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諸葛亮摯友,情深義重,卻成死敵二十載

此人是諸葛亮摯友,情深義重,卻成死敵二十載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單福是誰?他是徐庶的化名。為什麼要用這個化名?《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通過曹操謀士程昱之口做了一個補敘,並將其過往的經歷做了一個介紹:「此人幼好學擊劍;中平末年,嘗為人報仇殺人,披髮塗面而走,為吏所獲;問其姓名不答,吏乃縛於車上,擊鼓行於市,今市人識之,雖有識者不敢言,而同伴竊解救之。乃更姓名而逃,折節向學,遍訪名師,嘗與司馬徽談論。此人乃潁川徐庶,字元直。單福乃其託名耳。」



此人是諸葛亮摯友,情深義重,卻成死敵二十載


徐庶的戲份在小說不多,基本集中在第三十五和第三十六回,後來又在第三十九回、第四十一回、第四十八回的偶爾出現,之後就從小說之中徹底消失了。雖然事迹不多,但人物很有特點,故事也非常精彩。


徐庶的出場比起小說中其他人物的亮相,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他是唱著歌加入劉備陣營的。歌詞是這樣寫的:「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三國演義》中賢士投主的方式多樣,但如徐庶用這種方式「毛遂自薦」的只此一例。這個歌詞很有特色。既有對漢室江山行將傾覆的悲嘆,又有對明主招徠的渴望。徐庶的目的正如自己所言:「久聞使君納士招賢,欲來投托,未敢輒造;故行歌於市,以動尊聽耳。」



此人是諸葛亮摯友,情深義重,卻成死敵二十載


徐庶的「好聲音」很快便打動了劉備。於是,劉備下馬相見,邀請徐庶一起回到縣衙。徐庶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劉備立即大喜,待為上賓。到底徐庶有何過人之處,劉備並不知道,他是被徐庶的歌打動了。


徐庶借故劉備所乘的盧馬「妨主」,建議劉備另換坐騎,提出讓劉備將此馬賜給與劉備有仇怨之人。劉備提及不久前「馬跳檀溪」救了自己一命,同時表示「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備不敢聞教。」看到劉備不悅,徐庶連忙改口,稱「向聞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試耳。」隨後,劉備便拜徐庶為軍師,幫助訓練本部人馬。



此人是諸葛亮摯友,情深義重,卻成死敵二十載


徐庶所言的「的盧妨主」是真是假,是不是用此事來試探劉備,在第六十三回《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中有答案。龐統就是因為臨時改乘了這匹的盧馬才死於非命,可見徐庶說的其實是真的。看到劉備生氣連忙變換話題,這時徐庶的聰明之處,從中也可以看出他對投靠劉備這位「明主」之急迫心情。


曹仁派呂曠、呂翔率兵五千進犯新野,劉備找來徐庶商議。徐庶輕描淡寫便將二人擊敗。曹仁前來報復,徐庶早有準備,以八門金鎖陣將曹仁殺得大敗而退。之後,徐庶又準確地預判出曹仁會在晚上劫寨偷襲,提前做好了應對之策。等曹仁來到劉備大寨前,「只見寨中四圍火起,燒著寨柵。曹仁知有準備,急令退軍」(見第三十六回),可惜為時已晚。趙雲從正面殺出,張飛從側面突襲。曹仁大敗,曹仁好不容易渡過河回到老巢樊城城下,命人開門。不曾想「城上一聲鼓響,一將引軍而出……眾驚視之,乃關雲長也」。曹軍大驚,奪路而逃,退回許都。這場仗完全是由徐庶策劃、導演出來的。首次對敵便大獲全勝,足見其能力非同一般。



此人是諸葛亮摯友,情深義重,卻成死敵二十載



曹仁敗回許都,謀士程昱告訴曹操單福是徐庶的化名,能力比自己強十倍,又說「徐庶為人至孝。幼喪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現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無人侍養。丞相可使人賺其母至許都,令作書召其子,則徐庶必至矣」。

曹操採納了程昱的建議,將徐庶的母親騙到了許都。為誘降徐庶,曹操不殺徐母,將其軟禁。程昱藉機模仿徐母的筆跡寫了一封「家書」,派人送到新野徐庶手中。這時,徐庶才得知自己的母親已被曹操抓住。徐庶心急如焚,向劉備辭行,同時向劉備表示就算自己被迫投身曹營,也不會為曹操獻上一策。劉備回答:「子母乃天性之親,元直無以備為念。待與老夫人相見之後,或者再得奉教。」成全了徐庶的一片孝心。孫乾偷偷向劉備表示:「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盡知我軍中虛實。今若使歸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見元直不去,必斬其母。元直知母死,必為母報仇。力攻曹操也。」劉備當即予以駁斥:「使人殺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絕其子母之道,不義也。吾寧死,不為不仁不義之事。」仁君、人傑的形象得到了充分體現。



