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概述道教系師張魯建立「義國」政權始末

概述道教系師張魯建立「義國」政權始末

早期道教有兩個派別,即五斗米道與太道。太平道在黃巾起義失敗之後,便被統治者禁止流傳而漸漸消亡了。五斗米道在二傳至系師張魯時,都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張魯,字公祺2,沛國豐人。祖父即五斗米道創始人祖天師張道陵,父為嗣天師張衡。祖天師張道陵,嗣天師張衡,系天師張魯祖孫三人,即道教俗稱之「三師」、「三張」。

概述道教系師張魯建立「義國」政權始末


系師張魯於漢光和己未年(179年)襲教。他在漢朝末年諸侯割據的特殊歷史環境下,依據各方面有利因素,英明果斷,把五斗米道的治國方略、經濟綱領與漢中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機的結合,創造性的建立了一個「雄據巴、漢垂三十年」3、「民夷便樂之」4的地方性政權。教內稱該政權為「義國」(天師道早期經典《大道家令戒》如此稱呼)。創始人即系師張魯,位於漢中地區,都南鄭,「政教合一」便是該政權最顯著的特色。本文著重對該政權從建立到滅亡的過程作一概述。


一、義國政權之建立。東漢後期,土地兼并現象嚴重,統治越來越腐朽,導致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公元184年太平道首領張角組織全國幾十萬教民同時起義,史稱「黃巾起義」,起義隊伍一度發展到百餘萬人。這引起了統治階級的極度恐慌。他們急忙調集軍隊予以鎮壓,並號召豪強地主以私家武裝助剿,黃巾軍與之進行了英勇的戰鬥。黃巾起義軍後來雖然戰敗了,但是卻有著深刻的影響。它基本瓦解了東漢腐朽黑暗的統治,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秩序。豪強地主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乘機擴充武裝,積蓄力量,形成了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割據勢力。這就為義國政權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歷史環境。


漢中平元年(184年)5時任監軍使者、益州牧、陽城侯6的漢魯恭王之後劉焉出於割據一方的目的7,命張魯為督義司馬8,令其與別部司馬張修9共同領兵攻打漢中太守蘇固。攻下並佔領漢中之後,張魯斷然「襲修而殺之,並其眾」10。此時,雖然名義上張魯仍是益州牧劉焉的部下,漢中仍然是漢中的一部分,但是,張魯已經是漢中地區的實際控制者了,並且已然對漢中地區進行了有效管理。所以,義國政權這時候實際上已經建立起來了。張魯與提拔他的益州牧劉焉關係也是較為和睦的。這種良好的關係一直維持到劉焉去世才告破裂。


漢興平元年(194年)「(焉)癰疽發背而卒。……詔書因以(焉子璋)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 11義國政權通過系師張魯達十餘年的銳意經營,實際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劉璋新任益州牧,看到張魯漸漸強大而難以控制再加上「巴夷杜濩、朴胡、袁約等叛詣魯(《華陽國志》)」等一系列不以劉璋意志而轉移的事情發生,所以劉璋極為不滿,以張魯「稍驕恣」12為由,「殺魯母及弟」13,雙方「遂為仇敵」14。張魯大怒,「遂據漢中」15,並打出「師君」旗號公開反對益州牧劉璋及東漢中央政府,這也標誌著「義國」政權的正式確立。益州牧劉璋「累遣龐羲等攻魯,數為所破」16。之後,「以羲為巴西太守,領兵(屯閬中)御魯」17。此後,義國政權與益州便一直處於武力對峙的狀態中。東漢政府方面,因為「力不能征」18,故「寵魯為鎮民巾郎將領漢寧太守」19,「通貢獻而已」20。之後,「民有地中得玉印者,群下欲尊魯為漢寧王」21,獨功曹巴西閻圃諫止張魯曰:「漢川之民戶出十萬……今承製署置,勢足斬斷,不煩於王,願且不稱,勿為禍先」22。系師張魯聽從閻圃的勸諫,沒有稱王。

漢建安十六年,在赤壁之戰遭受重創的曹操通過三年的休養生息,已經恢復了元氣。三月,曹操派遣尚書僕射鍾繇領兵攻打張魯,大軍經過河東時,卻驚動了以馬超為首的關中諸將。馬超皆以為曹操此舉目的是襲擊自己,所以,馬超便絡韓遂、楊堪、成宜等將帥一齊反叛。曹操為平息此次叛亂,便暫時打消了征討張魯的計劃,轉而命安平亭侯曹仁行安西將軍,拒馬超等叛軍於潼關。曹操西征張魯的計劃雖然已經打消,但是此計劃對漢中與益州的局勢仍然產生了影響。益州牧劉璋得知了這個計劃之後,擔憂「(曹操)因張魯之資以取蜀土」21。別駕從事張松獻計曰:「劉豫州(指劉備),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使之討魯,魯必破。魯破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也。」22劉璋採納了這個意見,「遣法正將四千人迎先主(亦指劉備)」23。迎接來了劉備之後,又是「增先主兵」24,又是「賂遺以巨億計」25,希望劉備能領兵攻打系師張魯。可是劉備另有打算,「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26。


