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BBC採訪王思聰算什麼?這家英國電視台竟去中國干這個~

BBC採訪王思聰算什麼?這家英國電視台竟去中國干這個~

文 | 林卉卉



昨晚,英國「第四台」(Channel 4

)播出了最新一部以中國為主題的紀錄片,叫《我們的蓋伊在中國》(Our Guy in China),這是繼BBC一系列中國紀錄片之後,又一個英國主流媒體推出的以中國為題材的紀錄片。




那麼,一向愛標新立異的Channel 4和老道的BBC在拍攝中國紀錄片的角度上有什麼不同呢?邦主看了第一集之後,就被Channel 4的出鏡主持人嚇到了!究竟邦主看到了什麼?你們往下看。


不說BBC的紀錄片是不是都愛黑中國,邦主先來帶大家回顧一下,

「老司機」BBC拍攝的關於中國的紀錄片都愛用什麼套路?


整體風格




BBC在最近的一年多,推出了好幾部和中國相關的紀錄片,舉幾個例子,像《中國的秘密》(Secrets of China)、《中華的故事》(The Story of China)和《中國創造》(Designed in China)。



從紀錄片的名字就可以看出,BBC選取的主題都比較宏大。比如號稱總結出中國人主流價值取向的《中國秘密》,在第一集《適者生存》中,為了說明中國的孩子壓力太大,用電子遊戲來逃避現實。出鏡主持人Billie Porter先到河南一所戒網癮學校體驗中國的軍訓生活,後來她又到上海參加了一場英雄聯盟的國家錦標賽。





她也不忘採訪「國民老公」王思聰,並首次曝光了他的豪宅和他亮閃閃的鞋子↓↓



再比如追溯中國幾千年歷史,描述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巨大變化的《中華的故事》。




這一系列拍攝了近三年,

在講解源遠流長的歷史的同時,也展示了中國壯麗的山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當然中間不乏穿插一些中英學者對中國歷史的講解。



又或者是解密「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中國創造》。不僅展示了外賣

App、微信和美顏相機等各種在中國正火的手機應用之外,還來到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機器人實驗室,感受了一把人臉識別系統和電子羽毛球機器人這些高科技的應用。



最後還到了張家界的玻璃橋,看看是否這個世界最長、最高的玻璃橋如何能抵抗得住鐵鎚的敲擊……






這麼看下來,給邦主一種感覺,BBC善於以一種相對「高大上」的方式,把他們認為比較真實的中國展示在西方觀眾面前。他們關注的領域一般集中在一些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中國社會的變化上,特別喜歡關注中國年輕人最近喜歡玩什麼新奇玩意兒,比如之前提到的電子遊戲、新奇APP和張家界玻璃橋。



當然,出鏡主持人(記者)也不乏一些親身體驗,但都會採訪到一些專家或者中上階層的相關人士,比如王思聰,來增加紀錄片的說服力。





主持人



BBC中國紀錄片的出鏡主持人不是記者就是主持人出身。《中華的故事》紀錄片的主持人邁克爾·伍德(Micheal Wood)就不用說了,不說是一個也是半個「中國通」,他和他的團隊總共來了中國12次,足跡遍布北京、無錫、西安、開封、曲阜、延安、揚州、哈爾濱、廣西桂平、新疆喀什等地。


《中國創造》的主持人,是BBC科技節目Click的主持人兼製片人

Spencer Kelly,他從2003年就加入BBC,還是位劍橋大學的高材生。




就連採訪王思聰的Billie Porter,也在小小年紀就已經成為了英國《NME》雜誌的音樂記者,並為Vice TV製作線上節目。



雖然在節目播出後,一些中國網友覺得她對中國充滿了偏見,但從她問王思聰的問題來看,還是有一定的經驗和提問功底的。





雖然這些紀錄片並非出自同一個工作團隊,但是在BBC這個大平台上播出,關於中國的紀錄片還是深深地烙上了BBC的印記。

一句話來說,就是——很BBC。


不走尋常路的

Channel 4


再來看看這部Channel 4的中國紀錄片,畫風就突然變了。首先

,Channel 4這部紀錄片光從挑選主持人上看,就看得出不按常理出牌了。它的出鏡主持人叫蓋伊·馬丁(Guy Martin),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蓋伊在16歲就離開學校了,之後他除了參與一些拍攝之外,更多的身份則是作為一位職業賽車手,參加各種充滿危險和刺激的比賽。






