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本文由騰訊娛樂原創,微信號:txent


和王思聰互懟的第二天,《我不是潘金蓮》首日票房近7000萬,上座率23.9%,成績很不錯,在上海出席《我不是潘金蓮》路演的馮小剛果然又有底氣開懟了。只不過這次除了繼續懟萬達「由於和華誼兄弟這兩家公司的恩怨和矛盾,報復到了導演的作品上了」「暗地裡下黑手」,還把華誼兩位王總給賣了!他爆料:「我們生活中90%的人受了委屈採取的是什麼?忍。王中軍、王中磊採取的方式也是忍。」「王中軍因為害怕跟萬達的關係鬧僵,特意跑到王健林那去賠禮道歉,但是人家沒給他這面子。」看到這吃瓜群眾真的是「大吃了一斤差點噎著」,什麼情況?怎麼就把隊友給賣了?而且,華誼不是也應該和馮小剛一樣,渾身抖擻和萬達宣戰嗎,怎麼畫風一變,就慫了呢?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王中磊、馮小剛、王中軍


其實,細細揣摩的話,這絕對不是馮小剛忽出昏招,除了明著懟萬達,字裡行間對葉寧的不滿,對華誼的不滿,早在第一篇「戰鬥檄文」中就已經開始鋪梗了。把葉寧諷作「小牆皮」,把華誼諷作小公司,乍一看是貶低自家人裝可憐,把萬達塑造成欺負人的惡霸形象,其實是真的連自家人也一塊吐槽了,尤其對於因為葉寧的原因連累《我不是潘金蓮》的票房而非常不爽。


小鋼炮的戰鬥檄文其實很「經典」明懟萬達,暗諷葉寧和華誼

不爽葉寧的理由就不復盤了,馮小剛的態度,也在「小牆皮」「一小撮土」中體現得很直接了。從葉寧的角度補充幾句吧。被馮小剛的分身「潘金蓮女士」贈予外號「小牆皮」的葉寧現在想必十分鬱悶。還在萬達的時候,是帶領五洲發行崛起、曾被王健林在員工大會上單獨點名表揚的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不願在萬達的大民企的體系中一直做一個高級打工仔,葉寧帶著精英團隊和項目空降華誼,剛剛準備施展大業,重建華誼的發行團隊,就遭遇了內憂外患。外患已經被成為老爸最佳代言人的王思聰開口坐實了,因為對有競業限制協議在身的高管出走「不悅」,萬達院線就是樂意用降低華誼電影排片的方式給予懲戒。內憂更隱晦一點,據業內人士透露,葉寧空降華誼後其實並不處處受到歡迎,畢竟華誼的發行團隊已經疲軟了太多年,即使葉寧新官上任三把火,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使枯木逢春的。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從萬達跳槽到華誼的葉寧


而對華誼和倆王總而言,馮小剛的情緒更複雜一點。這仨從1998年就開始一起拼搏過來的兄弟,在大家心中早已是一個捆綁得緊緊的命運共同體。即使馮小剛成立美拉影業,大家仍然習慣性認為他就是華誼的導演。因為見了太多他們一起上陣殺敵的樣子,就沒有人想過,王總和華誼有一天會不站在馮小剛這邊。然而,事情就這麼發生了。

互懟第一晚,王中磊在參加華語傳媒大獎時就對媒體表示「希望每部電影結果無論怎樣,都不要被電影之外的因素干擾。希望今天發生的事和今天的霧霾一樣,被今晚的西北風吹走。」把馮小剛掀起的風波比作霧霾,語氣里儘是無奈,看來上午的助戰,一開始內心就是拒絕的。第二天,王中軍又被馮小剛本人坐實,曾為挖角葉寧事件向王健林道歉,「但是人家沒給他這面子」。這個料的勁爆之處在於,不僅讓王中軍顏面掃地,還把華誼業績衰落的形象給坐實了。不論兩位王總心情如何五味雜陳,這些足以說明,兩人並不想得罪萬達,因為他們深知,今時今日,話語權已經不在自己手裡了。


對手太強大,兄弟幫不上,孤軍奮戰的馮小剛能不氣嗎?不過,馮小剛真如他自己所言,只是因為作為導演,看到作品受了委屈不能忍,才衝動地發了一篇語氣酸腐的戰鬥檄文嗎?只是因為六爺上身,替同行鄭鈞的《搖滾藏獒》、文章的《陸垚知馬俐》,之後程耳的《羅曼蒂克消亡史》、管虎的《八百壯士》打抱不平嗎?


