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19歲時寫下一首詩,成為他一生中最著名的詩
眾所周知,毛主席擅詩詞,一生中留下無數經典詩詞,比如《沁園春·雪》《七律·長征》等等,早已被人們耳熟能詳。
那麼,周恩來有沒有寫過詩呢?當然寫過,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那首著名的「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這首詩也跟毛主席的詩詞一樣,傳遍了全國,沒有人不知道。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這首周恩來最著名、最經典的詩,其實是在他剛剛19歲時就寫下的。
(圖:周恩來1917年南開中學畢業照)
那是1917年夏天,周恩來從南開中學畢業,準備東渡日本求學,尋求革命真理,臨行前,19歲的周恩來寫下了這首詩。
第一句「大江歌罷掉頭東」,周恩來借用了蘇東坡的千古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頗符合周恩來此時的處境與心境;「掉頭東」,則取自梁啟超的詩句:「前路蓬山一萬重,掉頭不顧吾其東!」原詩表達了梁啟超在萬般艱難之時東渡日本尋求真理的決心,周恩來此時東渡,同樣也有此雄心壯志,頗有「學不成名誓不還」的氣概。
周恩來一句詩就借用了兩個典故,且結合得渾然天成,氣勢非凡,體現了他極佳的文學功底。
第二句「邃密群科濟世窮」,「邃密群科」,是指到日本後,發誓要精深細密地研究很多門科學,以拯救積貧積弱的祖國。這跟他小時候「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志向是一脈相承的。
第三句「面壁十年圖破壁」,借用的是當年達摩祖師面壁修禪的故事,表達了周恩來立志刻苦鑽研、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
第四句「難酬蹈海亦英雄」,更表明了年輕的周恩來義無反顧的決心,即使壯志難酬,捐軀東海,亦不愧為英雄。
在那個時間的日記中,周恩來寫道:「我今年十九歲了,想起從小兒到今,真是一無所成,光陰白過,既無臉見死去的父母於地下,又對不起現在愛我教我照顧我的幾位伯父、師長、朋友;若大著說,什麼國家、社會,更是沒有盡一點力了。俗語說得好:『人要有志氣』,我如今按著這句話,立個報恩的志氣,做一番事業。」
這就是周恩來寫這首詩時的心境。這跟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很像,不想虛度光陰,大好的青春,就應該為理想而奮鬥,義無反顧,至死不悔。
(圖:周恩來(後排右一)去日本時與同學合影)
周恩來不僅對古體詩很熟悉,對現代詩也頗有研究,寫過好幾首,大多是表達革命情懷的,郭沫若曾對其評價甚高。
周恩來現存的詩共有18首,大多是年輕時寫的,到建國後,工作越來越繁忙,幾乎再也沒有動過筆,現在能查到的只有1958年10月31日寫的一首詩。
當時,正值兩件大事,一件是10月17日鄭振鐸因飛機失事而遇難,另一件是10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勝利回國。兩件大事一憂一喜,讓周恩來心情很複雜,便提筆寫下了這首詩——
粉身碎骨英雄氣,
百鍊千錘鬥士風。
走石飛沙留俠跡,
上天入地建奇功。
這首詩本來計劃發表在《人民日報》上,但在出版的前一天晚上,報社的領導接到周總理秘書的電話,說「暫不要發表」。
至於原因,據秘書分析,是因為當時全國都在學習毛主席的詩詞,周總理不想在毛主席面前掠美。
這就是周恩來一貫的風格,永遠低調,永遠「流水不爭先」。
※他曾跟彭德懷平級,卻只授中將,周恩來說情都沒用
※他是新四軍六大巨頭之一,妻子是武當傳人,鐵拳無敵
※1955年授銜,劉少奇真的能被評為元帥嗎?
※他是林彪的部下,林彪卻最不想見他,打了勝仗也降職
※唯一一位被老婆提出離婚的開國中將,理由讓人深思
TAG:歷史客棧 |
※她是中國第一代鋼琴家,曾被周恩來稱為中國之最,如今87歲高齡,用一首中國名曲驚艷了世界
※毛主席和周恩來最後一次談話,四個小時內有個名字提及了20多次
※周恩來出生那一年,上帝還派下來這麼多著名的大人物
※周恩來人生的最後時刻,聽到毛主席的一首詩詞,忽然笑了
※1975年,毛澤東寫給周恩來的絕筆詩,令人潸然淚下!
※46年內戰前周恩來為了這個人哭了很久,背後原來藏了這樣的秘密
※唯一一位跟周恩來齊名的外交家,各領風騷30年
※他是蔣介石的四把手,1961年周恩來卻為他的夫人祝壽!
※周恩來一生最後一次和葉劍英談話囑託了什麼
※周恩來臨終前留下的39個字 偉大不只一點點
※此人61歲挨人打,毛主席周恩來親自過問,最後留下一行字很深刻
※周恩來最後600天的珍貴照!
※毛主席晚年最倚重的兩個人,除了周恩來就是他,天生的統帥
※周恩來自述:我21歲時坐了半年牢
※水煮日報第639期:周恩來的學生時代
※周恩來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
※毛主席的最後一個除夕夜,想起了周恩來,一個人沉默落淚
※年輕時,他跟周恩來並稱雙雄;建國後,他擔任周恩來副手達21年
※周恩來一生中最後一個批示 誰都想不到會是關於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