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Winter is coming:連創刊10年的日本時尚雜誌也倒下了

Winter is coming:連創刊10年的日本時尚雜誌也倒下了

在這篇文章里,你將看到以下內容:


日本是著名的「雜誌大國」。公開信息曾說,日本共有4299家出版社。但隨著電子化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哪怕是雜誌大國也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寒冬。


出版製作人山田順分析現狀時說道,「現在智能手機一天的平均使用時間中學以下還只有一小時左右,而到了高中男生平均4.1小時,女生平均則高達7.1小時,20-40歲左右已經步入社會的人每天也會使用3~4小時,這樣一來就沒有什麼時間讀紙質的雜誌和書籍了。」

人們信息消費方式的變化,使得出版行業也不得不被捲入變革。而不能適應時代變化,順應讀者要求的雜誌就會被時代淘汰。


不過總是有人在不斷地強化紙質的存在。有人就說,「正是因為處在IT的力量為世界帶來『便利『的時代中,通過紙質書為世界帶來』充實『才更有意義。


本文首發於傳媒狐


微信號:media-fox

十年雜誌,一夜停刊,這在日本已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


上周,創刊十載的日本時尚雜誌《AneCan》發出12月的停刊號,正式宣布停刊。


《AneCan》於2007年3月作為月刊雜誌創刊,「創刊以來捕獲了眾多積極向上的30歲左右的女性粉絲,成長為全國知名雜誌,但隨著當今讀者需求以及廣告環境的急劇變化,我們只能誠懇的接受這一現狀,決定停止發行月刊。」雜誌社的停刊聲明如是說。

Winter is coming:連創刊10年的日本時尚雜誌也倒下了


12月停刊號封面


封面字樣:「十年,謝謝大家」


《AneCan》停刊背後,是日本出版行業萎縮的時代背景。


日本全國出版協會出版科學研究所發布的《2014出版指標年報》顯示,日本書籍,月刊和周刊雜誌銷售額近年來都呈現持續縮水的低迷態勢。

Winter is coming:連創刊10年的日本時尚雜誌也倒下了


日本出版銷售額急遽下滑


其中,月刊和周刊雜誌都是以1997年為峰值,已經連續16年負增長;零售和廣告狀況都不理想;新增停刊數超過創刊數,雜誌種類數量已經連續7年減少;讀者年齡層上升現象顯著,已經集中在30-40歲年齡層。以較高年齡層為目標對象的雜誌依舊堅挺,而能夠吸引年輕讀者的雜誌還沒有興起。


《AneCan》的停刊原因也許也在此。蛯原友里、高垣麗子等模特曾一度獲得讀者青睞,領跑時尚雜誌,但隨著讀者年齡提升,《AneCan》沒能很好地吸引年輕讀者而銷量大大受挫。

周刊雜誌的現狀更為嚴峻。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第一時間獲取信息,這對重視速報性質的周刊雜誌是一個巨大的衝擊。綜合雜誌中只有一些明星八卦雜誌和成人特刊能夠維持銷售量,但總體發行冊數還是呈現縮水趨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個月都能聽聞很多雜誌停刊。

Winter is coming:連創刊10年的日本時尚雜誌也倒下了



「創刊22載的用PC製作的數字音樂《DTM雜誌》停刊,宣布『結束了紙媒的使命』」


「《小學二年級》停刊,因為無法應對讀者興趣的多樣化,僅保留《小學一年級》」


「講談社宣布《雜誌SPECIAL》停刊」


「岩波書店的《文學》雜誌11月停刊」


……


從時尚娛樂雜誌,到漫畫、音樂、學刊、文學雜誌各種類型、面向不同人群的雜誌都沒能抵擋出版業不景氣的時代洪流,紛紛敗下陣來,其中不乏創刊二十餘年曾經風靡一時的老牌雜誌。


雜誌紛紛停刊原因何在?


