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文 | 賽人本文是賽人在北大博雅講壇的講座全文實錄


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我的講座。在正式進入講座之前,我首先說一下關於我的這本書——《與光同塵:漫談110年以來的中國電影》的情況。這本書看起來是一本電影史方面的書,其實我覺得大家還是不要把它僅僅當作一部電影史來看,因為跟嚴謹的史料性、理論性的著作相比還是有區別的。它還是比較私人化的,像我的電影筆記一樣,就是我看電影時對電影的一些感觸、感懷。


我希望大家在看這本書時能夠感受到這樣一種態度,就是當你面對電影時,也許只有中國電影才能跟你的呼吸、你的脈搏一同跳動,一同韻律。

關於書的部分我就簡單說這麼多,下面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如何成為一名職業的觀眾。看電影這件事情,什麼人都可以看,什麼人都可以評。但是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名職業觀眾,職業觀眾跟影迷是不一樣的,跟隨機看電影的人群也是不一樣的,他一定會有一個態度、一個標準,甚至會有一個選擇。


很多人都講,只要看電影就行了,我來看,我來判斷它的價值,但實際上電影是有一定的標準的。


我們拿唐詩來舉例,假如有人說孟浩然的詩寫得比李白還要好,聽到這種話我們就沒必要和他談唐詩了,因為談的基礎就沒有了。說到電影,如果有人說吳亦凡的表演比梁朝偉還要強,那我們就不要繼續談了。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審美是有標準的,只是說沒有那麼清晰,它是模糊的,是由個人的學養或是知識結構等多方面決定的。


看電影是有方法的,甚至任何一門藝術,不只是電影,也包括文學、音樂等,都是有門檻、有方法的,而不是茫茫然在那兒看。


比如說交響樂,如果你沒有受過相關的審美訓練的話,第一次聽曲子你會發矇,不知道在講些什麼。真正的美不是簡單的、單純的,它是深邃的,需要鑒賞者不斷地豐富自己,提升自己,我所說的職業觀眾也是這樣的。


所謂的職業觀眾,具體到電影而言,包括一些電影學的教授、學者,也包括影評人和電影從業人員。這些人可算是職業觀眾,如果你願意跟他們一樣成為一名職業觀眾,跟他們一樣擁有一雙看電影的新眼光的話,那麼也要跟他們一樣,去積累,去訓練,這就是我對職業觀眾的一個簡單的定義。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幼兒園》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看上去很美》


我們常說電影跟人是一樣的,我舉兩部電影,一個是一部叫做《幼兒園》的比較早的紀錄片,一個是張元導演的《看上去很美》,講的都是小孩子的故事。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他只有兩歲、三歲或是五歲,通過這兩部電影我們能夠發現,他也是很複雜的,很微妙的,很琢磨不透的,不是「簡單」兩個字就可以形容的,大人就更是如此。


也就是說,好的電影都不是可以一眼看穿的,好的人也是一樣,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我想先用電影《致命魔術》中的一個片段來說明,對於看電影而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態度。

這部電影是美國現在最重要的商業片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代表作。其中有一個片段,一個小男孩在看魔術,魔術師把一隻鳥變沒了,別的人都在喝彩,這個小男孩卻哭了。這個片段是在講什麼是魔術,也是在講什麼是電影。看魔術的人很多,可能就是看看熱鬧,看看蹊蹺,但這個小男孩是具備職業觀眾的素養的。


他看的是魔術當中的悲傷,看出了魔術的真相,很多人看電影可能都做不到這一點。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致命魔術》


大部分人第一次看這一場景時,包括我自己,也做不到像小男孩一樣,他一眼就看出來這個魔術中的小鳥實際上已經死了。因為他尊重邏輯,不在乎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鳥兒去哪兒了,只有死路一條。其他人在鼓掌,他們在為一個生命的消亡鼓掌,而這個小男孩沒有,他流淚了,他悲傷了。


我們所有看電影的人都要向這個電影中的小男孩學習,要看到真相,而不要被電影的假象迷惑。


不管一部電影的目的何在,是高尚的還是卑鄙的,是玄奧的還是質樸的,我們要努力揭開這個電影的真相,就像這個小男孩一樣敏銳、勇敢。


還有一點是要富有感情,沒有感情的話是看不懂這場魔術的。電影也是這樣,這個算是我的一個開場白。


要害怕劇透


關於「如何成為一名職業觀眾」這個話題,我想從四個方面來講,可能每一個觀點會跟大家的常識、通識有一些差異,會不太一樣。


我想講的第一點是,不要害怕劇透。我們在網上,比如「豆瓣」上經常看到這樣一種言論,一說起電影就有人說你不要跟我講劇情。尤其是那種特別有懸念的、最後的包袱特別漂亮的,你不要跟我講。這就是典型的被故事牽著走。


