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逃離國際教育,公立學校讓我們一家「上岸」

逃離國際教育,公立學校讓我們一家「上岸」

曾經有一個朋友對我說:「有的孩子是玫瑰,有的孩子是仙人掌,你不能期待仙人掌有朝一日會變成玫瑰,但他能做最好的仙人掌,做最好的自己。」


我想,我的孩子就是那個永遠也成為不了玫瑰的「仙人掌」。這個全身是刺的「仙人掌」很難融入集體,在我認為「愛與自由」的教育里,他卻變得越來越敏感孤獨,使我和先生陷入極大的焦慮。


在兒子成為一名小學生之前,我曾經非常惶恐,害怕小學老師給他貼標籤,或是像幼兒園那樣放任不管。為了讓他跟上同齡人集體,我忍痛辭職,天天陪伴。幸運的是,我兒子所在的這所公立學校,老師為他這樣的孩子融入集體想了很多辦法,手把手給他建立規則意識。規則是堵牆,有了它,我們全家人終於感到安全。

逃離國際教育,公立學校讓我們一家「上岸」



我的兒子小寶今年9歲,是北京某個公立小學的3年級學生。原本我十分信奉西式教育提倡的「愛與自由」,為此特意選了一家蒙特梭利幼兒園,讓兒子在那兒度過了三年的時光。


這家幼兒園實行混齡教育,3歲以下的孩子在一個班,3-6歲孩子一個班。我在兒子兩歲多的時候把他送到了第一個班級,孩子看上去適應得不錯。但是剛一轉到3-6歲的混齡班,他就出現了明顯的問題。兒子變得排斥幼兒園,總是嚷著不願意去。

兒子天生的運動能力不強,我當時認為這是他不自信的重要原因。其他孩子去戶外上課,他覺得自己跑不好、跳不好,總是在教室里不願意出去,跟班上的一位老師呆在一起。我兒子是一個規則感比較弱的孩子,別人在上課,他會一個人跑到廁所去玩水。他經常這樣,老師便讓幾個4、5歲的大孩子去廁所管他。後來我才知道,幾個大孩子在廁所里好幾次打了我兒子,而他作為一個剛剛3歲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應對,這帶給他很大的心理陰影。但是孩子內心的傷口藏得很深,我們家長直到幾年後才從心理治療師那裡得知。等到我家孩子在班上成為大孩子了,他又用粗魯的方式去對待小孩子。於是從老師那裡反饋給我們的信息,越來越負面,我兒子又咬誰了,又與哪位同學發生衝突了,弄得我們焦頭爛額。


那時候我們夫妻倆忙著工作掙錢,以為把孩子送進了一個有著國外名校頭銜的幼兒園,孩子會成長得很順利。但是後來回想起來,國內這幾年蜂擁而上的所謂國際幼兒園,很多是摘取了西式教育某個方面的理念,但是在具體的操作實施時,創辦者與老師們都缺乏系統性的科學方法。對於我兒子這樣一個在他們看來淘氣難管的孩子,老師缺乏方法,後來基本不怎麼管他,只要他在幼兒園不出事就好。結果孩子與集體越來越遠,表面上顯得特別不服從,內心其實又很缺乏安全感和自信。

逃離國際教育,公立學校讓我們一家「上岸」



兒子這三年幼兒園的經歷,讓我感受到,「愛與自由」只是教育幼兒的一個方面而已,自由不是絕對的。如果不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感,不及時解決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孩子既沒有感受到愛,也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後來我在國外生活的朋友,等到他們的孩子上學後,也常常向我講述國外學校的嚴格規則。也許是因為我們這一代家長,認為自己從小的教育太不自由,因此特彆強調給孩子寬鬆和自由。但是,沒有規範的自由,帶來的是孩子與人相處的痛苦。

等到兒子5歲多時,我讓他上了一個培訓機構的學前班。我兒子對於規則的不適應,顯得更加突出。學前班的規矩與小學很接近,可是我兒子在教室里根本坐不住,上一會課就往外跑。為此孩子爺爺奶奶特意從老家過來,有一個月的時間專門守在教室門口,孩子跑出來就截住他。但是這樣的方法並不管用,爺爺奶奶也氣餒地回老家了。我們一家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彷彿掉進了茫茫大海,感到冰冷又惶恐。


這時候學前班老師特意與我長談了一次。她說我的孩子雖然熱愛探索,但是無視紀律,內心敏感,喜歡獨來獨往。老師非常誠懇憂鬱地說,如果我們家長還不及時介入,以後孩子的問題會越來越大,再想管就管不過來了。


