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作為一所一流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多年來,上海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藝術文物而享譽國內外。其中,又尤以青銅器、陶瓷器和歷代書畫為特色。上博的青銅器主要是晚清以來江南幾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傳有緒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後發現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數,如渾源彝器中的精華犧尊等。建國前出土的保卣、召卣,也都是著稱於史學界和金文學界的重器。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時代的良渚文化細刻陶器,為稀見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館藏的特點。唐宋各代表性窯口的產品也都有收藏體系。至於景德鎮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獨到之處。上博歷代書畫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說。書法中,王獻之的《鴨頭丸貼》、唐高閑的《千字文卷》、懷素的《苦筍貼》等,皆為一代的傑作。

每年若干次去上海博物館看書畫成為我固定的愛好,由於展品數量巨大,上博的書畫大概每隔幾個月就會更換一次新的展品,展品陳列按照年代順序進行,而且上博的展覽毫不吝嗇,展品檔次極高,可以拍照,這些都成為我愛上博獨一不二的理由。由於幾年來我拍攝書畫照片多,因此把書法和繪畫分開介紹。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行書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

紙本 縱27厘米橫96.5厘米上海博物館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官至禮部尚書,後遭貶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此卷為蘇軾於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寫給友人謝民師的一封信,談他對文學遣詞達意的見解。現存墨跡已闕文章篇首部分。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南宋 趙孟堅 行書自書詩卷

中國南宋畫家。生於慶元五年(1199),卒於景定五年(1264),一說卒於咸淳三年(1267)。字子固,號彝齋;宋宗室,為太祖十一世孫,浙江湖州人。曾任湖州掾、轉運司幕、諸暨知縣、提轄左帑。工詩善文,家富收藏,擅梅、蘭、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畫多用水墨,用筆勁利流暢,淡墨微染,風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有書法墨跡《自書詩卷》,繪畫《墨蘭圖》、《墨水仙圖》、《歲寒三友圖》等傳世,著《彝齋文編》4卷。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元 鮮於樞 行書詩讚卷

鮮於樞(1256-1301),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生於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後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後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於當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傳。

鮮於樞的傳世書法作品約有四十件,多為行草書,且以墨跡為主。他的書法上要由唐人書法人手,再上溯東晉二王。他功力紮實,善懸腕作字,喜用狼毫,強調骨力。他的大字楷書雄逸健拔,圓潤遒勁,氣勢磅礴而不失規矩。行書結體謹嚴,真力飽滿,瀟洒自然。草書學懷素並能自出新意,筆法縱肆,氣魄恢宏。

由於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賦閑家中,鮮於樞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能,他除具書法專長外,更是一位文學家,寫下了許多詩詞。他還能作曲,彈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鑒定。正因為有廣泛的藝術修養,且將之融合到書法中,鮮於樞方成為書法大家。鮮於樞早歲學書法,未能如古人,偶於野外看見二人挽車泥淖中,頓有所悟。他寫字時多用中鋒回腕,筆墨淋淳酣暢,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奇態橫生。鮮於樞兼長楷書、行、草書,尤以草書為最。他的功力很紮實,懸腕作字,筆力遒健,著有《困學齋集》。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元 趙孟頫章草急就章冊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之一。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元 張雨 行書台仙閣記卷

張雨(1283~1350)元代詩文家,號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號貞居子曾從虞集受學,博學多聞,善談名理。詩文、詩文、書法、繪畫,清新流麗,有晉、唐遺意。年二十棄家為道士,居茅山,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傳世書跡有《台仙閣記》卷(現藏於上海博物館)、《題畫二詩》卷(現藏於故宮博物院);著有詩集《貞居集》(又名《句曲外史集》)五卷。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明 張璧 臨張旭秋深帖

陳璧,號谷陽生,華亭人。明洪武時人。工書。真書學歐陽詢,行書法王獻之,草書從唐懷素《自敘帖》中脫出,能自成一家。此幅臨唐張旭《秋深帖》,與古帖比較,字體變得稍為娟秀姿媚,具有自己的草書面貌。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明 文徵明 草書詠文信國事卷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楨,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枝山、唐寅、徐真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文徵明書法初師李應禎,後廣泛學習前代名跡,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風貌。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與他的繪畫風格諧和,有「明朝第一」之稱。

文徵明書法溫潤秀勁,穩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他的書風較少具有火氣,在盡興的書寫中,往往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也許仕途坎坷的遭際消磨了他的英年銳氣,而大器晚成卻使他的風格日趨穩健。文徵明是繼沈周之後的吳門畫派的領袖,門人、弟子眾多,形成當時吳門地區最大的繪畫流派。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明 董其昌 行書寄陳繼儒詩卷

董其昌是明代後期著名畫家、書法家、書畫理論家、書畫鑒賞家,「華亭派」的主要代表。生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於明毅宗崇禎九(1636)年。

