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假如年輕時就知道這些道理

假如年輕時就知道這些道理

假如年輕時就知道這些道理



本文由猶太人智慧啟示錄(zhihuiqishilu)

01.將軍與上校


連綿的戰火一直攪得民不聊生,英勇善戰的沙林帶領戰士們一鼓作氣將敵人打回了老家。由於戰功赫赫,他很快從一個小團長升到了將軍之職。


彙報工作時,最高統帥自然是滿意地連連點頭。於是他趁機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我知道這個要求似乎有點不妥,但是我依然希望您能幫我這個忙。」


最高統帥關切地問道:「怎麼了?將軍同志,有事直說,不必客氣。」

「是我的一點私事。」將軍吞吞吐吐地說道,「我從敵國那邊帶過來一點東西,可是在邊境上被檢查人員扣下了。我想,我想請您幫我個忙,就是讓他們還給我。我知道這有點不妥,可是我還是真誠地希望……」


「沒問題,」最高統帥非常痛快地回答道,「請你列份清單吧。」


聽到這話,將軍立刻從兜里掏出早已列好的清單遞了上去:「就是這些。」


最高統帥拿過來,看都沒看便在上面簽了字。


喜形於色的將軍一邊道謝一邊接過那份清單,卻忽然發現批示上對他的稱呼是「上校」而非「將軍」。

「這,您是不是弄錯了?」將軍疑惑地問道。


「完全正確,等價交換嘛,上校同志。」最高統帥面無表情地說道。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有得到就必然有付出。只不過,如果你得到的是不該得到的東西,你的付出就會遠遠超過你所得的價值。


02.詭辯


年輕人去請教大哲學家蘇格拉底什麼是詭辯,蘇格拉底想了想,問道:「我家來了兩位客人,一位非常乾淨,一位非常臟。如果我請他們洗澡,你想他們誰會洗呢?」

「當然是髒的了。」年輕人答道。


「不對,是乾淨的。因為乾淨的人到哪裡都是愛乾淨的,而髒的人根本不把臟當回事。」蘇格拉底說,「那麼你再想,是誰去洗了澡呢?」


「乾淨的。」年輕人回答。


「又不對,是那個髒的。因為乾淨的人已經沒必要再洗了,而髒的人卻需要。人們總會按照自己的所需去做事,不是嗎?」蘇格拉底笑道,「這麼看來,一定是髒的洗了澡,對嗎?」

「對。」年輕人這回敢肯定了。


「還是不對。」蘇格拉底眨眨眼睛,「乾淨的人有洗澡的習慣,髒的人有洗澡的必要,所以兩個人都得洗澡。這麼說,到最後兩個人都洗澡了,對不對?」


「應該對吧。」年輕人再也不敢肯定了。


「呵呵,你又錯了。」蘇格拉底說,「因為乾淨的人不需要洗澡,而髒的人不愛洗澡。」


「可是,可是……」年輕人迷糊了。


「這就是詭辯,每個答案都有理,但結果就是不一樣。」蘇格拉底解釋說。


邏輯正確,答案卻似是而非,這就是詭辯。


實際上,突破人們的常規思維,從需要、習慣等角度去看待和回答問題,很多問題都會出現多種可能性。


03.尋死的失戀青年


一位青年因為失戀,痛苦萬分地坐在與戀人初遇的河邊,準備投河自盡。恰逢大哲學家柏拉圖走過來,問他是怎麼回事。


「我失戀了。」青年目光獃滯地說道,「我愛她,把她當成我自己的生命來看待,沒有了她,我一分鐘都活不下去。反正沒有了愛情我活著也是具行屍走肉,還不如死了好。」


「你們處了多久?」柏拉圖問。


「兩年,在這兩年里,我無時無刻不……」青年喃喃著。


柏拉圖打斷了他的話:「那你能告訴我兩年前,在還沒有遇到她的時候你是怎麼過的嗎?」


青年的眼裡有了一絲光彩:「那時候,我是個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青年。每天我都會活力四射地生活、工作。領導和同事們都很喜歡我。我還好幾次被評為優秀員工呢,光獎狀都得到好幾張。那時候,我還有過關於愛情的甜蜜幻想,那種幻想真美啊!可惜從今往後再也不會有了。」


