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空空導彈完勝俄羅斯,數量、質量已實現超越

殲20空空導彈完勝俄羅斯,數量、質量已實現超越

【空軍世界澳洲悉尼專稿】蘇聯解體後,儘管俄羅斯竭力維護世界軍事大國的形象,但仍在武器裝備研製使用方面出現了諸多捉襟見肘的尷尬場面。


例如,以空空導彈而言,目前中國已經取得了相對俄羅斯在質量上和數量上的完全超越,把俄軍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令人驚訝的是,即便是現代空戰中最為關鍵性的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俄羅斯竟也沒有裝備多少發,甚至有西方專家認為俄軍這一類型的導彈不足一百發。

與之相比,中國裝備的霹靂12,以及正在積極研製的霹靂15、霹靂21,在質量、數量上明顯佔優。特別是霹靂12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已經大批量裝備我軍從殲20到殲-8II的多種戰鬥機。



殲20空空導彈完勝俄羅斯,數量、質量已實現超越



上圖中蘇丹空軍的米格-29,就配備了R77主動彈。攝影者為Pit Weinert。

俄羅斯目前唯一裝備使用的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又稱「主動彈」),型號為R77,北約代號AA-12。它一直被認為是接近美國主力空戰武器AIM-120導彈的一種利器。有趣的是,R77是俄羅斯軍火出口的「紅星」。【空軍世界澳洲悉尼專稿】


雖然外銷成績不錯,但西方媒體認為,R77很可能從未在俄軍中批量裝備服役。部分西方專家根據十幾年積累的俄軍戰鬥機作戰巡邏等方面的資料,認為俄軍根本不攜帶這一主動彈進行執勤,完全依賴老舊的R27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


下圖是北約成員國葡萄牙拍攝到的俄軍作戰巡邏的蘇-27,仍掛載zheR27導彈。



殲20空空導彈完勝俄羅斯,數量、質量已實現超越


其中一個重大原因,是俄軍沒有資金升級自己手頭的戰鬥機。俄軍實施防空任務的蘇-27戰鬥機,是蘇聯解體前後服役的早期蘇-27型號,未經改進的話無法使用R77導彈。儘管俄羅斯研製了多種蘇-27先進改進型,並出口到十幾個國家,但俄軍是在最近才開始裝備使用類似的戰鬥機。例如已經出口印度十年以上的蘇-30MKI,在改裝俄羅斯國產設備系統後,以蘇-30SM的名義進入俄軍,並參與了敘利亞戰鬥。


缺少先進戰鬥機,令俄軍即便擁有一定撥款經費,無法更多的裝備使用R77主動彈,這還沒有考慮俄軍不得不優先將經費用於購買戰鬥機。


【空軍世界澳洲悉尼專稿】中國在很長的時間裡是蘇聯/俄羅斯空空導彈的用戶。中國最早進口的是蘇聯霹靂-1指令制導空空導彈。蘇聯獲得的第一枚美國AIM-9響尾蛇導彈殘骸,就是從中國大陸與美製戰鬥機的交戰過程之中間接得到的。隨後蘇聯根據這一基礎仿製改進的導彈通過技術轉讓進入中國空軍,代號為霹靂-2,它是改革開放前後我軍唯一實用的空空導彈,執行過攻擊美軍高空偵察無人機的任務。蘇聯解體後,中國也進口了一定數量的R27、R77導彈,主要由我軍引進的蘇-27、蘇-30戰鬥機攜帶使用。毫不誇張地說,就實戰部隊攜帶R77實戰演練、作戰巡邏而言,中國空軍的R77比俄軍的同類露臉機會大太多了!


