨的玫瑰沒人摘取,寂寞的刺蝟沒人敢擁抱。

當遭遇別人的評價,我們首先要先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如果我覺得自己很好,在對方去評價我們時,就可以分清哪些評價是對方片面的論斷,哪些事他誤解了。誤解的可以溝通,片面的可以給他時間來重新認識,而對我們自己來說停止「要求對方必須喜歡自己的想法」才是重要的。

流言蜚語在飛,只要心不亂,流言是不會長久的。真正傷害我們的,是被流言激起的衝動,被流言帶進去,就算流言消失,也還會背著它走。知道真相的自己,如果可以相信真相是禁得住考驗的,流言的開關就拿在你的手中,請你將它按停在你的心門之外。

當我們被別人孤立時,我們會討厭人群,當我們被自己拋棄時,就會厭世。當覺得全世界人都不理解你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也找不到自我價值。因為當我們的自我價值消失時,連穿鞋、打水、提筆……都變成了難事。當厭世湧向你時,真正傷了你的人是自己。而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認識你自己的價值。

人生中可以對比的資源,有三種: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總喜歡用現在和過去比,現在做了一個選擇,結果沒有過去過得好,於是後悔。可是我們總忘了另外一條路:為什麼不把現在和將來比呢?

找朋友,被朋友喜歡,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的。但要是為了獲取別人的喜歡,收起個性,去迎合討好,反而會被當做空氣。交朋友,首先要做好你自己,我們不可能被每個人喜歡,但只有做自己的時候,喜歡我們的人才能找到我們。

我們都嘗過失望的滋味,從第一次失望起,開始學習憂鬱。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不懂得憂鬱,就不懂得歡喜。

遇上挫折,是通往自我成長的一座橋,這座橋上的人,應該是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其他的人,他們不該擠在這個橋上。只有跟自己比較,才能給挫折正確的定義。

每兩個相愛的人,都可能會讓對方失望;每段婚姻,都會由N個錯誤組成。可以讓婚姻更堅固的,卻也是這些錯誤。婚姻的本質並不是一個經營的問題,而是一個接納的問題,如何面對那些看來是「錯」的情況,決定了經營婚姻的能力。如果你善於接納並給它機會,就有經營成功的機會。誰沒在愛情里犯過錯,貪心、偷懶、劈腿、出軌、誤解、武斷……這些都是學習愛的必經之路。我們在愛情里對抗著自私,平衡著佔有慾,所以這條路總要花些時間。犯了錯,並不是罪不可赦;內疚也無須背得太重。內疚只會讓感情停留在過去,如果想要愛得長久,恐怕還要向前走。

遇到一個不堪的人,並不等於整個世界都黑暗了——尤其在熱血沸騰時,會盯住身邊那有問題的一個人,一小圈,卻忽視了整個大千世界的光明,只顧陪著壞一鍋湯的蒼蠅憤怒。憤怒需要找到最適當的出口,別讓憤怒燒傷了他人,也燒著了自己。

有距離的愛情,之所以可以堅持,並不取決於兩個人愛得有多深,而是取決於物理距離有較大的幾率能消除。

選擇,是必須要自己去做的。不選,永遠不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只有選錯了,才知道對的是什麼;選對了,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

友情不像愛情並不是排他的。但是兩個人形成的固定磁場,會因為其他人的加入,而產生或大或小的震動。這很正常,兩個人一起建立的友情之圈進來了一個新人,都會產生震蕩,有憤怒,有悲傷,有痛苦,有嫉妒……這些情緒的出現都是自然的。但關鍵就在於情緒之後,我們應該如何再去發展這段友情?

溝通溝通,人與人之間的鴻溝,需要經常清掃,才能「通」。而清掃途徑的方法,也許隨著科技的進步,會越來越五彩繽紛,花樣百出,但我們希望表達的自己的心情,告訴交流對方自己想法的心情,始終沒有變過。許許多的方法都會「殊途同歸」,我們希望,所有的方法都不偏廢。

兩個人之間只能有一種關係,從友情過渡到愛情是正常的事,很多人的愛情都是這樣來的。改變關係,可能會因為距離的拉近令兩個人有一些小反應,但經過調整之後,是可以擁有新關係的。友情進化為愛情,並不是可怕的事。

生活,有恨也有愛。愛和恨其實是同一種感情的兩端,它們非常容易轉化,在我們受到溫暖的期待時,這感情就是愛;而當我們面臨失望時,這感情就變成恨。恨是愛的失望狀態。

(聲明:本文版權歸大眾健康雜誌所有,謝絕轉載,侵權必究。)

如果您喜歡,就掃描一下指紋,關注我們!

《大眾健康》雜誌

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主管、健康報社主辦

為您提供最權威、最專業的健康科普

掃描以上二維碼,或微信關注"大眾健康雜誌"

每日為您推送健康知識純乾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專家門診—— 走路搖晃?不是醉酒!
狠下心來,早點「分離」
產後,如何留住秀髮
為什麼女人關節比男人壞得快
初冬時節,不妨學學這六款自製腌菜

TAG:大眾健康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學與讀心術:微表情讀心術
心理與心臟亦敵亦友
心理學的讀心術
心理熱點:3妙招調節心理 安心睡好覺
心理學與讀心術:你的眼神透露你的心
心理學家分析男人花心心理
心理徵文
微秒操縱與心理暗示
心理箴言
《心理罪》|心裡的罪,心理罪
壹心理調查:你心中壹心理是什麼模樣?
心因 性心理障礙特點
探究花心男:5心理讓他們心不穩
社會心理:朋友圈裡的心靈雞湯
重视心理护理 开启癌症患者的心门
花心男哪5種心理讓他們心不穩
情緒與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or心理垃圾?
「讓心臟休息」阜外醫院張海濤團隊提出心臟重症9個理論支撐體系和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