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新書推薦:儒釋道三教關係研究論文選粹

新書推薦:儒釋道三教關係研究論文選粹

新書推薦:儒釋道三教關係研究論文選粹



書名:儒釋道三教關係研究論文選粹

主編:張廣保、楊浩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1

張廣保:儒、釋、道三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儒、釋、道三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最重要的在於文化認同。近年有學者提出「文化中國」,就是要倡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曾經經歷了幾個重要的歷史發展階段,這就是:由春秋戰國以前的華夏族到秦漢時期形成的漢民族,以及今天的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其生存地域也隨之擴大。然而,我們也要看到,在歷史上,中華民族也曾歷經坎坷,其主體民族多次被游牧民族征服,典型者例如元、清。我們民族的統一歷史也曾數次中斷,由統一轉向分裂。但中華民族卻並未在分裂中解體,而是在每次分裂之後迎來一次更為波瀾壯闊的統一,中華民族正是通過這種由分裂再統一的迂迴形式不斷發展壯大。這在世界文明史中也是一個奇蹟。那麼創造這一歷史奇蹟的主要原因何在呢?我認為還要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構造中去尋找答案。


眾所周知,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與印度是一體延續,綿延不斷,直至今日。而與印度相較,中國又有統一時間更長、主體民族更穩定等特點。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中國獨特的儒、釋、道三教互補互融的三元一體的穩定文化結構無疑是一重要基石。這在歷史上表現得很明顯,每當異民族以武力在政治、軍事上征服中國之後,最終卻在文化上為主體民族的文化所征服。中國傳統文化就好比一個吸納器,它能將歷史中各種異質文化吸納、包容在一起,並最終摶聚鑄就成一個文化統一體。


中國文化對中華文明生命力的這種持續支撐就是文化作為軟實力的最好詮釋。因為從軍事實力上看,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並不總是處於強勢,由於中國北部毗鄰廣大草原游牧部落活動區域,這就決定了奠基於黃河、長江兩河流域農業區的中原王朝長期受到來自北方草原民族的軍事壓力。又由於農業文明的軍事力量的機動性相對於草原游牧民族天然處於劣勢地位,這就造成了歷史上中原王朝的發展進程經常由於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侵襲而被中斷,從而陷入政治解體、政權分裂的狀態。典型者如東晉南北朝時期、宋遼金元時期,中原統一王朝都是因為來自北方(包括西北、東北)勢力的衝擊,從而陷入政權解體的狀態。


然而,與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解體後再也不能重建的結局不同,令人驚訝的是,每次中國的統一政權解體之後,經過或長或短的分裂對峙,最終都能釀造成一個規模更大的政權統一體。在這新的統一體中,無論是主體民族還是其生存空間,都大大地得以拓展。中華民族及所棲居的地理空間就是通過這一獨特方式不斷發展起來的。至於為什麼中華文明及創造這一文明的民族——中華民族能在不斷解體之後實現重建,我認為,其內在原因不在其軍事優勢(實際上軍事方面中原王朝並不具備優勢),也不在其政治、經濟優勢,因為這些方面世界其他解體的古代文明也曾經擁有,而在於其擁有的獨特文化構造,這就是以儒、釋、道互補為核心的三元一體的穩定文化構造。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每次草原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征服,都無法擊破這一三元一體的文化結構,反而帶上自身獨特文化因素連同其民族、土地一同歸依中原主體文化,從而為中華文明不斷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獨特貢獻。從這點看,草原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征服並非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負面因素,相反,倒可看成一次更大發展的蓄勢。那種把中國歷史上分裂時代看成黑暗時代的觀點,乃是不懂得陰陽相生的歷史原則。因此,我們說中華文明之所以能綿延幾千年而不中斷的奧秘就在於其三元一體的穩定文化結構。三足鼎立,既有分別又互相支撐。這種獨特的文化結構在世界其他文明中極為罕見。


與世界上其他主要奠基於神性中心的單一文化系統例如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文化等不同,中華文明實際上是以儒家為表顯的三教合一的綜合文明,正是這一點使它有別於其他文明,而凸顯出中國文明的包容性。中華文明是以儒、釋、道等三支為基幹支撐起來的,它們共同構築起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系統。儒釋道三教各有擅長,它們互相補充,長期以來對傳統社會廣泛滲透,對中國古代歷史同時產生深刻的影響。南宋孝宗在《原道辯》曾說,中國文化是以佛教治心,以道教治身,以儒教治世。劉謐《三教平心論》卷上。這句話恰當地指出了三支文化力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佔有的位置。在這三支文化力量中,儒家文化對於維持社會穩定及發展發揮主導性作用,而道家特別是其無為而治、以質化文的返本歸根式的思想觀念,則對於王朝的重建及休養生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至於佛教以其開張三世、貫通幽冥的高超的生命境界,無疑對中國人平衡其過於執著於現世的心靈,有著清醒劑的作用。如果說世界上其他幾種主要文明像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只是一種單一的宗教文明,相比之下,中華文明就是以儒釋道互補為基本特徵的複合結構。三足鼎立,其支撐更牢固。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中國古代社會為何具有如此超強的穩定性、中國的歷史又為何能延續五千年而不中斷等這一世界歷史中極為罕見的歷史現象。


