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



佛陀時代,一天佛陀在精舍中靜坐,有一個人愁眉苦臉地長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開示。不久,佛陀睜開眼來,問道:「你有什麼事?儘管問吧。」

來人答到:「佛陀!我信了佛教以後,我的父親非常不贊成。他認為佛教的戒律太廣泛、太嚴格,哪能全部受持,不如不學好了。他這樣強詞奪理地堅持著自己的見解,我費盡唇舌,他還是不能接受。我怕他將累劫流轉生死,墮落惡道受苦,所以祈求佛陀度化我的父親。」


佛陀說道:「你的父親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說的故事轉述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是什麼故事,請佛陀開示。」


於是佛陀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愚人在曠野走了好幾天,滴水未進,口渴得兩眼昏花,渾身發熱,沿途尋找水源,總不可得。


忽然,他看到遠處有一條河,河水清潔明凈。然而,他呆立了半天,卻不想前去取水喝。


這時候,同路的行人覺得納悶,就上前問道:「你不是口渴嗎?為什麼找到了水,反而不喝呢?」


愚人拉開嘶啞的喉嚨答道:「你有所不知,這麼多的水,我喝得完嗎?我怕我的肚子裝不下這麼多水,所以乾脆不喝算了。」


路人聽了,不禁搖頭嘆息:「真是無知的人,多麼可憐呀!」

聽了這則故事以後,青年馬上回家告訴父親。父親聽了恍然大悟,於是便與兒子一起學佛向道。


這則故事像極了我們平時的許多在家學佛之人,許多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質,雖然自己也渴望修行,但感覺佛教戒律很嚴格,不確定自己在日後是否能堅守戒律的約束,而放棄受戒;或者不斷定自己是否能夠全部受持,而索性捨棄一條也不受,因而導致自己仍舊流轉生死,沉溺六道。豈不知在戒律上,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就是做不到全部受持,哪怕受持其中一條,也將會成為最終成就的因緣。這就像人走路,我們向前走三步,而後又向後退兩步,最終我們還是比原點向前邁進了一步。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能解渴;佛法無邊,奉行一法,便能得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文化 的精彩文章:

靜心聽佛語 佛度有緣人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
張三丰活了212歲,為什麼會死而復生!
跟誰走得太近了,都會是一種傷害!
男人最容易讓女人朝思夢想的特點……你有嗎?

TAG:道家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弱水三千,惟取一瓢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飲
弱水三千,你只取哪一瓢?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知足就是幸福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看懂的人不一般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看懂的人不一般!
弱水三千,為何他「只取你一瓢飲」?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皇帝也願一夫一妻制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皇帝竟也一夫一妻制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三個星座的真愛一生只有一次
月老靈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歷史上唯一一個只娶一個妻子的皇帝
弱水三千取一瓢,且以深情共餘生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父子倆皇帝居然都為愛殉情,空前絕後!
明憲宗與萬貞兒,史上第一姐弟戀,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最專情的星座,有你的那個ta嗎?
世情如水,我心如杯,任弱水三千,我只取這一杯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