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漢字趣味常識50條,5分鐘愛上漢字!

漢字趣味常識50條,5分鐘愛上漢字!

1.漢字七體: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2.漢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商及商之前)——金文(周)——篆書(秦)——隸書(漢)——楷書、草書、行書(漢末)


3.傳說中,漢字起源於倉頡造字。黃帝的史官倉頡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了漢字,造字時天地震驚——「而天雨粟,鬼夜哭」。

4.原始人類使用了結繩、刻契、圖畫的方法輔助記事,後來用特徵圖形來簡化、取代圖畫。當圖形符號簡化到一定程度,並形成與語言的特定對應時,原始文字形成。


5.1994年,湖北楊家灣大溪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種符號中,部分特徵與甲骨文有較大類似之處。這一發現將原始漢字的形成過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

漢字趣味常識50條,5分鐘愛上漢字!


6.山東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號,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幾何符號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階段的表現。


7.甲骨文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之一。其中,古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已經失傳,僅有中國的漢字沿用至今。


8.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在已發現的4500多甲骨文單字中,目前已能認出近2000字。


9.與甲骨文同期,青銅器上鑄造的文字稱為金文或鐘鼎文,西周時期的《散氏盤》、《毛公鼎》具備很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10.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李斯在大篆和六國古文的基礎上,進行規範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為秦朝的標準書寫字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小篆呈長方形,筆畫圓潤流暢。

漢字趣味常識50條,5分鐘愛上漢字!



11.從甲骨文到小篆,漢字經歷了從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發展過程,字形逐步脫離事物的具體形象。這一時期的漢字稱為古文字。


12.到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體。隸書的出現,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13.隋文帝楊堅原為隨(隨)國公,但因「隨」字的「辶」有不穩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為國號。

14.唐朝時,武則天根據「日月當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為她的名字。


15.五代劉岩取「飛龍(龍)在天」之意創了自己名字內的「龑」字。

漢字趣味常識50條,5分鐘愛上漢字!


16.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闡述了「六書」的漢字構造規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17.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項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轉注、假借則為用字規律,是「用字法」。惟要注意的是,「六書」是對漢字產生的整理及分類,並不是造字的法則。


18.漢字的基本筆畫有8種:橫、豎、撇、捺、點、提、鉤、折。


19.漢字的基礎部件包括獨體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20.合體字的常見組合方式有:上下結構,如「筆」、「塵」;左右結構,如「搞」、「劉」;半包圍結構,如「同」、「趨」;全包圍結構,如「團」;複合結構,如「贏」、「斑」等。

漢字趣味常識50條,5分鐘愛上漢字!



21.漢字包括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體字由基礎部件組合構成,佔了漢字的90%以上。


22.漢字(合體字)的間架結構有: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


23.漢字的筆順規則一般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先裡頭後封口,先中間後兩邊等。


24.漢字注音方法有:讀若法和直注法;反切法;注音符號;漢語拼音等。


25.最早的識字課本是西周宣王時的《史籀篇》,按字的意義關係編排而成,四字為句,二句為韻,以便學童習誦。

漢字趣味常識50條,5分鐘愛上漢字!



26.秦代李斯等人編《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後人稱之為「秦三倉」),作為推行小篆的範本。


27.漢代有司馬相如《凡將篇》,李長《滂喜篇》,史游《急就篇》,揚雄《訓纂篇》,許慎《說文解字》等字書。


28.童蒙識字課本還有南朝梁周嗣成的《千字文》,宋代王應麟的《三字經》,宋代佚名的《百家姓》。


29.東漢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公元121年成書,收9353字,另有重文1163字,共收10516字。


30.《玉篇》是我國第一部以楷書為收字對象的字典,由南朝顧野王編著,公元543年成書,收16917字。今本《玉篇》卷末還附有「分毫字樣」,共收形體近似、容易混淆的字248個。

漢字趣味常識50條,5分鐘愛上漢字!