馬超、韓遂等叛之後,曹操在馬韓二人中使反間計,導致馬、韓二人「更向猜疑」27,不能同心抗曹,結果「軍以大敗」28。馬超失敗之後,「率諸戎以擊隴上郡縣」29,因麻痹大意,蹈「進退狼狽」30之境,「乃奔漢中,依張魯」 31。系師得此良將,大喜,以馬超為「都講祭酒」32,並欲「妻之以女」33。在有人力諫之後才打消以超為婿的念頭。馬超奔漢中之後,「數從魯求兵,欲北取涼州。魯遣往無利」34。後因「魯將楊白等害其能」35,馬超「遂從武都逃往氐中,轉奔入蜀36。建安十七年,劉備南征劉璋,留中郎將霍峻留守蕸萌關,系師「遣將楊帛誘峻求共守城」37,為霍峻嚴辭拒絕「帛乃退去」38。


二、義國政權之覆亡。時至建安二十七年,義國的政權存在了三十年後,才真正面臨著被兼并的威脅。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已經剷除了關中馬、韓、隴西宋建等異己勢力,並平息了宮廷內亂之後的曹操親率十萬大軍39西征張魯。系師在強敵壓境的情況下,毫不畏懼,有條不紊地組織抵抗。他審時度勢,針對敵強我弱的力量對比,採取了縱深防禦的防守辦法。曹軍「自武都入氐」40,張魯便利用他在少數民族群眾中巨大的影響力,鼓動「氐人塞道」41。四月,「(曹軍)自陳倉以出散關至河池」42,張魯再次「(命)氐王竇茂眾萬餘人,恃險不服」43。這兩次少數民族勢力的抵抗行動,雖然並沒有給曹軍帶來較大的損失,但是卻有效地拖延了大軍的行程,給系師張魯集結兵力,組織更加牢固的防禦體系贏得了寶貴充量的時間。


經過四個月的長途跋涉,曹軍終於艱辛地開至義國政權的門戶——陽平城。陽平城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所以系師張魯便將縱深防禦的最後一關設在了這裡。在陽平城,系師組織的防禦體系是非常牢固的。首先,根據險峻的陽平山地型,構築了一個「橫山築城十餘里」44的防禦工事;其次系師任命自己親弟弟張衛和大將楊昂率精兵數萬屯于山上,以逸待勞;再次,採取堅壁清野的戰術,將附近的麥子悉數收割入域內。而曹操一與卻因為低估了漢中張魯的實力沒有正確的認識,故準備也不夠充分,部隊的士氣也比較低弱,甚至已經出現了缺糧的現象。45但是屢經戰事的曹操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撤兵,而是仍然硬著頭皮組織了一次次猛烈的進攻。張衛部隊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曹張雙方大戰三天46之後,還是攻克不了,並且「士卒傷夷者多」47曹操見屢攻不下,也產生了撤退的念頭,到此時,系師張魯精心細緻組織的「陽平城保衛戰」基本已經勝利。但是「天祚大魏」48,「魯守自壞」49。陽平守軍「見大軍退,其守備解散」50,曹操此時,則將他的用兵之道發揮得淋漓盡致,又是「密遣解剽,高祚等乘險夜襲」51,又是「(以)野麋數千突壞衛營」52,又是「多出弩以射其營」53。終於,實力相比懸殊的陽平戰役以曹軍大勝而告終。南朝裴松之引《姿別傳》注《劉放傳》曰:昔武皇帝征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


系師得知精心組織的「陽平防線」為被曹軍攻陷後,便想到了降曹,功曹閻圃又諫曰:「今以迫往,功必輕;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拒,然後委質,功必多」54。系師從之,於是率家人及餘眾「奔南山入巴中」55。「左右欲悉燒寶貨倉庫,魯曰:『本欲歸命國家,而欲未達。今之走,避銳鋒,非有惡意。寶貨倉庫,國家之有』。遂封藏而去」56。「(曹軍)入南鄭,盡得魯府庫珍寶」57,「甚嘉之(張魯)」58。曹操進駐南鄭後,便「復漢寧郡為漢中」59,並將漢中分為幾個郡,分別任命郡寧,以避免重蹈系師之路,建安二十年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賓邑侯杜濩附(曹)」60,曹操再分巴郡,為防止再次出現割據勢力,曹操可謂費盡心機。十一月,曹操「以魯本有善意」61,乃「遣人慰喻」62,「魯自巴中將其餘眾降」63。先主劉備也想召降系師張魯,他打敗劉璋攻下益州並自領益州牧後,聽說了曹操「宣漢中,張魯遁走巴西」64的情況,連忙命偏將軍黃權為「護軍,率諸將迎魯」65,聞得系師已經降曹,才打消這個念頭。

