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孩子太熊了,有辦法治嗎?

孩子太熊了,有辦法治嗎?

孩子太熊了,有辦法治嗎?


【有請大醫生】是春雨醫生重磅打造的一檔直播互動欄目,力邀來自全國各大醫院各科室最頂尖的專家醫生,為網友答疑解惑,與大家互動交流,關注春雨醫生APP,或春雨醫生微信公眾號(springraindoctor),可獲取最新一期專家信息。

孩子在4~7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翻爬坐立,開始嘗試用嘴和手探索世界了,這時熊孩子的特質也開始顯露。家長們開始擔心從小看到老,小時候這麼熊,長大後還怎麼了得?

針對家長們眼中的熊孩子,【有請大醫生】聯合幫寶適拉拉褲特別企劃「熊孩子成長課堂」,邀請清華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趙昱鯤來為大家揭秘熊孩子成長的秘訣。


Q:「熊孩子」現在其實是一個挺招人煩的詞兒,三歲以前的熊孩子行為和在七八歲甚至更大一點的熊孩子行為,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不同發育階段來解讀孩子的一些行為。熊孩子出現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 孩子的社會認知不全

孩子在3歲以前根本不理解這個社會規則,他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比如他不知道打人是錯的,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打媽媽可以而打別人就不可以。這時家長給孩子講複雜的社交規則,他是聽不懂的,簡化粗淺的語言孩子才可能接受。

所以有些孩子的行為,比如孩子在兩三歲,出現亂丟東西、打碎東西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可以被理解和原諒的。所以3歲以前孩子的所謂「熊」,其實是孩子天性的表現,家長不用擔心,3歲以後再慢慢教導就好。

但是孩子大一點,比如7、8歲了,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了,還依然出現不禮貌,影響甚至傷害別人的行為,就是家長教育的問題了。

  •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在兩三歲的孩子看來,他只知道自己,不會顧及別人。在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下,他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其他人造成什麼影響或者傷害。

而孩子大一點,比如上了幼兒園,有了更廣的社交圈之後,通常就會慢慢接受分享和互惠這兩個社交基本原則,逐漸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如果孩子7、8歲甚至更大一點的時候還是以自我為中心,家長們就真的該擔心了。

  • 孩子語言發展能力

3歲以內的孩子,他的語言能力發展尚不能滿足他的所有需求,一旦有了情緒或者其他要求,他不知道用語言來怎麼表達,只能採取自己會的方式,也就是身體語言。一般這種情況在孩子2歲以後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會好轉一些。

所以對於3歲以前,甚至是4、5歲之前的孩子,不存在熊孩子 其實也可以說4、5歲之前的孩子都是熊孩子,他們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看似不守規矩的行為。所以家長對此也不必過於擔憂,孩子熊一點完全正常。


Q:3歲以前不存在熊孩子,那麼後來熊孩子的形成和家長有關係嗎?

有的。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可以按照支持度和要求度分為四種。

孩子太熊了,有辦法治嗎?

1、高支持:

對孩子有情感的支持,一直愛孩子,孩子有什麼挫折家長會立即做出回應。

2、低支持:

對孩子漠不關心;孩子受到挫折或傷心啦,家長一味責罵;忽略孩子的感受。

3、高要求:

對孩子專制,給孩子設置高標準,嚴格要求孩子。

4、低要求:

溺愛孩子,對孩子的言行過分縱容。

低支持和低要求的教養方式往往容易讓孩子變成熊孩子,家長應該盡量避免。

同時家長們也要接受孩子目前的能力,相信孩子未來的能力。

孩子太熊了,有辦法治嗎?

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是好動,就可能會出現打鬧不講理,不會分享,沒有共情能力,但是這不代表孩子以後也全身缺點,能力不行。家長們要接受孩子目前的狀態,相信自己孩子未來發展的能力。


Q:熊孩子喜歡打人,還屢教不改,作為家長該如何處理?

