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太行」渦扇發動機總設計師談 太行談研發內幕

「太行」渦扇發動機總設計師談 太行談研發內幕

「太行」渦扇發動機總設計師談 太行談研發內幕



【環球網報道記者趙衍龍】據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微博「國資小新」11月14日消息,中國航空發動機專家,太行發動機總設計師張恩和同志於13日晚六點左右病逝,享年七十七歲。

微博消息稱,在「太行」發動機的研製中,經歷了很多磨難,能堅持下來,憑的是對發動機事業的執著。沉痛悼念,繼承遺志;未來在天堂,您將看到中國發動機翱翔天際!

「太行」渦扇發動機總設計師談 太行談研發內幕



人生與藍天結下了難捨難分的情緣,

榮辱與航空動力事業的興衰血脈相連,生為奮鬥40多年的航空人,情感的律動與那顆火熱的報國心,激情演繹出一個永恆深愛的主旋律。


——題記


2005年的冬天,北國的沈城寒意濃濃,對於中國航空動力事業來說,這個冬天卻是一個沉甸甸的收穫季節。11月,「太行」發動機設計定型初始壽命試車勝利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領導人都題詞批示,賦予了極熱情的嘉勉和高度讚譽。


定型大會隆重而熱烈,簽字儀式更是高潮迭起,當「太行」發動機總設計師張恩和邁著穩健的步伐自信地走向簽字台時,300多名軍隊首長、上級領導、專家、代表齊聚一堂的莊嚴會場上,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位令人尊敬的長者簽字落筆後,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閃著淚花又向與會者深鞠一躬……


這一鞠,深表赤子之誠,向黨和國家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無愧於鍾愛一生的事業!

這一鞠,跨越萬水千山,是航空工業戰線幾十萬職工的心血與汗水期盼的結晶!


這一鞠,曾經風雨無阻,六千五百七十多個日日夜夜、矢志不渝的渴望!


這一鞠,彰顯壯歌大勇,多少人傾注了滿腔熱血、華髮早生,奉獻了最美好和寶貴的青春年華;多少人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終生無悔……


位卑未敢忘憂國。「太行」發動機——我國國防急需的航空動力裝備不是為研製而研製,國防急需我們的發動機成為空軍的裝備,至高決策一發配兩型更是天大的事。


1991年底,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張恩和出任「太行」發動機總設計師,研製我國新一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重任落在他的肩上。1987年至1993年,在原國防科工委和空軍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六年多的艱苦奮鬥,一航動力所克服了基礎薄弱、條件不足等種種困難,完成了「太行」驗證機階段的研製工作,並以配裝我國一新型飛機的技術狀態轉入原型機研製。然而,在當時技術情況下要用「太行」發動機配裝新型飛機試飛有很大風險,發動機裝飛機試飛前,除必須進行大量地面試車考核外,還需要經過飛行台試驗才行。當時,國內僅有的飛行台壽命已經到期,而且飛行包線也太小。20世紀90年代初期,通過進一步引進合作,新型飛機又有了國外成熟發動機配裝試飛。剛接任「太行」發動機總設計師的張恩和副所長在琢磨這個問題:「太行」發動機如何找到合適的飛行平台進行領先試飛?

張恩和經歷了渦扇6發動機整個研製過程,渦扇6下馬後,曾領導所里的民品開發工作,在那段時間裡,他思路開闊,面向市場,發揮研究所的技術、人才優勢,開發民品30多項,其中8項填補國內空白,4項被評為國家級新產品,創造經濟效益2000餘萬元。


他似乎天生就是屬於那種喜歡攀登的人,身上有一種不服輸的勁兒。他個子不高,頭髮花白,總是邁著穩健有力的步伐邊走路邊進行思考。在談到他心愛的發動機事業時,總是那樣永遠充滿著激情。面對「太行」發動機如何找到合適的平台進行領先試飛問題,張恩和心中,既有民品開發過程中形成的要抓牢市場的深深烙印,又有經歷過渦扇6下馬的痛楚,強烈的憂患意識使他感到選擇合適的試飛平台太重要了,否則失去裝機對象,就會悲劇重演!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從國外引進了一批飛機直接裝備部隊,為降低「太行」發動機配裝飛機的研製風險,張恩和適時地提出了「太行」發動機以國外飛機為平台的領先試飛方案,並組織了所內的技術力量進行了六個方面的可行性論證。1993年,一航動力所向當時的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報告,申請提供一架引進的飛機作為飛行平台對「太行」發動機進行領先試飛。周密的論證和詳細的彙報使得中央軍委等上級領導對張恩和的建議有了更大的信心。


