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武大女生在法國開設「助華門診」

武大女生在法國開設「助華門診」


  武大碩士畢業後,成功取得法國行醫資格,並成為巴黎最大公立醫院的急診醫生。31歲的納娜一年前開設歐洲首家「助華門診」,幫助不懂法語的當地華人華僑和中國遊客用漢語就醫。前日,她隨法國醫院急診團隊到中南醫院參加湖北省醫療急救技能競賽。


  她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


  納娜是雲南人,母親在昆明一家醫院當神經內科醫生,從小她最大的夢想就是像媽媽一樣穿上白大褂。高中畢業後,她如願考入昆明醫科大學。2008年本科畢業後,她進入武大與法國巴黎六大合作辦學急診醫學碩士班深造,2009年以專業第一名身份赴法國學習。2013年,她通過了百里挑一的法國外籍醫師資質考試,獲得法國行醫資格,成為法國最大公立醫院——巴黎六大附屬醫院急診科的一名正式執業醫師。「我喜歡當急診醫生,看到奄奄一息的患者躺著進來,經過搶救後健康地出院,那一刻我特別有成就感。」納娜表示,無論在中國還是法國,急診科醫生都非常忙碌,加班熬夜都是常態,但她非常享受這種充實的節奏。

  在巴黎六大附屬醫院急診科,納娜是唯一的亞洲面孔。她坦言,部分法國患者甚至同事對非本國的醫生並不信任,她也曾受到一些誤解和懷疑,她必須花更多時間和精力證明自己。努力工作了一年多,越來越多的患者對自己表示認可和讚賞。


  副院長贊她是「中國天使」



  納娜發現,許多法國的華人華僑,生活中的最大障礙就是語言不通,尤其是就醫時,不會用法語表述病情和需求,甚至對醫院望而卻步,小病拖成大病;中國遊客生病求醫時也是手足無措。於是,她萌發了開辦「助華門診」的念頭。


  去年11月23日,在醫院支持下,納娜的「助華門診」在醫院開張,成為歐洲公立醫院的第一家華人門診。每周一下午2點半到4點半,納娜用漢語接診患者,用法文寫成病歷,然後在她的指導下,讓患者與法國專科醫生交流。她還到各個科室去看望患者,與醫生討論病情,陪伴患者就診。一年來,「助華門診」總共為260餘名華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今年,納娜還開設了「助華門診」的雙語網站,定期回復郵件以及諮詢電話,幫助筆譯或口譯患者病歷。巴黎第六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布魯諾表示,無論是急診科還是「助華門診」,納娜的工作都非常出色,她是醫院裡的「中國天使」。「不少中國患者康復出院後,會給我寄一些小禮品,我最喜歡的就是武漢的鴨脖子。」回憶在武漢的求學時光,納娜表示,最感謝學校提供了到法國進修的機會,希望今後在異國他鄉更好地為同胞服務。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開設靜脈治療門診
武漢高校開設優雅女子學堂 教女生化妝助求職
貴醫大附院開設貴州省首個器官移植門診
深圳醫院開設「二孩諮詢門診」
韓國最大連鎖電影院 CGV 將於香港開設首家戲院
英國大學開設電競本科專業 培養電競商業人才
醫學跨界新聞 北京大學開設健康傳播專業
廈門大學在馬來西亞開設分校 推動中國軟實力走向世界
市婦聯開設 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
美國高校紛紛開設美國亞裔研究課程
英國開設「人糞銀行」
英國公司瞄準中國老年人,將在中國開設醫院大把賺錢
菜鳥再在法國開設海外倉 歐洲網購中國商品再提速
加群趁現在!中法設計開設微信群:法國美術院校交流群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開設專業最新信息一覽
電影技術公司杜比實驗室將在法國、荷蘭開設10家影院
北京大學將開設「圖靈班」,引進美國高校計算機科學部分課程
英國大學開設電競碩士學位|遊戲早報
海淀法院首次為中學生開設「法官職業體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