從中華文化發展的歷史看,中國文化以儒、釋、道三教為主體的三元一體互補結構,乃是通過與世界上其他文明的交鋒,吸收其他文明價值系統之所長而形成的。這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首先是通過對印度文明的融合,改造吸收印度文明的載體——佛教的思想觀念而達成的。因此,從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我們說中國傳統文化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具有很高的學習、更生能力。又正是因為這一原因,中國文化才能不斷克服自身的弱點,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同時又不喪失自身的文化認同,才使得她不斷走向成熟,從而延續自己的慧命。從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看,也曾遭遇異文化系統的挑戰。我們注意到,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中國歷史上在中外文化上曾經歷兩次全盤西化的過程,其中最早的一次全盤西化就是印化即印度化。對此,現代很多人對於這段文化歷史都已相當陌生,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是一種以現世主義為導向的禮樂文化。依據現存經典文獻諸如《尚書》、《易經》、《詩經》及三禮的載述,這一文化體系在「前三代」即堯、舜、禹就已定型,而在「後三代」即夏、商、周時期則臻於成熟。孔子的「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的感嘆就是表述對西周禮樂文化的嚮往。儒家正是因為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禮樂精神,才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爭鳴,百家競起,實際上都是對禮樂文化進行批評、反思,而沒有就這一文化的根基予以質疑。因而我們可以說,百家的論爭只是在同一文化體系範圍內部的爭論,無論是道家對儒家的批評,還是墨家與儒家的爭衡,都只是在同一價值體系中展開的,而沒有從根本結構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突破。隨著後漢之後佛教的傳入以及由之引發的三教論爭,乃使中國傳統文化直接面臨著另一成熟文化——印度文化的挑戰。由於印度文化具有濃厚的出世主義色彩,這對中國文化來說相當陌生。因此,佛教宣傳的三世輪迴、因果報應、緣起性空、涅槃寂滅等觀念在當時對中國人引起極大的震動。以禮樂文化為特色的中國文化關注現實人生、關注此世生活,這無疑具有其特別的優勢。不過與周邊其他文化特別是印度相比,它的弱點也是很明顯的,其中尤可注目者就是它的精神視域相對狹窄,其對生存的理解具有平面化的傾向。不少論者都指出在中國文化中對來世學的探討相當薄弱,日本著名的印度學者中村元認為,中國人沒有實踐深刻的宗教反省,孔子的學說中欠缺諸如「原罪」、「拯救」等觀念,而這在印度和西方宗教中都是基本觀念。中村元指出:「在印度與中世紀歐洲一樣,生活於現世是為了更好的來世作準備的思想非常強烈。然而在中國,這種思想並不常常抬頭,在這方面或許可以說,中國人沒有實踐深刻的宗教上的反省,那就是說,中國人沒有很深的罪障意識。人們常常指出,在孔子的教說中沒有 原罪"或 拯救 的觀念。」《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中村元著,林太、馬小鶴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172頁。關於中國文化這一弱點,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教論爭中,就有不少論者予以指出。例如東晉高僧慧遠就說:原其所由,由世典以一生為限,不明其外。其外未明,故尋理者自畢於視聽之內。此先王即民心而通其分,以耳目為關鍵者也。《三報論》,《弘明集》卷五。這就很明確地指出中國文化討論的範圍局限於此生,而對此生之外則未涉及。由於慧遠等活躍於東晉南北朝的高僧本來對中國本土文化就很精通,因此他們的批評確實切中中國文化的弱點。的確,無論是儒家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還是道家《莊子》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中國文化整體來說是一種現世中心導向的文化。難怪當他們碰到以佛教為代表的印度文化開張三世、究極幽冥、超邁生滅、體證涅槃等顯示立體多維的思想視域時,精神為之震撼。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對中、印文化之優劣進行分判時,這一時期的不少崇佛者都稱釋迦牟尼為「眾聖之王,四生之首」《宋文帝集朝宰論佛教》,《廣弘明集》卷一。、為「大聖」《歸正篇序》,《廣弘明集》卷一。,而對中土文化進行貶抑。這種獨崇佛教,貶抑儒、道的態度在佞佛皇帝梁武帝身上達到頂峰。他在《敕舍道事佛》一文中,竟然將中國傳統的儒、道二教都斥為邪教,並號召臣下反偽就真,舍邪入正:老子、周公、孔子等,雖是如來弟子,而化跡既邪,止是世間之善,不能革凡成聖。其公卿、百官、侯王、宗室,宜反偽就真,舍邪入正。《廣弘明集》卷四。考慮到在當時普遍將印度稱為西方、西土,因此蕭衍這種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否定態度,似乎可以視為中國歷史上最早一種全盤西化、印化的主張。這對長期以來習慣於「夷夏之辨」、執持華夏文化優越論的中國士大夫不啻晴天霹靂,其引發的震撼也許只有鴉片戰爭時期泰西文化的大規模傳入對中國文化的挑戰差可比擬。