1995年6月7日,剛剛落成的一航動力所技術協調中心的二樓多功能廳內,總參、國防科工委、空軍、海軍等上級領導,在饒有興緻地聽取了張恩和總師的彙報後,時任副總參謀長的曹剛川傳達了中央軍委的重要決定:「『太行』發動機一是配新型殲擊機,二是作某型飛機的後繼動力。某型飛機的動力就寄托在『太行』發動機上。所以,『太行』發動機的成敗和周期,不但關係到新殲,也關係到引進的飛機。這是關係到中央軍委下的決心對不對的問題。如果搞砸了,不僅影響新殲,某型飛機也完了,就是說我們的決心下錯了,這就是對人民的犯罪,由於軍委已經決定將『太行』發動機作為後繼動力,因此,『太行』發動機是兩種飛機成敗的關鍵。空軍下一步建設就立足這個發動機了,各級領導都要重視。這是關鍵中的關鍵,重中之重。大家都要認識到責任的重大……這是不是也作為一個軍令狀。」曹剛川副總參謀長的話字字千鈞!「太行」發動機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折,現在的問題不是解決一個試飛平台的問題,而是一種發動機要裝兩型飛機,如果研製成功,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如果研製失敗,後果那是……此時的張恩和總師和所有參研人員一樣,既為國家的重託感到無比喜悅,又為任務的艱巨而感到壓力沉重。張恩和總師意氣風發豪情滿懷,決心拚命一搏了,不會喝酒的他在曹剛川面前喝下了「斷頭酒」。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重大決策,將「太行」發動機配裝被選定的飛機,必須解決一系列技術難題。缺乏飛機的設計資料,改動飛機結構更非易事,在得到一航瀋陽所時任所長劉春義、總師李明等人的大力配合下,兩所確定了一個「可恢復性更改」方案,飛機方面對進氣道和發動機機艙的改動為發動機裝機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但需發動機解決的問題更多,特別是由於「太行」發動機主體尺寸比飛機原發動機大,裝機時滑油箱超限、總油濾超限、加力噴口調節器超限、液壓作動筒超限,道道難題擺在一航動力所人面前。張恩和身先士卒,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著。在解決裝機問題中,他幾乎天天在裝配廠房,張恩和同工人和技術人員一起研究怎麼把外部附件安排好,也不時地在裝配架上爬上爬下,一次突然一個閃失,一腳踩空,從裝配架上翻了下去,頭撞在裝配架的橫樑上,鮮血很快流了下來,張總當場昏了過去,現場的同志把他送到醫院,經過搶救蘇醒過來,他睜開眼睛問的第一件事:發動機附件排好沒有?就是這樣一股矢志不渝的韌勁,終於確定了一個最好的裝機方案。


1998年5月,總裝備部批覆:同意將「太行」發動機首裝機種由殲某飛機調整為某型飛機,並在該機上完成發動機設計定型。此後不久,在一航瀋陽所、一航沈飛、一航黎明的全力配合下,完成了配裝飛機的全尺寸發動機金屬樣機製造和裝配,在一航瀋陽所僅用一個半小時就成功裝進了飛機,為「太行」發動機裝機試飛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創新的意識、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機制。「太行」發動機研製過程中,必勝的信念始終不渝,堅持到底,鍥而不捨,一代名機就誕生了。


自1987年起,張恩和任「太行」發動機行政副總指揮,他與當時的總設計師李志廣密切配合,在「太行」發動機設計研製中進行了大量的開創性工作,由於航空工業在設計研製、製造工藝等領域都缺乏工程經驗,加上國家經濟實力有限,在基礎薄弱、設備簡陋、經費緊缺的困難條件下,他和李志廣帶領科研人員,集思廣益,科學決策,控制繼承與創新的比例,降解技術風險,採用了數十項有預研基礎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如:首次採用帶進氣可變彎度導向葉片,超塑成型擴散連接的進氣機匣,是國內該項設計技術的全新突破;兩級低壓渦輪首次採用複合傾斜彎扭的三維氣動設計,其效率達到國際水平;複合材料外涵道機匣是國外第四代發動機技術,填補了國內航空發動機技術的空白;首次採用整體鑄造鈦合金中介機匣;尾噴口為全程無級可調收斂擴散噴口設計。發動機從設計上注重維修性品質,採用單元體結構設計技術,設置齊全的狀態監控手段,為發動機從定期維修向視情維護轉變創造了條件。


