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色達:一路經幡,一路佛

色達:一路經幡,一路佛

色達:一路經幡,一路佛


色達:一路經幡,一路佛

色達:一路經幡,一路佛


色達:一路經幡,一路佛

色達:一路經幡,一路佛


色達:一路經幡,一路佛


出發,因為,目的地就在那裡。


曾經有人問一個登山愛好者,你為什麼要做登山這件危險而沒有好處的事?他說:「不為什麼,只因為山峰就在那裡。」


這個回答近乎無賴,但有時候我用它來表達我的某種感受,還挺貼切的——你不是佛教徒,為什麼想去色達這樣的地方?「誰知道,因為它就在那裡。」一眼看到藍天白雲漫山紅遍的照片,荷爾蒙便是一陣騷動,於是我就去了。


如果說凈化心靈,色達或許比西藏更合適。


大家的目標「色達」,指的並不是甘孜州色達縣的縣城,而是「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在色達縣城東南20公里處,有個地方叫喇榮溝,1980年,有個上師為了發揚藏佛學文化,促進民族文化交流,在這個山溝里開辦了學院,從最開始的32人發展到現在僧眾數以萬計。


這裡的紅房子都是這裡的僧尼們自己搭建的,如今滿坑滿谷的紅色小屋,在山頂俯瞰,蔚為壯觀。


更多故事大家有興趣百科就好,我只是想說,也許正因為這裡是一個學院,才能孕養出這樣一種自然的祥和。


似乎每一個修習的僧人體內都蘊含著一種柔軟的力量,能將外來眾人的暴戾之氣化解與無形,讓疲憊旅人暴躁的情緒回歸安逸與淡然。

進入學院,首先與我們的車子錯身而過的是一群尼眾。姑娘們背著容器下山取水,一路上有說有笑,有人偶遇夥伴,便笑盈盈的握手寒暄,看起來大意是在說:「一會兒可能會下雨,你要不要把我的傘拿去用?」她們所流露出的愉悅表情和自然關切,我難以在現在的城市生活中找到類似的情景。


好在這裡是色達,一旦堵車,就會有隨便一個路人熱情的幫忙指揮交通,有時候經驗豐富的他們會找來一塊石板,熟練的墊在路邊的排水溝上,等車輪藉助石板加寬的這一點寶貴空間開過去,再將石板拿開。等車輛順利通行,他們繼續趕路,頗有種「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瀟洒。


車子停下的當口,我藉機圍觀了一戶人家往山坡下搬運蓋房子的灰磚,這些幹活的人無論男女老少,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仍舊是那種恬淡與安逸。有人專門負責把磚放到大家背上,還會查看背磚人有沒有把勒磚的繩子拉緊,一趟磚背下去再上來,他們會和放磚的人笑著交流兩句,繼續轉身彎腰,等著他再將磚放到背上,開始下一次的運送。始終恬淡泰然。


不僅當地人之間關係和諧,對待外來的遊客,他們也十分友好。上山的路有一些岔口,初來乍到的我們會把頭伸出窗外,向人問路,所有當地人都會熱情的回答你的問題,只要開口,臉上便有微笑。有時候你和剛才問過路的人再次偶遇,他(她)會開心的和你擺手說「你好啊」,傳遞「一面之緣也算朋友」的親熱。


如果有人說,要去什麼地方凈化自己,我覺得色達或許比傳說中的西藏更加適合。藏地美景必定會洗滌你的眼睛,讓你在廣袤的自然美景之前忘憂,但這只是放鬆,不是凈化。


只有在色達這樣的地方,你會親身體會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貼近。當你看到年輕的小學員在黃昏的後山一起跳起鍋莊,當你被後面的人提醒衣服的一角落了灰塵,當你看到他們欣賞你相機里圖片時那開心的笑臉,當你正對著一朵花發獃時有路過的少女和你一起稱讚它的美麗……


你會感嘆,原來真的有一些人,在這樣一個地方,用如此純凈的方式生活著,然後你也被這種純凈的光芒慢慢侵染,不再孤僻與狂躁,不再悲傷與計較,這應該才算是一種凈化吧。那不是遁世逃避到無人的荒山,而是入世擁抱美麗的心靈。


(稿件來源:跟老狼去旅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下元節最初並非民俗節日 農家「齋三官」求風調雨順
武當山道教修鍊的精髓——「靜」
桑吉才讓:雪域走來的畫家
禪坐治療身體的法
僧人與敦煌:佛教東漸首站 孕育了敦煌文化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留一顆佛心,一路走過,一路安然,一路花開
10個句子:一路風景,一路心酸,一路收穫,一路遺憾
一路綠樹,一路蔭涼
一路奔跑,一路風光
留一顆佛心,一路安然,一路花開
江一燕:請看我頭置簪花,一路走來一路盛開
一路走來,一路有你!
走一路,画一路,这辈子足够了!
一路向北,一路秋色,每一處景色都是驚喜
一路走一路擁有一路失去
黃子韜,一路走來一路歌
一路腳印,一路詩,在路上的感覺最美
自駕柴達木,一路風景一路歌!
江一燕丨我們一路尋找,一路相遇
一路走來,一路忘記
納蘭,納蘭:一路走來,一路花開
一路風雨,一路前行
人生,一路真情,一路鮮花
生活本是無休止的流浪,一路走一路聽一路看,我也在路上。﹝小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