「不,你當然可以有。」柏拉圖大聲說,「你看,命運是如此地愛你。它把你又送回了兩年前,讓你依然可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生活,並可以繼續擁有自己美好的夢想,不是嗎?」


想一想果真如此,青年便放棄了尋死的念頭。


生命總會有一定程度的反覆,當我們因為今天的失去而回復從前的生活時,讓心情、想法也回到從前,不啻為幸福的一大秘訣。


04.盲僧


由於家裡窮,養不起只吃飯不幹活的人,天生雙目失明的他被迫出家了。


經過多年苦學,他已經深通佛經。20歲時,他被師父老方丈定為了行腳僧,命他從此雲遊四海,解脫人間苦難。


然後,老方丈送了他一個紙包和一根探路杖:「這紙包里是我尋求來的一個民間秘方。它能讓你的雙眼復明。但是,在打開這個紙包之前,你必須先做到一件事——因為探路敲斷10根探路杖。」他答應了師父,然後便上路了。


一年又一年,他謹遵師命傳播著佛經,度化著苦難的亡靈,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雨,走過了多少里路。他的心中一直存著一個希望:敲斷十根探路杖,讓自己的眼睛重見光明。可是沒想到那看起來不粗的探路杖用起來卻異常結實,一直到第六個年頭,師父送的那根杖子才終於斷了。


就這樣,等到這位盲僧真的敲斷了10根探路杖時,他已經是八十多歲的白髮老人了。但是當他欣喜若狂地把紙包遞給一個藥店的老闆時,老闆卻告訴他:紙上一個字都沒有。


盲僧頓時呆住了,但是幾秒鐘之後,他便雙手合十,滿臉感激了:「師父,謝謝你以這種方式讓我一直活在希望里,我覺得不枉此生了。」


每個人生命的終極歸宿都是墳墓,儘管如此,我們仍應盡量讓活著的日子精彩有色。


一直活在希望中,你就能感覺不虛此行。


05.極限


某登山俱樂部組織了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活動,許多登山愛好者紛紛報名參加。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他們開始了這趟極富險趣的挑戰。


在最初的1000米,大家皆興緻勃勃,誰都不甘落後。


第二個1000米,一小部分人開始氣喘吁吁,體力明顯不支。


到了第三個1000米,已經有好幾個人自動放棄了挑戰。


堅持到第六個1000米時,原來四五十人的大隊伍只剩下不到10個人了。看樣子,這幾個人都是決心堅持到最後了。但是在到達6400米的高度時,一個人突然停了下來,他指著自己的心臟對其他人說:「我不行了,你們上去吧。」說完,他便找了個比較安全的山洞鑽了進去。


後來,所有爬到山頂的人均對這個人表示遺憾:就差那麼一點點了,何不咬咬牙登上去呢?老了回憶起來,也算是完成了珠穆朗瑪之旅了。


「不,」他微笑著搖搖頭,表情很自然,「我原來是個登山運動員,我曉得我自己的極限,6400米是我生命的最高峰,所以我並沒有什麼遺憾。如果再往上登的話,除非我不要命。」


