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10年後,VR世界可能會由我們的腦電波來創造

10年後,VR世界可能會由我們的腦電波來創造

10年後,VR世界可能會由我們的腦電波來創造



【VR次元報道】當使用VR頭盔時,有了腦波讀取技術,你就無需再用控制器了。

20年前,丹·庫克(Dan Cook)開始探索腦波技術的商業潛力,當時他的合作方包括一家希望開發更好測謊儀的政府機構,以及希望了解藥物對神經的影響的製藥公司。


在1993年時,VR只不過是一些古怪極客的癖好,或者是好萊塢的一種新奇設定,就像電影《割草者》(The Lawnmower Man)中反烏托邦的未來主義場景那樣。但庫克的理想一直是開發直接由人類大腦的信號驅動的人物化身(avatar),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時的研究生論文寫的就是認知神經科學在商業前沿的應用。


隨著虛擬現實走向主流,庫克認為現在是讓腦波讀取技術發揮能力的時候了。他的公司EyeMynd希望創建一個操作系統,將腦電波轉化為VR世界中的行為。沒有手機、沒有控制器——完全依靠靠頭腦中的念頭,你就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漫遊。


「十年之後,這一點就會變得顯而易見了,」庫克說。他對自己的發明充滿了信心和熱忱。 「計算機正在飛速發展,以後我們可以實時檢測和解釋大腦的所有信號……我們知道如何拾取大腦發送到身體的所有信號,所有感覺信息,所有的認知和情緒信息。」

EyeMynd團隊在鹽湖城和舊金山設立了辦事處,庫克的弟弟奈特(精神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和大衛·特蘭博(David Traub,即《割草者》的VR顧問)是公司的骨幹。EyeMynd計劃於2017年春天推出一一款頭盔,使用16腦電圖(EEG)感測器來監測腦電波。開發版Brainwave VR頭盔將與HTC Vive(一款主流VR頭盔)兼容,並與EyeMynd的Brainwave OS操作系統配合使用,將頭盔的EEG讀數轉換為計算機命令。


這種頭盔的第一個版本,也就是前面說的開發版,它面向的是開發人員,目的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工具包,利用公司的讀腦能力來設計應用。庫克沒有透露該設備的價格和發布日期這類詳細信息,不過他表示,這種頭盔將是市場上同類設備中最舒適的一款。


頭盔還附帶有一個簡單的遊戲,名為《與露西一起微笑》(Smile with Lucy),其實它是一個個性化的大腦校準教程。校準過程耗時一個小時,庫克說,但不久的未來將會縮短到三分鐘。在遊戲中,玩家模擬頭像的面部表情,而EyeMynd的軟體可以監視玩家獨特的腦波模式 —— 也就是當我們看到、感覺、觸摸或移動某物時,我們大腦所產生的微小「模式識別」信號。


消費者對VR配件的興趣正在日益增長,EyeMynd希望能夠利用這種趨勢。但是庫克認為,十年後的計算機介面只需要使用大腦感測器,因此眼下的一些VR配件(比如運動感測器,手控制器,頭戴式加速度計和攝像頭)就會被棄用。


「了解我們的腦波操作系統的關鍵,就是想一下你在夢中的情景,」他說。 「在夢中,你可以在不真正移動肢體的情況下跑步。這種夢想和想像創造了我們可以閱讀的大腦信號。我們的設想就是,你不需要用眼球就能看,不需要用耳朵就能聽,也需要用手和腳。我們可以繞過所有這一切。

EyeMynd不是唯一一家想把腦波技術推向市場的公司。Emotiv和NeuroSky等公司已經發布了科學用途的EEG頭戴式頭盔。其他一些公司正在開發市場營銷和廣告應用,一些分析公司已經在對VR感測器的數據進行分析,以便跟蹤人們對廣告的反應。直接跟蹤用戶對廣告下意識的身體和情緒反應,如果這確實可以做到的話,就會成為廣告領域的一座聖杯。


「VR內容提供商和這個新領域的從業者們,缺乏可靠的方法來判斷他們是否打動了用戶。」新奧爾良公司yotta.io的查爾斯·米勒(Charles Miller)說, 「我們把重點放在營銷領域 ——為他們提供真實的硬數據和量化指標。」


庫克和團隊希望將他們的腦波技術能應用在醫療和教育領域。但是,無論商業腦波技術這個類別的定義是什麼,很多人都對它的未來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大多數神經科學家說,大腦的電信號在實驗室中可以以一定的準確度進行「讀取」,但只有在一定水平的侵入性手術中才能實現。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蘭特神經科學實驗室負責人傑克·加蘭特(Jack Gallant)說:「這在概念上是小事一樁,但實際上幾乎不可能做到。」他說,這個過程還涉及巨大的計算能力,從時間和金錢上講都非常昂貴。 「在大腦之外解碼EEG信號的問題在於,頭骨是一個很糟糕的過濾器。」


然而,丹·庫克不會讓懷疑者阻礙他20年來的努力。他2016年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籌措資金和聯繫製造合作夥伴方面。他計劃在2017年在中國開設辦事處,春季就把開發版頭盔發貨給開發人員。

庫克說,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已經公開表達過「大腦對大腦通信」的願景。 「扎克伯格明白這是我們的未來,但我認為他不明白我們已經有多麼接近這個未來。他以年為單位進行前瞻,而我們是以月為單位的。」


庫克說,VR模擬只是一段旅程的開始,人類會在這段旅程中發現,我們的整個體驗無非是一場模擬。計算機科學家的幻想似乎成為了一些科技業大佬中流行的看法,其中包括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VR讓我們能夠巧妙地創造幻想,追求和享受獨特的人類經驗,」庫克說。 「這為人類提供了真正理解自己的機會。(Kathy/編譯)


[責任編輯:許瑩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關於外星人的十大謊言 我們都被騙了
管你化妝多好看,這6個星座男絕對忍不了你濃妝!
只有日本人才知道的葯妝店秘密
冠心病吃什麼好 冠心病的食療方有哪些?
多喝水有什麼好處 多喝水調理三種疾病

TAG:光明網 |

您可能感興趣

29年之後,我們可能迎來一個夏季無冰的北極
在20年以後大堡礁可能就會消失?
色達,可能是中國30年來最後的凈土了
注意,這50家創新公司可能會在未來顛覆世界?
根據機構預測,到2030年世界上可能會發生這些改變
2016年,我們可能沒聽過她們。但這些女人,將勇氣綻放在這個世界...
10年後,NASA可能會把國際空間站「轉手讓人」
都是值錢的!10個人們在自家後院挖出來的不可能物品
可能10年後,我們的生活變成這樣,想想就振奮!
中國將來77%的工作未來都可能讓機器人來完成!
在研究了大佬們的星座運程之後,我們預測了2017年可能發生的大手筆併購!
在 2021 年以後,你吃的肉都可能會變成「人造試管肉」
你們的潮流偶像在10年前可能是時尚絕緣體
2016年世界上的15 項好設計,可能會影響你的生活不止一點點
地球磁場2000年以後可能再發生一次大翻轉
20年後,你的工作可能一文不值
這可能是2017年,我們給初跑者最衷心的建議
俯卧撐能做50個以上——可能都是在吹噓
3月12號之後,好運來襲,最近會有升職加薪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