他之前還拒絕了BBC最火的節目《瘋狂汽車秀》(Top Gear,現原班人馬已到Amazon發展,,節目也改名叫Grand Tour)的邀約。這個節目的主持人位置可是多少人擠破頭都搶不到的,在一些人眼中,

他放棄了一個名利雙收的大好機會。



這樣一位既沒記者背景和專業功底(在講解三峽大壩的一系列創紀錄的數據時,怕說錯,蓋伊還把這些數據寫在了手背上↓↓),也沒有很多關於中國的知識,甚至連一句中文都不會說(他從頭到尾只會說「你好」和「謝謝」),既不是名牌大學畢業,也沒有青春靚麗的外形的主持人,靠什麼吸引大家的關注呢?

邦主覺得他的主持風格真的只能用「接(tai)地(pin)氣(le

」來形容(注意:以下會有一些令人倒胃的圖片出現!!)。



比如在第一集一開始,蓋伊就從他最熟悉的摩托車入手,來到重慶一家電摩托工廠,開始組裝一輛電摩托。





然後就騎著自己造的電摩托,在重慶的大街小巷穿梭,有時停下來和中國人打招呼,也不在乎後面的汽車大鳴喇叭。



他去重慶有名的洋人街玩,除了隨便走走看看,他還不忘把鏡頭對準了洋人街的廁所,說中國這種傳統的蹲廁讓他很緊張,感覺是在水池裡便便。



這不是黑中國,蓋伊在2015年同系列的另一個紀錄片《我們的蓋伊在印度》中,也展示了一下印度如出一轍的廁所↓↓



蓋伊還來到重慶的碼頭,當起了棒棒軍的一員,用自己的雙肩挑起沉重的機器。由於機器太重,他踉踉蹌蹌,差點摔得個四腳朝天。



但是他對這些棒棒充滿了敬意,他說:這些棒棒軍每天日復一日地在這裡挑貨,一天要干12小時,每個月收入只要500到1000元,就是為了把錢寄給在邊遠山區的家人。




他還不惜冒著髮型被「毀

的危險,在重慶一家路邊攤剪頭髮,引來一群人圍觀。


最讓邦主吃驚的是,為了了解中國農村利用人畜糞便、節省能源的情況。他來到重慶旁邊雲陽縣的一個農戶家裡,親自動手幫村婦清理豬的糞便。本來,村婦覺得他可能就是裝裝樣子就算了。沒想到,他嫌清理一個豬圈不過癮,還要求「加戲」。




還把糞便收集到沼氣池↓↓



之後還來到田地里,用從沼氣池裡已經發酵的、混合了人和畜生糞便的排泄物,澆灌莊稼。


光是看畫面,邦主已經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一股味兒。但

蓋伊

全程

都沒有一點兒嫌臟嫌臭的意思,還全程興緻勃勃地參與,手上還以一度沾到了……他根本沒在意,隨手在褲子上一蹭就完事了



他的賣力表現讓村婦都豎著大拇指表揚。


最後他還吃了用糞便澆灌的紅蔬菜葉,還塞給收音師一口(你問了人家願不願意嗎?)↓↓


這只是這部紀錄片的第一集,之後蓋伊還會去北京和中國的沙漠,從紀錄片播放的片花來看,蓋伊還會去踩人力車、回收舊鐵皮、在號稱「死亡之路」的沙漠公路騎單車,體驗一些一般出鏡主持人都不會輕易嘗試的事兒。


為什麼蓋伊要這麼拼呢?蓋伊在紀錄片的一開始就說了,

因為「地球上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是中國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廠,世界最大的出口國,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