「太行」發動機作為第三代主戰機種的動力,張恩和十分重視發動機元器件立足於國內,材料實現國產化。在生產管理上,他積極支持發動機試製生產破除一廠一機的模式,進行專業化生產、大協作,並適當引入競爭機制,一些重要部件或附件由兩個承製廠同時試製生產,重要的關鍵技術幾個單位協同攻關,使106種新材料、新工藝得到成功應用。不僅保證了發動機試製任務的順利完成,也使國內發動機行業製造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試驗是發動機研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張恩和組織、參與了高空台試驗、風扇性能試驗、壓氣機性能試驗、燃燒室部件性能試驗、渦輪部件性能試驗、主燃油泵調節器等試驗。「太行」發動機的零部件試驗範圍之廣、項目之全、時數之多,創國內發動機研製史之最,其中高空台試驗、高壓壓氣機性能試驗等是高風險、高難度的大型試驗。高空模擬試驗是檢驗航空發動機在飛行包線內可靠工作能力的重要試驗。「太行」發動機先後進行了四次試驗,對發動機的功能、性能、空中起動、推力瞬變、通斷加力、進氣畸變、高原、高溫起動等特性進行了檢查。這也是我國首次開展的大推力級帶收擴噴口加力燃燒室的渦輪風扇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張恩和對此類試驗十分重視,認真向專家請教,查閱大量技術資料,多次主持召開了研討會,他嚴肅地指出:「這個試驗對發動機影響很大,這是國內首次進行這類試驗,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鑒,為確保萬無一失,我們要學習航天人的精神,做好各項預防措施。」在試驗前的評審會上,張恩和針對試驗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和預案,為參加設計和試驗的人員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從而保證了高空台試驗順利成功。高空台試驗都是在後半夜,張恩和經常與大家在現場,分析研究試驗數據,通宵達旦。張恩和經常鼓勵年輕的科研人員:新方案或新設計更改要在充分討論的情況下再定;新方案或設計更改要驗證後再落實,制定預案,預則立,不預則廢,注重細節設計,技術問題貫徹「嚴、細、慎、實」的原則。


「太行」發動機研製工作始終把可靠性增長放在第一位,始終十分注重發動機的整機試車。為了提前暴露「太行」發動機裝機技術狀態的問題,張恩和決策:發動機提前一個批次進行投入試車,進一步驗證發動機結構可靠性。從1997年開始,「太行」整機試車時數每年成倍增長,創國內發動機型號研製史上的最高記錄,並為「太行」發動機提前一個批次進行科研試飛打下堅實基礎。


「太行」發動機通過一、二批機、定型批發動機的大量試驗考核,經歷了故障暴露、攻關解決,驗證,再暴露,再解決,再驗證的認識過程。已從故障高發期進入穩定期,結構漸趨成熟,可靠性不斷提高。一航動力所的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總設計師張恩和指導和影響下,也隨著型號研製而成熟、工程經驗逐漸豐富,實現了人才和知識的更新換代,為我國的航空動力事業後續發展做出重要保證。


「太行」發動機是生命工程。「太行」發動機研製成功的意義是劃時代的,戰而勝者尤值得推崇,愛惜彌足珍貴的機遇,不負前人,笑對來者。


「太行」發動機作為某殲擊機動力裝置而立項的,發動機的性能是以殲某飛機的使用性能為目標。為了儘快實現「一機兩用」的目標,在張恩和的主持下,1997年研製的重心轉移到對發動機性能狀態進行適應性修改設計,修改後的發動機性能與某飛機相匹配。當時風扇一級葉片斷裂故障曾一度成為研製工作的攔路虎。張恩和與風扇設計人員經過充分論證,把排故的重點放在通過改進阻尼凸肩設計上,經過了大量的計算分析、動應力測量、修改設計,在重新加工製造時,採取加強葉根強度等多項措施,使斷裂點的應力水平大大降低,滿足了發動機試車可靠性要求。同時,「太行」發動機試驗中也暴露出控制方面的問題,控制系統採用的新技術——數字電調系統,在穩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擾性等的解決需要一定周期,會影響太行發動機裝機試飛的總體進度,張恩和審時度勢,及時決策採用機械液壓方案,1998年12月,該方案裝機試車,經過嚴格的考核驗證,能保證發動機可靠工作。由此,張恩和決定把原來的數字電調方案改為第二案,待發展成熟後再取代機械液壓控制方案。在「太行」發動機原型機研製階段,高壓渦輪盤採用了粉末冶金的新材料,由於國內相關技術尚未成熟,張恩和頂著巨大的壓力決策:從定型批開始換掉這種材料。事實證明,正是因為這兩項重大決策,確保了「太行」發動機的研製進程。