很多人都說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故事,我也很早就聽人說過,好萊塢電影,第一是講故事,第二是講故事,第三是講故事。我們看好萊塢電影,它是講故事的,但它並不是把故事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好萊塢的商業大片,其實故事性並不強。


《阿凡達》《泰坦尼克號》,或者是《變形金剛》,我們仔細看這些電影,它的故事性強嗎?複雜、曲折嗎?它的故事是不是立體?其實都談不上。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變形金剛》


並不是說好萊塢就不講故事,只是說它給大家提供的首先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另外兩種東西,一個是普世價值,也就是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生存慾望;一個是它能提供某種奇觀。


奇觀有很多種,一個星球爆炸了是奇觀,一男一女站在橋頭也是奇觀。所以說故事對於好萊塢電影而言,並不是特別重要的。


哪個國家的電影最愛講故事呢?在我個人的認知里是日本電影。日本電影非常有故事性,但日本電影不是世界電影的主流,原因可能正是因為它太會講故事,太愛講故事了。


有人說中國電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劇作不行,我從來不這麼認為。我們看一部很爛的中國電影,僅僅是在抱怨電影的劇作很爛嗎?不是,我們抱怨電影的技術太差,抱怨演員的表演太差。面癱的臉,剛好配上一個俗爛、沒有生氣的故事。


其實全世界的人都在講故事,講了幾千年,從在壁畫上開始講故事,通過音樂、戲劇、小說講故事,一直講到今天。講到今天說明什麼,說明講故事這個事根本不難。


作為一名職業觀眾,他在看電影的時候應該不怕劇透。如果一部電影僅僅是因為某個反轉才成立的話,這個電影對我來講不看也罷。


我們看電影要看整體,就像我們看人一樣,我們喜歡一個人,不會只是因為她的眼睛漂亮就真正喜歡上她,一定是透過她的整體,包括她的思想、她的行為做派,我們才會真正喜歡上一個人。


電影和人是一樣的。對於電影中的故事,其實要看兩個東西,一個是誰在講,同樣的故事不同的人講是不一樣的。


比如我們聽傳統相聲《大保鏢》,最經典的版本應該是馬志明說的。如果你沒聽過馬志明的版本而是聽了郭德綱的版本,其實也不錯,但聽過馬志明的話就會覺得郭德綱說得有一點慌張。


這個時候故事已經不重要了,我們只是在聽誰在講,我們聽相聲或是評書,可以聽一百遍、兩百遍;聽一首歌可以聽一千遍、一萬遍,這時歌曲的內容已經不重要了,我們聽的是這個人唱歌時的腔調,聲音中的停頓、強弱以及對情感的處理。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戰爭與和平》


電影也是一樣的,大家要學會看電影不只是看故事,而是看電影的節奏。什麼時候松,什麼時候緊;什麼時候長,什麼時候短,要看的是這些,故事並不重要。


很多電影被翻拍過很多遍,但我們會選出最好的版本,只要是這個版本,大家都會覺得是最好的。比如《戰爭與和平》,最好的肯定是謝爾蓋·邦達爾丘克自編、自導、自演的那版世界電影史上耗資最巨的電影,這部電影的成本是難以計算的。故事我們其實早就熟悉了,但大家還是去看,看了一遍又一遍,而看的肯定不只是故事本身。


英國最有名的大胖子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曾經說過,講故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去講。他的一些經典名片都是由小說改編的,這些小說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都很有限,但是他知道怎樣通過改編來成就電影的節奏。


說這些就是希望大家看電影的時候不要只盯在故事上,因為電影所要表達的遠不止於故事。電影有另外的東西,有建築的東西,有音樂的東西,有繪畫的東西,最終它有一個屬於電影的東西。這就是我今天所要講的第一個問題,不要害怕劇透。


要有童心


第二點我想要表達的是,看電影不要有童心,不要有孩子氣。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暗色天堂》


今年初有一部香港電影叫《暗色天堂》,是張學友和林嘉欣主演的。其中有一段兩個人的對話特別有意思,其中講到人生是什麼,張學友藉助《聖經》里的話說,人生就是去掉孩子氣的過程。


孩子氣並不是一個特別美好的東西,我一直都不認為有童心是件多麼好的事。一個人要保留童心,要有童年的夢,好像那個人就很乾凈,就像我剛才提到的《幼兒園》《看上去很美》中所講到的,兒時更有可能是一個很可怕的時期。