檄文剛出來時,馮小剛被吃瓜群眾嫌棄不懂在商言商。可是,回想一下,萬達任性看低《我不是潘金蓮》前景時,被馮小剛懟作是在置股民的利益於不顧。這是多麼有理有據的一句話啊。想想也是,人家可是浸淫電影產業多年的最頂端的老炮兒,會真的不懂在商言商的道理嗎?更何況馮小剛本人可是賀歲檔的締造者呢。這時,再去細細梳理一下《我不是潘金蓮》背後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終於發現,原來擁有雙重投資人身份的馮小剛,才是那個在商言商的人啊!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耀萊的保底協議


假如票房不好不僅馮小剛入股的耀萊虧損自創的美拉影業也要賠錢

根據 2015年12月12日松遼汽車發布的公告,旗下全資子公司耀萊影城所控股的耀萊影視文化,與另外兩家出品方華誼兄弟、摩天輪文化,簽訂了這樣一份發行協議:如票房低於5億,耀萊將支付2億票房凈收,票房5億至8億部分凈收益由耀萊獨享,票房超出8億元部分,耀萊將獲得票房凈收益的50%。簡單來說,就是耀萊為《我不是潘金蓮》票房5億保底,保底金為2億。


另有媒體報道,劉震雲的劇本版權由摩天輪文化購得,馮小剛拿下導演後,華誼便成為了《我不是潘金蓮》的項目製作方和最大投資方,份額佔70%,摩天輪佔30%。為了分擔風險,耀萊在看過粗剪後決定入局,並願意以5億保底,條件之一是獲得20%的投資份額。最後華誼將從70%的投資份額中讓給耀萊20%,佔50%,摩天輪仍佔30%。


簡單來說,就是無論《我不是潘金蓮》票房有沒有達到5億,拿到2億的華誼和摩天輪已經穩賺不賠。但是只要票房高於5億,投資份額僅佔20%的耀萊就將得到遠遠超過20%的收益。低風險拿低收益,高風險拿高收益,很合理。這也就是為什麼耀萊的發行執行團隊貓眼,要以票補的方式拚命將排片做到40%以上,而耀萊自家的影城裡,排片力度更達到90%左右。根本上來講,高風險的一方,當然要盡最大的努力,保證自己的高收益。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保底方耀萊的旗下影院給《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在90%左右


可是,為什麼昔日影視業巨頭華誼選擇了低風險,放棄了高收益呢?華誼可是在為《西遊降魔篇》保底的時候,嘗到了甜頭呢。除了因為時下大盤較冷,作為傳統影視公司仍要求穩的心態,加上現金迴流的壓力,從根本上來講,願意交出發行權,也從側面能夠說明,華誼對作品的前景和發行團隊的實力的綜合分,並沒有足夠的信心。要不然《美人魚》要上的時候,怎麼會有那麼多家公司為了擠進保底團隊擠破頭呢。所以,與其將發行權握在手裡,不如選擇規避風險,先將現金拿到手,哪怕是少賺一點。


但是,華誼退場了,馮小剛的壓力卻更大了。因為這次馮小剛除了擔任導演,也是這部電影的投資方之二。


第一個投資方的身份,來自《我不是潘金蓮》出品方之一東陽美拉,這是馮小剛2015年9月成立的影視製作公司,註冊資金僅500萬。11月的時候,華誼兄弟以10.5億元收購了東陽美拉70%的股權,同時也與馮小剛簽署了一份「對賭協議」:自股權轉讓完成之後,馮小剛需承諾東陽美拉2016年度的業績目標,為未經審計的稅後凈利潤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且自2017年度起, 每個年度的業績目標為在上一個年度承諾的凈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也就是說,2016年的馮小剛身上背著1億的KPI,而且這還是個「死」KPI,如果項目賺不到這個數,馮小剛就要從自己的兜里掏錢交足。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華誼投資馮小剛東陽美拉公司的公告


凈利潤1億元,對於剛剛起步、很多大項目還在籌備中的東陽美拉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戰鬥檄文發出當日,「貓財經」在微博上爆出,東陽美拉上半年只完成了3535千萬的KPI。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這就意味著,《我不是潘金蓮》必須給東陽美拉帶來6465萬的凈利潤,不然,馮小剛就真的要破財了。


不過,換個角度來算這筆賬,會發現與華誼拿出來的10.5億元相比,馮小剛需要還回去的,只是個小數目啊。還有財經媒體算了筆賬,即使東陽美拉直到2020年連續5年內一分錢不掙,需要補償的現金業績總和僅為6.75億元,刨除運營成本,與10.5億也還有著巨大的差異。也就是說,馮小剛其實是旱澇保收的,作為間接投資方的華誼承擔的風險仍然很大。當時華誼以如此高的風險投資東陽美拉的時候,就有財經界人士分析認為,這不是馮小剛在賭博,而是華誼在賭博,影視市場資本化程度加深之後,馮小剛已經成為了大IP,不會再甘願屈居為華誼打工的導演,華誼如果不捨得這點錢,就會損失更多的錢。


但是,反過來說,作為東陽美拉的股東,《我不是潘金蓮》一片的成敗,並不足以影響華誼整體的投資。從東陽美拉公司正在開發中的項目來看,電影《手機2》、電影《念念不忘》、電影《非誠勿擾3》、電影《麗人行》、電視劇《12封告白信》以及綜藝節目等,都是非常有「錢」景的。長遠看來,華誼當然還是要賺錢的。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馮小剛作為東陽美拉投資人的壓力,並沒有吃瓜群眾想像的那麼大。


但是,擁有第二重投資人身份的馮小剛,壓力就要大得多了。


前文說過,為《我不是潘金蓮》保底5億的耀萊,成了壓力最大的一方,也成為最拚命的一方。但這又和馮小剛有什麼關係呢?