這句話頓時讓所有人對他肅然起敬,為了他對挑戰極限的明智理解,更為了他對生命的愛惜和尊重。


任何事情都存在突破口,但並非任何人都能跨越它,抵達更高的層次。量力而行,恰到好處,才是令人嘆服的明智之舉與最高境界。


06.誰更成功


這是一次專門為慈善家準備的舞會,參加者都是些曾經捐出巨款的成功人士。據說,他們之中,最少的都已經捐過百萬元以上了。


燈火輝煌間,某千萬富翁正在與新認識的朋友們談笑。忽然,他瞥見房間角落處坐著一個沉默不語且無人陪伴的人,於是他端著酒杯走了過去。


「嗨,你好,我的朋友,」富翁向那個人打招呼道,「你也是這次舞會的客人嗎?」


「是的。」那個人看他一眼,很禮貌地笑笑答道。


「哦,那我們可以認識一下,請問你是做什麼的?」富翁又問。


「我是XX報社的專欄作家。」那人答道。


「哦?」富翁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那你一定非常成功吧?能來參加這個晚會,捐款可是不能少於100萬的。」


「我除外,」專欄作家淡淡一笑,「我只捐了5萬元。」


「什麼?」富翁先是一愣,繼而有點鄙視地哈哈大笑了起來,「我還以為你是個成功人士,誰知你只捐了區區5萬塊錢。」


「我當然是個成功人士,先生!」專欄作家不卑不亢,站起來正色道,「我雖然只捐了五萬,但它卻是我全部財富的二分之一。而你呢,捐了100萬,也不過是你全部財富的百分之一。相比之下,請問誰更是成功人士,誰更有資格站在這裡呢?」


聽聞此言,千萬富翁頓時啞口無言。


說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了海爾總裁張瑞敏的一句話:「小不是美,大也不是美,只有由小到大才是美。」也就是說,美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只有經過相對比較之後,我們才能分辨出什麼是真正的美。按照這種人人認可的邏輯分析故事中的千萬富翁和專欄作家,自然是後者更成功,更有出席舞會的資格。


成功與富有都是相對的,不可以一個固定的標準來衡量。而且,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標誌應該是對自己一次次的超越,而非所擁有的財富絕對量。


07.地獄?天堂?


他算不上什麼好人,所以死後便入了地獄。受盡折磨之後,他翻然悔悟了,於是下決心好好表現幾年,最後終於如願以償來到了天堂。


在天堂里,沒有腥風血雨,沒有險惡紛爭,到處歌舞昇平、一派和睦。於是這個人興奮地大喊起來:「我到天堂了,我終於來到天堂了。」


他的叫聲引起了一位老者的注意,老者長須白髯,看上去和藹慈祥,但卻目光委靡、精神不振。他正懶懶地坐在院子里想事情,聽到有人在大聲叫喊,他慢悠悠地說道:「你剛才說什麼?」


這個人又興奮地重複了一遍:「我說我到天堂了,我可盼了很久了。」


沒想到老者非常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什麼?你說這裡是天堂?」


接下來輪到這個人吃驚了:「什麼?你說這裡不是天堂?」他立刻轉身跑出去,看看門匾之上:沒錯啊,的確是「天堂」二字。


老者又問:「我在這呆了幾十年了,從來不知道這是天堂。你從哪裡來?」


「當然是地獄。」這人回答。


老者的眼中閃過迷惑之色:「地獄是個什麼地方?」


這人忽然明白了:「哦,這裡的確是天堂,你之所以不知道,是因為你從未曾經歷過地獄。」


曾經黑暗,才能真正明白光明的寶貴;曾經痛苦,才能深刻體會幸福的滋味。生命在讓你嘗遍挫敗或傷痛的同時,也會給你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


08.聾子和盲人過河


這是一處地勢極為險惡的大峽谷,谷底飛流湍急,時而惡浪滔天。儘管峽谷兩岸間有條看起來十分結實的大鐵橋,但幾乎從未有誰能安全地通過,因此人們都稱之為「死亡大峽谷」。


某天,有兩位好朋友一起來到了峽谷這邊,因為有事他們必須要穿過峽谷。只見兩個人分別用一隻手抓住大鐵橋的鐵鎖欄杆,兩人的另一隻手緊握在一起,一步一步,慢慢地走過了大鐵橋。後面隨之趕來的一個人看見前面這兩位朋友如此輕易地走過了大鐵橋,便想都沒想就上了橋。但是還沒走到一半,他便再也不敢前進了,震耳欲聾的濤聲讓他兩腿發抖,幾丈高的浪頭更是讓他膽戰心驚。當又一個惡浪在不遠處跳起時,他嚇得閉上了眼睛,雙手也捂緊了耳朵。不想恰巧一陣疾風呼嘯而來,一下子就把他卷下了大鐵橋……


