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你真的不要我了嗎?

媽媽,你真的不要我了嗎?

媽媽,你真的不要我了嗎?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路

1


昨晚出門的時候,碰到一個媽媽急匆匆地從我面前經過。


後邊跟著一個2歲多的孩子,一直在追著喊,想哭不敢哭的樣子。


「媽媽,你不能不要我啊!媽媽,等等我。」

「不要跟著我,我不想要你了。」


「媽媽,媽媽……」一邊聲嘶力竭地喊著,一邊跑著步追著。


而媽媽呢?


我看她是用最快的速度走的,臉上帶著怒氣。


好熟悉的場景,好熟悉的味道。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就好比前段時間,拳王鄒市明老婆教育孩子,勾起無數人的回憶,「太正常了,我媽媽就是這樣教育我的。」


起因是兒子軒軒把蛋糕和水混在了一起,於是媽媽對兒子進行了「思想教育」,用詞諸如:


「你這麼調皮,給我走開點,你浪費糧食,滾開點!」


「錢你是爸爸一拳一拳打出來的!」

整個過程軒軒一直在試圖靠近媽媽,討好媽媽,細聲請求媽媽原諒,得到的回應是:滾開點!


就算這很真實,我們從小就這樣被父母教訓過。


但是,父母這麼兇巴巴的說教和傷害,孩子怎麼想?

媽媽,你真的不要我了嗎?


2


很多人會說,凶孩子一次兩次沒關係,瑕不掩瑜,母愛是偉大的,能溶解掉這些小小的傷害。


有人會告訴你「你沒看到,越凶他,他越粘著你啊!「


好強大的邏輯,也許只在親子關係上有這樣的一種存在。


不管是友情還是親人之間,按理是你對一個人凶,他只會反擊你,或者躲開你。


可是孩子不一樣,他們反而竭盡全力靠近你,想方設法地跟你修復關係,直至確定你是愛他的才肯罷休。


最後,父母氣消了,孩子也會無條件地原諒自己的父母,不會去記仇。


這是因為孩子對於父母的天生依賴,同時是安全感構建的心理需求。


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說白了,小生命會意識到沒有了父母,世界將很糟糕,自己無所適從,甚至感覺自己離開父母會活不下去,害怕和恐懼會塞滿內心。


當父母說「你滾」、「我不想要你了。」


這樣的話就會讓孩子如臨大敵,一下子變得畏縮順從。


於是有父母就利用了這一點來懲罰孩子,達到自己的教養目的。


但是結果卻往往讓人難以接受。


曾經有一位媽媽留言說:我真的很後悔,那一次因為自己生氣了,將吵鬧不聽話的四歲兒子關在了門外。那一次之後,孩子就變了,之前能夠獨立睡覺變得不敢自己一個人睡了,變得比以前更加黏自己了。每次看到他那生怕被拋棄一樣的眼神,我就後悔萬分。


安全感丟失了,真的很難找回。


所以,不要去踏這個雷區。

媽媽,你真的不要我了嗎?



3


為人父母,都會偶爾犯一些小錯誤,出於情緒失控,或者出於自身的一些性格缺陷,甚至只是愛開玩笑的個性。


但是孩子會當真。


我前幾天騎著自行車載著兒子去玩,離家遠了之後,他就很警惕地問我


「爸爸,你知道怎麼回家嗎?」


「糟糕,我好像真的忘記了。」我想看看他的反應。


他沒說什麼,應該是知道我認得路。


然後我繼續開玩笑:


