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脂肪肝:可用小柴胡湯、平胃散、四苓散合方

脂肪肝:可用小柴胡湯、平胃散、四苓散合方



中醫書友會第115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余所擬柴胡胃苓湯乃取小柴胡湯、平胃散、四苓散三方相合而成,針對肝膽鬱熱、脾胃濕盛而用,治脂肪肝效果良好。」(編輯/王超)



脂肪肝

作者/裴永清




龔某,男,34歲,北京通州人,身高1.74米,體重192斤。2013年11月26日初診,患者告之血糖餐前為6.2、總膽固醇5.8、甘油三酯3.6、血尿酸460、谷丙轉氨酶78、穀草轉氨酶84,患重度脂肪肝已知1年余,肝區不適,時有脹痛,頭眩暈,乏力嗜睡,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半年左右,睡眠中鼾聲大,精神終日萎靡不振,口苦心煩,遂前來就診。




余觀之,患者體胖,舌苔黃膩,脈沉濡細,並發現患者雙手掌角化而乾裂甚重,癢而出血已多年,詢問該患,得知其素日以肉食為主,很少吃蔬菜。測其血壓為150/100mmHg。



【病名診斷】脅脹、眩暈、嗜睡症。




【中醫辨證】飲食不節,肝膽鬱熱,兼痰濕內盛。



【中醫治則】清肝膽鬱熱,化脾胃痰濕。




【中醫處方用藥】柴胡胃苓湯(自製經驗方)加味。



柴胡12克,黃芩10克,法半夏12克,蒼朮15克,厚朴15克,陳皮10克,茯苓30克,豬苓15克,澤瀉25克,白朮12克,鬱金15克,川楝子12克,生梔子6克。




【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項】




十劑,水煎服。每劑分兩次服,日一劑半,早(餐前一小時)、午(下午三點左右)、晚(臨睡前)各服一次。




囑其吃素食,每日喝脫脂奶1盒(250毫升),煮雞蛋去黃1個。忌甜食及一切滋補品和營養品,增加體育鍛煉。




【治療經過和療效】




服藥一周後二診,患者告之服藥後無明顯變化,余觀其舌脈如前,繼投原方加炒三仙各10克,連服三十劑。




三診時患者自訴已無嗜睡現象,神疲乏力亦無,肝區不適及口苦心煩等症已消失。余查其舌白膩已不黃,脈沉濡細,仍以原方進退,繼投三十劑。




2014年1月6日四診時,其肝功檢査已正常(共服藥60餘劑),患者自訴雙手常乾裂及角化現象均大有好轉。余仍以原方加減治療。




患者於2014年3月22日告知,B超顯示脂肪肝已由原來重度轉為中度,血脂、血糖和血尿酸均已正常。




直至2014年6月28日(療程共半年余)患者復査,脂肪肝已無。其雙手掌角化層已近消失。遂以原方再投十劑,以鞏固療效而收功。




脂肪肝一病近年發病率增加較快,究其病因,大抵與人民生活提高,市場供應充足,導致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所致。




余臨床中體會,中醫認知脂肪肝病,不外肝膽鬱熱兼脾胃濕盛,土壅木郁,木郁又促土壅,肝膽鬱熱與脾胃之濕因果相關。清肝膽之鬱熱而利於脾化濕運濕,醒脾化濕而利肝膽鬱熱得除,濕去則熱孤。




然脂肪肝一病非一日之疾,乃飲食不節日久積累者為多,故難速解,須知素日所食之「濕熱」已溶於細胞和血液中,將其清除非一朝一夕之功。




余臨證中體驗,輕度脂肪肝,無須藥物治療,調整飲食結構,配合適當體育鍛煉即可消失。中度以上脂肪肝,必須配合藥物治療,嚴格忌口,以素食為主。臨床證實,中度脂肪肝,需四至六個月左右消失,而重度脂肪肝大約治療需九個月左右方能治癒。




余所擬柴胡胃苓湯乃取小柴胡湯、平胃散、四苓散三方相合而成,針對肝膽鬱熱、脾胃濕盛而用,治脂肪肝效果良好。








I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裴永清醫案醫話》,學苑出版社出版。作者/裴永清編輯/王超,校對/霜石、張術強。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I 投稿郵箱 tg@linglan.com


【全能搜索】解惑,【精選文章】授業,【經典誦讀】傳道,【臨證參考】實戰。歡迎下載靈蘭中醫App,給你的中醫「裝備」升級。請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下載,也可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靈蘭中醫】。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脾胃一調百病安,祛濕運脾的經典方劑平胃散
古人傳下來的「平胃散」,治療小兒腹瀉應用體會分享
吃東西脹肚大便次數多?四味藥名方平胃散專治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