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姜太公、諸葛亮、曾國藩…五大智者讀心識人,句句精闢!

姜太公、諸葛亮、曾國藩…五大智者讀心識人,句句精闢!

姜太公、諸葛亮、曾國藩…五大智者讀心識人,句句精闢! 點擊播放 GIF/2046K



識人是一門學問,歷史和現實中,因聰明識人而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

孫臏因為沒有讀懂龐涓,而遭受斷膝、迫害之害;韓非沒有讀懂李斯,最後竟慘死監獄等等。


在經歷了太多的教訓之後,古人們總結了很多讀心識人的方法,這些方法在今天看來,依然有用。

姜太公、諸葛亮、曾國藩…五大智者讀心識人,句句精闢!


諸葛亮: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重用,首先得了解他的立場、觀點。凡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含混不清、模稜兩可的人,決不可委以重任。因為這種人習慣於見風使舵,沒有定性。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即指與對方商定某事,看他能否說到做到,是否講信用。「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說話不算數, 就不值得別人信賴。所以, 看一個人講不講誠信,不在於他說的怎樣,要看他做的怎樣,事實勝於雄辯,因此,聽其言,觀其行,才是高明之舉。

呂不韋:


喜之以驗其守;


懼之以驗其持。


在歡喜的狀態下,可以看出對方的節制能力,操守是否堅正,不得意忘形;


在恐懼的情況下,可以看出對方是否能夠堅持到底,看出對方能否勇於負責,當錚錚好漢;

姜太公、諸葛亮、曾國藩…五大智者讀心識人,句句精闢!



司馬光:


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挑選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聖人、君子而委任,與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因為君子持有才幹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幹用來作惡。持有才幹作善事,能處處行善;而憑藉才幹作惡,就無惡不作了。


愚人儘管想作惡,因為智慧不濟,氣力不勝任,人還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夠的陰謀詭計來發揮邪惡,又有足夠的力量來逞凶施暴,就如惡虎生翼,危害甚大!


姜子牙:


告之以難,以觀其勇;


醉之以酒,以觀其態


提出問題請對方回答,可以看出對方的語言溝通能力;


盤根問底地問對方問題, 可以看出他的應變能力;

姜太公、諸葛亮、曾國藩…五大智者讀心識人,句句精闢!



李克:


居視其所親;窮其所不為。


看一個人平常都與誰在一起:如與賢人親,則可交,若與小人為伍,就要當心。


一個人在順境中,要堅持操守並不很難,但在困厄中仍然能夠堅持操守,就顯得難能可貴了。當一個人處於困境時,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賣良心,則可交,反之,則不可交。


曾國藩:


邪正看眼鼻;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邪正看眼鼻:忠、奸是中國人看人當中最主要的兩個方面,如果連好人和壞人都不能識別,那何談用人。所以曾國藩把識人口訣中的第一句話定為「邪正看眼鼻」,如果鼻子和眼睛不正,即俗話講的眼斜鼻歪,在曾國藩看來這個人肯定心術不正。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這兩句不是相人,而是觀察人。曾國藩特別重視有條理,並把它作為用人最重要的四個方面之一。他經常講,古人說的聽言非常適用,即兩個人談話,能不能切中要害,條理清晰,把對方抓住,就能顯示出有沒有條理。


轉載自:古文觀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這世間惟有「愛」字,可以最終改變我們的命運
向曾國藩學精進:你不要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小事糊塗」益健康
老祖宗10句話:讓人舒服,讓人明白
一封信,寫給不常聯繫的朋友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姜太公、諸葛亮、曾國藩…六大智者讀心識人,句句精闢!
姜太公 諸葛亮 曾國藩 5大智者讀心識人 句句精闢
古人教你「讀心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