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破解科技謠言需要「真」專家

破解科技謠言需要「真」專家

【科技隨筆】


作者:王大鵬


作為一名科學傳播的研究者,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像草莓致癌、微波爐輻射致癌這樣的謠言能夠被廣泛傳播?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或許是「真」專家的缺位。

那麼,為什麼不少「真」專家不願做科普呢?


一個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科學家與媒體的需求與指向不同。在科學傳播過程中,科學家與媒體分別代表著兩個不同的群體,科學家被看作是科學傳播的「發球手」和信源,而媒體記者則是「二傳手」和渠道。但是正如C.P.斯諾所言的那樣,二者可能代表兩種不同的文化,也有著不同的需求和指向。


科學家主要是對試圖回答的事情提出疑問和問題,他們認為科研結果越中立越好。同時,科學家往往把科學看作是一項累積的協作事業,他們很少認為有什麼結論是「最終的」或是「絕對的」——他們很少會離開實驗室驚呼「我找到了」,總是小心翼翼地給出一個可能性、概率性的結果。但記者卻總是期望科學家能給出確定的答案——公眾關注的是結果,希望得到指導行動的明確結論。這是很多專家不願意在媒體上發表意見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時,有不少願意發聲的科學家,卻總面臨著「不專業」的質疑。我們發現,不少媒體都有相對固定聯繫的科普專家,他們只是被粗粗分為物理、化學、天文等類別。因為曝光率高,這些專家成為「明星科學家」。但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這些科學家在同行內部也面臨不少微詞:因為從專業知識來說,他們也只是這個「子領域」的專家,而並不是通才和全才,甚至他們參與某些科學大討論中的觀點也值得推敲。

這多少有些苛責。「明星科學家」通過自身對科普的參與,幫助公眾理解科學、熱愛科學、參與科學,形成著有利於科學的大眾文化。今天,科學知識的普及、科學精神的培養,需要更多科學家走出實驗室、面對公眾,擔負起解疑釋惑的責任——如果在某些熱點話題上,「真」專家沉默,那麼謠言就會有存在和擴散的空間。「當真理還在穿鞋,謠言已走遍天下」,這種現象必然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發展。而媒體從業者,也應該加強與科學家的溝通,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做好科學技術的傳播和普及。


《光明日報》( 2016年11月18日 10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發現「黑科技」:一個智能頭盔成為了盲人的眼睛
降服花心男,這些星座女最在行
專家尼山論道墨學與生存智慧:科技服務人類才是可取的
濟南女士做人流手術 醫生術前「推銷」像營銷員
一見傾心卻難成情侶的星座組合

TAG:手機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基礎研究與癌症治療:我們需要知道的真相
基础研究与癌症治疗:我们需要知道的真相
學會輔助生殖技術 這些超聲知識需要掌握
人類真的需要佛法嗎
誤區糾正專欄:把妹你真的需要話術培訓?
假牙需要真護理
有位病危的核電孩子需要權威專家信息
化妝品專家:根本不需要買眼霜
辦一個專業漫展需要懂的科幻內容
製造航母需要擁有哪些技術?
三位科學家稱我們真的需要擔憂流行性疾病
主卧裝修 這些風水知識你需要知道
需要密切關注的四家生物科技初創公司
專家稱想讓俄羅斯削減核力量需要滿足三個苛刻條件
「補鈣」需要知道哪些事?
中醫藥需要講好世界語言
外媒:解讀未來中國航母動力系統,軍事專家揭秘需要幾艘!
微課精華關於「積極管教」,你需要知道的是這些
科里森:教練告訴我需要更具侵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