回想起來,我非常感謝這位老師的懇切長談。雖然她只是一個商業機構的老師,但是對孩子表現出的責任心,比之前那所幼兒園老師還要強。指出一個孩子的問題,指出這個孩子家庭教育里存在的問題,對一個老師來說,並不是一個輕鬆的事情。學前班的老師試圖和我們家長一起給孩子建立規則時,我們開始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辭職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我和孩子爸爸為了拼事業,工作都非常努力。但是我之前過於信任學校對於孩子教育的作用,陪伴孩子的時間少。有時候我在給兒子洗澡、整理書包的同時,戴著耳機參加電話會議,電話能一直打到夜裡一兩點。孩子多次叫我,我也沒有辦法跟他聊天。當驚覺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大時,我最終下定決心,至少這幾年全心陪伴孩子,等他走上正軌之後,我再考慮回歸職場。


經過我近一年的學前班陪讀,兒子改變不少,但比起那些守規矩的孩子,仍有明顯差距。我們就這樣戰戰兢兢地進入了小學一年級。對兒子缺乏的規則感以及脆弱的情緒控制力,我是早有準備的,也能預見到他在小學期間會有一段不容易的適應期。可是,當小學開學後,老師的擔心、批評如期而至,我還是有些猝不及防。

逃離國際教育,公立學校讓我們一家「上岸」



開學第一天,班主任找我們夫妻倆談話,說這個孩子我行我素不守紀律,老師批評竟然躺在地上!幾天以後,兒子又因為發脾氣在樓梯上推同學,險些釀成大禍。就這樣,一個星期下來,我有三天都被喊到學校,兒子也迅速成為年級的「名人」。


我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兒子上學我在家裡坐立不安,一看到老師的來電顯示我就心驚肉跳,隨時做好到學校領他回來的準備。我自己偷偷哭,也當著孩子的面哭,情緒經常失控。盛怒之下我也實施了不少「變態」的懲罰措施,我曾經讓剛學會寫字的他寫了30遍「不要躺地上」,也曾經讓他靠牆罰站。簡單粗暴換來的是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越來越差。

班主任非常理解我的焦慮,那個時候,某位兒童教育專家正好在學校為新生家長講課,班主任建議我一定去聽聽這位老師的講座,看看如何從家長角度改變從而更好地引導孩子。


這位老師的講座很有針對性,上來就直指一年級新生在入學時期容易出現的幾大問題——缺乏規劃感、沒有權威意識、情緒控制力弱。儘管我非常不願意承認,但我的孩子確實存在幾乎所有問題,這也讓他成為班上最讓老師頭疼的孩子。


我也了解到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因——在0到3歲、3到6歲各個成長階段,孩子沒有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缺乏父母正確的關注和引導。總結成一句話——父母並沒有把家庭教育當成一項戰略來看待。


回頭想想,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只是想拚命工作,為他上國際班支付昂貴的學費,每天早出晚歸很少和他交流。他為什麼總是一個人玩?老師為什麼默許他的不合群?是真的給他自由,還是放棄不管?我們從來沒有去深究過,而這恰恰是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講座結束後,我找到這位老師,向他求助我該怎麼辦。老師第一句話就是:「您別著急,您太焦慮了。」孩子的成長過程總是會出現很多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做?是把這些緊張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對他們進行懲罰;還是真正讀懂孩子內心,找到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那位老師說,只有做最好的家長,孩子才有可能做最好的自己。

逃離國際教育,公立學校讓我們一家「上岸」



聽講座的那天,兒子又因為在學校犯錯誤被我領回家,走之前我讓他靠牆罰站。結束後回到家,兒子還在罰站,他已經站了3個多小時。我看到小小的他站在牆角,孤單而無助,孩子很不安,不斷地哭著問我:「媽媽,你不再愛我了嗎?」我突然明白,我對他的焦慮和緊張,以及各種嚴厲的懲罰,已經開始令他的安全防線坍塌。失去了安全感的支持,失去了爸爸媽媽的信任,他的反常行為只會愈演愈烈。


那天晚上,我和還在外地出差的孩子爸爸聊了很久,我們開始明白——仙人掌就是仙人掌,就算用鞭子抽打,他也不能成為玫瑰,我們需要用澆灌仙人掌的辦法,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後來,我撕掉了貼在家裡的《約法十章》,曾經我讓兒子每天早上背著書包念一遍才能出門。我們首先要重建孩子的家庭島,讓他明白爸爸媽媽永遠是他最堅強的後盾,任何時候都不會拋棄他。不管這一天他在學校表現得有多糟糕,我們都努力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和他談心,讓孩子自己想想解決辦法,第二天到學校去試試。


有一次,我和他商量:自己生氣的時候可不可以坐下來捂住耳朵,閉著眼睛待一會。我希望這個辦法能幫他學會控制情緒。結果第二天,班主任告訴我,突然看見我兒子坐在地上,捂著耳朵喊「我不生氣,我不生氣」,用這個辦法控制住了即將爆發的一場衝突。我兒子很認真地告訴老師:我不生氣就不會打同學了,這是媽媽和我一起想的辦法。