  • 首先家長不能有暴力行為

孩子的學習模仿能力很強,不能讓孩子以為出現衝突只能用暴力解決,或者暴力問題只能用更暴力的行為去解決。可以嘗試讓孩子承擔打人的自然後果,比如他打了你一下,你也打回去一下,讓他知道打人是要承擔相應後果的。

  • 其次家長不能體罰孩子

如果孩子打了別人,家長不要為了以示懲罰而再打孩子一頓,要採取其他非暴力方式,平和地和他講道理,用和他討論的方式去讓他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和他建立類似契約關係,比如約法三章,如果再出現打人行為,他將受到什麼樣的懲罰。並在孩子再次打人時立即執行約定規則。

建議家長盡量在當時當地讓他承擔打人的自然後果,發現孩子打人後,立即採取措施,而不是等到很久之後再去處理。


Q:聽話的乖孩子就一定好嗎?

不一定。

當前社會上公認的典型的乖孩子,多是父母控制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一般聽話、順從、成績好,但是這類乖孩子也存在社交能力、自我意識相對較弱的問題。

如果孩子本身經過理性的思考判斷,自己決定做一個乖孩子,這個自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是家長壓制孩子天性,把孩子強扭成乖孩子,這對孩子的未來來說就未必是好事了。

尤其是針對三歲以前孩子認知發育還不完整的情況下,任何行為都是孩子天性使然,家長強行按照自己的意志壓制孩子,比如不讓孩子亂爬亂動、不準孩子哭啼、不讓孩子玩玩具時弄髒衣服……其實就是抑制孩子天性,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Q:把熊孩子變乖,有必要嗎?

沒有必要。

事實上小孩子,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不乖、熊點屬於正常現象。這個時候的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感、探知欲,他會調動全身細胞去感知、認識世界。即使出現家長們認為的「熊孩子」行為,也是應該被理解和原諒的。

比如孩子6個月以後,變身爬行小能手,這時候粑粑麻麻一定要多鼓勵他,可以給他穿上最適合好動寶寶的幫寶適拉拉褲,讓孩子盡情地去釋放自己的天性。

孩子太熊了,有辦法治嗎?

紀錄片《小人國》中2歲的錫坤把東西都撒到地板上,不是因為熊,只因為對東西落地的聲音感興趣

家長們真的不用過早地強制干預孩子的行為。但是這種不過分干預一定遵循以下原則:

1、 不傷害自己

孩子對危險的認知很低或基本為零,家長一定要保證孩子的任何行為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保證孩子自身不受到傷害。

2、不傷害他人

孩子的很多行為是無意識的,他意識不到這種行為會對他人造成什麼影響。如果孩子的某些行為造成對他人的困擾或對他人生命構成傷害,家長一定及時制止和及時挽救。

3、不損壞珍貴的財物

在孩子眼裡不存在珍貴不珍貴,比如他打碎一個瓷瓶純粹想聽聽瓷瓶落地碎裂的聲音,所以家長應該自覺有意識地將貴重物品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及時制止孩子可能造成財產損失的行為。


漏聽就吃虧的話:

言傳不如身教,身教甚於言傳。希望各位家長在日常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要為孩子樹立正面形象,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影響自己的孩子。

主講人:趙昱鯤

孩子太熊了,有辦法治嗎?

本次直播活動由幫寶適拉拉褲全程支持播出,在京東搜索幫寶適了解產品詳情。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醫生 的精彩文章:

冬天需要補水,但喝水越多越好嗎?
冬天需要補水,但水喝的越多越好嗎?
手術後「失聲」了要緊嗎?10個患者術後常見問題
給寶寶沖奶粉,越濃就越有營養嗎?
發燒後,捂一身汗就能好嗎?

TAG:春雨醫生 |

您可能感興趣

博物館裡的孩子太熊怎麼辦?其實博物館早就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