「要不爸爸把你放這兒,你自己走路回去。」


「不行,不行」一下子就好害怕的樣子。


我趕緊說不會的,爸爸只是試探下你知不知道回去。


所以當我去超市買了水,坐上坐墊的時候,他趕緊從路邊衝過來。


「你把我忘記了嗎?難道想把我丟這兒嗎?」


我有點詫異地望著他,趕緊蹲下來擁抱了他。


「爸爸不會丟下你的,永遠不會,爸爸會保護你,因為你是我最愛的寶貝。」


這時候小臉蛋樂開了花,跨上車就回家了。


我再也不敢開這種玩笑,更不敢用這種手段去教育孩子。


所以當我看到那個氣沖沖的母親和一個追趕他的兩歲多的兒子時,我的內心就不平靜。


因為每個帶孩子的人都知道帶孩子難,不發脾氣真的很難。


但是這樣的情形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孩子實在可憐,不應該這樣被對待。


如果錯了,可以平和地給孩子指出錯誤,該打手心就打手心,該貼小黑星星就貼小黑星星。


不管如何,用情緒來教育孩子是最無用和最傷人的。


偶爾的失控也許在時間的河流中容易被抹平,


可是一個常常被壞情緒控制的母親,給孩子的傷害,就不會只有一次兩次。


情緒這個東西,很奇怪。


就好像黑暗吞噬光明一樣,黑暗不斷地變得強大。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武俠片里寫的「心魔」。


它會控制一個人的心性。


只要孩子一犯錯,甚至不是錯,也會大發雷霆。


孩子也許是因為貪吃說想要你買一點零食,你就罵他,說他就知道買買買,不知道錢難掙啊。


孩子也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力量不小心推翻了小夥伴,你就罵他總是這麼暴力,給自己惹麻煩。


孩子也許是覺得好玩,想看看蛋糕跟水在一起混合是什麼樣子的,你就說他浪費糧食,不知父母的辛勞。

媽媽,你真的不要我了嗎?



4


童年的安全感是一生里幸福的寶藏,如果想讓孩子真正幸福,就一定要給他一個溫暖自由的童年。這種安全感是否在童年被滿足將決定孩子一生關於幸福的潛意識走向,關係到人格的全面發展,也直接關係到孩子情商的形成。


為人父母,在餵養好孩子的身體時,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不要打著愛的旗號,喊著教育的口號,實際上卻是對孩子心性一次又一次赤裸裸地傷害。


這顆小小的心,需要被理解,


這顆小小的心,需要被尊重,


這顆小小的心,需要被呵護,


很多時候,我們責備孩子不懂事,其實自己就懂嗎?


很多時候,父母怪孩子膽子小,脾氣大,這未嘗不是父母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


如果孩子的心靈里沒有裝滿愛,而裝滿了父母的怒氣和鄙夷,他拿什麼去愛人。


一個孩子總是被父母的情緒虐了一遍又一遍,他將視情緒如洪水猛獸,怎麼去控制自己的情緒,跟誰學習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呢?


最可怕的是,我們一邊談論著當年父母教育我們的痛點,卻又一邊潛意識中重複著父母當年的錯。


在父母成長的道路上,送您四個字「堅定平和」。


愛堅定如磐石,幫孩子構建安全感。


情緒平和,才能養一個心靈快樂而充盈的孩子。


(本文為魚爸原創,圖片來自網路,公眾號轉載可聯繫授權,歡迎個人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支持原創就在文末點贊,歡迎留言!


您所見到的,也許就是朋友需要的!分享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育男孩 的精彩文章:

路過6-18歲,平凡而叛逆的少年時代
拜託,不要逼孩子打招呼了!
真正的成功,就是陪伴家人
10個孩子有9個喜歡恐龍,這是為什麼呢?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TAG:養育男孩 |

您可能感興趣

爸爸,你看看我的臉,我再也不要和媽媽鬥地主了!
「媽媽,您不要再哭泣,我們都是您的兵兒子!」
媽媽不要打我!我玩這些遊戲,真的是為了學習!
你對孩子說過「媽媽不要你了」嗎?
阿姨,你真的沒有看見過我媽媽嗎?
誰是我的媽媽?
易家之言:爸爸媽媽,你再不回來,我就不要你們啦
媽媽,別怪我,只是我看到的和你不一樣!
小孩苦苦哀求:媽媽,我要如何做,你才不打我?
「我怕媽媽不要我啊」
媽媽,你可知道我也不喜歡這樣的你!
我是誰,我在哪,我爸爸媽媽呢?
後媽不該這麼對我,我只是想去找我的媽媽!
媽媽,讓我自己來好嗎?
「媽媽,你能吃冰棍,我為什麼不能吃,我就要吃!」
雖然長得像,但它也不是你的媽媽,好吧!
孕媽媽不要迷信了,這些都被你們玩壞了
媽媽,你為什麼去上班,不能在家陪我嗎?
孩子,你要相信,媽媽是真的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