我們同時需要儘快補齊他在0到6歲成長階段缺乏的規則感。我聽了講座老師的建議,從每天讓孩子重複一件事情(比如回家把鞋子整齊擺放好、看完書把書放回書架)做起,培養他的規則意識。同時,也注重孩子自我能力的培養,我每天早上把鬧鐘調早15分鐘,就算兒子再磨蹭,我也不幫他穿衣服。


孩子糟糕的情緒控制力很大程度源於他貧乏的社交能力,這也和他從小自我堅持的個性有關。一個人今後總要走向社會,不接受規則的人根本融入不了集體。我曾經希望孩子有自己的個性,但是如果在孩子沒有建立規則感的前提下去談個性,反而對孩子性格的培養是個極大的干擾。

逃離國際教育,公立學校讓我們一家「上岸」



幸運的是,孩子所在的這所公立小學,班主任表現出極強的責任心。本來我兒子這樣特殊一點的孩子,給她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是老師不厭其煩地天天聯繫我,把孩子的每一點變化告訴我,希望我與她一起配合來改變孩子。


這位心理學研究生畢業的20多歲的班主任老師,有一個很明確的觀點:孩子現在體現出來的問題,只有很小一部分來自他們自己。我們如果把家庭、學校等環境建設好了,孩子自然會越變越好。這位老師沒有給我兒子貼上「差生」的標籤,也沒有放任不管。我內心最害怕的,不是老師批評我孩子,而是根本不管他。


班主任給了孩子一個很棒的建議——每天認識一個好朋友。班主任老師特地選了一個性格溫和的小姑娘做我兒子的第一個好朋友,老師帶著他去與這位小姑娘互相認識。老師對我說,她每天在學校給我兒子介紹一位好朋友,回家我就讓兒子把這位好朋友畫下來,詢問他們是怎麼互相認識的,彼此有什麼感受等等。我記得第一天兒子回來非常高興,他很認真地把那個小姑娘畫下來,後來,這個小女孩真的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逃離國際教育,公立學校讓我們一家「上岸」



班主任的這個辦法持續了一個星期,非常有效。我也給孩子準備了一些漂亮的小橡皮,讓他拿到學校交朋友,鼓勵他主動和同學聊天、玩耍。慢慢地我發現,孩子開始回家和我們聊同學了,他甚至自己為即將到來的生日會列了一個朋友邀請名單。這在他讀幼兒園時期是不可想像的,那時候他被老師列為不跟任何人打交道的孩子。


回首孩子一年級開學的頭幾個月,對於我和孩子爸爸來說,真的是煉獄,我們從深深地失望、茫然開始不斷地調整自己,學會正視孩子的情況,再到慢慢找到適合他的方法。我也深深地感謝班主任老師對孩子的認真負責、不離不棄,她總是不斷地和我們一起想辦法幫助孩子。


現在我的孩子已經進步很多,情緒也比以前平和了不少,他已經從上課、與同學的交往中感到快樂。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已經意識到,教育需要規則與自由並行,孩子在幼兒時期沒有建立規則意識和權威意識,使他找不到自我,我們一家人也陷入迷失。從我自身的經歷來看,我很感謝孩子所在的公立學校,老師有教育方法,也有責任心,使我們一家人終於在茫然中慢慢找到方向,有一種從大海中「上岸」的踏實感。我的兒子依然只是「仙人掌」,但我們不再為此煩惱。我們希望根據他的習性,把他養成一株健康快樂的「仙人掌」。


(圖片來自網路)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悲劇朴槿惠」

逃離國際教育,公立學校讓我們一家「上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背叛》:劈腿的「正義」
白謙慎:書法之美
衣裳的故事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時候挺饞,別給自己添煩
懷念張雨生 如燕盤旋而來的思念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學校教育,你選公立還是私立?
美國家長看不慣學校教育,自己在家教育孩子
家長在哪學習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不該淪為學校的附庸
外國學校里的創新教育設施,你們學校見過幾個
我們把孩子往國外送的時候,國外卻在學習我們的教育
公立學校校長接連辭職進私立 民辦教育比公立更有優勢?
美國式家庭教育,孩子不去學校,父母親自做老師
「一帶一路」我國內陸節點城市職業教育國際化
為子女教育移民美國——中國家長該怎麼做
中青育才家庭教育學院:父母激發孩子興趣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成功
美國的精英教育——私立學校教育
家校聯合——明德教育幼兒國學班家長課堂
北京順義國際學校校長Razik:讓學生走出「監獄」一樣的學校教育
教育 | 從英國公立小學升入私立中學到底有多難?
外國教育,與中國教育差別在那?
南寧孤兒學校獲捐贈一架初教六飛機 將用於國防教育
教育學家陶行知擔任校長期間的教育故事,值得所有老師和家長學習
義務教育其實三千年前就有了,公立學校應該拜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