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袁隆平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三千斤技術再創紀錄

袁隆平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三千斤技術再創紀錄

袁隆平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三千斤技術再創紀錄



19日中午,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龍田鎮環陂村,「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模式攻關」項目測產驗收組測產後宣布:該項目年畝產量達到1537.78公斤,項目實驗獲得成功,並創造了水稻畝產量新的世界紀錄。

11月的廣東正值秋收季節,測產驗收在秋陰里展開。經過現場收割、稱重和測算,袁隆平主持的「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模式攻關」項目晚造實割畝產705.68公斤(干谷),加上早造的畝產832.1公斤,最終年畝產量達到1537.78公斤(摺合3075.56斤)。


測產驗收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說,廣東氣候特點是高溫高熱多雨,水稻極易有病蟲害,要實現增產並不容易,尤其今年梅州地區晚造天氣災害明顯,颱風「海馬」帶來的風雨影響很嚴重。該項目華南雙季稻兩季產量相當於以前的三季,是重大突破。


袁隆平在現場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這是超級稻的第五代技術,此次項目成功,代表著中國水稻產量創下了一個新的世界紀錄。而且本次不僅產量有突破,這個品種的大米質量可以與日本的越光米媲美。


這次驗收的項目是袁隆平科研團隊培育的超級稻在全國38個百畝示範片中唯一一個雙季稻科研攻關項目。

華南雙季稻3000斤技術攻關項目自2015年啟動,由廣東省農業廳組織,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華南農業大學為技術支撐單位。廣東省農業廳總農藝師陸國煌說,該項目採取「超級稻+強源活庫優米技術+缽苗機插秧+機械化病蟲綠色防控」技術,好氣灌溉,全程機械化,綠色統防統治病蟲害。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馬國輝說,全程機械化操作是該項目技術特點之一,這也符合我國農業發展趨勢,有利於今後大規模推廣。


我國現有水稻種植面積4億多畝,其中華南雙季稻分布於湖南、江西、廣東等地,播種面積約2億畝,年畝產量約900公斤。如果這一技術能夠大面積推廣,即使按照每畝年產量提高100公斤算,也將明顯增加我國糧食產量,提高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視點:PM2.5防護 口罩別不上心
大麻或能解決美國阿片流行
中國科學院大學將在深圳開「分校」
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行:港科大第13
中科院北京生科院趙方慶團隊提出編碼基因重建的新方法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袁隆平:海水稻技術可增1億畝良田多養活8千萬人
首次採用粉壟技術栽培 袁隆平超級稻欲沖新高
太極拳技術水平分為三個階段含九個級別
金枝國槐、美人梅的夏季嫁接技術
中國砸200噸黃金造了36個超級大傢伙,技術水平已超越美國
上世紀四十年代,老上海傳統中醫技術的展示
中國「黑科技」百強,北京技術約佔八成!
2016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出爐!田永君、盧慶國等280人獲獎
單絲載千鈞--日美競相突破第三代碳纖維技術
江西重獎南昌大學江風益團隊1000萬 技術打破日美壟斷
屠呦呦、趙忠賢榮獲2016年度最高科學技術獎!
一次發射104顆衛星!印度航天技術創新紀錄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獲得河南省第十三屆「校長杯」乒乓球賽前20強
二十八個項目獲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從技術上秒辨歐顏柳三大唐楷
軟銀創下新紀錄:930億美元投資技術初創企業
蜂巢計劃 京東云為未來技術的十二年鋪路
新智元327技術峰會人工智慧創業家夢想秀:山世光、汪冠春、周曦演講實錄(PPT)
中國攻克「天眼」新技術 上千架三代戰機直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