在「太行」發動機的研製過程中,張恩和深知肩上責任的重大,超常負重前行的他,總保持著憂患意識,發動機不能有任何閃失,否則,不僅影響新殲,某型飛機也沒了動力,這不僅關係到航空工業的發展,更是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危的需要。


2000年底和2001年初,外廠發動機零部件交付比計劃晚了整整一年,最後一個發動機件11月20日才交付到所,張恩和積極組織人員,採取平行交叉作業,連續加班加點,晝夜兼程,爭時間、搶進度、保質量,將配裝飛機的發動機在年底前按規定節點交付一航沈飛。


2001年6月6日,一航沈飛的試飛跑道上響起了巨大的轟鳴聲,一架銀白色的新型戰鷹帶著人們的期待和祝福,風馳電掣般地離開跑道,直刺蔚藍的天空……「太行」騰飛了!一雙雙眼睛被吸引住,一顆顆心在激動中跳躍!終生難忘的時刻啊!飛機著陸後,張恩和噙著淚花,疾步奔向跑道,緊握著試飛員畢紅軍的雙手,激動得良久沒有放開……


「太行」發動機首飛成功後,為了儘快轉入後續科研試飛階段,張恩和每天都與大家一起研討試飛情況,找出薄弱環節,確定調整方案,使試飛一直順利進展,到2001年10月中旬,科研試飛完成了最後的兩個起落,提前兩個半月完成試飛任務。當飛機在最後的返航過程中,試飛員做出一連串的精彩特技表演時,張恩和和現場的同志們一樣都禁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句古語令人蕩氣迴腸,悲壯俱生。戰而勝者誠然可賀,但屢敗屢戰、愈挫愈奮者,也正是航空動力事業人的氣概,縱觀「太行」發動機研製十八年的風華歲月,探索者最值得推崇,在創新途中具有不畏艱險、堅韌不拔氣概的人們最值得謳歌。


「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發動機」,也許沒有任何語言能比張恩和的這句樸實的話更能概括他在整個發動機研製過程中的奮鬥和艱辛。他作為型號總設計師,從研製工作開始全身心投入到研製工作中。放棄了節假日,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帶領全體參研人員頑強拼搏、超常奮戰。在整個型號研製的過程中,作為技術負責人,始終以如履薄冰的心態做好每一項工作。當型號研製遇到困難的時候,從不氣餒,能把握大局,並在技術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組織技術人員集智攻關。當型號研製進展順利的時候,總告誡自己和整個研製隊伍要謙虛謹慎,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言勝。


在組織「太行」發動機研製工作任務方面,嚴細慎實是張恩和對參研人員的要求。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發動機出現問題,他都要親自檢查,找出問題的根源,做出較好的解決方案。並且對一切可能相關的環節進行確認,確定沒有產生影響後才放心。他經常鼓勵同志們:「不能辜負上級領導的信任,有問題早暴露,暴露一個少一個,否則裝到飛機上再出事損失就大了。」


發動機研製工作進入決戰決勝階段,發動機先後經受了幾次大的考驗:試飛中發生了三次「特情」,高空小錶速邊界、加速性、加力接通等相關技術難題擺在全體參研人員面前。


2003年春季的一天深夜,從高空台試驗現場傳來「太行」發動機存在空中起動問題,此時正值非典時期,張恩和得知此情後,堅決表示要去現場,大家都勸說他不要去了,派別人過去處理。這怎麼行呢?他面帶焦慮表示:「太行」發動機已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它,如今眼睛出問題了,不去能安心嗎?在出發的那天晚上,張恩和徹夜未眠。是的,他擔心發動機行業的發展再出現大的挫折。他眼前浮現的是試車的同志不分白天黑夜奮戰的情景,浮現的是跟飛同志那被烈日晒黑了的面孔,浮現的是所領導風裡來雨里去組織協調的身影,浮現的是全所職工為了型號不顧小家的一幕幕……


