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對父母最好的孝敬,就是讓他們跟得上這個時代

對父母最好的孝敬,就是讓他們跟得上這個時代







聲音資源載入中...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子林朗讀音頻


文 | 麻寧



昨天我爸微信跟我視頻,聽到北京這邊最近幾天又開始霧霾的時候,他表示十分同情,當然也不無得意地對我說:「我在三亞藍天白雲,穿短袖,曬太陽,還用你送我的音箱播放輕音樂,再不然就是在『喜馬拉雅』上面聽聽羅胖講歷史。」說完,還用手機攝像頭給我展示了一下他背後的椰林樹影,點點白帆。

我問他:「你有啥需要我幫忙買的不?我給你買點兒寄到三亞去。」

我爸連忙回答:「不用不用,你媽都添加好購物車啦!你最近忙,不用管我們,這些我們自己都會的!」

我聽完很開心,不是因為自己可以省事省心了,而是欣慰於這最後一句「這些我們自己都會的!」
自我結婚後,我父母、公婆都會輪流來我們北京的家裡小住,短則三五天,長則大半月。每次來他們都有新收穫,這收穫主要集中在移動互聯網產品的使用和新事物、新名詞的理解上。


這得感謝我先生,他是一個對老人極有耐心的人,每次雙方父母來京,他都會不厭其煩地親自講解、再三演示,教會他們使用某幾款新出的App;我則順手推薦幾個自己覺得不錯的公眾號給他們。





比如,我爸媽最近一次來北京,就學會了在「喜馬拉雅」App里搜索並下載自己喜歡的音頻節目或者有聲書,再用手機控制音箱播放出來。我媽喜歡羅輯思維,我爸喜歡吳曉波,在喜馬拉雅看到海量的音頻資源時我媽很高興:「我年輕的時候你姥爺喜歡聽收音機,一天到晚聽那個評書;現在我也過上聽『說書』的日子啦!只不過這些都是在手機里!」

我爸則是很滿意於音箱的播放效果,他搗鼓來搗鼓去,確認自己學會了用手機里的軟體遙控指揮節目的播放、暫停、音量、音效以後,高興地說:「這比手機里傳出來的聲音渾厚好聽多了!而且我在咱家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聽!」
他們還學會了近期很火的某語音輸入的全部功能。我爸用河南話對著它說了一長串話,看到軟體竟然百分百準確無誤地把他的語音轉換成了文字,連語氣詞的「嗯」都忠實還原之後,難以置信地感慨:」太神奇了!現在的手機軟體這麼厲害!」

我媽最感興趣的則是它提供的「中文語音轉英文文字」功能,她打開這個功能做了好多測試,什麼「您好,請送我到機場」啊,「我想點一個雙面煎的雞蛋」啊,「這個東西能優惠嗎」等等,然後讓我來一一查看軟體給出的英文翻譯是否準確。在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之後她大喜過望:「也許很快,在這樣那樣軟體的幫助下,不需要跟著你們,不需要報旅遊團,我跟你爸就可以出國自由行!」

看到爸媽興緻如此濃厚,我不失時機地給他們講解了時下流行的「人工智慧」概念,從蘋果自帶的Siri說到微軟小冰,從正在用的訊飛語音輸入到圍棋下贏李世石的alpha go,最後還不忘來個「開心一刻」:「你們想知道Siri背後配音的真人是誰嗎?我這裡有段視頻,咱們一起來看一下……」


我和老公都很享受給父母傳授這些新知識、新技能、新概念的過程,爸媽們也聽得津津有味。可能由於我父母相對都還比較年輕的緣故,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是蠻強的,學習能力也並不差,簡單的app演示一兩遍他們就能學會,複雜的三五遍教下來也能搞定。



幾年前,我的意識還沒有進步到這個程度。

那時候我跟老公還在戀愛階段,有一年我在網上幫爸媽買東西,老公湊過來問:「你在買什麼?」

「我媽想買點泡腳粉,我爸要一套厚睡衣,我正在給他們選。」我回答。

「你為啥不讓他們自己買呢?還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款式細細挑選。」

「我爸媽都不會用淘寶,那裡面品牌太多商品太海量了,他們根本搞不定。再說也沒多大工作量,我順手幫他們買了就行。」

老公聽完沉思了一會,說:「我一定要教會你爸媽用淘寶。」

後來老公就給我講起他爸媽,淘寶用得很嫻熟,在上面給自己買養生用品、添置家庭小件雜物玩得簡直不要太溜!老公很認真地對我說:「爸爸媽媽沒你想像得那麼out的,他們是年紀大了,又不是傻,只要咱們細心教教,這些年輕人會用的東西,他們也一樣會用的!」