「你們是怎麼過的橋?要知道這裡地勢險惡、水聲咆哮如雷,幾乎沒有人能成功通過。」人們非常驚訝地問他們。


「怎麼?有危險嗎?」那兩個人奇怪地反問。


「我眼睛看不見,不知道地勢怎麼樣。」其中一個說。


「我耳朵聽不見,不知道水聲如何。」另一個說。


哦,原來跌下深淵的那個人是個耳聰目明者!


困難總會用它虛張聲勢的外表威嚇人。做一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盲聾者」,你就能易如反掌地排除它對你的恐嚇。


09.哲學家的遺憾


多年前,印度有位著名的哲學家,由於他飽讀經書、才情非凡,很多女人都非常迷戀他。


某天,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鼓起勇氣敲開了他的門,對他說道:「我愛你,請讓我做你的妻子吧!如果錯過我,你恐怕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雖然很喜歡這位勇敢美麗的女子,但還是猶豫了一下答道:「請讓我再考慮考慮吧。」


女子走後,哲學家運用他研究學問的一貫精神研究起了婚姻。他把結婚和不結婚的好壞之處分別列在一張紙上,然後開始對比。結果他發現:兩種選擇居然好壞均等!怎麼會這樣呢?這可讓我怎麼辦啊?哲學家真是苦惱極了。想了想,他撕掉原來的記錄,重來了一遍,沒想到結果依然差不太多。為此,哲學家陷入了長期的煩惱中,幾乎每天都在為早日證明兩者孰優孰劣而努力著。


3年之後的某天,哲學家忽然靈光一閃,想通了一件事:當面臨兩難抉擇無法取捨時,人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歷過的那一個。於是,喜出望外的他終於決定了:結束自己的單身生活,答應那位女子的求愛。


但是當哲學家興沖沖地來到女子家裡送聘禮時,女子的父親卻冷漠地拒絕了他。「為什麼?我可是你女兒最愛的人,錯過了我,她再也不會找到讓她如此傾心的人了。」哲學家大惑不解地問道。「是的,但是很可惜你來晚了兩年,我女兒現在已經是孩子的媽了。」對方不緊不慢地答道。


聽到這句話,哲學家立刻癱倒在了地上。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向來引以為傲的哲學頭腦,為自己換來的居然是一場無法追溯的悔恨。


回到家後,哲學家一頁一頁地把自己的著作和藏書投入了火堆,然後便一病不起。一年之後,他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臨終前,他顫抖地在遺書上寫下了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其實只有六個字:別猶豫,別後悔。


優柔寡斷是人生的蛀蟲,追悔莫及是心靈的毒藥。要想避免這兩者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傷害,我們必須做到兩點:遇事不猶豫,過後不後悔。


10.魔鬼變天使


他是一位無惡不作的壞蛋,鎮上的居民人人都恨他。某天,他忽然良心發現,決定改變自己的形象了。於是他把自己攢下的1000塊錢拿了出來,跑到大街上想分給正在玩的一群孩子們。


不想孩子的父母見了均大驚失色地把孩子喊了過去,然後滿臉厭惡地對他說道:「別來這一套,我們知道你心裡琢磨的是什麼,還不是想把我們家孩子騙走賣掉!你做夢!」


頓時,壞蛋萬念俱灰,他覺得不管怎麼努力,世界上都不會再有人相信自己了。於是他開始絕望地往鎮外走去,準備到離鎮不遠的那條河邊跳河自殺。一路上,他見人罵人,見物踹物,連一隻將死的老貓都被他一腳踢出了好遠,似乎要把心中所有的不滿都發泄出來。


