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職位越高,張謇稱謂越小

袁世凱職位越高,張謇稱謂越小

1、袁世凱與張謇

袁世凱在吳長慶軍中時,對張謇寫信尊稱「夫子大人」,面見則稱「季直師」(張謇字季直)。袁當大總統後,書信里改稱張謇為「張老先生」或「季直先生」。袁決定恢復帝制,擬任命張謇為農商總長,對張謇的稱呼又改為「季直兄」或「仁兄」。張謇則回信說:「夫子尊稱不敢,先生之稱不必,我兄之稱不像。」袁稱帝後,「聘張謇為他的「嵩山四友」之一,還派「欽差」專送一幅《嵩山四友圖》給張,張閉門拒收,並調侃說:「謇今昔猶是一人耳,足下之官位愈高,則鄙人之稱謂愈小矣」。

袁世凱職位越高,張謇稱謂越小

(張謇)

2、李鴻章與張謇

起初李鴻章對張謇當時並無太大成見。據張謇壬午年八月二十二日記:「與枚生訊,辭合肥相國、振軒督部及延陵合薦。」[摘自《張謇全集》第六卷],合肥相國等三人,即李鴻章、張樹聲和吳長慶。張、吳二人保薦張謇等赴朝立功人員,李鴻章是願意領銜合薦的。後來,張謇所著《朝鮮善後六策》由張樹聲之子張華奎抄錄並在京中散發,翁同龢、潘祖蔭和寶廷等朝中要員均已看到,又為滿員寶廷「采以入告」,致驚動慈禧,親向總理衙門和軍機處垂詢,此舉自令李鴻章措手不及且視為越軌,乃有「嗤為多事,擱置不議」之說。袁世凱職位越高,張謇稱謂越小(左起:李鴻章、翁同龢、張謇)

其實李的雅量,識才、惜才、用才之心,作為當事人的張謇是心存感佩,他在《論出處及韓亂事致袁子久觀察函》中坦言:「金州往事,令人有感慨遺世之心。七月南還,矢意韜戢。方道出滬上時,見故人束畏黃為南皮見辟之書,即自奏記,敬謝不敏。迨九月,漱蘭年丈又復勸駕,重以前說申辭。誠不知中間執事於謇遣使命舟,並渤海而蹤跡之,如是其勤勤可感也。」[《張謇全集》第一集]

3、翁同龢張謇

張翁兩人關係,大家恐怕早爛熟於心。張謇甲午年恩科大魁,與翁氏力薦有莫大關係,而此前翁氏為求張謇脫穎,竭盡心力,一二再四五,古來少有,其情動人。改卷八大臣是分了座次的,翁同龢排第四。按照規矩,決定誰是狀元,首先尊重第一個考官的意思,然後依次決定,但是那一回翁同龢就是要挺張謇,和排第一的考官張之萬(張之萬是張之洞的弟弟)杠上了,結果還是翁同龢的意見佔了上風。

袁世凱職位越高,張謇稱謂越小

後來甲午戰敗,對張謇而言,可謂百感交集,痛定思痛。張謇後來論及:「中國之大患,不在外侮之紛乘,而在自強之無實。」終於決然走上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自強之路。


綜合整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說史 的精彩文章:

陳炯明為何下台?
袁克定害父
賽金花救了北京城?
二戰中的美軍與中國軍隊

TAG:小佛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水煮日報:袁世凱職位越高,張謇稱謂越小
東北王張作霖懼怕袁世凱,但是袁世凱卻懼怕這個人
袁世凱的長孫,乳名為何叫「王八」?
袁世凱為孫中山取名孫大炮
段祺瑞反對袁世凱稱帝,從不拍袁世凱馬屁,最後竟被袁選為接班人
孫中山與袁世凱只見面一次,袁世凱高呼他萬歲,孫回敬袁三個萬歲
張伯禎為了給稱帝的袁世凱獻媚,愣是把袁崇煥說成是袁世凱的祖先
王兢:袁世凱的「高考噩夢」
袁世凱稱帝,年號為何是洪憲?
大皇帝孫權:前世是王莽,轉世是袁世凱
圖說袁世凱墓:規模宏大堪比皇陵,卻不叫「袁陵」而叫「袁林」
袁世凱差點穿越到康熙時代,死在尚方寶劍下
馮國璋為何反對袁世凱稱帝?馮國璋和袁世凱的恩怨
袁世凱稱帝大封群臣:位列王公的張作霖為何大罵給人當了重孫子?
袁、張竊國:假如袁世凱、張作霖聯手,袁世凱有可能坐穩皇位嗎?
袁世凱被張作霖忽悠了,張作霖說了三句話,袁世凱認為可以稱帝了
為何說「成也袁世凱,敗也袁世凱」?袁世凱救的人何止萬人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點評袁世凱張作霖蔣介石,他最佩服的竟是一文盲
袁世凱的高超手段和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