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張大千(1899—1983)


徐悲鴻稱張大千為「五百年來第一人」,張大千則在《大風堂名跡》一書的序言中回應道:「世嘗推吾畫為五百年來所無,抑知吾之精鑒,足使(項)墨林推誠,(梁)清標卻步,(安)儀周斂手,(龐)虛齋降心,五百年來,又豈有第二人哉!」項元汴、梁清標、安岐、龐萊臣諸人均為五百年來的鑒藏大家,可見張大千對自己鑒藏水平的自信。


這句話毫不誇張,張大千一生收藏、過眼的作品不計其數,稍一列舉,都是重磅作品,如王羲之草書《行穰帖》,唐太宗《屏風帖》,董源《溪岸圖》《瀟湘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黃公望《天池石壁圖》,文徵明《石湖秋泛圖》,仇英《仙山樓閣圖》,不勝枚舉。後雖經輾轉,大部分作品流失,但當大千定居巴西後仍將其身邊所有編成了四冊的《大風堂藏畫》,並在重版序言中明言「天府遺珍,世家故物,集吾寒齋,雄視宇內」。

其繪畫作品與其收藏有密切的關係,他早中年大量臨古,其作品出入唐宋元,後創潑墨法,也與古代書畫與天地相融合的理念相一致。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張大千舊藏王羲之《行穰帖》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張大千《嘉藕圖》


紙本設色 1947年作


縱184厘米橫90厘米

私人藏


吳湖帆(1894—1968)


吳湖帆享有「江南畫壇盟主」的美譽,他集創作、鑒藏與研究三者為一體,他的「梅景書屋」也成為當時主要的藝術活動中心,是古書畫聚散鑒藏的重要場所,有著極為豐富的私家珍藏,僅書畫就有1700多件,成為正宗傳統文人畫學的代表與象徵。


經吳湖帆鑒定過的古書畫非常多,在一些重要的古代書畫以及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常能看到吳湖帆留下的鑒藏印記,如顧愷之《女史箴圖》,閻立本《步輦圖》,范寬《溪山行旅圖》,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2015年12月,上海博物館舉辦的「吳湖帆書畫鑒藏特展」全面展現其收藏之富。


對古書畫的鑒藏與研究也為吳湖帆自己的創作確立了以大雅為宗的取向。其繪畫雅腴靈秀,清韻縝麗,青綠山水更是堪稱一絕。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吳湖帆舊藏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吳湖帆《瀟湘雨過圖》


紙本設色 1946年作


縱92厘米 橫46厘米


私人藏


王季遷(1906—2003)


王季遷出生書香門第,少時便拜過雲樓主人顧麟士為師,遍覽過雲樓藏品。後又入吳湖帆梅景書屋,與一代書畫家、鑒藏家朝夕相處,因此其鑒藏功底極深。後來他去了美國,在海外致力於中國書畫的收藏與流通,為很多博物館、美術館、拍賣行鑒定中國書畫,而他的藏品就包括了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屈鼎《夏山圖》,李唐《晉文公復國圖》,米友仁《雲山圖》等。他的繪畫亦多以四王為宗,守古法,晚年受西方繪畫影響,畫風較抽象。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王季遷舊藏屈鼎《夏山圖》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王季遷《溪山白雲圖》


紙本設色 1936年作


縱85.5厘米 橫32.1厘米


私人藏


龐萊臣(1864—1949)


與吳湖帆、張大千不同的是,龐萊臣是一位實業家,他的財力支撐起了他的收藏王國,李嵩《西湖圖》,趙孟頫《秀石疏林圖》,吳鎮《松泉圖卷》等都曾是他的收藏之物。而他的山水畫也是師古人,他法「四王」,以黃公望、倪雲林為宗,花鳥又以南田畫風為主,工寫兼備。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龐萊臣舊藏吳鎮《松泉圖》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龐萊臣《雲山疊嶂圖》


紙本水墨 1937年作


縱129厘米橫33厘米


朵雲軒藏


狄平子(1872—1940)


龐萊臣對狄平子的鑒賞眼光十分欣賞,他的收藏很多是來自狄平子,如王蒙的《青卞隱居圖》。狄平子多收藏宋元名跡,著有《平等閣筆記》五卷。他能書善畫,亦能作詩,書畫以古為宗,以意態取勝。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狄平子舊藏王蒙《青卞隱居圖》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狄平子《山水圖》(四屏之二)


紙本設色 1927年作


各縱137厘米 橫35厘米


私人藏


錢鏡塘(1907—1983)


與龐萊臣一樣,錢鏡塘也是一位以商養藏的畫家,他一生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對古畫進行搜羅、研究,他對任伯年的畫十分青睞,被鑒藏界譽為「海內外藏任畫第一家」。他在上海開設了古董行六瑩堂,以六瑩堂的名義舉辦了30多次書畫展覽。他也工書畫,人物、山水工麗洒脫,筆墨清潤,設色雅麗。


錢鏡塘舊藏任伯年《群仙祝壽圖》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錢鏡塘《山水圖》


紙本設色 1982年作


縱105厘米 橫50厘米


君匋藝術院藏


戚叔玉(1912—1992)


戚叔玉為著名的碑帖收藏家和鑒賞家。他畢生從事碑帖收集和研究,收藏既精且豐,宋拓《聖教序》《九成宮》甚精,舊拓《宋高靈廟碑》則是國內最好的拓本,《十鐘山房印舉》《十六金符齋印存》系稀有之珍品。他先後將珍藏書畫、碑帖碑刻拓本等220件捐獻給上海博物館。此外,他還將《十鐘山房印舉》印譜18箱捐獻給杭州西泠印社。他在書畫創作上的成就也很高,落筆痛快,楚楚有致,且善用油畫來表現中國山水。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戚叔玉舊藏陳介祺輯《十鐘山房印舉》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戚叔玉《山水圖》


紙本水墨


縱65厘米橫42.5厘米


私人藏


承名世(1918—2011)


上海博物館《高逸圖》的驗明正身與承名世有莫大的關係,他根據南京西善橋南朝墓新出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比對其間人物關係與服飾、表情、景觀特徵等等,認定《高逸圖》描寫的應該是竹林七賢故事,原畫應該題作《竹林七賢圖》,宋代即已是一個殘卷。因為人物不完整,只剩山濤、王戎、劉伶、阮籍四位而少嵇康、阮咸、向秀三賢,故宋徽宗將其定名為《高逸圖》沿用至今,可見其在書畫鑒定上用功之深。在繪畫上,他初學王翚,後從吳歷、惲壽平上溯元四家,人物端莊古雅,仕女娟秀,走獸、翎毛、花卉蔬果等無不精緻雅觀。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孫位《高逸圖》

明明靠書畫就能吃飯,偏偏家藏富可敵國



承名世《江灣山水圖》


紙本設色


縱131厘米橫65厘米


私人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書畫 的精彩文章:

老樹畫畫:鴻鵠安知燕雀之快活哉?
此二人得顏楷精髓
豐子愷:做人得有點「童心」
最理想的生活:乾淨的圈子,規律的生活,中意的人
名家畫筆下的十大秋景與十道秋香

TAG:古今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