董其昌精於書畫鑒賞,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書畫理論方面論著頗多,其「南北宗」的畫論對晚明以後的畫壇影響深遠。工書法,自謂於率易中得之,對後世書法影響很大。其書畫創作講求追摹古人,但並不泥古不化,在筆墨的運用上追求先熟後生的效果,拙中帶秀,體現出文人創作中平淡天真的個性。加之他當時顯赫的政治地位,其書畫風格名重當世,並成為明代藝壇的主流。著有《畫禪室隨筆》、《容台集》、《畫旨》等文集。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明 陳淳 草書曾參詩軸

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種說法是1482——1539),長洲(今蘇州)人。字道復,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

他繪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他的潑墨之功,往往見於畫煙雲之中。在寫意花卉方面,陳淳獨得玄門,筆法揮灑自如,富有疏朗輕健的風姿,用墨設色,則如徐沁所謂「淺色淡墨之痕俱化矣!」王世貞在《州續稿》中說:「勝國(元朝)以來,寫花卉者無如吾吳郡,而吳郡自沈啟南(周)後,無如陳道確,陸叔平(治)」。近代畫家如吳昌碩,齊白石等,在詩文題書畫中,都對陳淳做出了極高的評價。明萬曆年間即有人曾評價過陳淳在花卉方面的造詣和聲譽都超過了文徵明,成為繼沈周之後的吳門大家。明清以來畫家,尤其在花鳥畫方面,受他的影響很深。他與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現存的陳淳作品大部分均在博物館收藏,民間甚少得見。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清 傅山 草書杜甫書軸

傅山(1606--1684)明清之際思想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濁翁、石人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明諸生。明亡為道士,隱居土室養母。康熙中舉鴻博,屢辭不得免,至京,稱老病,不試而歸。顧炎武極服其志節。於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於書畫醫學。著有《霜紅龕集》等。

在詩、文、書、畫諸方面,傅山皆善學妙用,造詣頗深。其知識領域之廣、成就之大,在清初諸儒中,無出其右者。傅山的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他書出顏真卿,並總結出「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於直率毋安排」的經驗。他的畫也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所畫山水、梅、蘭、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畫征錄》就說:「傅青主畫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勝,墨竹也有氣。」他的字畫均滲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氣節,流溢著愛國主義的氣息,在中國古典書畫藝術中,博得後人的高度讚賞。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王鐸 清 臨各家書卷

王鐸(1592~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書畫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時家境十分貧寒,過著「不能一日兩粥」的生活。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賞識推薦,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王鐸身逢亂世,仕途坎坷多艱,崇禎十六年(1643)曾一度避難於蘇州滸墅關袁樞寓所,二人交情篤厚,往來間以詩文書畫相唱和,袁樞之父兵部尚書袁可立的神道碑文和墓志銘就是王鐸親筆撰文書寫的。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殉國於景山。馬士英等在南京擁立福王,王鐸為東閣大學士。清朝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於永曆六年(1652)病逝故里。鐸博學好古,工詩文。畫山水宗荊、關,丘壑峻偉,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蘊,意趣自別。山水花木竹石,皆用書中關紐。間作蘭、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書法,行草宗二王,正書師鍾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擬山園法帖》,諸體悉備,名重當代,學者宗之。順治三年(1646)作《漁舟蕭閑圖》,收入《歷代名賢畫粹》;永曆四年(1650)作《雪景山水圖》,收入日本《支那名畫寶鑒》;永曆五年(1651)被滿洲政府罷官歸里,作《蘭石圖》卷、《山水卷》,分別收入《新版世界美術全集》、《支那名畫寶鑒》。永曆六年卒,享年六十一歲,葬於河南鞏義洛河邊,謚文安。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清 朱耷 行書酒德頌詩卷

朱耷(約1626年—約1705年),號八大山人,又號雪個、個山 、入屋、驢屋等,入清後改名道朗,字良月,號破雲樵者。漢族,南昌人。明末清初畫家,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並善於潑墨,尤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在創作上取法自然,筆墨簡煉,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清 金農 隸書樂府詩軸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好遊歷,卒無所遇而歸。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嗜奇好學,工於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並精於鑒別。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五十三歲後才工畫。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筆作花卉小品,尤工畫梅。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24G國展資料免費送,加微信號:shufayi02獲取,書法拍賣與收藏,書法家談最專業的書法平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自從當上了漢奸,書法地位一落千丈
古代書法市場火爆,花天價難求一幅字 ?
方介堪篆書作品欣賞
小楷用墨談

TAG:書法易 |

您可能感興趣

上海博物館館藏楚簡
上海博物館藏書畫作品欣賞
上海博物館藏印選
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館藏精美文物
十大博物館珍藏的宋代書法
全宇宙最強親子博物館攻略——上海紡織博物館和上海古錢幣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博物館巡禮
上海博物館藏古印璽專輯
安徽博物館館藏明清書畫作品欣賞
讀圖:上海博物館館藏古玉欣賞
博物館之旅 蒙克博物館
四方框框|史密森博物館館藏物品揭秘……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陶器
世界最高「空中博物館」:上海觀復博物館開館!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西雅圖藝術博物館之古埃及文物——美國博物館葉遊記
旅順博物館藏書畫作品欣賞
大英博物館藏敦煌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