31.宋朝陳彭年等編著的《廣韻》,公元1008年成書,收26194字。


32.宋朝丁度等編著的《集韻》,公元1039年成書,收53525字。


33.清朝張玉書等編著的《康熙字典》,公元1716年成書,收47043字。


34.民國陸費逵等編著的《中華大字典》,1915年成書,收44908字。


35.三個金為鑫(xīn),三個水為淼(miǎo ),三個火為焱(yàn ),三個土為垚(yáo ),三個風為飍(xiū),三個雷為靐(bìng)。


36.三個牛為犇(Bēn),三個馬為驫(biāo),三個羊為羴(shān ),三個犬為猋(biāo )。


37.三個鹿為麤(cū),三個魚為鱻(xiān),三個龍為龘(tà、dá),三個隼為雥(zá),三個貝為贔(bì)。

漢字趣味常識50條,5分鐘愛上漢字!



38.三個耳為聶(niè),三個目為瞐(mò),三個舌為舙(qì),三個心為惢(suǒ),三個手為掱(pá),三個毛為毳(cuì)。


39.三個刀為刕(lí),三個車為轟(hōng),三個田為畾(lěi ),三個原為厵(yuán),三個泉為灥(xún)。


40.三個飛為飝(fēi),三個止為歮(sè),三個言為譶(tà)。


41.三個香為馫(xīn),三個白為皛(xiǎo),三個小為尛(mó),三個直為矗(chù),三個吉為嚞(zhé)。


42.三個力為劦(lie),三個士為壵(zhuàng),三個子為孨(zhuǎn),三個又為叒(ruò)。


43.「囧」(jiǒng),讀音同「炯」,在古漢字中的意思是光明,可是在網路上,因為「囧」字非常像哭喪的小臉,常表示鬱悶、無奈、傷心。


44.「槑」(méi)字由於由兩個「呆」字組成,被網民們形象地用作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而在古漢語中,「槑」的音、意及用法都同「梅」字,和「呆」可謂風馬牛不相及。

漢字趣味常識50條,5分鐘愛上漢字!



45.烎(yín),光明的意思,而網路新義是在競爭或對抗中一比高下。


46.兲(tiān),「天」字的古體。


47.砳(lè),象聲詞,石頭撞擊聲。


48.嘂(jiào),古同「叫」,還指一種樂器「大塤」。


49.玊(sù),指有瑕疵的玉。


50.忈,古時「仁」的異體字,與「仁」讀音相同。在網路上,由於「忈」字的形狀,常被比喻不夠專心、專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歷史 的精彩文章:

養好你的大氣,今後必有福氣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忽悠
92歲的她,隱居山間,活成了仙女的模樣
厲害了,史上最神奇的漢字,你認識幾個?
中國古代文化趣味問題,你可能回答不了!

TAG:掌上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60種130首趣味詩,看漢語神奇!
60種120首趣味詩!看漢語神奇
0012:《趣味識字》100集 幼兒園小朋友都適用
超有才媽媽自製趣味識字卡,調皮兒子學上癮,一天記住200字!
12星座的惡趣味
八卦史記109:一個逆襲屌絲的惡趣味
神叨醬10.17運|白羊忍無可忍 金牛毫無趣味
25個趣味定律 (多讀幾遍)
一個逆襲屌絲的惡趣味(八卦史記109)
趣味測試:2017下半年喜事多嗎?
11條趣味句子, 好笑, 哲理!
趣味測試 2017下半年喜事多嗎?
趣味數據出爐 天貓618用戶最愛買蘋果i7P
LOL傳送門蟲子傷害高達850億!真是惡趣味
潮物 | 趣味"7-11"T恤玩起来!裤装不够味,腰带来加分
愛情的13個趣味
22個讓人感到驚奇的趣味小知識
16個世界級趣味知識,為拍片差點咬斷舌頭
2017年元旦特刊,趣味對比!那些中國盛世朝代的第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