他要反映一個真實的中國。



一些人可能會擔心,這樣真實的中國展現在西方觀眾的面前會不會引起負面的觀感呢?看看英國的網友怎麼說。


「這比展示那些城市鋼筋有趣多了。」↓↓



「這節目多好,讓我忍不住想到中國看一看,看起來騎電摩托好好玩的樣子」↓↓



「這個節目讓我們了解其他國家的人是怎麼生活,怎麼思考的,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壩(三峽電站),我們可以從中學習」↓↓



「剛看了節目,讓我對中國大開眼界,中國人能玩轉世界」↓↓



其實,這部關於中國的紀錄片里有些「重口味」的畫面,在Channel 4里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他們之前播放過的一些節目簡直就是可以用限制級來形容。




比如之前在朋友圈裡刷過一圈的一個裸體相親節目——《赤裸吸力》

(Naked Attraction),他們要求所有前來上節目的嘉賓都「坦誠相見」,用裸體來判斷對方是否是值得交往的對象,並美其名曰「探索男女間最原始的性吸引力」。雖然在節目播出時,男女嘉賓的身體關鍵部位都用卡通物遮擋,但是依然可以看到其他裸露的部位。


還有最近他們正在播的一檔引進自美國的新節目《在監獄裡的60天》(60 Days in Jail),節目組找了八位平民,包括吸毒者、犯罪學學生、警察、律師、老師、家庭主婦等,把他們放在美國監獄裡生活60天,讓他們體驗一下監獄裡的生活。






裡面當然少不了一些「重口味」的內容,雖然只播出了第一集,但是已經在臉書上引起圍觀了。




似乎對於Channel 4來說,幾乎沒有不可以放的節目內容,只要觀眾有需求,他們就敢播,標新立異幾乎可以說是Channel 4的標籤,這和他們的背景有關係。



Channel 4成立於1982年,和成立於1922年的BBC差了不止一個輩份。雖然同是公共電視台,但是要想在競爭異常激烈的英國電視界闖出一片天地,沒有點看家本領不行。所以他們的首要原則就是讓電視台保持強大且富有創新能力。這部關於中國的紀錄片也和他們平時的風格一脈相承。



從這個角度來說,邦主看多了BBC中國紀錄片那種有些規矩的風格,現在看到Channel 4這種「弔兒郎當」又相當接地氣的調調,感覺還蠻新鮮的。到底這樣的呈現方式是不是會增加對中國的負面觀感呢?邦主目前只看了這個紀錄片的第一集,還不好下定論,各位看了之後可以和邦主交流一下。


謝謝客官拉到最後,喜歡請給邦主留言哦。

內容合作請發郵件至:ed

itor@thechineseweekly.com

廣告聯繫請發郵件至:PR@thechineseweekly.com





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男演員在韓人氣爆棚!韓國電視台竟為他這樣做...
美國大選怎麼了?我東京電視台就是這麼特立獨行!
北京電視台專題報道:MC天佑為什麼這麼紅?
MBC根本就是韓星月老電視台!來看他們撮合的韓娛圈戀人們!
演藝圈的大媒人MBC電視台 促成的美麗CP有誰呢?
韓國兩大電視台罷工!原因竟是因為這?
《美國偶像》即將在ABC電視台復活
韓國兩大電視台KBS和MBC罷工,矛頭指向了朴槿惠?
韓國MBC電視台,自帶紅娘體質,下一對MBC情侶會是誰呢?
半島電視台主持人:各個國家竟然因對抗一個電視台而聯手?
英國球迷給自己國家電視台一記悶棍,中國球迷稱國外也不過如此!
韓國五大電視台,你最喜歡哪家電視台的電視劇?
《美國偶像》重啟 但改在ABC電視台播出
紅娘電視台我只服MBC!
台灣電視台節目中為什麼那麼多腦殘嘉賓?老梁一語道破原因是這個
這中國老人過人行道…連日本電視台都驚呆了!
中央電視台夢想劇場雙年度冠軍-中國第一人女低音歌星韓曦
揭露西方醜惡嘴臉的RT國際電視台,莫斯科搞出了一個對抗BBC和CNN的國際電視台,它成功了
如果讓神一樣的東京電視台來介紹這些中國大佬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