據財經媒體報道,2013年9月,華誼兄弟子公司華誼互動娛樂斥資2.1億元收購了耀萊影城20%的股權。2014年8月,又以4.64億元向松遼汽車出讓這20%股權。兩個月後,馮小剛等影視明星合夥成立的君聯嘉睿便出資5.1億元,認購了松遼汽車的股份。2016年4月,松遼汽車更名為文投控股,也就是說,馮小剛成為了文投控股的間接股東。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馮小剛間接成為耀萊股東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懵圈?怎麼又冒出來一個松遼汽車?其實這個名字在本文中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勤勞的小夥伴可以往上翻一下,上文中提到的發布《我不是潘金蓮》保底協議公告的,就是這家松遼汽車。對了!《我不是潘金蓮》的保底方耀萊影視文化是由耀萊影城控股的,而耀萊影城正是松遼汽車(現更名為文投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哦。也就是說,作為文投控股的控股股東,馮小剛成了耀萊影視文化的間接的間接的間接(一共3次)投資人哦。


不要慌,其實一點也不繞。這麼說吧,就是上映之前,不管《我不是潘金蓮》有沒有過5億,華誼和馮小剛東陽美拉的投資,都是不擔心回報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耀萊付給華誼的2億中,也有馮小剛的錢哦。也就是說,馮小剛本人也參與了以《我不是潘金蓮》的高收益為賭注的高風險「賭博」。上映之後,假如《我不是潘金蓮》票房真的高過5億,皆大歡喜,當然,票房越高,馮小剛賺到的錢就越多。舉個例子,如果影片票房為8億,那麼多出的3億就是耀萊獨得,股東馮小剛就賺大發了,很有可能比華誼從2億中賺到的還要多。但假如不能達到5億,耀萊要承擔的損失裡面,也是有馮小剛自己的錢的。以4億為例,已經付出2億的耀萊,剩下2億連院線分成都不夠支付,更別說拿回20%的投資了,那股東馮小剛真的是虧大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馮小剛作為投資人的壓力,還真是大呢。因此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不惜當著全國人民的面,對抗萬達,埋怨兩位王總,還對葉寧冷嘲熱諷,還不是因為這些人都耽誤他掙大錢了!六爺是不怕扛事兒的,因為六爺也是要賺錢的。

怒懟萬達暗諷葉寧還埋怨兩位王總,只因這些人耽誤馮小剛掙大錢了



「Talk is cheap,money screams.」空談無益啊,關鍵時刻還是得向「錢」看。還是《比利·林恩的半場戰事》中的班長戴姆洞悉了這一切啊。


不過,不得不說,馮小剛懟的方式雖然不太招民眾待見,但最起碼他下場懟了啊。作為知名度超高的投資人,敢於搭上自己的名譽為收益一搏,正是對其他合伙人和股東負責任的態度和舉動。從這個角度來說,馮小剛和方勵都是非常合格的投資人,誰能說他們不是在商言商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娛樂 的精彩文章:

48歲翁虹曬全家福 丈夫紳士女兒乖巧
韓國零差評女星,搭檔男神無數至今單身

TAG:騰訊娛樂 |

您可能感興趣

胡彥斌暗諷鄭爽是糞坑?粉絲氣炸了,她卻用這個問題秒賺3千
沒有找一個比我紅的女朋友,薛之謙這是在暗諷張傑?
網友懵了,吳莫愁微博疑似暗諷張碧晨,字字犀利,句句是恨,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人費解
先是刀郎又暗諷周董沒內涵,那英何時能管好那張嘴?
吳莫愁微博疑似暗諷張碧晨,字字犀利,句句是恨,到底發生了什麼
節目組疑似暗諷當紅女愛豆「死人」,這次他們竟這樣回答…
暗諷曹雲金?江若琳放話:人生遇到幾個人渣不要怕
主持人暗諷陳小春太老,應采兒全場怒懟尬聊:我的男人只能被我凶
伊戈達拉暗諷姚麥?一哥:名人堂我是不夠格,但有些人也不配
網友留言暗諷吳莎,沒想到劉翔前妻葛天竟這樣回復
吳莫愁微博疑似暗諷張碧晨,言語犀利,句句是恨,這次你站誰?
崔龍洙暗諷里皮卻被打臉,蘇寧一點對比恆大差太遠
胡彥斌發圖片暗諷薛之謙!二人結仇竟是因為這個女人?
王晶太猛了,說王祖賢的腿很醜,又暗諷張敏年紀大
輸不起,莫雷言論再暗諷威少,這次連格里芬都看不下去了
鄭爽疑被暗諷是「糞坑」?沒想到爽爸這樣回應網友!
大哥洪金寶力挺吳京,一句話暗諷甄子丹一紅就昏了頭!
楊冪暗諷范冰冰沒靈氣,兩人因搶戲鬧翻天?網友:貴圈真亂
還沒上位就暗諷吳昕,搶鏡,劉燁把薛之謙爆料的招數全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