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二十四節氣是華夏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為方便記憶,制訂了相關的農諺: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節令歌


打春陽氣轉 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 春分瀝皮干


清明忙種麥 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 小滿雀來全


芒種五月節 夏至不納棉


小暑不算熱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處暑動刀鐮


白露煙上架 秋分無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進臘月 大寒又一年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立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春季的開始。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驚蟄: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春分:晝夜平分,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清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穀雨: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立夏:夏季的開始。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夏至:炎熱將至,該日晝最長,夜最短。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小暑:氣候開始炎熱。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立秋:秋季開始,暑去涼來。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處暑:炎熱的暑天結束。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秋分:表示秋季中間,晝夜等長。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降霜。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立冬:表示冬季開始。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小雪: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冬至:與夏至相對,寒冷的冬天來臨。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大寒:雨雪天氣、大風降溫。


文字圖片由「雲上文化」編輯


轉載請註明來源:雲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乾隆寵愛,後世淡忘
質樸里的東方情
十年素問
藤杖芒鞋,神品第一
李可染畫人物,也是一絕

TAG:雲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女王遺風 另一面的香水世界
還原真實的唐高宗:有貞觀之遺風,揭其廢立皇后之謎
古董時尚——大戶遺風
大同窯——北魏遺風 盛唐輓歌
遙觀千里江山,嘆賞北宋遺風
客家髻鬃:漢家女子「三綹梳頭」的髮髻遺風
漢代玉器——依稀可見戰國遺風
素仁遺風——海幢寺素仁盆景展
大唐遺風,千年不散
遠古遺風軍中儺,鼓聲陣陣撼心魔
傳承魏碑遺風,得《張猛龍碑》之妙,書作大氣磅礴渾然天成!
漢晉遺風,郭連山作品欣賞
桃林遺風 何戰軍 丁酉辭賦
遇見一座城丨大唐遺風,千年不散。
漢魏遺風、雄渾奇絕!原來說的是他
絢麗甘肅,一個你只需要短暫停留就能領略中華歷史遺風的天堂
好玩的古老的地方——南邵古國遺風
漢晉遺風:郭連山臨帖與創作小感
32首《詩經》名篇,句句生香,一起來品味雅頌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