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制台、撫台、藩台、臬台、道台和學台,怎麼區分?

制台、撫台、藩台、臬台、道台和學台,怎麼區分?

近來有朋友在後台留言評論,問及了一些相關清朝官制的問題,其中最為關心的是地方官體制,比如:制台、撫台、藩台、臬台、學台、道台等,以下就這方面的問題做一個簡單介紹。

制台、撫台、藩台、臬台、道台和學台,怎麼區分?

總督、巡撫

清朝的省一級官員中最大的就是總督,管理一省或數省的軍政大員。如果總督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那麼就是正二品;如果兼的是兵部尚書銜,則為從一品。但也有很多例外,比如曾國藩收拾了太平天國以後,慈禧認為他功大,將曾國藩升任為直隸總督,加正一品大學士,封爵一等候。

清朝全國共有九個總督,分別是:直隸總督(駐保定,後改為天津)、兩江總督(駐江寧)兩廣總督(駐肇慶)、湖廣總督(駐武昌)、閩浙總督(駐福州)、四川總督(駐成都)、陝甘總督(駐蘭州)、雲貴總督(駐雲南府)、還有一個比較特別是東三省總督,但那時也叫奉天將軍,常駐盛京。

制台、撫台、藩台、臬台、道台和學台,怎麼區分?

巡撫是主管一省的軍政、民政大員。通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銜為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銜為正二品。在全國各省分別設有巡撫,除了江蘇巡撫駐蘇州外,其他都在省城。

清朝地方官員對總督(或巡撫)、布政使和按察使統稱為三大憲。總督一般又簡稱為制台、制軍,巡撫則簡稱為撫台。制台和撫台我們現在都比較好理解。

制台、撫台、藩台、臬台、道台和學台,怎麼區分?

布政使、按察使

布政使清朝和明朝有所區別,明初布政使可看做是地方官的一把手,和按察使、指揮使並列第一,分管民政。而清朝的布政使則是總督、巡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類似我們今天分管經濟和人事的副省長。

康熙六年(1667年),全國各省都設有布政使一名,官階一般都是從二品,地方官員在稱呼布政使時都簡稱「藩台」。

按察使是專門管理司法和刑名的官員,正三品官階,和布政使並稱「兩司」,清朝區別於明朝的是,地方不設指揮使管理軍事。而在地方駐防八旗和綠營,八旗的歸屬都統、副都統管理。而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提督則是省級的最高軍事長官,統管一省綠營。提督歸總督、巡撫節制。清朝地方官一般簡稱按察使為「臬台」。

制台、撫台、藩台、臬台、道台和學台,怎麼區分?

道員(道台)

道員是清朝獨有的官職,和明朝布政使下屬的左右參議比較類似。道員是總督、巡撫和地方官(知府)之間的官員,品階一般都是正四品,很多時候,道員作為布政使或按察使的副手,專門負責督糧、督河等工作。督糧的稱為「糧道」,督河的稱為「河道」。

其他諸如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一般由當地同品級官兼道員。其職責類似今天的省里的廳長級別。道員這個官名百姓一般都稱為「道台」大人。

制台、撫台、藩台、臬台、道台和學台,怎麼區分?

提督學政

清朝的學政是最為特別的官職,清朝皇帝重視教育,對各省的學政尤其關心。所以學政這個官員很受重視,一般都是皇帝親自委派,其性質類似欽差。

學政又稱為「學台」,雍正年間首次設立,每個省份各設一人,主持各省的院試,一般都是進士出身,其自身素質也都比較高。

在地方上,學政和總督、巡撫平行,不論官職大小,在提督學政期間一律享受欽差待遇,提督學政往往都兼有京官職銜,有很多翰林院學士經常被派往各地擔任學政,但有時官階往往不高。紀曉嵐、張之洞都曾經擔任過學政。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死亡比率1:500,八國聯軍背後隱藏著「高科技」武器
清朝特有的怪現象,官大的碰見小民也要稱奴才
《雍正王朝》中此人沒有出現,但卻比張廷玉更受雍正器重
康熙教育出來的皇子,為何大多無情無義?
因為二個人的存在,乾隆在即位16年之前不敢下江南

TAG:左都御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三上悠亞學台語 團員合體挑戰跳「戀舞」
輻射4控制台刷裝備mod改化學台製造裝備mod教程
宮崎駿的唯美哲學台詞,只要有你在,我就會努力
三星/Intel學台積電做代工 看似美好實則艱難
只因多看了一眼,12天內,她從洗碗工躍升炙手可熱超模新星,2天學台步,被眾多大牌相中……
每天要吻醒我!女友沉迷小說 逼男友照做劇情學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