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點擊播放 GIF/2046K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中華文化則是道德主義文化,中華文化的主統儒家以仁為本,是仁本主義。中國文化不是學術,而是自己身體力行的生活實踐心得,是活的文化。道不遠人,德在人心。道引導我們的日常瑣事,溫暖我們的生命,給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以人生的溫度的同時,讓我們的內心可以享有一份清醇的恬淡。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儒家的《大學》在開篇之首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儒家將「明德」、「 親民」和「至善」三者作為人生的理想目標,並以「誠意」為修、齊、治、平的先導,以「修身」作為人成就自我的基礎。「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在日常的處世接物中,儒家主張人要每日三省其身,並以溫、良、恭、儉、讓自律,這樣才能最終達到至善的境界。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宇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由此可見,道生天地萬物之後,道之本體屬性功能仍然混溶於天地萬物之中。人既然是天地萬物之中的一部分,人身中自然亦有道。那麼道付諸於人身是什麼?是天真本性。人性即道。孔儒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正指道付諸於人身為性而言。


人的言行舉止、處世接物,應該按照自己的天真本性,只有真誠無妄地對待事物、應人處世,才符合道的法則。《中庸》曰:「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與天地參矣。」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老子曰:「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得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其大意是,人的本性為母,人的百般情感意識為子,而人往往由於為世情名利所驅趕,忘本逐末,愈驅愈遠,無形中失去了本性。


一些人為了一己之私,而使自己原本純潔的心性被名利所遮掩。一旦人的私心慾念侵蝕了本性的原貌,或者說人的良知為慾望所阻撓,其價值觀和人生觀就扭曲變異了,往往會幹出一些有悖於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比如縱慾享受、貪圖名利。


老子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意即:人如能掃除諸妄念,反情歸性,一意真誠,同心向善,人與人如能心心相印,萬眾一心,同心同德,就可以使人性與大道合為一體。」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不僅發現了道,而且更明白如何做人,即人要法自然。因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並與道合一,才能成為一個有益於自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有益於自身的人。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道不遠人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成為了人類永恆的話題。有一種情感天動地;有一種愛震撼人心;有一種意可歌可泣。催人淚下的父母之愛是不求回報的,是熠熠生輝的人性光芒,是屹立於心的永恆豐碑。

古人云: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我們的生命起始於父母的愛。母親懷胎十月,一把屎一把尿辛苦地將我們拉扯大有多不易。一個個生活的片斷粘貼起來,點綴著生命的相冊。父母的年紀愈來愈大,而我們也應愈來愈懂事。可是所謂的代溝讓父母無限地無奈、悲哀、惆悵......當父母手上凸起的青筋痛擊心靈,手心厚厚的老繭震撼靈魂,我們可曾想過應該讓遲來的孝順早點付諸於行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對於父母的心靈慰藉卻是沉甸甸的。讓我們湧泉相報父母的恩情。世間最不能等的就是盡孝道!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那麼默默相襲,是世間至誠之愛。如果我們不真心付出,又和養犬馬有何本質區別。要孝就要敬,古人對於父母的孝道、尊敬令人欽佩——「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平淡無奇的日子裡,我們能在每一天都持有一種有心而生的感激和尊敬嗎?我們能把這種感情轉化成一點一滴的行動嗎?父母是平凡的人,但是平凡是偉大的開始。父母正是用平凡演繹對我們偉大的愛。而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回報他們千分之一的愛。我們一切的一切源於父母。從呱呱墜地成長為今天的我們,他們付出、犧牲了多少!我們應用一顆真摯的誠心的孝敬父母--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等我們成家立業,父母已老態龍鍾,那時才覺得應該回報,不是太遲了嗎?父母用溫暖的懷抱為我們編織出一個愛的搖籃;用柔情的臂彎為我們構造出一個避風的港灣。他們的愛沒有緣由,我們對他們的孝道不需要理由!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游於藝,道不遠人。《論語?述而》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志於道中的「道」即天道、人道,天道是不可說的最高存在和理想境界,人道是人們可以實踐的。人的一生是不斷實踐人道,以其接近天道,實現天人合一。


據於德,立志雖然高遠,但實踐人道要依據於德,志於道是思想上的認識,據於德是為人處事的準則,誠信是生命線。依於仁,做事要依於仁,有愛心,仁是內心修養,表現於外用的則是仁的推已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和窮則獨善其身,達到兼濟天下,依傍於仁,修鍊好道與德。游於藝就是做事有知,以理想為基礎,不斷學習,提高業務能力,遊刃有餘。


所以,道、德、仁、藝是做人做事的修養要點,無高遠的志向,就難免俗氣,沒有相當的德行為依據,人生就無根,最終也不能成熟,沒有仁的內在修養,在心理上沒有安頓的地方,沒有「游於藝」,知識不淵博,人生就會枯燥,實現先聖提倡的志道、據德、依仁、遊藝的境界,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道」不遠人,溫暖我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世間的一切法門,均不是我們要獲得的自然道法,可道的道法,可命名的概念,都是暫時的,不是永恆不變的,它隨著事物本質、時空的變化而變化,正所謂,法無定法。所以說,「何處尋「法」?又有何「法」可尋」呢?


道不遠人,人自遠道。真正的大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的大道從來就沒有遠離我們,它就在我們的身旁,等待著我們去隨時認識、應用它們,只是,因為我們自己對於大道的認識不足夠導致沒有把握、錯過機會,從而從我們的身旁悄悄流失。所以說「 道不遠人,人自遠道。」一個人只有真正理解了自己的需要,才能知道如何真正滿足自己的需要。只有理解了「真」才可以獲得善與美。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事不虛應,居中守正;願不輕許,訥言敏行
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納蘭詞里的唯美冬天
老子的智慧:不自私
《水滸傳》10大冷知識,造不?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的朋友,人遠心不遠
你的不忘初心,我的不遠萬里
有你陪伴,我心無憂,沒有你的世界走不遠!
心若不離,愛就不遠;心若無瀾,碧海晴天
夏天這些事情最好別做,不然心梗就離你不遠了!
秋冬不離霜,潤燥保濕給你信心美肌不遠
仙境不遠,點上香爐,你才知道心靜自然涼不是說說而已!
晚安心語:聽不快不慢的歌,想不遠不近的人
心近了,我們距離舒服就不遠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道不遠人人自遠
不知道轉彎的人走不遠!
舒婷:我是你從不遠離永不失望的母親
人生一輩子,永遠不要放棄你真正想要的東西,他就在離你不遠處,只需稍加努力!
狗狗被主人狠心丟棄,在車站蹲守半月之久不遠離去,令人心酸不已
「心窮」的女孩子都走不遠
這些身體異常要當心,猝死可能離你已不遠!
「喝酒」不知道這些,那你真的就離「肝癌」不遠了,全是乾貨
人生路上,不知道轉彎的人永遠走不遠。
人生路上,不知道轉彎的人永遠走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