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為何能終獲書法之大成? ?
編者按:對於臨習古人法帖,趙孟頫曾指出:「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而從他或放大、或縮小的臨摹蘭亭,可見這既是趙氏勤學苦練手眼的一種方式,也可見其事事認真的臨學態度。這也正是他獲得大成的原因之一。推薦此文,願與眾書友共勉。
作者:張鐵英
原文:蘭亭風采 再現豪端——趙孟頫縮臨蘭亭賞析
元代書法一改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潮流,轉而取法書聖二王,以繼承、發揚古法的方式確立了自己的風格和位置。領導書壇這場「革命性」運動的領軍人物是一代宗師趙孟頫。趙孟頫學博才高,精力過人,無論在政治經濟方面,還是在經史文學方面,他都有令人稱道的業績。尤為突出的,是在書法和繪畫方面的成就。其書六體皆能,抗衡唐宋,正好元史本傳中所說:「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在繼承二王筆法的基礎上,創建出儒雅遒勁、妍麗精絕、清和灑落的書法境界;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強烈的藝術個性,卓立於當時的書壇。盧熊說,「本朝趙魏公識趣高遠,跨越古人,根柢鐘王而出入晉唐。不為近代習尚所窘束,海內書法為之一變。後進咸宗師之」。
趙孟頫的書法風格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和審美愛好,他的書法不僅籠罩元代、影響明清,而且至今為人所重。前輩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潘伯鷹先生這樣寫道:「自從趙孟頫之死,到今日已經六百多年,還不曾再生出一個象他那樣偉大的書家來。」這樣評價趙孟頫是並不為過的。
趙孟頫天資高邁,功力過人,故能成其書法大業。宋濂云:「趙魏公留心字學甚勤,羲獻帖凡臨數百過,所以盛名光塞四海……」他不僅力追二王,而且力追元古,他對於古篆及隸書、章草無不苦心學習。尤其章草,因為有他提倡,方由中絕而復興起來。
至大三年(公元一三一○),五十七歲的趙孟頫終於得到了僧獨孤所贈的定武蘭亭帖拓本,趙大喜過望,曾先後為之題跋十三次。
當年王羲之等人在會稽山陰蘭亭水邊修賦詩,王寫了一篇序言——《蘭亭序》。這是一篇流芳千古寫作俱佳的經典之作,其書法,被稱為天下第一,其文章被選家嘆為觀止。《蘭亭序》流傳到唐太宗手中時,他為使《蘭亭序》真跡永遠伴隨左右,乃命拓書人分別鉤摹,作成副本流傳世間。鉤摹響拓,精細費時,在唐代已數難得之珍品,至宋代更不易得。於是,有人摹以刻石,其石在定武軍州,遂稱定武蘭亭。此本時代及既早,摹刻亦值佳,遂成名帖。到元代,好的定武本蘭亭,已不是能輕易見到的。貴為一代宗師的書法家趙孟頫也是挨到五十七歲才得到一本。他自稱「一旦得此,喜不自勝」。喜不自勝的趙孟頫在蘭亭躍語中,把對書法的心得、體會、經驗毫無保留地寫了出來,為研習書法者廣開方便法門。
他在跋語中說:「《蘭亭》誠不可忽,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趙取法二王,對於王右軍的得意之作——《蘭亭序》,自然格外傾心。他一生的所臨《蘭亭序》當不下數十本,可惜今日已難覓蹤影,幸好這件縮臨蘭亭的墨跡可以讓我們大飽眼福,穿過六七百年的歷史遂道,一睹一代宗師的翰墨風采。
縮臨蘭亭高十三厘米,長三十二厘米,紙本。全帖字小如豆,應屬小行楷範圍。小字是趙孟頫諸體書法中最為精能的領域。
鮮於樞說,「子昂篆隸正行顛學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袁桷說,「公作小楷,著紙如飛,每謂歐褚而下不足論」。倪雲林說,「子昂小楷,結體妍麗,用筆遒勁,真無愧隋唐間人」。文徵明雲,「文敏小楷精絕,殆無遺恨」。祝允明說,「子昂小字,精微妙麗」。從這些大宗師的評論中,可以看出他們對趙孟頫的小字是推崇備至的。
《蘭亭序》共三百二十七字,中間有二十個「之」字,七個「不」字。其他如「感」、「懷」、「暢」、「會」等,都有重出重現,但是他的寫法卻個個不同。筆畫多的字,變化尚容易些。而「之」、「不」二字,每字不過三四筆,細加分析,或從結構上變化,或從筆法上轉換,總讓人感到不同之處。既出奇制勝,又不離奇古怪。
趙孟頫的臨本,可謂遙接書聖傳脈,全貼一筆不苟,頗有天然之趣,雖從規矩中來,卻無一毫窘束之意,使人想見神仙蛻骨的風度。米芾有詩詠蘭亭曰:「之字最高無一似」,試看趙氏臨本中的「之」字,或舒展、或緊密、或出峰、或藏鋒、或秀朗、或古拙,變化多而又渾然一體。《蘭亭帖》中的一些細節,再趙的筆下屢有令人擊節的再現,如「左」字,上面一橫接著向左一挑,接處提筆向上連筆翻轉,在定武蘭亭中不甚顯豁,趙孟頫特意強調寫出,留給後人無窮方便。蘭亭貼中一些不常見的點劃,如反捺等,趙都寫得十分精密,十分到位。
變化與統一是一對矛盾,一味強調變化,則風格不易統一,甚或野亂狂怪,流於低俗。一味強調統一,則千字一同,了無生趣,甚或一味濫熟,令人生厭。在筆力勁健,結字俊朗的基礎上,寓變化於統一之內,出新意於法度之中,非大手筆難臻其境。趙臨蘭亭,生秀之韻,躍然紙上;蘭亭風采,再現毫端。誠如當代書畫鑒定巨擎徐邦達先生所言:「松雪翁酷愛蘭亭序,其過目及臨摹者,不知凡幾,此縮臨本尤美妙無匹」。
24G國展資料免費送,加微信號:shufayi02獲取,書法拍賣與收藏,書法家談最專業的書法平台。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都在這一百首詩里了
※初學行草,不宜從米芾入手
※館閣體「創始人」沈度書法作品欣賞
※書法中的「反常美」
※書法課堂 各種書體的臨習方法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