那時候我爸媽對App的使用只限於微信和某導航地圖等幾個常用的工具類app,後來我就眼看著老公教會了他們使用支付寶、打車軟體、天氣軟體、圖片軟體……再後來我也加入了教學大軍,爸媽已經可以操作一些對於他們年齡而言相對小眾、使用低頻的app。



單就微信這個app本身而言,他們也學會了除通訊工具和朋友圈之外一些更高階的功能。





我公公婆婆就更厲害,他們現在來北京完全不需要我們操心,自己在攜程上訂機票,預約機場的專車服務接送機,配合導航軟體可以自己開著車滿北京轉悠,乾洗衣物會用e袋洗,還知道我們小區的便利店每周四支付寶付款有大力度優惠……

我們一家六口有個微信群,群名是我公公起的,叫「和諧家園」,如果你看到我們在這個群里熱火朝天地討論著「知識變現「、「社群經濟」、「內容電商」……你可千萬不要奇怪,這並非一個創業團隊的工作群,而千真萬確就是我們的家庭群里,我們和父母兩代人會同步關注、共同思考、交流探討的內容。

我的父母公婆都已退休,但他們的狀態一點也不像退休後的老人。跟同齡人相比,他們的健康狀況、精神面貌也都顯得年輕不少。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覺得人雖然退下來了,卻沒有被這時代拋棄,而是緊緊跟上了時代的步伐,體驗著最新的產品、服務,感受著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並讓這紅利和自己生活方式的改變發生著緊密的鏈接。

比如導航軟體的使用讓他們不懼自駕去國內的任何地方;比如翻譯軟體的使用讓他們有了自己走出國門的勇氣;比如電商軟體的使用讓他們不必去超市忍受排隊結賬、大包小包提貨之苦;比如社交軟體的使用讓他們的精神生活充滿陽光,po完自己滿意的照片後收穫的一排點贊、幾條好評便能讓他們心情大好一整天……


我真的是樂見並且欣慰於這種局面。比起70、80後這些「互聯網移民」、90、00後這些「互聯網原住民」,曾有人說父母這代50、60後就是「互聯網難民」。確實,生活在現在這樣一個年代,如果對移動互聯網全無了解、一點不會,生活中該有多少不便。




我有一次看牙醫的時候就親眼目睹有位70多歲的老人打電話給醫生,想通過直接聯絡醫生預約一個看病時間。可是現在那家醫院已經普遍推行了預約挂號系統,想挂號要麼通過網路或電話挂號系統預約,要麼只能現場挂號。




這個老人對此束手無策,醫生也只能表示同情,說:「讓您兒子幫忙預約一下?」老人無奈地感慨:「兒子不知道我哪天有時間,也不知道你們哪天有時間,我們又不住在一起,他在中間來回來去傳話也不方便吶!」






我還有位叔叔,跟我爸爸同年,現在也住在北京兒子家裡。但因為不會導航軟體,也不會網上查詢公交地鐵線路,每天除了在小區里轉轉幾乎哪也不敢去,生怕出了門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在他的眼裡,北京很大很大,到處都是陌生感和不確定性;而在我爸爸眼裡,北京很大很大,到處都是新奇和好玩的事物。這敢不敢走出去的區別,竟然就只在一個導航軟體而已。而其實身為子女,我們只要多付出一點點耐心和時間,就能改變父母一代「互聯網難民」的生存狀態,讓他們也樂享互聯網帶來的方便和快捷。



張泉靈曾經講過一個故事,說自己上小學的兒子有一天拉著自己玩一個雙人射擊對戰類遊戲,張泉靈總是輸。後來她納悶了,心想難道我手就那麼慢?為什麼總是玩不過你?後來發現那個遊戲是兒子自己編寫的程序,他只不過改了一行代碼,讓自己的起始分數是零分,而媽媽是負分,自然就能屢戰屢勝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在當下特別是未來的時代里,掌握移動互聯網的規則,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對父母一代來說,即使不能掌握規則,起碼也要理解規則、吃透規則,而不是被排除於規則體系之外。否則你會發現,你能夠上場的機會都越來越少了。