從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看,這次由佛教傳入為契機而引發的中、印文化交鋒,乃是中國文化首次遭遇另一高度發展的、成熟的文化體系的挑戰。由於佛教宣傳的基本教義諸如因果報應、六道輪迴、涅槃解脫、三世相續等等,中國傳統思想均較少觸及或者闡述不充分,因此,在這場長達八百年之久的中、印文化的衝撞中,我們看到華夏文化的中心意識第一次受到質疑。當然,我們進一步看到,通過三教論爭,中國本土文化並未解體從而喪失其自身認同,反而是通過爭論,士大夫對儒、釋、道三家思想的特點把握得更為充分、明晰。佛教也正是因為能平衡中國文化中過於強勢的現世主義而得到精英階層的追捧,並被接納到中國文化中,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就中國文化來看,佛教及其所承載的印度思想的傳入,大大拓展了中國文化的精神視域,提高了中國思想的思維抽象能力,彌補了中國文化現世主義導向過於強烈的俗世主義弊端。


此外,從世界文明的大視野看,作為世界兩大古老文明的中、印文明在歷史上的衝突、交鋒及其所採取的解決途徑,為當今全球化時代解決各文明之間的衝突提供了借鑒意義。


中國文化經歷的第二次全盤西化就是我們現在正親歷的中、西文化衝突。美國學者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一書中,對冷戰之後出現的世界各種力量對比的新格局進行反思,提出一種理解世界的新的思路。他淡化了過去那種以種族論、意識形態論作為標記符號的觀點,而只講文明之間的「交鋒」,其中提到冷戰之後,中國的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及伊斯蘭文明等文明之間將展開生存發展的競爭。未來世界歷史將圍繞此一主線而展開。該著作對文化的研究跨越了傳統單純的民族傳承。這種獨特的視角對於我們的研究具有相當的啟發意義。但是,書中對中國文化的把握並不確切,其中單純以儒家文明來指代中華文明顯然是不恰當的。因為中國的文明實際上是以儒家為表顯的三教合一的綜合文明,正是這一點使它有別於其他文明,而凸顯出中國文明的包容性。此外,從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看,中西文化的正式交鋒並不始於今天,早在明代後期,隨著西方傳教士的進入就已正式拉開帷幕。


當前我們正處於多元文明並存、競爭的全球化時代,以科技文明為主要特徵的西方文明正全方位影響、衝擊著中華古老文明,這是自魏晉南北朝以來中華文明第二次遭遇另一異質的、高度發展的文明的挑戰。我們注意到,中、西文明的正式交鋒,如果從晚明算起的話,迄今已持續四百多年,而且這一過程仍未終止。這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佛教傳入為契機引發的長達八百年以上的中、印文明的交鋒相比,其規模、影響度以及時間跨度都差可比肩。我們也看到,在這次中、西文化的衝突中,曾出現五四時期發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全面質疑的聲音,諸如「打倒孔家店」式的全盤西化的口號,與第一次全盤印化時期梁武帝斥周孔之教為邪教何其相似。我們也驚喜地看到,自那以後,中國文化在經歷低谷之後並未完全解體,相反,我們今天在吸納西方文化的科技、政制等諸多優勢之後,中國文化再次以其博大的包容姿態主動迎接挑戰,從而不斷面向時代,走向更為輝煌的未來。

