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最好的孝敬,就是讓他們跟得上這個時代
聲音資源載入中...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子林朗讀音頻
◆ ◆ ◆
文 | 麻寧
昨天我爸微信跟我視頻,聽到北京這邊最近幾天又開始霧霾的時候,他表示十分同情,當然也不無得意地對我說:「我在三亞藍天白雲,穿短袖,曬太陽,還用你送我的音箱播放輕音樂,再不然就是在『喜馬拉雅』上面聽聽羅胖講歷史。」說完,還用手機攝像頭給我展示了一下他背後的椰林樹影,點點白帆。
這得感謝我先生,他是一個對老人極有耐心的人,每次雙方父母來京,他都會不厭其煩地親自講解、再三演示,教會他們使用某幾款新出的App;我則順手推薦幾個自己覺得不錯的公眾號給他們。
我和老公都很享受給父母傳授這些新知識、新技能、新概念的過程,爸媽們也聽得津津有味。可能由於我父母相對都還比較年輕的緣故,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是蠻強的,學習能力也並不差,簡單的app演示一兩遍他們就能學會,複雜的三五遍教下來也能搞定。
那時候我爸媽對App的使用只限於微信和某導航地圖等幾個常用的工具類app,後來我就眼看著老公教會了他們使用支付寶、打車軟體、天氣軟體、圖片軟體……再後來我也加入了教學大軍,爸媽已經可以操作一些對於他們年齡而言相對小眾、使用低頻的app。
單就微信這個app本身而言,他們也學會了除通訊工具和朋友圈之外一些更高階的功能。
我真的是樂見並且欣慰於這種局面。比起70、80後這些「互聯網移民」、90、00後這些「互聯網原住民」,曾有人說父母這代50、60後就是「互聯網難民」。確實,生活在現在這樣一個年代,如果對移動互聯網全無了解、一點不會,生活中該有多少不便。
我有一次看牙醫的時候就親眼目睹有位70多歲的老人打電話給醫生,想通過直接聯絡醫生預約一個看病時間。可是現在那家醫院已經普遍推行了預約挂號系統,想挂號要麼通過網路或電話挂號系統預約,要麼只能現場挂號。
這個老人對此束手無策,醫生也只能表示同情,說:「讓您兒子幫忙預約一下?」老人無奈地感慨:「兒子不知道我哪天有時間,也不知道你們哪天有時間,我們又不住在一起,他在中間來回來去傳話也不方便吶!」
我還有位叔叔,跟我爸爸同年,現在也住在北京兒子家裡。但因為不會導航軟體,也不會網上查詢公交地鐵線路,每天除了在小區里轉轉幾乎哪也不敢去,生怕出了門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在他的眼裡,北京很大很大,到處都是陌生感和不確定性;而在我爸爸眼裡,北京很大很大,到處都是新奇和好玩的事物。這敢不敢走出去的區別,竟然就只在一個導航軟體而已。而其實身為子女,我們只要多付出一點點耐心和時間,就能改變父母一代「互聯網難民」的生存狀態,讓他們也樂享互聯網帶來的方便和快捷。
也不光是移動互聯網和科技,其實「提高見識」這件事,在任何領域都一樣重要。
以前我媽也喜歡在朋友圈轉發那些毫無依據的「養生謠言」,還不惜重金買了許多這樣那樣毫無效果的「保健品」。今年春天我帶她去澳洲,在澳洲的藥房里指著幾個牌子給她看,說:「這兩個牌子很受歡迎的,我吃過,效果不錯,價格還不貴。」
在韓國的時候我又買給她許多紅參製品,吃到現在她都反映效果很好,而且價格尚算公道,而不像她以前被推銷的那些「三無產品」一樣,動輒天價且來路不明,更談不上有任何功效。不需要我勸,她現在自己就不再買那些質次價高的玩意兒了。
我常在想,對父母最好的孝敬,就是讓他們跟得上這個時代。
我們有時候責怪甚至恥笑父母在朋友圈轉發那些排版難看、內容禁不起推敲的「養生謠言」,其實不妨想想這裡面的癥結所在——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及時給父母輸出真正的好內容,這些養生謠言才佔領了他們的心智。
如果我們能幫助他們選擇真正的好產品、真正的好內容,他們就不會對這些東西,表現出一種我們難以理解的痴迷。其實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太多80後、90後的小夫妻,自己做了父母,對孩子就能精心選擇好產品、好內容,生怕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反過來想想有沒有同等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呢?
他們有基本的學習能力,有不脫節於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渴望,有的時候真的不要低估他們的學習效果,也許我們只需要付出一兩句話的點播,幾次點擊的演示,就能很大程度上改變他們的生活。
我們這一代人,出身小康之家,受過良好的教育,有還算體面的工作和拿得出手的薪水;我們的父母,年紀大了卻還不算太老,已退休了但經濟上一般能自給,文化程度就算不高起碼都識文斷字……
對於這樣的我們和這樣的他們來說,最好的孝敬方式有時候真的不是給父母匯多少款、買多少東西,時常帶他們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隔三差五教會他們使用最流行的科技產品,緊跟潮流分享新知給他們聽,讓他們感覺自己心臟跳動得永遠年輕、血液里永遠流淌著「好奇」的因子,永遠跟得上這瞬息萬變的時代……這也許,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孝敬方式。
-背景音樂-
Brian Crain《A Simple Life》杜青《父母緣》
-作者-
麻寧,天使投資人、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曾出版個人文集《教室朝南,沒有風箏》《年華,恍然》《陪你一起直播青春》,微博@麻寧,微信公眾號「麻范兒」(maningvivian)。十點讀書經授權發布本文。
-主播-
子林,主持人,記者,原創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關注親子、育兒、女性成長,遇見我,遇見十年後的自己。公眾號:子林的小屋(jc8276)。
↓點擊本文底部閱讀原文查看【十點讀書招聘】
※最好的孝敬,是帶父母跟上這個時代
※最好的禮物就是帶父母跟上這個時代
※許多做父母的都說要給孩子最好的,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才是最好
※父母反對我們在一起而被逼分手,可是我還是很愛她!
※做父母的不看,下一個被欺負的可能就是你的孩子
※我們也是做了父母之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這個時候的父母真的讓我們無法心疼起來
※父母離婚後,繼母卻是這樣對我,什麼都不想說
※爸媽才是真愛,而你就是個美麗的意外!看看那些坑完的父母,扎心了,親爹媽啊!
※父母不說,但這可能是他們最想要的禮物
※這些都是熊孩子們乾的事情,父母們早就崩潰了
※如果你無法時刻陪伴父母,那就讓它們來代替吧~
※男友是個大老闆,對我父母很孝順,婚前去他家一趟,打死也不嫁!
※你做過什麼事讓父母高興的事?我追的他腿都要跑斷了才追上,可是到最後他也沒有好好珍惜
※父母們把嬰孩和狗狗單獨留在家裡,等他們回來後看到的一幕讓他們驚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我們是孩子的父母,但更是夫妻
※我們就是父母的年味
※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那你又會在哪裡?父母第一次穿上婚紗拍照,眼中全是時光最美好的樣子
※晚安心語:如果父母不同意你們在一起,別覺得父母不理解你。這世界上騙孩子的父母很少,但騙人的愛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