也不光是移動互聯網和科技,其實「提高見識」這件事,在任何領域都一樣重要。




以前我媽也喜歡在朋友圈轉發那些毫無依據的「養生謠言」,還不惜重金買了許多這樣那樣毫無效果的「保健品」。今年春天我帶她去澳洲,在澳洲的藥房里指著幾個牌子給她看,說:「這兩個牌子很受歡迎的,我吃過,效果不錯,價格還不貴。」




在韓國的時候我又買給她許多紅參製品,吃到現在她都反映效果很好,而且價格尚算公道,而不像她以前被推銷的那些「三無產品」一樣,動輒天價且來路不明,更談不上有任何功效。不需要我勸,她現在自己就不再買那些質次價高的玩意兒了。






我常在想,對父母最好的孝敬,就是讓他們跟得上這個時代。




我們有時候責怪甚至恥笑父母在朋友圈轉發那些排版難看、內容禁不起推敲的「養生謠言」,其實不妨想想這裡面的癥結所在——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及時給父母輸出真正的好內容,這些養生謠言才佔領了他們的心智。




如果我們能幫助他們選擇真正的好產品、真正的好內容,他們就不會對這些東西,表現出一種我們難以理解的痴迷。其實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太多80後、90後的小夫妻,自己做了父母,對孩子就能精心選擇好產品、好內容,生怕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反過來想想有沒有同等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呢?




他們有基本的學習能力,有不脫節於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渴望,有的時候真的不要低估他們的學習效果,也許我們只需要付出一兩句話的點播,幾次點擊的演示,就能很大程度上改變他們的生活。


我們這一代人,出身小康之家,受過良好的教育,有還算體面的工作和拿得出手的薪水;我們的父母,年紀大了卻還不算太老,已退休了但經濟上一般能自給,文化程度就算不高起碼都識文斷字……




對於這樣的我們和這樣的他們來說,最好的孝敬方式有時候真的不是給父母匯多少款、買多少東西,時常帶他們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隔三差五教會他們使用最流行的科技產品,緊跟潮流分享新知給他們聽,讓他們感覺自己心臟跳動得永遠年輕、血液里永遠流淌著「好奇」的因子,永遠跟得上這瞬息萬變的時代……這也許,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孝敬方式。





-背景音樂-


Brian Crain《A Simple Life》杜青《父母緣》


-作者-


麻寧,天使投資人、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曾出版個人文集《教室朝南,沒有風箏》《年華,恍然》《陪你一起直播青春》,微博@麻寧,微信公眾號「麻范兒」(maningvivian)。十點讀書經授權發布本文。


-主播-


子林,主持人,記者,原創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關注親子、育兒、女性成長,遇見我,遇見十年後的自己。公眾號:子林的小屋(jc8276)。






點擊本文底部閱讀原文查看十點讀書招聘】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最好的孝敬,是帶父母跟上這個時代
最好的禮物就是帶父母跟上這個時代
許多做父母的都說要給孩子最好的,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才是最好
父母反對我們在一起而被逼分手,可是我還是很愛她!
做父母的不看,下一個被欺負的可能就是你的孩子
我們也是做了父母之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這個時候的父母真的讓我們無法心疼起來
父母離婚後,繼母卻是這樣對我,什麼都不想說
爸媽才是真愛,而你就是個美麗的意外!看看那些坑完的父母,扎心了,親爹媽啊!
父母不說,但這可能是他們最想要的禮物
這些都是熊孩子們乾的事情,父母們早就崩潰了
如果你無法時刻陪伴父母,那就讓它們來代替吧~
男友是個大老闆,對我父母很孝順,婚前去他家一趟,打死也不嫁!
你做過什麼事讓父母高興的事?我追的他腿都要跑斷了才追上,可是到最後他也沒有好好珍惜
父母們把嬰孩和狗狗單獨留在家裡,等他們回來後看到的一幕讓他們驚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我們是孩子的父母,但更是夫妻
我們就是父母的年味
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那你又會在哪裡?父母第一次穿上婚紗拍照,眼中全是時光最美好的樣子
晚安心語:如果父母不同意你們在一起,別覺得父母不理解你。這世界上騙孩子的父母很少,但騙人的愛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