呈現在讀者諸君面前的這部《儒釋道三教關係研究論文選粹》是我院為推動學術界三教關係研究而編輯的一部參考資料。這部資料共挑選有關三教關係研究的論文共40篇,主要選擇自民國以來直至現代學界有關這一專題的研究論文。所選論文既有發表於港、台學術刊物者,也有刊於大陸各種刊物者,另外還有少數出於國外漢學家之手、由國內作者翻譯過來者。選入論文作者方面,既有前輩大家,也有近年來活躍於學界的新秀。我們編選的主題按照三教關係、儒釋關係、儒道關係、道釋關係等來分類,意在反映三教關係的方方面面。我們試圖通過這部三教關係論文的選編為學界了解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個窗口。至於這一目標能否達到,只能由今後學術界的反應來評判。


張廣保


於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


2013年12月


2


目錄


三教關係


三教異同說/姚永朴


五朝學/章太炎


中國形上學中之宇宙與個人——一九六四年第四屆東西方哲學家會議論文/方東美著孫智燊譯


漫議儒、釋、道——中國哲學的特質/[英]弗·康普勒斯東著李小兵譯


唐宋以後的三教合一思潮/任繼愈


論儒、釋、道「三教歸一」問題/湯一介


「三教合一」在我國發展的過程、特點及其對周邊國家的影響/黃心川


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樓宇烈


儒、佛、道三教的結構與互補/牟鍾鑒


儒、佛、道的境界說及其異同/蒙培元


論六朝時期的三教關係與世界宗教大同理想/李中華


諸子百家與儒道佛三教的社會文化功能/李存山


敬、靜、凈:儒道佛心性論比較之一/羅安憲


關於儒、道、佛三家的理論極限/韓東育


從儒釋道「三教」看我國傳統政教關係的特點/楊軍


人類中心主義、超人類中心主義和反人類中心主義——儒、道、佛學之生態倫理思想比論任俊華/李朝運


論儒釋道「三教合流」的類型/李四龍


儒釋關係


與蔣再唐論儒佛義/馬一浮


關於宋明理學之性質/熊十力


謝靈運《辨宗論》書後/湯用彤


儒佛異同論/梁漱溟


陳碧虛與陳摶學派——陳景元《老子》、《莊子》注校記/蒙文通


三論禪宗與理學/錢穆


唐代儒家與佛學/高觀如


略談宋明儒學與佛學之關係/唐君毅


儒、佛以心性論為中心的互動互補/方立天


道學與佛教——議論的場合與範疇/[日]土田健次郎著吳華譯


儒學、中國文化與世界多元文明——以儒佛道三教關係為視角/洪修平


從存有論與心性論談儒家與佛教的區分/曾錦坤


儒道關係


老子與孔子之「道」:類別根源性質及作用/蒲薛鳳


儒道二家的生死觀/傅偉勛


簡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思想互補/許抗生


論儒道兩家之互為體用義/曾昭旭


孔子之仁與老子之自然——關於儒道關係的一個新考察/劉笑敢


中國古代道儒二家宇宙論的異同及其意義/萬里


道釋關係


《太平經》與佛教/湯用彤


佛道相通相同的形上關係抱一·凝神·真如/劉光義


道教和佛教形上超越的觀念——哲學對比的研究/[美]蘇海涵著仲曼萍、盧雪燕 譯丁煌 校改


魏晉南北朝道教、佛教思想關係研究/張廣保


心性本體與道性道體:中國佛教心性論對道教心性論的影響/楊維中


附錄:三教關係研究論著目錄


一、漢文論文


二、漢文著作


三、日文研究


四、西文研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學術研究 的精彩文章:

「道教學術沙龍」 第11期 主題:第一屆博士生工作坊
孫齊:中古道教法服制度的成立
我要漂亮姐姐
日本道教學會第六十七回大會
第1號 第120號を公開致

TAG:道教學術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傳喜法師:儒釋道文化是中華文明之魂
《西遊記》:講述「儒釋道」融合修鍊的心靈修真歷程
馬伯樂:中國的民間宗教與儒釋道三教
融匯儒釋道 明代水陸畫 關羽一枝獨秀
並非儒釋道,中華文化的根源是道儒法
談科學與儒釋道三家的關係和「民科」現象
樓宇烈: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
老子、孔子、慧能,儒釋道三聖塑造中國文化
南懷瑾老師:儒釋道三家文化的各自偏重
儒釋道三教為什麼能夠在中國和諧並存融合發展?
沉思:當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奇異博士》向儒釋道看齊
儒釋道最經典的箴言名句!
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所創「陽明心學」堪稱震古爍今
最新消息:科學家解釋道各國正在計劃建造月球基地
聖熙股份敬城堯——暢談儒釋道文化
《周易》中的「洗心」——儒釋道共有的智慧
儒釋道:人佛仙
茶修隨想-儒釋道介入人類生活究竟指引了什麼?
聶建松:西天取經的《西遊記》,和儒釋道三家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