有一句話我個人深惡痛絕,叫不忘初心。我的初心是什麼,是想把這個同學打倒,是冰箱里的雪糕我都要吃光。我的初心都是很自私的,我長大了以後才變得無私,才知道錢要大家一起花,請客的時候要搶著買單。現在我的初心變了,長大了,那個初心我要它幹嘛,早扔掉早好。


著名作家史鐵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童心不是一個值得炫耀的東西,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東西,人應該勇敢地去成長。這也是中國的青春片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地方,就是害怕長大。


長大有那麼可怕嗎?我們都長大了我們可怕嗎?不可怕。長大不是說有多美好,美好是因人而異的,但它肯定不是一個可怕的事情,它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對於一個正常不過的事情這麼抗拒,在我看來就是神經病。


比起不忘初心,我認為認清歸路更重要。歸路只有一個,趙本山說過,最後就是一個骨灰盒,或者如曹雪芹所言,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我們最後都是要死的,你什麼都不會帶走,什麼也不會留下。當你有了這樣的覺悟,我覺得要比不忘初心讓你的人生變得更通透、更明亮。


初心是混沌的,我在《與光同塵》這本書中寫過這樣一段話:「王朔有一部小說叫《看上去很美》,它講了一幫壞孩子的故事,從小就不著調,調戲老師,調戲女同學。


我說何為純真,就是在什麼都好奇的情況下什麼都相信,就是毫無顧忌地自私自利,就是喜怒形於色兼胡思亂想,這就是我們最初的現實。」


一個人太孩子氣,一是不利於成長,一是會拒絕很多東西。就拿我自己的觀影經歷來說,我小時候只看一種電影,就是打仗的電影,其他的電影一概不看。


為什麼不看?我很小的時候看過兩個電影,一部叫《好事多磨》,一部叫《愛情與遺產》,一看是談戀愛的題材我就拒絕,因為我那時候還沒有發育,對男女之事沒有任何興趣,所以對它講的這些東西也不感興趣。


當我長大以後,忘記了自己的初心,那個曾經說永遠不要跟女孩子牽手的我,開始整天想著怎麼牽女孩子的手。這時你長大了,你看那類電影才有感受。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醜八怪》


關於童年有這樣一部電影,是蘇聯著名導演羅蘭·貝科夫執導的,上映後很多人說應該把導演關進牢房。


這個電影有兩個名字,一個叫《醜八怪》,還有一個叫《稻草人》。講的是一個女孩到外公家去生活,然後在當地的學校讀書。她是一個特別善良、美好的女孩。班主任說這學期如果每個同學都沒有犯錯誤的話,會自己掏錢組織他們到莫斯科旅行。


大家都非常開心,不久有些學生逃課去看電影,被老師知道後取消了旅行計劃。學生們開始查誰是出賣大家的內奸,這個女孩就替一個真正的告密者頂了罪,於是學生們對這個女孩進行了極其殘忍的傷害。


從中我們看不到童年的絲毫美好,但卻是非常真實的,就像是我們很多人在童年時經歷過的一樣。


曾有人跟我說過,長大以後比十五歲以前好太多了,再也不會有人欺負他了,再也不會有人隨意給他起外號了。人就應該越活越好,懷念童年的人可能現在很糟糕,這種生活態度在我看來是不積極的。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影片的末尾,在女孩受盡欺凌後,學生們知曉了真相,並表達了深切的歉疚和對她的原諒,但就在這個時候女孩選擇了離開。


她覺得即使你們今天原諒了我,那你們以後呢,這個事情發生了就難以更改。這就是她的同學們的可恥、可悲、可憐的初心,一種非常恐怖,不只讓我們的心緊一緊,更讓我們的心驚一驚的東西。


德國的大師級導演法斯賓德曾說過,這部電影是他看過的關於兒童的電影中最真實的一部,他說這部電影其實很真實地反映了他的童年。


電影的最後一段很有意思,鏡頭裡是一幫「壞」孩子送一個好孩子離開,其實也暗含著這幫「壞」孩子努力跟自己告別。但是他們告別不了,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又戴上,摘下來又戴上,便含蓄地表現出一種永遠無法抹去的束縛。


我強烈地向大家推薦這部電影,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部電影,學會無所畏懼、輕鬆自如地跟童年告別。


人生從來就不是簡單的,真理也從來不是樸素的,童年是必須要告別的,這是成為一名職業觀眾的重要前提。


要追求共鳴


我想要說的第三點,是不要急著去跟電影共鳴,不要急著去跟電影交換。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星空》