就快到河邊時,一位陌生的年輕姑娘忽然擋住了他的去路。他剛想破口大罵,卻聽那位姑娘輕輕地問他:「先生,我想在那邊方便一下,您幫我看一下人好嗎?」呆若木雞的他望著姑娘純潔無邪的眼神,不自覺地點了點頭。於是,姑娘紅著臉走到旁邊的蘆葦叢里去了。而愣在原地的他,則像個忠誠的衛士一樣,一動不動地把守著蘆葦叢。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多麼神聖的一刻。因為就在那一瞬間,他突然改變了主意,不但放棄了自殺的念頭,還立志重新做人。


當姑娘走出來跟他道謝時,他像個紳士一樣還著禮。然後,他便大踏步向著鎮外走去。他準備到一個很遠的地方去,在那裡,他將開始自己嶄新的、純潔的人生。


每個人的天性都由善與惡兩部分組成,而其表現為善還是惡,與外界如何待他關係重大。


如果被高度信任並賦予期望,則其善性被催生;反之,則其惡性被喚醒。


11.領帶與小說


在美國,這家百貨店是出售漂亮領帶的最著名的商店之一,全城人的領帶中,有90%是從這裡買去的。商店老闆很希望著名作家海明威也成為他們的顧客,可惜海明威從來沒有結領帶的習慣,所以從不上門。


思來想去,老闆想出了一個絕招兒——聖誕節前夕,他主動給海明威寄去了一條漂亮的領帶,並附上了這樣一封信:「尊敬的海明威先生,這種領帶是最受顧客歡迎的一種,您是不是和大家的看法一樣呢?熱烈盼望您能為這條漂亮的領帶寄付給我們2美元。」


對這封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的信怎麼處理呢?老老實實地寄去2美元顯然中了他們的圈套,置之不理又顯得不妥當。聰慧的海明威稍作沉思,立即回了一封信。


幾天後,百貨公司收到了海明威的信和小包裹。老闆打開一看,包裹中是一本海明威剛出版不久、銷量不算很好的小說。在信中,海明威這樣寫道:「尊敬的百貨店老闆:人們非常喜歡讀我的書,我很希望您也能成為我的讀者併購下我新近出版的這部小說。小說的定價是2美元80美分,請您扣除領帶的錢後,把其餘的80美分寄付給我。」


真正的傻瓜常常自以為聰明,「耍小聰明」是他們最常用的方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能保證自己不吃虧,還能反過來愚弄他們。


12.羅森塔爾效應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森塔爾曾經用小白鼠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走迷宮實驗。


實驗之初,他把一群小白鼠分成3組,分別配給A、B、C三組實驗人員,然後告訴A組:「你們真是太幸運了,配給你們的小白鼠是經過幾位教授特意挑選並精心訓練的。它們血統高貴而且非常聰明,智力幾乎接近人腦,所以你們一定要好好對待它們,努力使它們發揮出最棒的水平來。」


告訴B組:「你們的運氣很一般,這些小白鼠只是很普通的一組。它們血統一般,智力也一般。你們用最常用的方法訓練它們即可。」


告訴C組:「你們非常地不幸,這組小白鼠簡直糟糕透了。它們血統低劣,智力也很差,簡直就是白痴。你們隨便用什麼方式訓練它們都行,反正它們的本質已經註定了。」


3組實驗人員按照「指示」各自訓練了小白鼠一個月之後,教授分別對3組白鼠進行了測試,最終的結果表明:A組小白鼠果然最為聰明,不但都走出了迷宮,還縮短了專家們預計的時間;B組白鼠則表現一般,只有一半走出了迷宮,所用時間也比專家預計的稍長一些;而C組最為糟糕,只有兩隻成功走出迷宮,而且所用時間之長簡直令人無法忍受。


