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首戰用超千輛 僅損失9輛7輛毀於友軍 服役35年

首戰用超千輛 僅損失9輛7輛毀於友軍 服役35年

上世紀90年代初,海灣戰爭中僅僅100小時的地面作戰,讓人們深切的體會到什麼叫現代地面戰,更讓人們對美國陸軍的形象重新認識,尤其中,裝備的先進性能給人們以非常深的印象。當時美軍首次將M1A1型坦克投入戰鬥,總數超1000輛,不僅取得極佳的戰果,損失更低的驚人,按美軍公布的戰後統計,只有23輛M1型坦克因各種原因損失於戰鬥,僅有9輛屬於完全損失,無法修復,其中7輛毀於友軍之手。



首戰用超千輛 僅損失9輛7輛毀於友軍 服役35年


如今25年過去,美軍的裝備發展卻陷入停步不前,幾乎沒什麼大的變化,當年使用的是M1A1,如今只是升級到M1A2SEP,主要是區別就是電子設備上,實現了數字化,其它系統則基本沒有變化,並不是全新型號。也就是說,M1型坦克自1981年開始,至今已服役35年,尚無替代者出現。



首戰用超千輛 僅損失9輛7輛毀於友軍 服役35年



與美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它國家在努力研發新型坦克。俄羅斯在推出T90之後,經多年運釀之後,推出劃時代的T-14「阿瑪塔「坦克,應用了許多新技術與新設計。中國先推出96式坦克,後開發了99式坦克,而且不斷地推出新型號,雖說每一次的改進與提升的幅度都不大,但是積少成多之後,效果非常明顯。如今,中國更開始著手研發新一代坦克,可以說,新型坦克研發競賽中,中國已經暫時領先美國。


首戰用超千輛 僅損失9輛7輛毀於友軍 服役35年



如今美軍最好的坦克為M1A2SEP坦克,雖說性能依然不失了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其整體設計依然為上世紀80年代的東西。本世紀以來,M1坦克在面對新情況時,已經顯現出許多不足,比如:複雜作戰條件下,它防禦上的弱點等多有體現,屢次被擊毀,飛炮塔等情況屢有發生。



首戰用超千輛 僅損失9輛7輛毀於友軍 服役35年


美國陸軍並非不想研發新坦克,可是研究其停步不前的原因,卻可以歸結為:美國陸軍自已將自已坑害慘了。自海灣戰爭之後,美軍裝備研發工作一直少有新項目,在研項目則接連被取消,比如:十字軍自行火炮,阿曼奇直升機,也許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在過去20多年美國陸軍的採購歷史中,定義、開發和製造新型裝甲戰車和坦克充斥著失敗!」



首戰用超千輛 僅損失9輛7輛毀於友軍 服役35年



現代武器裝備的研發周期相當長,這令得裝備研發計劃必須未雨綢繆,即要相當的預見性,又要執之以恆。美國擁有足夠的技術研發新一代坦克,可惜缺少長遠考慮,往往貪圖所謂的先進性,過分追求新和高大上的武器裝備,比如:十字軍自行火炮,設計要求太過,結果造出的樣車外形確實科幻,結果卻陷入種種技術難題之中,造成研發成本的不斷上升,一旦解決無望,又往往喜歡取消項目。



首戰用超千輛 僅損失9輛7輛毀於友軍 服役35年


除了高昂的研發成本外,換裝的高成本,也成了阻礙美軍更新坦克的大問題,畢竟要需要採購上千輛新坦克,更需要同步更新相應的設施及保障系統等等,總成本都是天文數字級別。


中國在裝備研發方面,堅持「裝備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的原則,研發工作的連續性相當好,往往早早開始預研工作,也往往能把研發工作堅持下去。 研發時,即考慮到成本問題,可謂精打細算,比如:在列裝99式坦克的同時,我軍也大量裝備96式,以求降低成本,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少花錢多辦事。



首戰用超千輛 僅損失9輛7輛毀於友軍 服役35年


如今美軍也確實意識到這個問題,可惜有點晚了,既便現在啟動項目,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出成果,更不要說,現在根本沒項目,如今只能採用升級老式裝備的辦法來解決問題,老M1坦克要繼續堅持崗位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天地 的精彩文章:

滿載5300噸 造12艘 370億美元:貴了7倍
中美隱身無人機研發競賽中國不戰而勝:美棄領先位置
4500噸核潛艇25個月造好 服役26年進博物館
中國反坦克導彈擊毀美M1坦克並不稀奇:基本都這樣
伊朗曾從中國引進 已成三軍通用 這導彈最近總露面

TAG:軍事天地 |

您可能感興趣

地震警報響起!我軍最新戰機證明「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它是中國空軍作戰能力的中堅和首戰用中的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