台灣導演林書宇拍過一部電影叫《星空》,裡面有一段徐嬌和劉若英在飯館裡跳舞的戲。


林書宇是一個影迷,特別熱愛電影,這段跳舞的戲,實際上是在向法國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的電影《法外之徒》致敬,其中有一段三個主人公(兩男一女)在飯館中跳舞的場面極其經典。


《法外之徒》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講的是一個看起來有點古怪的愛情故事。歐洲尤其是法國的一些導演特別愛拍兩男一女的情事,而三個人又正好是同時出現。


無論是對於一個女人還是愛她的兩個男人而言,都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這種觀念在中國是完全無法被接受的,我們在經濟上很開放,但在精神生活上其實極其保守。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法外之徒》


兩部電影的跳舞片段有兩個區別,形式上,一個是兩個人在跳舞,一個是三個人在跳舞,這個區別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星空》中的情感是直接的、明確的,音樂一進入劉若英就哭了,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我在憂傷,我很痛苦,我很焦慮,我的婚姻遇到的危機,也就是說非常不含蓄。


我們再看戈達爾的處理,《法外之徒》的片段好在什麼地方呢?它沒有一種明確的情緒,你說不清楚它是憂傷還是幸福,是共享還是獨享。


一開始我們看到的是一副共享的情景,一個女孩跟一個男孩再加入一個男孩跳舞是共享,最後女孩一個人跳舞是獨享。共享也罷,獨享也罷,這個女孩子憂傷嗎?煩惱嗎?彷徨嗎?我們都看不出來。


我們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是可以相處的,一個女孩可以同時跟兩個男孩擁有心靈或肉體上的漸進的、親密的行為。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很明顯,戈達爾的這個段落要比林書宇更空靈、更縹緲,他走得更遠,他告訴我們,即使兩個男孩都向女孩求愛,不管她是一個一個地拒絕或是一個一個地接受,這段群舞或是獨舞她都會跳下去。


這個女孩是一個在生活中沒有重點的人,一個「去中心化」的人,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是戈達爾想要表述的女性形象。


這就涉及我想說的第三點,《法外之徒》中的這種情感、態度跟我們的常態,我們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是會發生衝突的。


很多人看電影是希望受到感動的,「我」能不能在電影里看到自己,這個電影是不是在講「我」的故事,所以「我」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我」被打動了,併產生共鳴。


遺憾的是,這種個體與電影的關係,僅僅是一種交換關係,並不能讓自己的審美上一個台階。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第一遍看《法外之徒》的時候會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故事上大體可以理解,但在觀看時會產生很多陌生感與古怪感。人怎麼可以這樣相愛,做這樣反常的行為呢?但這也是一種人生。


看電影是要看一個別樣的世界,一個更敞開的世界,如果只求共鳴的話,那麼這個世界只能是封閉的。你只是被自己感動,而不是被電影所創造的這個世界感動,所以說共鳴這個東西要少一點。


我們再回到《法外之徒》本身,這個女孩想跟那兩個男孩產生共鳴嗎?她不想,你愛來不來,愛走不走,你來了我也跳,不來我也跳,她的世界是自由的。


如果只是扮可憐狀求共鳴,你觸動我一下我就給你磕個頭,便說這個電影拍得好,因為你說出了我的心聲,這樣一點意義都沒有。普通觀眾可以這樣去看電影,他可以放鬆,可以消遣,但是作為一名職業觀眾,這樣的電影根本滿足不了他,他一定要進入一個陌生的世界,才可以獲得一種全新的審美方式。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假如所有的電影只是遵從普通觀眾的心理需求、審美需求,電影不可能走到今天。我們永遠也不會有布列松這樣的電影大師,也不會看到《阿凡達》這樣的電影,因為當年我們看無聲電影的時候就已經很感動了,已經找到我們的心聲了。


但電影人不滿足,他要發明聲音,聲音出來以後還不滿足,他又發明了顏色,然後發明了3D,等等。


如果電影只是為了滿足大家聊聊天,表達一些「張家長李家短」之類的訴求,只是訴說各自的消化不良的感動、憂傷,那麼電影工業早就完蛋了。


正是因為電影創作者、電影藝術家們所追求的不僅僅是滿足大眾的表層願望,才使得電影無論在技術還是藝術上都得到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你想成為一名職業觀眾的時候,你就得克服自己的小感動、小憂傷,超越追求共鳴的層面。


要自欺欺人


接下來我要說的最後一點,是在看電影的時候不要自欺欺人。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2001太空漫遊》


我想很多人都看過電影《2001太空漫遊》,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作品之一,也有很多人把它稱為世界上最好的科幻電影,導演是美國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