R77主動彈是一個「命運坎坷」的武器,它在1982年開始研製時叫做K-77。但在1987年,該導彈項目一度下馬,主要原因是9B-1348制導頭存在嚴重問題。



殲20空空導彈完勝俄羅斯,數量、質量已實現超越


隨後,改進型K-77M導彈研製項目上馬,配有修改過的9B-1348M1制導頭。蘇聯解體時,該項目再度中斷。當時也是中國空空導彈研製工作最為艱難的時期,霹靂4早已下馬,霹靂11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進度緩慢,解放軍空軍沒有可用的機載雷達制導空空導彈。


但在2000年後,中國霹靂-11、霹靂-12相繼投入部隊使用。主動雷達制導的霹靂-12,最初由殲-8II最新改進型殲-8F攜帶,後來逐步進入使用殲-10、改進型殲-11的部隊。其外銷型SD10導彈進入國際市場的時間,比解放軍使用的霹靂-12曝光還要更早一些。在這一時期,中國空空導彈完成了對俄羅斯R77導彈的超越,在數量上迅速領先,在質量上也獲得了制導頭總體設計、數字化、體積重量優化等方面的優勢。



殲20空空導彈完勝俄羅斯,數量、質量已實現超越


【空軍世界澳洲悉尼專稿】反觀俄羅斯方面,蘇聯解體時,K-77M據稱已經有了200多枚的庫存量,但它的一個致命缺陷是:主要生產廠家在烏克蘭。蘇聯解體前,烏克蘭交付的這批R77導彈已經位於俄羅斯的空軍測試中心,因此俄軍對這些導彈進行了一定的測試和打靶,但一直沒有將它們批量裝備到實戰部隊單位之中。



殲20空空導彈完勝俄羅斯,數量、質量已實現超越



從發展過程來看,外國客戶的投資是R77主動彈得以最終研製成功的關鍵 —— 這是俄羅斯許多近20年研製的武器常見的一個規律,特別是戰術武器大多仰仗「外國金主」的注資。在這一背景下,俄羅斯空軍使用的戰鬥機、導彈,很快就出現了落後於引進俄羅斯戰機導彈的外國用戶。中國作為俄羅斯戰鬥機的關鍵性用戶,在研製發展本國自主的戰鬥機、空空導彈的同時,分批進口了蘇-27、蘇-30,以及最新的蘇-35戰鬥機。自然R77也成為了我軍裝備的第一種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由蘇-30戰鬥機攜帶使用。依然以新型蘇-30為例,俄羅斯空軍比中國、印度空軍晚了十幾年獲得這種空空、空地能力兼備的「全狀態」蘇-30,而且裝備數量依然較小。


【空軍世界澳洲悉尼專稿】R77導彈第一個全面測試成功、批量定型生產的型號,配備了9B-1348E制導頭,先後出口阿爾及利亞、中國、衣索比亞、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蘇丹等等國家,主要是以出口戰鬥機配套武器的方式進入上述國家空軍。甚至敘利亞空軍也裝備了這一先進導彈。但是中國此時已經徹底轉向自行研製先進空空導彈,幾乎不再進口俄羅斯戰鬥機與空空導彈,這令俄羅斯軍工行業喪失了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中國的蘇-35戰鬥機訂單必然將包括一定數量的R77導彈,但從各種報道來看,這一訂單的注資幅度只能維持俄羅斯相關企業較低強度的運轉,並不能帶來質的改變。


敘利亞空軍報道視頻中出現的R77導彈,由米格-29戰鬥機攜帶



殲20空空導彈完勝俄羅斯,數量、質量已實現超越



如果說主動雷達制導型號的R77應該以極少的數量裝備了俄軍,那麼R77其它發展型號則肯定不曾裝備現役部隊。這包括了R77P反輻射導彈、R77T紅外製導導彈、R77PD衝壓動力超遠程導彈。唯一可能裝備的是正在為俄羅斯/印度聯合研製的T50隱身戰鬥機配備的K77M項目,這是R77的戰鬥機彈倉內掛型號。


俄羅斯空軍真正想要裝備使用的其實是R77-1改進型導彈,因為它解決了R77的若干設計缺陷,包括了改進氣動設計的頭部,更可靠的9B-1248制導頭,新的彈翼。R77-1已經由俄軍極為寶貴的蘇-27SM-3戰鬥機進行了試射 —— 這是俄軍蘇-27最新的改型,實際上與出口中國的改進型蘇霍伊戰鬥機相近,但服役時間要晚得多。


