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知行合一」的宗旨是直指人心

「知行合一」的宗旨是直指人心

「知行合一」的宗旨是直指人心



說起」知行合一」,好像從它產生至今,就沒有斷過質疑和反問,那麼,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合適理解和信心呢?

我們說,所有事物的認知和定義都必須設置在一個前提框架下,不可能有萬精油式的道理,即使是萬有引力定理也只是局限在我們的地球三緯空間,至於其他緯度空間是否同樣適應,還得兩說。「知行合一」也同樣如此!


首先「知行合一」是專門針對朱子學說的「先知後行」的觀點,提出的對立性學術觀點。它是那個時代,對於主流文化價值觀的質疑和反駁,是一種精神的革命,是人性解放的旗幟。主要原因還是當時的時代,社會的精英們和君主,絕大部分是口是心非,說一套做一套,毫無誠意可言,把個社會的精神搞得萎靡不振,烏煙瘴氣,虛偽成風。王陽明先生本著為萬民立命的使命,打破陳規,創新型提出與當時學術觀相反的主張------知行合一。


其次,「知行合一」的宗旨是直指人心,破除弊端,解放人性,幫助大家建立獨立人格,脫離思想的奴才,掙脫學術的包袱。單就這點來說,「知行合一」的觀點無疑是石破天驚,振聾發聵的效用。相比之下,朱子的「先知後行」學術主旨,由於一個客觀前提「理無窮,知無盡」而導致永遠無法真正地「行」。也就是說,讀書人永遠無法成就聖賢的志願。如此,依據朱子學說,照葫畫瓢的結果是,讀書人會永遠被困死在知識的海洋,無窮無盡,耗盡終生精力,做一輩子的精神奴隸是肯定地了。


如此,「知行合一」的正確性和先進性,本不該被懷疑,也不可能不能夠不被理解。但是,現實是,直到如今還是質疑不斷,為什麼?

我想認真地分析和說明下這個「知行合一」的根本性特點。討論「知行合一」和「先知後行」的差異本質性,一定要回到一個基本前提條件下,即對「知」的正確認識。如果把「知」的定義分解成兩個類別:「定性的知」和「定量的知」。其中,「定性的知」是指發自本能的知,屬於本質屬性。而「定量的知」是指累積現象的知,屬於現象屬性。本質屬性和現象屬性,是一物兩面。本質屬性只有真和假的特徵;現象屬性只有多和少的特徵。


這樣一說,大家就不難理解王學的「知」和朱學的「知」根本不是一回事。王學的「知」屬於本質屬性,只對事物的真假進行修正;朱學的「知」屬於現象屬性,只對事物的多少進行修正。所以,如果不設置這個前提,我們就無法探討「知行合一」的「知」和「先知後行」的「知」,到底區別在那裡。可以說,如果一視同仁地把兩個「知」理解成「知識」,那麼,就只能永遠牛頭不對馬嘴了。


按照這個邏輯,「知行合一」的「知」可以理解為:良知、發自本能的規律、本心、道心。而「先知後行」的「知」可以理解為:知識、累計現象的總結、認知、學問。同樣,不僅是兩者的「知」不同,兩者的「行」也不是一回事。兩者的「行」同樣被歸屬到本質屬性和現象屬性。其中,「知行合一」的「行」可以理解為:實踐本能的能力和遵守客觀規律的剋制力;「先知後行」的「行」可以理解為;實踐知識的水平和踐行知識的爆發力。後者的「行」有一句近代語句可以反應出來,即「實踐出真知」。


這樣詳細分析之後,就不難理解,王子學說和朱子學說還真就不是一回事兒。我們不得不佩服王陽明先生的機智和智慧,單就朱子的「知行」現象屬性,其實是沒有可能被駁倒的!因為現象無窮盡,不能因為你能拿出一萬個理由,就可以駁倒人家只能拿出一千個理由的現象。理由就是理由,無法駁斥,而唯一可以駁倒的就是轉換概念和意義,拋開現象屬性,直指本質屬性,從這一點看來,心學無疑是成功的。因此,談及和討論王陽明心學的「知行合一」,必須清醒地接受一個基本前提,它專註於「本質屬性」、「本能屬性」,與「數量」和「現象」無關。


本質屬性和現象屬性的差異,完全不在一個層級。打個比方,一個人餓了要吃東西,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覺,這就是「本質屬性」。而餓了後要吃什麼東西,渴了之後要喝什麼,困了之後要怎樣休息,這就是「現象屬性」。今天我們談論心性之學,都是指「本質屬性」,與朱子的「現象屬性」的學術有天壤之別,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不可說,不能說。

今天我們之所以喜歡拿朱子說事,也是迫不得以。一種新型學學說要標新立異,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樹立一個對立面,在當時乃至今天,不好意思,能夠最合適地被作為對立面的就只有朱子學說了,本來也是因為批駁它而生出的嘛。至於朱子學說,如果撇開本性、本心、本能這些本質屬性不說,那麼,它依然是有它固有的特性和優越性,不可否認。反之,如果把「知行」設置在一個「現象屬性」的前提之下,朱子學說就必然是耀眼辰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覺悟者 事功天下
千古奇文 百讀不厭
不忘初心 真英雄
事情本身不會傷害你 傷害你的是自己對事情的想法與看法
止語修行 無言境界

TAG:王陽明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禪心直指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這十句古語看透人性,直指人心!
弘一法師經典語錄,直指人心!
這段話太毒了,直指人心!
這段話太狠了,直指人心!
這些直指人心的圖片,哪張觸動了你?
直指人心的照片,你能看懂幾張
讀古語十句,看透人性,直指人心
直指當下的四大人生指引:心若不動,萬事從容
茶事│品茶是一種修行,直指大道
這部令人窒息的恐怖片,直指人性最陰暗處!
十句古語看透人性,直指人心!
●這段話太狠了,直指人心!
這些直指人心的圖片,你看懂幾張
王陽明心學:直指當下的四大人生指引,心若不動,萬事從容
王陽明心學:直指當下的四大人生指引 心若不動 萬事從容
佛法里,那些直指人心的美
超精闢感悟人生的句子,字字直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