在說這部電影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


這部電影的時長是三個小時,有一次中國電影資料館放映這部片子我去看了。放到一個半小時的時候要換膠片,於是電影停下來,讓大家休息一下。在開場前的半小時里,觀眾陸陸續續進入影院,幾乎到了滿座的程度。可是等中場休息的時候,無數的觀眾衝出影院。他們以為這部電影結束了,太高興了,終於不用再忍受這個枯燥、漫長的電影了。


其實電影還沒有結束,只有真正看懂了電影的人坐在那裡一動不動。電影還早得很,主題還沒有抒發,但那些人已經受不了了。看完電影后打開微博或是微信,發現有好多人在中場後便發表高論,說電影的結尾太牛逼了。其實那不是結尾。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2001太空漫遊》


通過這個故事想要說明什麼呢?剛剛我們說過了,看電影首先不要怕劇透,不要被故事捆綁;再有不要有童心,要學會成長;還有就是不要追求共鳴,要努力挑戰自己。


我要說的最後一點,就是對於看電影這件事,還有比上述三點更要重要的,那就是不要自欺欺人。看電影千萬不要騙自己,這是一件讓人覺得很糟糕的事情。


沒有感動就是沒有感動,看不懂就是看不懂,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我曾經跟中國電影資料館的策展人沙丹開玩笑說,到中國電影資料館看片子的人大部分都是自欺欺人,當一名文藝青年也並不見得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幹什麼事情都要源自內心,不源自內心怎麼看電影。


西方有一句諺語說得很好,對自我的忠實就是快樂之源。如果總是自欺欺人的話,你永遠不會擁有一個真正的看世界的方法,也不會擁有一個真正的看電影的方法。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的開篇有一組畫面,從一個黑猩猩向空中拋骨頭的鏡頭跳接到下一個宇宙飛船的鏡頭。這是兩個時空的跨越,從一個原始的、幾千萬年前的情境一下子跨到2001年的科幻場景。



賽人:如何做一名職業的觀眾



《陽光燦爛的日子》


而在姜文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里也有一組這樣的鏡頭,幾個小孩子向空中扔書包,而下一個鏡頭中接住書包的是已經長大的馬小軍。通過這兩個片段我們可以看出,電影實際上是一門關於時間的藝術。


這兩部電影的片名里都有時間,一個是「2001」,這個時間早就過去了,但電影中的現實我們現在還沒有實現。一個是「日子」,只是前面有一個修飾語。


音樂和電影很像,它不是文學也不是戲劇,而是都要用時間來衡量,我們說一首曲子五分鐘、六分鐘可以用鐘錶掐算出來,電影也是一樣的。


同樣,我們的人生也可以用時間來演算;電影的魅力就在於此,就像我們的生命一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膜 的精彩文章:

70歲除了競選美國總統外,還可以學盛先生躺家看花
這部日本殭屍電影光看截圖已經嚇死我了!遠超釜山行
是怎樣的美國,造就了OJ辛普森?
全世界最偉大的影迷俱樂部之一,今天已經成為傳奇
這部港片拍得太超前了,以至於不是每個影迷都能欣賞

TAG:虹膜 |

您可能感興趣

原來真人秀觀眾是職業的,賺錢還有機會成名!
這還是國內職業聯賽?自己踢著玩!半個球場沒有一位觀眾
測試人的瘋狂程度:如果面對一個不會反抗的女人觀眾會做什麼
觀眾最討厭的主持人排行榜,謝娜榜上有名,第一名被萬人唾罵
人民的名義讓觀眾大呼惋惜的演員 其中一個僅出鏡幾秒鐘
觀眾滿意度排名第一的,講的竟是這樣一個故事
笑死人的台詞,這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嗎?
《人民的名義》最令觀眾反感的三個配角,你討厭哪一個?
連觀眾都是假的?綜藝節目的職業觀眾需要打假嗎
《人民的名義》他是劇里唯一被觀眾喜歡的反派角色!
這7個明星一直被國人罵,特別是最後一名,是被觀眾罵出國門的
名人賽表面是「中國德比」,但NBA卻再一次把中國觀眾耍了!
那些笑死人的台詞,這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嗎?
曾經那麼在意的人,如今卻成為一個遙遠的觀眾
最具人格魅力的8大央視女主持人,最後一名連國外觀眾也認可
如何辦出讓觀眾喜愛的搏擊賽事?
《人民的名義》以良心劇的名義為國產劇正名,滿足了觀眾對政客群體的窺探欲
直擊外國人的游泳比賽:參賽者與觀眾均不能穿衣服,女人比較尷尬
NBA賽場上觀眾舉過的有趣的標語,納什的那張最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