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啟功講碑與帖,句句大實話

啟功講碑與帖,句句大實話

這兩個字需要解釋一下,什麼叫碑?

碑本來是一個矮的石頭,在什麼上用呢?

是墳墓前立這麼一塊石頭,原來是為拴繩索好把棺材放到坑裡去,這個用途先不管它了。這塊石頭樁子上刻上字,說明這是誰的墳,就是這麼個意思。

後來又擴大了,這人活著給他立個碑,因為他在這兒做過官,拍這個官的馬屁,歌頌他這個官怎麼怎麼有德政,然後是又怎麼樣,這麼一個紀念性質的碑,這上面刻著的字就是碑文。

為什麼在這上刻字,就是為讓過路的人看明白,這是為誰立的碑。這樣碑上的字儘力要寫得大家都認得,都是當時通行的大家公認的字。

碑文經歷了楷書、行書、草書

為何碑書還是以楷書為主要的?

在最初寫這碑的人並不一定是什麼名家,什麼書法家,什麼學者,什麼官,把它寫清楚了,就行了。如果寫出來人都不認識,那就麻煩了,就會發生誤會,所以碑上的字呢,都是當時正規的字體。

啟功講碑與帖,句句大實話

《溫泉銘》

到了唐朝初年,唐太宗愛寫字,學王羲之,他就寫行書字,他可能不大會寫楷書字,或者他寫楷書字不是他的拿手好戲。他寫了兩個碑,一個叫做《溫泉銘》,一個叫《晉祠銘》,就用行書字書寫。他的兒子李治也用這個字體給許多大臣寫碑,也都是行書字體。唐朝初年,李世民父子都用行書寫碑,這是用行書入碑的一個開始。

啟功講碑與帖,句句大實話

《升仙太子碑》

武則天為他的面首呢?(就是她的情人吧)張昌宗立碑,說張昌宗是王子晉的靈魂脫身的,就在東山這地方把傳說是王子晉的墳給挖出來了,挖出來一瞧,也不能證明是王子晉,就在那兒立了一個碑,叫《升仙太子碑》。是完全用草書寫的,就被稱為草書寫碑的開端。

從這以後,抄寫書,抄寫文章,抄寫佛經的經,都用草書來寫。孫過庭的《書譜》是草書寫的,慈恩宗的那個法象那些個論都是草書。

雖然有這麼一個時代,有這麼一個風氣,就影響一段時間裡的字體。但是,碑書還是以楷書為主要的。為什麼?他要寫了行書草書,就失去廣大讀者認識的作用。

碑學

這種說法本身就不完備

後來趙孟頫寫楷書總帶點行書味道,他不是一筆一畫死貓瞪眼的那種楷書字,就是六朝的造像那種方頭方腦的字。

再後來特別是清朝末年,就特別提倡寫碑,這個碑就是方頭方腦的字。把寫碑的叫碑學。

打阮元起,就是道光年間,就有這種提法了。後來像葉昌熾,像楊守敬,一直到康有為,都是講碑字好,是至高無上的,完美無缺的。其實碑字本身的歷史也有變化。原來是楷書字,後來有行書字,有草書字,那碑字並不能純代表六朝的那些字體。可是他們這些講碑的,難道碑上字都是標準的嗎?那麼武則天的「升仙太子碑」他怎麼看?《溫泉銘》、《晉祠銘》又怎麼看?所以他叫碑學,這種說法本身就不完備,邏輯就不周密。

什麼叫貼?

我們現在講貼。什麼叫貼?貼本來是一個「字條」。北京話叫便條,隨便寫的小紙條。我給某人寫一個簡單的小便條,說我什麼時候有工夫,咱們什麼時候見個面,就這麼幾句話,這種東西的名稱叫「貼兒」,原是給朋友看的,不是鄭重其事的,是很隨便的。

六朝時,流傳下來許多王羲之的字條,三行兩行,甚至一行也有。有的「貼兒」甚至是給某人寫一封信送去了,他要是個大官呢,就在那信的尾上給你批回話,比如人家說請你來一趟,他批「即刻去」,也就是答覆那個意見。這種東西叫「字帖兒」。

這種東西本來和碑不是一回事,碑本來是讓人認識,起告訴別人作用的。字帖呢,無所謂。雜倆你寫給我我寫給你,兩個人心裡明白,心照不宣。多草的字,只要這兩個人認識不就完了嗎?

碑和帖的問題

並不是說帖就是低的,碑就是高的

那麼帖流傳下來就一張紙片,很容易丟失。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的字,就搜集王羲之的字。其實打梁武帝那兒已經開始就喜歡搜集了。零七碎八的條給他裱成這麼一個捲兒.由於有這麼一個帖,一丈多長,是王羲之寫給四川一個地方官叫周甫的信,開篇有「十七日」,寫的是日子,今兒個是幾號,後來管它叫《十七帖》,這就不通了。不是十七張字帖,而是十七日寫的帖兒,起頭一個名就叫做十七帖。這東西是許多小字條兒,兩行也有,三行也有,就打那兒起就有好些帖。

啟功講碑與帖,句句大實話

到宋朝有《淳化閣帖》,就是把許多的六朝人的字,漢朝人的字,還有倉頡的字編在一起。有的是假的,胡給你湊上的。這個東西原來是淳化年間刻在閣(皇帝秘密藏書的書館)里的,叫《淳化閣法帖》。後來簡稱為《閣帖》。這裡摹刻了許許多多連真帶假的古代人的字跡。《淳化閣帖》刻得既潦草,翻刻的又很多,越來越多,後來就說它沒有一個刻得好的、逼真的、表現很美的那種文字,都是大路貨。

啟功講碑與帖,句句大實話

《淳化閣帖》

所以這個碑和帖的問題,並不是說帖就是低的,碑就是高的,也並不是說王羲之那個時候一定都得寫成那個方頭方腦的字才是王羲之。說《蘭亭序》是假的,前一段時間不是有過辯論嗎?有人說他是假的,就是因為他的字不是方頭方腦的。這個咱們就不談了。

碑和帖沒有誰高誰低的不同

只有用途上的不同

碑和帖的作用就是這樣,並不一定寫碑的就是高尚的,就是正統的。

有人把碑上字拿來寫信,寫便條,那非常可笑,一筆一畫的寫,寫了半天,人說你怎麼這麼費勁呀?

還有清朝有個人叫江聲,他乾脆給人寫信都用篆書。給他的一個聽差寫個條,讓聽差的買東西去,他用隸書來寫;讓大師傅去買菜,開個菜單,大師傅說你這是什麼菜啊,我不認識呀。他說隸書呀,就是給你們奴隸們看的字,你們連隸書都不認得,那你不配給我做奴隸、做大師傅。江聲就有這樣一個笑話。你說我寫個便條「請你來一趟」,這五個字都要寫的跟六朝造像碑一個樣,那算幹什麼呢?

帖本來就是兩個人認識,朋友之間,熟人之間互相寫,我寫得再草,寫成密碼,只要他認識不就完了嗎?當然,寫這種帖的草書便條也還有一個共同認識的標準和習慣。

啟功講碑與帖,句句大實話

24G國展資料免費送,加微信號:shufayi02獲取,書法拍賣與收藏,書法家談最專業的書法平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草書咋用筆,記住這十條
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好書法
書法落筆入筆學問大,筆法豐富了作品才耐看!
自從當上了漢奸,書法地位一落千丈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