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裝啞扮傻朱元璋後裔朱耷,一幅畫賣了四千三百七十萬

裝啞扮傻朱元璋後裔朱耷,一幅畫賣了四千三百七十萬


裝啞扮傻朱元璋後裔朱耷,一幅畫賣了四千三百七十萬



花鳥四條屏立軸水墨 紙本

鈐印:蔿艾、黃竹園(二次)、在芙山房、涉事、八大山人


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專場中,朱耷的「花鳥四條屏」以43,700,000成交


朱耷是明末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江西南昌人。八大山人是他眾多的名號之一。生於1626年,卒於1705年,為明朝皇族江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朱耷19歲時國破家亡,心情悲憤。此後或裝啞扮傻,或為僧為道,出家還俗,由於長期積憂抑鬱,遂患顛狂之疾,顛態百出。作為一個末世的王孫貴胄,八大一生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反映在書畫作品中,也以其強烈而突出的個人面貌彪炳於中國藝壇。對後世影響之深遠,歷三百年而不衰。



裝啞扮傻朱元璋後裔朱耷,一幅畫賣了四千三百七十萬


花鳥四條屏


此四條屏或作風荷拳石;或作高梧疏竹;或作雙鳧戲於溪頭,或作群魚悠遊澗中。意境靜寂,動靜生髮。墨淡而厚,濕而毛;筆圓而勁,重而靈;蒼莽朴茂之中,有清韻流衍;筆墨不多而意境豐滿。


鄭板橋曾有詩稱八大山人畫說:「國破家亡鬢總皤,一囊詩畫作頭陀。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



裝啞扮傻朱元璋後裔朱耷,一幅畫賣了四千三百七十萬


以破墨法畫魚,濕漉漉的,有水中遊動的感覺,濃墨點睛,使其精神躍出。



裝啞扮傻朱元璋後裔朱耷,一幅畫賣了四千三百七十萬



從這件作品中,我們很容易察覺八大怪誕、冷漠、高傲、孤獨的個性特徵。畫中的水鳥翻著白眼,縮脖獨立於小頭朝下的怪石之上。造型極為誇張,眼珠頂著眼圈,狐疑而警覺,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

在構圖、筆墨上簡潔概括。用筆挺勁刻削,嘴、眼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鳥棲一足,懸一足,即使落墨不多,卻表現出鳥兒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觸,觸之即飛的感覺。它們拳足縮頸,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態。可以說這些形象塑造,無疑是畫家自的寫照,即「憤慨悲歌,憂憤於世,一一寄情於筆墨」。



裝啞扮傻朱元璋後裔朱耷,一幅畫賣了四千三百七十萬



朱耷六十歲以後,也就是他開始以「八大山人」為號,古人用所謂「哭之笑之」來解釋它寓意的時代起,他已逐漸收斂起與世格格不入的行為,特別在他七十左右,有一些舉動可以窺見他心態的變化和生活狀態的改良。

這時,他開始研究《莊子》,多次畫過《游魚》,以寄濠濮之思;並熟讀《世說新語》反覆書寫《臨河敘》,對莊子超脫的心境與晉賢散淡的生存狀態表示嚮往。


六十八歲,他在一個扇面上這樣寫道:「靜幾明窗,焚香掩卷,會心處,欣然獨笑。客來相與,烹苦茗,賞奇文。久之,霞光零亂,月在高楹。而客至前溪矣,隨呼童閉戶,放蒲團,靜坐片時,更覺悠然神遠。」他已從一個狷介激越的厭世之士變成一個能於靜中悟道,苦中作樂的入世文士。



裝啞扮傻朱元璋後裔朱耷,一幅畫賣了四千三百七十萬



清 朱耷 湖石雙鳥圖軸 136×48.7 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右拾遺 的精彩文章:

秋風起,天漸涼,我們一起吃吊鍋去!
雪裡透紅,與眾不同——看一場穿越天堂寨秋冬的大片
同樣都是寫書信,叔叔曾鞏賣了兩個億,曾紆賣四千萬
宋代人的一朵芍藥賣了20,700,000元
這匹馬《夜白圖》賣了7130000,唐玄宗曾騎過

TAG:左右拾遺 |

您可能感興趣

他用三十六年時間裝病裝啞裝癱,狠狠嘲笑司馬懿父子
他深知伴君如伴虎,裝啞十二年,臨終卻對皇帝說了這句話!
他深知伴君如伴虎,裝啞十二年,臨終開口對皇帝說了這些話!
朝鮮早年「脫北者」口述:為了生活在中國做那事,裝啞巴藏一輩子
此人靠裝啞當上最高將領,皇帝一死他就開口說話了
宋朝不殺功臣?他為避免趙匡胤的猜忌,裝啞12年!
故事:巨鼠修行討封,跑山人貪財又裝啞,竟氣死巨鼠招來大禍
曹操知道這的確是個大難題,於是他單獨詢問了賈詡,賈詡卻裝啞巴
他是抗日倖存飛行員,建國後裝啞巴長達27年,晚年獲承認
推理:裝啞巴
抗日倖存飛行員,裝啞巴27年,原因很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