此人是諸葛亮摯友,情深義重,卻成死敵二十載



徐庶與劉備離別,非常感人。劉備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捨。在徐庶的勸說下不得不停下腳步,目送徐庶,滿眼是淚。「卻被一樹林隔斷。玄德以鞭指曰:『吾欲盡伐此處樹木。』眾問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這個情節可謂神來之筆,將劉備當時的心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徐庶深受劉備感動,沒走多遠又突然拍馬而回,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並將諸葛亮的情況做了一個詳細介紹。這就為劉備日後的「三顧茅廬」做了一個鋪墊,也算是徐庶為劉備做出的最後一個貢獻。至此,徐庶在小說的戲份基本結束。



此人是諸葛亮摯友,情深義重,卻成死敵二十載



正如開篇所言,徐庶這個人物在小說中的戲份不多,但形象較為豐滿、生動。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品德都得到了展現,體現出作者的深厚功力。


寫到這裡,我還想談談一個題外話。我在此文一開始就發問「單福是誰」,之所以這樣發問,是因為單福和徐庶其實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


為什麼這麼說呢?容我多羅嗦幾句。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一部「七實三虛」的文學作品,作者在創作這部小說時,參考了大量三國時期的史料。小說中的徐庶在歷史上真實存在,他的故事與小說中的描述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但有一個關鍵的不同。這便是我上面提到的「單福和徐庶其實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歷史記載中徐庶的早年經歷,三國時期的魏國人魚豢所著《魏略》中有記載。原文是這樣的:「庶先名福,本單家子。」這裡提到的「單家子」,並不是姓單,而是出身貧寒的意思。《三國演義》的作者在此犯了一個錯誤,誤以為「單家子」就是姓單的孩子,望文生義,因此出現了小說中的「單福」這個化名。



此人是諸葛亮摯友,情深義重,卻成死敵二十載



至於說到歷史上徐庶其人,其實也沒有出現歇後語所說的一言不發。他的母親也並非由程昱設計抓到用來要挾徐庶,而是在長坂坡一役中被俘。徐庶聞訊後立即向劉備辭行,自己前往曹營。這也就是說徐庶是主動投降的,並不是曹操脅迫。徐庶加入曹操集團後,歷經曹操、曹丕、曹睿三個時期,歷任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是曹魏集團的三朝元老,在曹魏政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很難想像一個一言不發的人能擔任如此高職。這句歇後語顯然是民間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引申出來的,並非歷史的真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不僅劉備請過諸葛亮,此人也去過,同樣是三次
此人威震邊陲,對手聞風喪膽,卻被諸葛亮司馬懿害死
皇帝用成語頒布聖旨,慘遭大臣打臉,無奈乖乖認錯
陰謀論還是正能量,梁山排座次究竟有何講究
此人威震邊陲,對手聞風喪膽,遭諸葛亮司馬懿害死

TAG:燦爛海灘 |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是諸葛亮摯友,情深義重,卻成死敵二十年
雖嫁富豪家,卻情深義重,有此女,夫復何求
此人與劉備情深義重,卻粉碎諸葛亮戰略,陳壽為其鳴不平
爛桃花旺盛,卻只為一人痴情,三大生肖對愛忠誠情深義重
薛之謙復婚,所謂情深義重,愛情大抵就是這個樣子
有一種情深義重是:別人忙著出軌,只有薛之謙忘不掉舊人
武侯春秋之三:此人做了兩件事,對諸葛亮前半生意義重大
此人排名一百零三,喪盡天良,卻對武松意義重大
朱元璋一生殘暴寡恩,唯對一人情深義重,卻造成了手足相殘
絕情之人必然重情,躲不開情深義重的星座
盤點古裝劇里十對兒情深義重的姐妹花,願得一閨蜜,生死兩相依!
和珅財產清單在這,確實該死,但他小妾情深義重,讓人感動
此皇帝生於亂世,其四任正室皆寡婦,但他對她們每一個都情深義重
相信愛情有多難故事連載一:禮輕情義重
五千年來幾位臭名昭著昏君,洗白為情深義重明君,真面目沒人記得
最愛悶騷型的趙大人,嫁人就要嫁這樣情深義重的男人
港媒稱甘比確定懷上男孩,是她轉正為劉太后第一胎,意義重大
火影忍者:雖然不是絕世寶具,但是這幾樣裝備對鳴人意義重大
馬雲的成功離不開這些女人,特別是第一個,對馬雲的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