實驗完畢之後,羅森塔爾很平靜地告訴各組實驗人員:其實這些小白鼠根本沒有什麼血統以及智力的區別,它們都是普通的白鼠,是我把它們分成了3組而已。


實驗人員瞠目結舌的同時,不由得想起自己一個月以來對待白鼠的態度:A組人員非常珍愛自己的白鼠,他們不但很悉心地照顧它們,還用最積極、難度最大的方法訓練這些「智力超常」的小傢伙們,甚至會定期和它們進行「語言交流」;B組人員則像對待普通動物那樣對待自己的實驗對象,按照普通的方式去訓練它們;而C組人員呢?他們每個人都在嘆息自己的運氣不好,竟然攤上這麼幾隻蠢笨的東西,恰巧訓練過程中又有很多跡象表明這伙白鼠的確「愚蠢無比」,比如不聽指揮、沒有紀律性等等,所以,他們常常打罵這些可憐的小傢伙,有時還會以「忘記」餵食的方式來懲罰它們。


羅森塔爾教授顯然是想通過這個實驗來告訴人們:即便智力相差無幾,被對待的方式不同,結果也會分出個優劣高低來。既然如此,我們是不是該考慮一下怎麼對待自己呢?


我們自身,乃至整個世界,往往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而改變。所以,如果你想成為聰明人,就要以聰明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13.並不像你看到的那樣


兩位天使因為有事下到人間。第一天天晚時,他們來到一家富戶借宿。主人接待了他們,但是卻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卧室里過夜,而是將之安排到了冰冷的地下室。


剛躺下不久,年紀較大的天使就發現地下室的牆上有一個洞,於是二話不說就施法力把洞補上了。看到這裡,小天使的心裡充滿了溫暖,他想:「天使就應該不跟凡人計較什麼,即便他們對我們很冷漠,但我們還是要幫他補牆洞。」


第二個晚上,兩人又來到一個非常貧窮的農家借宿。主人夫婦對他們非常熱情,不但把僅有的一點食物拿出來款待他們,還把自己的床鋪讓了出來。


第三天天還沒亮,小天使就被一陣嚶嚶的哭泣聲驚醒了。原來,昨天晚上,農夫家唯一的生活來源——那頭奶牛死掉了。現在,農夫正和他的妻子抱頭痛哭呢,但是為了不吵醒客人,兩人都使勁壓抑著悲傷,努力把聲音放到最低。


「為什麼?這是為什麼?」小天使非常生氣地搖醒了老天使,「那個富家對我們那麼不好,你還幫他們補牆洞;這個窮家已經夠可憐了,而且對我們這麼好,你為什麼不去阻止他們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情並不像它表面看起來的那樣。」老天使淡淡地回答道,「前天晚上當我們在地下室里過夜時,我從牆洞里看到牆裡面堆滿了金幣。既然主人被貪慾所迷,不願意讓別人分享他的財富,那我們就應該懲罰他一下,所以我才把牆洞堵上,讓他也無法再拿到金幣。而昨天晚上,死亡之神來召喚農夫的妻子了。為了保護他們,同時表示對他們的感激,我讓奶牛代替了她。」


現象和本質往往有所差距,很多事情並不像它表面看起來的那樣。因此,不要輕易相信你的所見所聞,在下結論之前,先深入調查一番再說。如果不能,請保持沉默。


14.語言鏡子


這位公司老總相當精明,而且非常會看人。據說,凡是經他招聘來的員工,都是德才兼備、非常優秀的人才。由於有了這些超於普通人的員工,他公司的業績一直蒸蒸日上。無論是公司下屬企業的規模,還是公司的全部資產,都在不斷地膨脹。對此,這位老總的一個朋友甚是驚訝,於是就問他是怎麼發現這些人才的。老總笑了笑,然後帶他去參加一個正在舉行的招聘會。


剛坐到招聘位子上不久,兩位名牌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就走過來了。簡略看過他們的簡歷之後,老總先問其中一個大學生,覺得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如何。