再說《AneCan》停刊聲明中提到的「讀者需求及廣告環境的急劇變化」,這是影響雜誌行業的主要原因,而其後更大的背景是科技進步推動的互聯網及移動智能手機的普及。


Livedoor 新聞的自由撰稿人永江一石提到,日本的周刊雜誌有兩種大的類型。最近流行的事情(包括新聞和潮流)以及幫助讀者解決問題的雜誌(指南,入門書等)。


潮流型的雜誌與沒有時間和場所限制的移動端互聯網相比實效性就顯得很差。選題,審稿,校對,印刷需要很長的周期,而網路上的信息相比極為迅速,很多熱點在周刊出來之前在網上就早已熱議的差不多了。而幫助讀者解決問題的一般性雜誌,因為網路上也有眾多的自媒體和自由撰稿人,強大的檢索功能也能滿足讀者隨時獲取所需信息的需要。因此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


互聯網和移動端的發展也大大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LINE的上級執行委員田端信太郎在2015年市場科技展銷會的演講中提到,出版行業低迷的原因是「年輕一代的脫離XX」的傾向,一時引起了網上的大討論。


當代日本的年輕人被稱作是具有「脫離」一切事物的傾向的一代,而其中「脫離活字」是最顯著的現象之一。


從90年代日本出版行業進入低迷期開始,日本閱讀紙質書籍的人越來越少,在年輕人中尤為顯著。


讀賣新聞2006年的調查顯示,學生群體讀書量顯著減少,1985年的不讀書率只有10%,而到了2005年這一數字上升到了將近40%。而且每月讀4本書以上的學生從40%減少到了20%。


對此,有觀點認為是因為由於日本大學升學率的提高和大學入學考試的難度降低導致的學生學力低下,但不可否認這樣的調查結果恰恰也反映了利用網路和移動設備閱讀和獲取信息的人群的壯大。


出版製作人山田順分析現狀時說道,「現在智能手機一天的平均使用時間中學以下還只有一小時左右,而到了高中男生平均4.1小時,女生平均則高達7.1小時,20-40歲左右已經步入社會的人每天也會使用3~4小時,這樣一來就沒有什麼時間讀紙質的雜誌和書籍了。」


人們信息消費方式的變化,使得出版行業也不得不被捲入變革。而不能適應時代變化,順應讀者要求的雜誌就會被時代淘汰。


為此,出版行業內部也有很多反思的聲音。


隨著獲取信息途徑的多樣化,從前讀者只能依賴大報社的時代不再,輸出式的雜誌已經不能滿足讀者胃口。出版新聞社代表清田義昭在給每日新聞的投稿中指出:「雜誌不振的原因在於『更快,更深,更準確『的做雜誌的基本理念正在崩潰,我們要重新認識到能被讀者喜歡的雜誌才能存在下去。雜誌永遠與讀者同在。」


而作家丸谷才一在朝日新聞發稿指出:「綜合雜誌的原點應該在於其文學性,有一些雜誌缺少這樣的眼光,限定了讀者的範圍,結果使得綜合雜誌變得狹窄化,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在手機輕小說盛行的時代,失去文學性的綜合雜誌和報告文學的前途堪憂。


雜誌的讀者減少自然導致廣告收入和資本投入的減少,而這又加劇了雜誌生存困難,形成惡性循環。


首先是銷售途徑的減少。出版銷售行業人士稱,「由於書店數量的減少,很多雜誌銷售都只能依賴便利店,但最近便利店的雜誌售賣區也在逐漸縮小,形勢不容樂觀」。


電子雜誌逐漸替代紙質雜誌的趨勢也加劇了收入的減少。特別是在漫畫行業,電子漫畫的銷量早已超過了漫畫雜誌和漫畫單行本,而且電子版的銷量越高就使得紙質版的銷量越低。但是電子版的利潤要遠低於紙質版,使得書店,出版社越來越不景氣,加劇了出版行業的低迷。