系師降曹,曹操大喜,「拜魯為鎮南將軍,待以客禮,封閬中侯(《華陽國志》作襄平侯),邑萬戶,封魯五子及閻圃等皆為列侯」66。曹操還為燕王子曹宇(字彭祖)娶系師之女,結為親家,世為姻親67《後漢書·劉焉傳》在談到曹操接受張魯投降時說:「將還中國,待以客禮。」建安二十年十二月,曹操班師回鄴,系師張魯及其家人一併帶回了鄴城。陶宏景《真誥》卷四第十四《許子從張鎮南之夜解》條注說:「張系師為鎮南將軍,建安二十年亡,葬鄴城」。說明了系師在被帶回鄴城不久即羽化。系師死後,爵位由子張富襲。而天師之位卻傳與了第三子張盛。《漢天師世家》載:一日,魯召嗣子盛,以經籙、印劍授之曰:「龍虎山,祖師立壇在焉。……。汝宜往宣吾化,修鍊累功。」張盛便聽後從父訓,辭官回到龍虎山,每三元日登壇授籙,開啟龍虎山之六十餘代天師傳承。


(文/龍虎山道教協會孔祥毓)


2此據《三國志·魏書》卷八《張魯傳》。《後漢書·劉焉傳》作「魯,字公旗」。


1 3 4 10 15 18 19 20 21 54 55 56 58 62 66〈三國志·魏書〉卷八〈張魯傳〉


5此時間系推算得出。該政權於建安二十年(215年)亡於曹操,又因「雄據巴、漢垂三十年」之語,故而因之。

6 8 11 12 13 14 16 17〈三國志·;蜀書〉卷三十一〈劉二牧傳〉


7〈劉二牧傳〉曰:焉遣魯為督義司馬,住漢中,斷絕劍閣,殺害漢使。焉上書言:米賊斷道,不得亨通。……


9關於此處張修其人,由於史無明載,故學界頗多爭執。或言其即五斗米道之張修或言其與嗣師張衡為同一人,或言其並非五斗米道張修,筆者采後者說。據〈後漢書·靈帝紀〉載:中平元年(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反,寇郡縣」。可想而知,益州牧劉焉會任用一個「反賊」擔任自己的別部司馬並領兵作戰。何況,還是在同一年中。


22 21 22 23 24 25 26 64《三國志·蜀書》卷三十二《先主傳》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三國志·蜀書》卷三十六《馬超傳》


37 38《三國志·蜀書》卷四十一《霍峻傳》


39此數字見於裴松之引《魏名臣奏》注《張魯傳》,楊暨表曰:「武皇帝始征張魯以十萬之眾……」。


40 41 42 43 44 50 51 57 59 60 63《三國志·魏書》卷一《武帝傳》


45曹操缺糧一事,《三國志》多處均有記載。裴松之引《魏名臣奏》注《張魯傳》中,楊暨表曰:「……就民麥以為軍糧」。說明曹軍的軍糧補給主要是「民麥」較不穩定。又《世語》曰:「軍糧盡……」。《三國志·魏書》卷十四曰:「太祖征張魯……至漢中,軍食頗亡。……」。


46「三天」之語,也是見於裴松之引〈魏名臣奏〉注〈張魯傳〉中,楊暨表曰:「……對兵三日……」。


47 48 49 52裴松之注〈張魯傳〉


53《三國志·魏書》卷十四《劉曄傳》


65《三國志·蜀書》卷四十三《黃權傳》


67《張魯傳》載:「為子彭祖取魯女,取通娶,即明媒正娶之意,門當戶對。故系師之女必為曹宇正室。」而《魏書·三少帝紀》中〈陳留王紀〉載:「陳留王,諱奐,字景明,武帝孫,燕王宇子也。……甘露三年……六月甲寅……即皇帝位於太極前殿……」。陳留王即帝位雖然是司馬氏弄權之果,但是畢竟是一國之君,影響是很大的。而陳留王是否系師之孫?存疑一處,有待深入探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為何身在道門卻不得清靜?
全國道教院校教材編寫工作會議在福建廈門舉行
修道人並不是完美的
向道之人的必備要求:心存善念,正信正行
2016丙申年海外授籙進入第三天

TAG:龍虎論道 |

您可能感興趣

胡志明曾走訪社一系列會主義國家及世界各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德黑蘭是世界恐怖主義國家的贊助者
阿拉伯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解體後被兄弟國兼并
立足於維護社會主義國家安全統一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基本立場
追憶:「暗殺之王」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古巴
這算是美國人民說自己愛國的依據:走進資本主義國家的養老院
阿拉伯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曾有世界第二大港口
宋朝——世界上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國的驕傲
《我心雀躍》首映禮青年導演組團力挺,重新定義國產青春片
一國領土像手榴彈,曾是社會主義國家
鄧小平曾就何事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希望我們強大」
社會主義國家古巴,買枕頭都要排長隊
【JMedia】美軍的海景房基地竟然建在共產主義國家國土之上
國王曾被中國俘虜,還沒建交就急著同中國做生意的社會主義國家
阿拉伯地區曾經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南葉門,如今日子怎麼樣?
中國的這一次出兵,讓前蘇聯稱中國是干涉蘇俄的帝國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的八大開國領袖,你覺得誰最偉大?
東德-社會主義國家的覆滅終將被人民審判(2)
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要把資本主義國家變成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