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解悟,開悟和證悟的區別

解悟,開悟和證悟的區別

解悟,開悟和證悟的區別



解悟屬於語言般若,開悟屬於觀照般若,證悟屬於實相般若。解悟是名、相、分別的結果,開悟是正智的體現,證悟是對如如的直接見證。

若沒有觀照的品質並看見實相,一個人解悟的再好,基本上是從虛到虛,以虛弄虛。譬如做夢,那皆是夢中做夢,夢中造夢,即使在夢中以為醒來,但仍然還在夢中,是夢中的以為醒來。


開悟是生起了觀照智,或者看到了語言般若,或者看到了實相般若,或者兩者同時看到。僅僅看到語言般若的,偏向解悟一邊,這種開悟沒有力量、沒有根基,只是花朵初開,果實未結;僅僅看到實相般若的,偏向證悟一邊,這種開悟有寧靜沒有生氣,猶如守靈者,缺少證道的活力;兩者同時看到的,既見花又見果,花果同時,活生生的,既與真相同在、不失根本,又不排斥幻象,活生生的、能作萬用。


若沒有觀照的元素在內,基本上解悟無法導致開悟,更無法得見實相。因為開悟是對語言、思維——解悟的超越。在開悟的旅程當中,解悟並不重要,即使你悟到了一個重大真理,基本上和悟到一個小道理相同,因為那隻不過是虛花盛開,只是增加行者幻覺。觀照的元素是重要的,它是一座橋,聯繫著語言般若和實相般若。只要你觀照,就在這橋上行走,總有一天你會到達實相般若,看到花果同在的完整生命世界。


解悟不是開悟的基礎,開悟基本上和解悟沒什麼關係。因為解悟無法抵達實相——語言或思維,無法觸及真實存在,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修行重視解悟,是一個嚴重的誤導——那是往虛里來,往不實處去,走著和覺悟實相相反的路;或者,根本就沒在修行,只是頭腦在自己迷茫的世界裡玩。

若沒有觀照的品質在,基本不叫修行。解悟後依教奉行,和開悟後自然起修,就行為本身來講沒有任何差別。譬如走路——一個如盲人走路,一個如好眼人走路,不管有眼無眼,走路本身沒有不同。


解悟、開悟和證悟——語言智、觀照智和實相智,重點是觀照智。所以,欲言修行,先行觀照吧。願我們最終都能體驗到,「花果同時,三智同在」的生命境界。


合十於諸方修行者。


作者:一念行者


微信公眾號:每日一禪(yichan360)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禪 的精彩文章:

丈夫不是你痛苦的因
見了本性,一切放下就成道
開悟後,還要在生活中磨鍊
你不可能比老天知道的更多
目前頂尖科學研究對佛法最相應的解釋

TAG:每日一禪 |

您可能感興趣

意識,開悟的核心
打開悟性 自己開悟
開悟和不開悟人的世界,有何不同
開悟的和尚成方丈
開悟:靈性的實相
什麼是開悟?開悟之後的境界是什麼樣的?
開悟的鑰匙在哪裡?
開悟的聖者會有疼痛的感覺嗎?
抑鬱:心靈的暗夜,開悟的契機
開水濺到手就能開悟,開悟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律宗的修行和開悟是怎樣的
一朵開悟的花
南懷瑾:開悟的十個標準你知道嗎
開悟七講
開悟,一定要究竟
從孫悟空變成唐三藏 大概就是開悟了
讀詩的魔變開悟
佛家修行的禪定與開悟
虛雲老和尚:屠夫震怒,禪師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