R77-1在俄軍媒體報道中出鏡的次數比R77還要少。雖然它使用的AKU-170發射架出現過在俄軍視頻之中,但導彈本身卻幾乎沒有曝光過。這只能說明俄軍實戰部隊幾乎沒有使用這一最新型R77導彈。【空軍世界澳洲悉尼專稿】


與之相比,在同一時期中國啟動了若干全新一代空空導彈的研製。這包括了隨殲20戰鬥機試飛工作深入進行而曝光的霹靂10格鬥導彈,這一導彈的先進氣動布局代表了領先俄羅斯R73空空導彈一代的技術水平。近日疑似更為先進的霹靂21或霹靂15導彈的照片出現在網上,該導彈採用了無主翼布局,這是R77無法企及的先進氣動布局,具有阻力小等突出的優點。


在敘利亞戰鬥之中,俄軍的蘇-30SM戰鬥機攜帶了R77導彈。這也算是R77首次參與實戰部署,但因為蘇-30SM戰鬥機數量太少,主要執行戰術空地打擊任務的依然是蘇-24、蘇-25、蘇-34等較老的飛機,而它們只具備使用R73近距空空導彈或者R27半主動雷達空空導彈的能力。所以R77在敘利亞依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在土耳其擊落一架俄軍蘇-24後,俄軍發布了較多蘇-30SM攜帶R77導彈的報道照片和視頻,以增強對土耳其的威懾作用。


【空軍世界澳洲悉尼專稿】總而言之,隨著中國霹靂12等先進空空導彈大量服役,我軍在這一領域已經反超了以往的老師:俄羅斯。在霹靂10、未來的霹靂21/霹靂15服役後,優勢將進一步拉大,屆時俄羅斯很可能不得不考慮引進中國空戰武器核心技術,這將會是非常有趣的「逆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世界加特林 的精彩文章:

遼寧艦1130近防炮揭秘,為何坐定世界第一寶座?
這些戰機的廁所太糟糕,男飛行員難受、女飛想哭
中國噴氣式反潛導彈首次曝光!射程翻倍獵殺美核潛艇
巴基斯坦引進殲20?印度將軍警告「後果很嚴重」
中國空軍摧毀日本必勝神話,飛行員灑熱血保和平

TAG:空軍世界加特林 |

您可能感興趣

遼寧航母上的殲-15艦載戰鬥機數量越來越多 或已超編
數量越來越多了,空警200曾造成解放軍最嚴重的空難
中國空軍的壓倒性優勢!中印邊境戰機數量對比已達10:1!
印度意圖超越中國,核導彈數量增加10枚,實力卻依舊不如解放軍
中國殲15戰機數量終於曝光!俄羅斯已被全面超越了
越南防空空軍到底有多少架直升機?清點之後發現數量和質量都很驚人
美空軍竟然接連發生戰機墜毀事,2天4架數量速度堪比印度
中國空軍各種戰機最新大片 殲20數量越來越多了
實力不敵數量壓制:中國核潛艇不敵美國靠數量和建造速度反勝一籌
數量看差距:印度空軍空運能力超中國居世界第三
中國仍服役大量殲7戰機!數量高達300架,成為空軍主力戰機
俄羅斯要造輕型航母,排水量為4萬噸飛機搭載數量50架
中國空軍憑藉殲20的性能優勢與數量優勢,在亞太地區確立起無可爭辯的空中優勢
漢和稱中國將購買數量龐大的S400防空導彈:國產導彈不夠用?
痛心疾首:美空軍或面臨殲20數量逼平甚至超越F22的尷尬局面
中國海軍巨浪-2C潛射彈道導彈設想 分導熱核彈頭數量還是太少
中國戰略導彈技術正接近美俄,核彈頭數量還差的太遠
中國空軍多機編隊持續飛行訓練 殲20數量急劇減少
分析:美海軍現役核潛艇部隊的質量與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