從瀋陽到四川,張恩和與所長李勇、黨委書記陳銳經過三十八個多小時的顛簸,來到高空台現場(千龍軍事編輯註:估計是坐火車而非乘飛機前往)。六十多歲的張恩和一下車顧不得休息,一邊聽著參研人員的彙報,一邊認真地思考,在30℃度的高溫下,一夜未合眼的張恩和顧不得擦去臉上的汗水,一遍一遍地分析各種數據,在場的所有人員都被感動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找准了問題並排除了故障,從而保證了研製工作的順利進行。


攻關的關鍵時刻,一航動力所成立了以所長李勇、總師張恩和為組長的攻關組,與試飛院密切合作,兄弟單位協同攻關,攻關組幾乎每天晚上召開技術分析會,對白天飛行結果進行研究。在攻關過程,主要技術問題難關先確定攻關方向,然後小步前進,只要存在希望,問題有所改善就做深入細緻地工作,先後採取了「大改」、「小改」等措施後,一些發動機的結構故障得到排除。高空小錶速邊界工作可靠性這一難關久攻不下,中國一航副總經理林左鳴等坐鎮指揮攻關,他要求大家發揚技術民主,充分討論,集思廣益,多方案平行進行。在主泵燃油調節器這個關鍵環節上,控制專業的同志經過嚴謹細密的研究分析,確定了五個攻關方案。方案制訂過程中,張恩和要求以數據說話,從出現問題的根本入手進行深入分析,在徵求有關專家的意見後,決定採用Ⅱ方案,發動機在換裝Ⅱ方案主泵調節器後,一舉攻下加速性差這一難關,經過十幾次飛行驗證,證明了攻關措施正確有效,高空小錶速邊界工作不可靠的重大技術關鍵得到徹底攻克。


「太行」發動機四級盤破裂事故時,張恩和就在工作現場,排故工作一連二十多天,他每天都往來所區與試驗基地現場,從設計等方面查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在召開排故分析會時,多次動員大家堅定信心,更加努力地把自身工作做好,就是對型號最大的支持。由於晝夜連續奮戰,張恩和的老伴從國外回來,看到他二十多天也沒換衣服的情形,心痛得直掉淚……


「太行」發動機設計定型持久試車和長久初始壽命考核試車是定型前的兩項重要長試,張恩和親自任長試現場總指揮。在最後的決戰時刻,他多次要求大家:確保指揮系統的順暢運轉及問題的及時處理;對上台長試的發動機進行嚴格的工藝、設計質量複查,他組織所里各專業的專家進行逐條分析研究,對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預案及具體的解決措施,確保發動機的裝配質量及試驗安全。長試中,張恩和每個階段試車都親臨現場,及時跟蹤試車情況,處理技術問題,協調工作。試車後每次故檢,張恩和都親自參加。


2005年11月14日是「太行」發動機的節日,也是全所、全集團、全行業喜慶勝利的時刻,「太行」發動機衝破重重難關,完成了型號規定的全部試驗、試飛工作,獲得了通向藍天的通行證。中國一航總經理劉高倬、副總經理林左鳴等領導首先來到試車台親手拉下「太行」發動機長久初始壽命停車的油門桿,試車台外鞭炮齊鳴,似聲聲鑼鼓、陣陣春雷,蕩漾在全體參試同志的心頭,日日夜夜的拼搏換來勝利的喜悅。


中國一航總經理劉高倬在「太行」發動機設計定型持久試車勝利完成慶祝儀式的講話中是這樣評價張恩和:型號總師張恩和副所長今年六十六歲,仍然在第一線和大家一起拼搏。六十多歲的人每天在一線是非常不容易的,是一種執著的事業追求造就了成功。


萬里長空,


一代天驕,新機如此志高,摯愛終生倍自豪。任霜白黑髮,汗透征袍,魂牽夢繫,風雨瀟瀟,千難萬險不動搖。


1985年至1990年,張恩和擔任了「七五」民機重點工程項目渦槳5A1發動機降油耗工程的總設計師。降油耗工作分為國內與國外兩個階段,國內主要是組織所內的科研人員提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他帶頭攻下了臨界轉速測量、軸向力測量、全流程參數等技術難關,主持降油耗方案論證,確定降油耗方案和措施,試製調試工作取得預期效果。1986年12月,在我方與外方談判中,張恩和糾正了外方公司關於渦輪負反力設計的錯誤,顯示了我國發動機技術實力,為後期合作設計奠定了堅實基礎。紮實的技術工作使渦槳5A1發動機性能試車一次達標,實現了降油耗9.4%的目標,獲得國內適航取證並裝運七飛機投入航線使用,改善了發動機的經濟性,每架飛機每年節油約25萬元。張恩和榮立部級一等功,獲得金質獎章。