新媒體的興起也對傳統雜誌形成極大衝擊。日本資深媒體人,自由作家野島剛在不久前接受傳媒狐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日本也正在進行著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但是新媒體的稿費卻遠低於傳統媒體,作為自由記者和作家生存壓力也越來越大。


LINE的上級執行委員田端信太郎更是大膽地預測了今後資本的動向。他說,按現在讀者的消費時間的比例來算,紙質媒體只佔到7%的市場,但是現在卻接受著25%的廣告投資。而佔據著消費者10%的時間的移動端,在2011、2012年卻只獲得了1%的廣告費。


由此,他預測今後移動媒體至少會有10倍的收益增長,而隨著移動端消費時間的逐漸增加這一倍數只會越來越高。因此現在的紙質新聞和雜誌會陸續停刊,移動端領域則會催生很多新興創業企業。


這一預測也許有些過於「大膽」,但傳統紙媒的停刊和新興移動媒體的興起確實每日都在上演。我們也許最終可以找到紙媒不可被替代的價值,但是卻無法阻擋其主流地位失去的洪流。


雜誌紛紛停刊影響如何?


雜誌紛紛停刊,帶來的影響可不只是幾家雜誌社解散這麼簡單。


「2008年是對於紀實報道記者來說無法忘記的一年。」報告文學作家佐野真一在產經新聞說道。這一年以講談社的月刊《現代》為首,朝日新聞的《講座》和集英社的《PLAYBOY日本版》等嚴肅紀實報道的月刊雜誌相繼作出停刊決定。


眾所周知,做嚴肅的政治、經濟、學術等相關的紀實報道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財力以及時間,積累豐富的實地採訪記錄,千辛萬苦地收集大量一手材料才能寫出有深度有價值的報道。而隨著這幾家紀實報道月刊的停刊,紀實記者投稿的舞台進一步縮小,能夠獲得足夠支持去做調查的記者也會越來越少,對日本新聞出版行業來講無疑是一大不幸。


而漫畫雜誌的不景氣則牽一髮而動全身地影響了日本整個動漫產業鏈條的發展。


日本動漫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而完整的鏈條。最普遍的模式是從漫畫雜誌開始。首先,雜誌面向廣泛的漫畫作家徵集漫畫,被選中的漫畫就在漫畫雜誌上開始連載,每一期雜誌都會有讀者問卷,徵求讀者對全書漫畫的意見,如果新的漫畫不受歡迎,在連載10期左右後就會被終止連載,換新的漫畫上來。如果廣受讀者歡迎,就會被長期連載,如果能吸引贊助商注目就有機會被拍成動漫,如果動漫大獲勝利,單行本就會大賣,甚至可能被拍成電影或者製作成同名遊戲。2014年公開的電影有一半都是以漫畫為原型改編的,《浪客劍心》、《海月姬》、《死亡筆記》等知名電影也都出自漫畫改編。


這樣的產業鏈條從漫畫雜誌開始一路帶動了動漫電影市場的發展,也使日本的動漫文化走向世界在海外也吸粉無數。而作為產業鏈條起點的漫畫雜誌則給了無數新人發表作品的機會,在競爭中也不斷促進漫畫創作的升級。然而漫畫雜誌的銷售低迷使得新人無法得到發表的機會,漫畫社只得發行有名作家的單行本來贏得廣告收入,資本向為數不多的幾個有名作家集中,無疑不利於漫畫的創新,影響整個漫畫產業的良性發展。


以雜誌為首的紙質出版物的銳減也許不會給年輕讀者帶來太大影響,而卻是老年群體不願意看到的。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而對年輕時沒有接觸過互聯網的老人來說,對於急劇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不難免會感到陌生和不便。很多人比起用不慣的智能手機,還是更青睞報紙和雜誌。而當今紙媒的銳減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災難。


但雜誌停刊也並非只有不利影響。


隨著新媒體在日本的興起,現在日本也新興了很多「網路自由寫手」。他們通過運營「聯營公司網站」,通過寫稿件吸引讀者,連接讀者和企業贊助商來獲得受益。隨著雜誌社的相繼倒閉,無數專業的撰稿人開始加入到這一行業中來,在消費者「用腳投票」中,真正能夠寫出好稿件的作者自然受到歡迎,也促進網路信息環境良性發展,文章品質不斷提高。這也是網路用戶的福音。


夾縫生存,焉知非福?


