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徽與鷹洋丨你確定紋章和錢幣上的大鳥是鷹嗎?
美國有個老鷹樂隊,他們有一首經典名曲叫做《加州旅館》,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老鷹樂隊的英文名字叫做「Eagles」,把這個詞輸入到詞典里,漢語翻譯一般就是「鷹,老鷹」,這麼看毫無違和感。
類似的情況,美國的20美元金幣叫做「Double Eagle」,「Double」是「一雙」的意思,所以這種金幣我們又翻譯成「雙鷹金幣」,這看起來也毫無不妥。
然而,我們搞錯了!完全搞錯了!貓眼注意到這個問題是有一回去美國的一個國家公園的時候。當時在天空中盤旋著一隻鷹,一個孩子拉著母親大喊:「Eagle!Eagle!」結果他母親卻笑著糾正他說:「那不是』Eagle』,那是一隻』Hawk』。」」
如今回想起來,當時看到的應該是一隻美國頗為常見的紅尾鵟(Red-tailed Hawk)
貓眼回去翻字典,「hawk」也翻譯成「鷹」啊,有什麼區別?貓眼虛心地請教了一個美國朋友,這「Eagle」和「Hawk」到底有啥區別?對方的解釋是,當然有區別,「Eagle」可比「Hawk」大多了,你可以訓練「Hawk」狩獵,但是「Eagle」就很難了。
貓眼又去查維基百科上的「Eagle」詞條,然後轉成漢語版,標題欄赫然寫著一個大字——「雕」!當時貓眼覺得自己的世界觀都崩壞了!原來「Eagle」指的是「雕」啊,就是《神鵰俠侶》里的大雕啊!英語里「Hawk」對應的才是我們說的「鷹」。
雕和鷹其實同屬於「鷹科」,只是就如那位美國朋友說的,「雕」比「鷹」大多了,而且不便馴服。
貓眼這時回想起來,小時候聽東北的老人說過,早年山裡還能看到大雕來著,只可惜現在看不見了。這麼說來,我們也有雕,應該也能分得清雕和鷹啊,為啥在線詞典一般先把「Eagle」翻譯成「鷹」呢?雖然鷹和雕差不多,但說到底在認知上還是有區別的,這麼多年一直把「Eagle」相關的東西翻譯成「鷹」,真是慚愧啊。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美國的國鳥叫做「Bald Eagle」,有時會有人望文生義地翻譯成「禿鷹」。然而其實它真名喚作「白頭海雕」,根本就不禿。網上有解釋說,之所以用了「Bald」(禿)這個詞,是因為過去這個詞有「白頭的」的含義。總之,這鳥根本不禿就是了。
那麼問題來了,美國的錢幣上雕刻的大鳥正是這白頭海雕,包括上文提到的「雙鷹金幣」上也是。這麼看「Double Eagle」無論按照實際字面含義,還是雕刻的動物來看,都應該翻譯成「雙鵰金幣」啊?
然而,這還不是最毀三觀的!!!請繼續往下看。
相傳,當年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看到一隻猛禽(隼、鵟、鷹或雕)叼著一條蛇落在一叢仙人掌上,他們認為這是上天給的啟示,於是就在這裡建城。這座城市後來成了阿茲特克帝國的首都特諾奇提特蘭。西班牙征服阿茲特克帝國之後,又將這裡改建為新西班牙總督區的首府。這裡就是如今的墨西哥城,而墨西哥的國徽就是根據當年的傳說設計的。
關於當年阿茲特克人究竟看到的是哪種猛禽已無據可考,但墨西哥人在設計國徽的時候明確規定,在國徽上使用的是墨西哥的國鳥「金雕」(Golden Eagle)。墨西哥銀幣曾作為最主要的貿易銀元大量流入我國,國人看到上面的墨西哥國徽上似乎有隻鷹,就將其稱為「鷹洋」。現在我們知道了,人家根本就不是鷹,人家是金雕,所以以後不要再說「鷹洋」了,要叫「雕洋」。
除了尺寸之外,分辨鷹和雕還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看腿。鷹的腿大部分無毛,而雕的腿大部分被羽毛覆蓋,這是一個快速分辨的方法。
美國行走女神半美元銀幣,注意背面腿毛長得像穿了秋褲一樣的大雕
那麼問題又來了,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到底是鷹是雕?當然,這是幻想出來的生物,現實生活中應該沒有這種雙頭的大鳥,所以說是什麼都無所謂吧。但單從腿毛來看,貓眼覺得應該是鷹吧……不過這玩意英文叫「Double-headed Eagle」,按照上文的說法,直譯其實是「兩頭的雕」……
沙俄1877年5盧布金幣,注意雙頭鷹的光桿小腿是不是跟美國大雕的秋褲腿形成了鮮明對比?
還請懂俄文的朋友去幫忙查查文獻吧,貓眼要去聽「老雕樂隊」的《加州旅館》了。
題外:
快周末了,貓眼給大家種種草。最近剛入坑一部義大利電視劇《美第奇家族:翡冷翠名門(Medici: Masters of Florence)》,B站有中文字幕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圍觀一下。
關於美第奇家族的紀錄片或者電視劇就算是拍的再爛,貓眼大概也會一集不落的追下去吧。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服飾、藝術。。。這些元素加起來簡直是毒品,讓人慾罷不能!
延伸閱讀:
世紀傳奇:1933年美國的雙鷹金幣
金明 | 再談墨西哥花邊鷹洋之版別
貓眼看幣?——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所有文字皆為原創,不可自行轉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貓眼探秘:究竟哪個才是美國最早的鑄幣?
※騙子與噴子——錢幣收藏市場亂象
※錢幣那些事|印度宣布將現行流通的大面值紙幣廢除
※Союз | 2016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掠影
※雙十一將至,你準備好剁手了嗎?|剁手的歷史和文化
TAG:貓眼看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