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書風,叫溫潤儒雅
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揚,字熙載,後以字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征(今江蘇揚州)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書畫,尤精篆刻。少時即追摹秦漢印作,後直接取法鄧石如,得其神髓,又綜合自己的學識,發展完善了「鄧派」篆刻藝術,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吳昌碩評曰:「讓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於秦漢印璽探討極深,故刀法圓轉,無纖曼之氣,氣象駿邁,質而不滯。余嘗語人:學完白不若取徑於讓翁。」
吳讓之印作頗能領悟鄧石如的「印從書出」的道理,運刀如筆,迅疾圓轉,痛快淋漓,率直瀟洒,方中寓圓,剛柔相濟。其體勢勁健,舒展飄逸,婀娜多姿,盡展自家篆書委婉流暢的風采,無論朱文白文均功夫精熟,得心應手,技術上已如庖丁解牛。讓翁在繼承鄧完白的基礎上有所創建,特別是那種輕鬆淡盪的韻味,直達書印合一的神境。吳缶老贊曰:「風韻之古雋者不可度,蓋有守而不泥其跡,能自放而不逾其矩。」一生清貧,著有《通鑒地理今釋稿》。
吳熙載工四體書。篆書和隸書學鄧石如,行書和楷書取法包世臣。書法功力雖深,但受鄧石如和包世臣的束縛太深,未能創造自己的風格。亦善畫。一生成就最大的是篆刻,篆刻得鄧石如精髓,而又能上追漢印。晚年運刀更臻化境,在浙派末流習氣充滿印壇的當時,將皖派中的鄧派推向新的境界,對清末印壇的影響很大。
文字圖片由「雲上文化」編輯
轉載請註明來源:雲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二十四節氣之遺風遺俗
※乾隆寵愛,後世淡忘
※質樸里的東方情
※十年素問
※藤杖芒鞋,神品第一
TAG:雲上文化 |
※做一個溫潤爾雅的冷美人,你只需要一身改良中國風旗袍
※儒雅溫潤的中式風
※這些溫潤如玉的古裝角色,你最喜歡哪一個?
※名家李一章草顯拙,書作有老辣枯澀金石味,又蘊含溫潤清雅之氣!
※春風十里,不如一杯溫潤的白茶
※徐璐一身溫潤如玉的白裙仙氣十足,眼妝畫得好,臉小一圈!
※她是當下最火的嫩模,秀雅嫵媚溫潤如玉,身材堪比劉詩詩
※種上了莊稼,栽上了花,這樣的心靈是豐盈的溫潤的
※有人喜歡白敬亭嗎?他就是那種溫潤如玉的貴公子
※詩歌:秋夜,一滴溫潤的雨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君子蘭的這幾個品種你都知道嗎?
※冬天這樣扎優雅低馬尾,做個溫潤如玉的小女人!
※鹿晗的古裝,好一個溫潤公子啊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那什麼樣的才是男人的翡翠?
※溫潤的體香里,那一綹長發飄飄……
※泡一杯好茶 溫潤心靈
※養好紫砂壺很簡單,用一把小刷子,滋養紫砂,溫潤內膽
※四代火影波風水門——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翡翠溫潤如玉 這樣的搭配顯得貴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