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末蘇皖水患因隱瞞成災 千萬饑民下江南最終成寇

清末蘇皖水患因隱瞞成災 千萬饑民下江南最終成寇


清末蘇皖水患因隱瞞成災 千萬饑民下江南最終成寇



1906年,清光緒32年,這一年中國南方降雨過多,中國南方大部發生了洪澇災害,其中尤以江蘇,安徽的水患最為嚴重,持續的降水不但導致農田顆粒無收,還淹沒了農民賴以生存的家園,僅江蘇一省的災民人數就達到了730萬,蘇皖兩省饑民達到了1500萬之多,為數十年水患成災最嚴重的一次。


清末蘇皖水患因隱瞞成災 千萬饑民下江南最終成寇



但在水災初期,並未能引起清政府的關注,安徽巡撫恩銘在奏摺中表示各地受災已經「設法搶修,妥為防護」,而對於莊稼已經「收割完竣,早禾插畢,晚禾亦漸栽種」,表示連續的降雨並未對百姓生活造成多大的影響,而實際上此時的災情已經十分嚴重了。江蘇巡撫陳夔龍在奏摺中也僅僅強調了因雨水過多,收成可能受到一定影響,對水災成患程度嚴重估計不足。



清末蘇皖水患因隱瞞成災 千萬饑民下江南最終成寇


大面積的水災儘管官府一直隱瞞,但對於老百姓來說無家可歸,無糧可食,出門逃荒便成為了唯一的選擇。而逃亡的目的地便是富庶的江南,於是在當時的官道上逃難的百姓排起了長隊。從7月開始,災民陸續南下,在逃難的路上有些災民因為沒有糧食,只能選擇拋棄子女,易子而食,一幕幕人間慘劇讓人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到了八月,大量的饑民湧入了江南。



清末蘇皖水患因隱瞞成災 千萬饑民下江南最終成寇



當時的饑民聽聞揚州是一個樂善好施的地方,於是便扶老攜幼陸續湧來,當時在揚州的城門外聚集了上萬的饑民等待著布施。但湧入的饑民實在太多,江南各地民間根本無力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再加上災民在逃難的路上一直處於飢餓狀態,天氣開始轉涼,在饑寒交迫下,饑民開始鋌而走險。他們不但盜伐當地人的樹木來燒火取暖,為了獲得錢財換取食物不惜挖墳掘墓,甚至出現了饑民聚眾強搶米鋪的事件發生,而且搶米成風,以至於官府不得不頒布飭令對搶米的饑民施以重刑嚴辦,同時嚴令各地官府攔截禁止災民繼續南下。


清末蘇皖水患因隱瞞成災 千萬饑民下江南最終成寇



但在走投無路的災民面前,這些政令就是一紙空文,南下的災民數量急劇增加,成為了威脅江南社會安定的危險因素。



清末蘇皖水患因隱瞞成災 千萬饑民下江南最終成寇



清末蘇皖水患因隱瞞成災 千萬饑民下江南最終成寇




清末蘇皖水患因隱瞞成災 千萬饑民下江南最終成寇


歡迎訂閱愛歷史官方微信公眾號:ilishi_com QQ公眾號:ilishi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畫報滿臉笑容的武裝移民 背後中國農民失地受辱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秘密組建的馴鹿運輸部隊

TAG: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江上青創建皖東北抗日根據地 輾轉蘇皖豫鄂17縣救亡
清末蘇北皖北建成了江淮省!那麼蘇皖江南會否合并建省?
蘇皖交界村民日夜挖寶:當地傳言有人靠此發了財
從南京德基廣場奢侈品銷售額看蘇皖區域購買力
愛與希望,為蘇皖精神點贊
蘇皖工長俱樂部說真皮沙發,看了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