「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競爭越來越激烈,情況簡直糟糕透了,國家應該想辦法儘快協調一下才是。」一位大學生說。


老總聽完後,把頭轉向了另一個。


「其實沒什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世界永遠遵循著這個道理。現在社會上的就業壓力的確很大,但這正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所在。而且,隨著行業的不斷分工和細化,創業機會是越來越多了,關鍵就看自己怎麼樣去抓住機會吧。」另一個說。


「很好,年輕人,你被錄用了,準備上班吧。」老總微笑著對第二個回答問題的年輕人說。


「啊,就這麼簡單?」坐在老總旁邊的朋友禁不住叫了起來,「這也太輕率了點吧?」


「不,有些東西就是這麼簡單。要知道,一個人的語言就是他心靈的一面鏡子,了解了他的語言風格,也就知道他是否是你所需要的人才了。」老總愉快地給朋友解釋道。


語言是一面鏡子,不但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心態,還可以折射出他對問題的思維方式,而這,正是他日常行為與結果的決定性因素。


15.什麼叫堅持真理


學生們向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叫堅持真理。


蘇格拉底反問學生:「你們真的想知道什麼叫堅持真理嗎?」學生們點頭稱是。


「那好,」說著,蘇格拉底從抽屜里拿出一個蘋果放在講桌上,然後說道,「請大家集中精力,注意空氣中的味道。」


10秒鐘之後,他問道:「現在,請你們告訴我,你們聞到了什麼?」


好幾個學生舉起手回答說聞到了蘋果的香味兒。


「好,請你們再集中精力,仔細聞一聞空氣中的味道。」說完,蘇格拉底舉著那個蘋果走下了講台,圍著學生慢慢地走了一圈。


「這次,你們能回答我是什麼味道嗎?」回到講台上以後,蘇格拉底又問學生。


下面更多的學生舉起了手,都回答說聞到的是蘋果的香味兒。


於是,蘇格拉底第二次走下講台,把蘋果放在每位學生的鼻子底下讓他們仔細聞了一回。


這一次,除了一位學生之外,其他所有學生都舉起手說是蘋果香味兒。


「那你聞到的是什麼味道呢?」蘇格拉底看了看那位沒舉手的學生,微笑著問道。


頓時,那位學生意識到了什麼,慌忙也舉起了手,回答說自己跟大家一樣,聞到的也是香味兒。


這時,只見蘇格拉底高高舉起了那個蘋果,笑著對學生們說道:「這是一個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不過現在,你們應該知道什麼叫堅持真理了吧!」


當你決定放棄所堅持的信念,去選擇與他人相同的觀點或目標時,真理便會離你而去。所以,不要考慮堅持的結果,如果你確定自己的堅持是正確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呵呵,我就是愛錢啊
晚安心語:請不要站在你的角度看我,我怕你看不懂
你說你過得不開心,我想問你幾個問題
老師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
孩子,我寧願相信你大器晚成

TAG:心靈雞湯 |

您可能感興趣

假如年輕時我知道這些道理
如果你還年輕,更要知道這些道理
年輕人,你該知道這些道理
這些相見恨晚的道理,年輕人應該早點知道
人生不過百年,有哪些道理你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那些令人後悔沒有早點知道的道理!
你有哪些道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如果早知道這個道理,恐怕離婚的人就沒那麼多了
有些道理,就僅僅是道理
有些道理你一定得在結婚前知道
朋友圈那些令人後悔沒有早點知道的道理
人到中年,這些道理你應該懂
離婚後我才明白這六個道理,希望你早點知道
哪個道理,是你步入社會後才知道的
什麼道理讓你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皮膚一直很乾?那是因為你還不知道這個道理
戀愛這些年,都明白了哪些道理?
你以為我們不知道「工作不只是為了賺錢」這個道理么
面膜是天天敷 但這些道理你真的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