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王麥林:想讀者所想

王麥林:想讀者所想


王麥林:想讀者所想



(1958~1962年任《知識就是力量》編輯室主任)

精彩內容


今年,是《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創刊60周年,這是值得慶賀和紀念的一件大事。作為這本雜誌曾經的編輯室主任和長期以來的忠實讀者,我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高興。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是1956年誕生的,是在黨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和新中國第一次科普高潮到來的時候。「知力」創刊時,我家也訂了這本雜誌。沒想到在1958年9月《知識就是力量》創刊兩年後,我竟有緣接受組織安排來到了這個編輯室。在「知力」工作的5年中,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後來,我也一直關注著「知力」成長的每一個腳步。


回望《知識就是力量》雜誌這60年,可謂是幾經興衰,在波折中前進。這其中,發生了哪些故事呢?


王麥林:想讀者所想



高士其、 王麥林(後排左六)等人與孩子們在一起


1956年,黨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就在這次科普大潮中誕生了。當時,我國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為普及科學知識,同全蘇政治與科學知識普及協會合作,力圖為我國青年辦一個像蘇聯《知識就是力量》那樣的科學普及刊物。就這樣,在黨中央的支持下,在蘇聯《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的幫助下,我們自己的《知識就是力量》誕生了。


作為示範,當時的蘇聯版《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的編輯針對中國讀者特點,為新成立的中國版《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策劃編輯了五期。他們編好後,發給我們編輯部翻譯成中文出版發行。這五期「知力」,在我國引起了轟動。因為在當時,我國讀者還很少見過這樣內容新穎、通俗易懂、活潑有趣的雜誌。這些內容是他們需要的;「怎麼、什麼、為什麼」專欄的內容是他們要問的,這其中有科學知識、科技新聞、科學展望,有科學發明故事,還有科幻小說。因此,《知識就是力量》雜誌一經問世,便受到我國廣大讀者的歡迎,印數達到20萬。這是「知力」的「頭興」。

第六期後,我國的《知識就是力量》雜誌開始由中方的編輯人員自己獨立編輯。一開始,我們主要是把蘇聯《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的內容照搬過來,全部翻譯成中文版。由於蘇聯的《知識就是力量》是他們編給蘇聯人看的,並不適合中國人的需要,印數便有所回落,這也給我們編輯人員很大的警示。


1958年9月,我到 「知力」 時,「知力」正處於創刊時由興到衰的低潮期。 大家垂頭喪氣,一籌莫展,希望我出主意。我認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於是,我們到學校、工廠、科研部門,向那裡的「知力」讀者請教。走得多了。大家漸漸明白,讀者不再喜歡我們的原因,是我們給的東西,不是讀者想要的,脫離了群眾。


那麼,我們的青年讀者究竟喜歡看什麼內容呢?據我們調查了解,讀者需要的是國內外各個科學技術領域的新鮮事,喜歡了解與國家重大建設工程有關的科技新聞,想了解科學家發明創造的科學故事和科學幻想小說等。從中,他們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啟迪智慧。這也成了我們後來編輯方針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讀者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


回望當年,我們仍十分自豪。為了配合當時國家發展工農業生產的需要,《知識就是力量》雜誌介紹了轉爐鍊鋼新技術、球形複合肥料新農藥等農業生產新技術,還滿足了讀者提出的學習超聲波、無線電電子學、原子能等新科技知識的願望。此外,根據學生和工人讀者的意見,雜誌除保留原有的「怎麼、什麼、為什麼」「點點滴滴」「科技展望」這幾個專欄外,我們還增加了「課本之外」和「有益的建議」專欄,這些內容當時都很受讀者歡迎。


語言要通俗,題材要多樣,圖文並茂,不板面孔……為了更貼近讀者,我們要求每位編輯、美編都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文章力求通俗有趣,版式力求生動活潑,只有這樣,才符合青年人的閱讀心理和審美情趣。科普工作就是要讓讀者能看懂、能分享,而不能是灌輸式的,切忌平鋪直敘、枯燥無味的行文。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使得《知識就是力量》雜誌成了孕育科學夢想的搖籃。許多青年學子就是在「知力」的熏陶和激勵之下,走進了科學的世界,他們和「知力」共成長,有的如今已成為著名的科學家和院士。

我們針對讀者的需求奮力工作,終於在1960年喜見轉機。到1962年,「知力」已成為當時國內發行量最大的科普雜誌,印數逐漸升到當時國內科普雜誌的頭把交椅。這是「知力」的「二興」。


1963年,《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因故暫時停刊,但讀者一直對它念念不忘。到1979年1月復刊後,《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的銷量最高竟達到了70萬冊。



王麥林:想讀者所想


王麥林在慶祝《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創辦60周年座談會上


我想,「知力」之所以受到廣大青年讀者的喜愛,主要是在內容和形式上切合了上下兩頭的需要。上,即國家經濟建設和工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下,就是各行各業廣大青年讀者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再就是雜誌所介紹的科技知識通俗易懂、生動活潑,適合青年讀者的口味。總之,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做到了「有的放矢」。


後來,《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的接班人們也一直繼承著這樣的優良傳統,她們同樣熱愛「知力」的工作,始終以讀者的需要為出發點,服務於祖國建設的各個階段。


現在,「知力」又進入「三興」, 是大大地興旺了。工作條件較過去大大改善,信息傳遞也比過去便捷許多。2014年,《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全新改版,並以全媒體的方式推動雜誌影響力的提升,更適應了21世紀青少年讀者的閱讀習慣。由郭晶帶領的青年編輯團隊正把「知力」推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使得這個老牌科普雜誌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時期的挑戰,踏上科普新征程,可喜可賀!


「知力」的興旺是編輯部同仁努力工作、奮發創新的結果,更是無數同仁、歷屆編委、作譯者和廣大讀者支持關心的結果,藉此《知力》創刊60周年之際,我特向大家致以誠摯的慰問和感謝!



王麥林:想讀者所想



編輯:胡小雨


本文系原創作品,商業合作及轉載請聯繫jiangq@cast.org.cn 投稿請聯繫 xueyn@cast.org.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世界慢阻肺日:還在吸煙嗎?小心「慢阻肺」找上你!
尚勇:踏上科學傳播新征程
知力百科——植物存在聽覺嗎?
知力百科——天冷為什麼會發抖
十人就有一個糖尿病,再不回頭就晚了!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