在雜誌產業激烈變革的時代,日本雜誌也不斷探索新的出路。


比如音樂雜誌《DTM雜誌》停刊聲明中雖然說道:「結束了紙質雜誌的使命」,但今後也會在YouTube上用比紙媒更便於理解的方式製作內容視頻。


《AneCan》也表明今後會繼續利用品牌的力量和經驗,探討適合當代讀者生活方式的新型商業模式,並且繼續運營網站「AneCan.TV」。


1990年創刊的培訓學校信息雜誌《練習和學習》停刊,同公司的資格考試專門雜誌《能賺錢的資格》,通信講座綜合信息雜誌《通信講座大事典》也同時停刊,準備著力建設網站「練習和學習.net」,致力於建成集資格考試、培訓學習相關媒體信息於一體的垂直網站。


講談社從全世界1500家媒體選取精華稿件進行編譯的月刊雜誌《COURRiER Japon》於2016年2月25日宣布休刊,著力建設電子版,並且引入收費會員服務制,還計劃引入促進會員間交流和用戶可以自行點播感興趣稿件的功能。


在曾經的紙質雜誌進行革新的同時,還有一些公司不畏紙質雜誌市場的頹勢,勇敢推出新刊,為雜誌界帶來新風。


幻冬舍於10月27日發行文藝雜誌《小説幻冬》實現了公司1993年成立以來的夙願。


「一定會有人說我們是在出版行業不景氣的時代里逆時代而行」,有馬大樹主編說道。「但正是因為處在IT的力量為世界帶來『便利『的時代中,通過紙質書為世界帶來』充實『才更有意義。」這一想法打破了娛樂小說與純文學的界限。


《小説幻冬》以「我最喜歡書」為大標題,籌備時間耗時1年,彙集了來自眾多著名作家、藝人、演員等多彩而豪華作者陣容的稿件,獲得了廣泛好評,11月1日決定再版。


「我們只想做有更多讀者想讀的文藝雜誌」,有馬大樹說道。


也許今後的雜誌行業,不僅需要向新媒體的轉型,也需要這種對紙質的堅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狐 的精彩文章:

TAG:傳媒狐 |
您可能感興趣

評測:日本豐和MiniAction步槍
Takashi Murakami村上隆日本清酒包裝設計
Re-slope House:日本神戶的半山坡地住宅
插畫師 日本畫師Alchemaniac
美到一言難盡!日本純手工bianca bianca天空蠟燭上市
YG前後輩出席日本A-Nation演唱會:BigBang與iKON同台狂歡!
日本Cosplay萌妹子
日本國民品牌Samantha Thavasa又出新包包了,款款都是萌物!
365天藝術展覽:日本 Hotel Anteroom 精品藝術酒店
iPhone7重視日本市場?
日本電視台里約奧運會主題曲「Power of the Paradise」&福士蒼汰新片
日本炒雞可愛的LineFriends主題店,中國也有了哦!
T-ARA日本Fan Meeting東京成功舉辦
iphone7預售開始,日本價格曝光
TripAdvisor 2016評選日本最受外國人歡迎景點TOP30!
日本公信榜Oricon
Pokemon GO日本上線未滿1日!慘劇連環爆發!
日本雜誌《Megami》10月宣傳繪
竟然值50億?日本軟銀或將把Supercell賣給中國公司
日本 Instagram 上最火的胖姑娘,給自己來了場個人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