張恩和對國家忠誠、對事業忠心、對型號鍾情。他說,全體參與新機研製的同志,都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和型號研製連在了一起。我個人是這樣,這個群體也都是這樣,每個同志都像愛惜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這個型號。除了吃飯睡覺,就搞這個型號。一生別無所求。只要型號定型了,能用上,其它都不重要。只要對航空發動機事業發展有好處,對行業發展有好處,對國防武器建設有好處,自己這一生就算沒有白過。


劉高倬在「太行」發動機設計定型大會上對張恩和總師有一段動情的評價:從我認識他的一天起,在談到他心愛的「太行」發動機的時候,總是那樣永遠的充滿了激情,六十多歲了,永遠是這樣,只要能把這件事繼續做下去,一直在拼,非常非常不容易,這沒有百折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能走到今天嗎?


張恩和常說,發動機的研製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一個長期的、關係祖國和人民未來的事業,我們不僅要研製出一個讓祖國和人民滿意、讓用戶放心的發動機,更要培養鍛鍊出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年輕隊伍,這才是我們最大的一筆財富。


張恩和在型號研製的過程中特別喜歡和年輕的同志們一起爭論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工作熱情,發揮他們的年輕拼搏精神,同時注意找出他們的不足,讓他們在實踐中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告誡大家:「年輕的一代是祖國航空事業的未來,必須從現在開始,從平時的一點一滴中積累,你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關係著祖國的前途,關係到人民的利益,在這項偉大的事業中一定要保持嚴謹的態度,來不得半點馬虎。」所以在4月18日中國一航航空報國頒獎典禮上,一航動力所試驗室年輕的主任趙亮將一尊「一片冰心」獻給張恩和時,輕易不掉淚的張恩和雙眼濕潤了。


成功後的張恩和依然那樣熱心於「太行」發動機系列發展,談得更多的是敬佩和感謝支持他的各級領導、風雨同舟的戰友和並肩戰鬥參研單位的同志們,誠摯的感情溢於言表……


他沒有忘記,在「太行」發動機研製最困難的時候,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空軍、海軍和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原航空工業總公司和中國一航等上級領導親切關懷和坐鎮指揮及強有力的支持;


他沒有忘記,所歷屆黨政領導統攬全局,運籌帷幄,承擔風險,統一思想,組織全所開綠燈;得力助手副總師們全力以赴,衝鋒陷陣,鼎力協助;


他沒有忘記,各參研單位識大體,顧大局,同舟共濟,確保任務不在本單位晚點;特別是那些試飛英雄們,冒著生命危險,為「太行」飛出了翅膀,飛出了生命,飛出了風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自衛隊有上萬女兵?多數當牙醫 營養好普遍發福
外媒稱葉門飽受戰爭之苦:逾7000人死亡 疾病蔓延
軍隊在11個城市開展安置住房統建試點
「量子衛星之父」潘建偉:15年後用量子晶元防盜刷
運-20接裝7天成功首飛 刷新中國空軍紀錄

TAG:中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發動機竟被架在了機背上?納粹國民戰鬥機設計太失敗
氣動技術:飛行器設計的先行者
單發變雙發,伊朗隱身戰機設計如同兒戲
美國新一代飛行器外形科幻,很可能成為下一代客機的主流設計
意法半導體發布新的智能手機和平板App,給運放設計選型帶來新功能
用一場展覽和七部短片讓這些獨立設計師們發聲發光
設計師設計UFO形遊艇 將實現飛行功能
基於模型的設計開發月球探測器的機載飛行軟體
發達風水 —— 能量聚合的設計理念與增運物的設計
環保新設計,太陽能電動自行車創意設計案例集合
中國新型武直發動機有設計缺陷 整批返廠改進
古蘭花語餐廳設計一成都行走空間設計
索尼移動設計師表態,有打算做全面屏手機
這美國戰機飛行員已死,全球飛機設計師至今學習他觀念設計戰鬥機
矢吹健太朗與寶井理人設計的可動素體模型發售
喬丹運動鞋引發的字體設計血案
室內設計師做什麼 設計師工作內容介紹
苦逼設計師還不轉行?
水上飛機設計師斷代嚴重,缺乏經驗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