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同是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神州日知 樂兒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奇葩,是中國引以為傲的文學寶典。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


《紅樓夢》表現了作者對人的本性之源的愛的深刻理解和封建社會對人性摧殘的血淚控訴。


魯迅還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被打破了。」創新很多嘛!


《水滸傳》善於把人物置身於真實環境中, 緊扣人物的身份、經歷、遭遇, 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魯智深、林沖、武松等眾多鮮明的英雄形象。


而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總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關頭, 以其行動和語言顯示其性格特徵。

如在「劫法場可秀跳樓」一回,,通過石秀幾個異常敏捷動作的白描, 把他當機立斷, 臨危不懼的性格表現得入木三分。


《三國演義》不僅是較早的一部歷史小說,而且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小說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


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複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但是,不得不說,同為古代四大名著,雖然都有一些敗筆,但是就情節、表現方式、謀篇布局等方面還是有高低之分的。


尤其是有的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甚至出現一些不合常理、誇大其詞、過分虛構的地方。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高低實際就體現在細節中。那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我們不妨比較一下施耐庵的《三國演義》和曹雪芹的《紅樓夢》,高低一下子就明白了。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


首先看看《三國演義》最精彩的第四十九回「七星壇孔明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這一回。


這一回,施大爺本意是要突出諸葛亮料事如神,為了打敗曹操,對部屬部署有周密安排。


小說中,他指派張飛:「翼德可領三千兵渡江,截斷彝陵這條路,去葫蘆谷口埋伏。曹操不敢走南彝陵,必望北彝陵去……」。


但到了曹操真正逃走,「人報:『一邊是南彝陵大路,一邊是北彝陵山路。』


操問:『那裡投南郡江陵去近?』軍士稟曰:『取南彝陵過葫蘆口去最便。』操教走南彝陵……」。


什麼?走「南彝陵」!諸葛亮不是說「曹操不敢走南彝陵嗎?」看來孔明真的「料事如神」,校對幹嘛去了!


其實,這應該不管校對的事!彝陵南北之別,應該是作者疏忽導致。疏忽之由,憑空臆估。因為「憑空臆估」是《三國演義》的一大特色,「筆誤」也不僅僅此一處。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各位可能會說,小說就是憑空捏造的啊?那要看什麼小說了。


因為,《三國》作為歷史小說,本應尊重歷史事實,不能太出格。但是,施大爺記事記言,虛構者多,往往為突出人物「服務」,用心不誠,舛誤便多。


看來,如今施大爺是如今那些惡搞歷史、胡亂編造歷史的祖師爺。祖師爺如此,別怪後輩了!


再看,就以本回諸葛亮部署所見,目的是為表現軍師料事如神。


他先後吩咐趙雲、張飛如何如何,連關羽不受重用,多番爭論,引出諸葛亮的故意留難考驗,其實都屬遊戲文字而已。


此處為突出諸葛亮,還無底線地醜化一代英雄曹操,像曹操慌忙逃難時所經之地,一概如孔明所料,墮入默認圈套。


還不止此,曹操的狂妄粗疏,自大自卑,表露無遺。


小說先後記述曹操先則譏笑「周瑜無謀,諸葛少智」、「吾笑諸葛亮、周瑜畢竟智謀不足」之類,到了實在中伏,便只有「大驚,棄甲上馬」、「亡魂喪膽,面面相覷」,完全不像統率數十萬兵士之主帥模樣。


作為讀者,看到每一場景轉移,情節發展如何都不出所料,又怎不會有索然無味之慨?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還有,《三國演義》十九回中寫劉備軍在小沛被呂布軍隊衝散,劉備落荒逃命。


一個叫劉安的少年獵人為了讓劉備吃好吃飽,竟把自己的新婚妻子殺肉給劉備吃了。


少年時,日知君每讀到這一節,心中總感噁心,憤恨,和迷惑不解。人也能殺吃?


這劉安殺的是自己新婚妻子,用現在的想法,新婚燕爾,小夫妻應是百般恩愛,親密如膠,你怎麼能忍心殺她(就算那個時代殺人不犯法,妻子是活生生年輕可愛的人,她不是一隻雞子!)呢?所以日知君對這種人總是憤恨、噁心!


後來,日知君從藝術角度評論,這是一處很差勁的敗筆!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三國》的作者,他的觀點明顯偏向劉備,他竭力要把劉備寫成一個仁慈,寬厚,很得民心的一個人,所以他才誇張,失真的寫了『劉安殺妻奉肉』這一細節。


而就是這節不多的文字卻成了這部文學名著的一小污點。現引原文以供賞研:


「……當下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劉備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飽食一頓,……往後院取馬,忽見一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已都割去……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


作者原本是為了極力吹捧劉備的寬厚和得民心,而這裡卻恰恰相反,這種不真實的對統治階級的吹捧,加重了劉備形象的虛偽性。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 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


但日知君恨「劉安」這類人,這類沒有人性,殘忍之極而奴性卻十足的小人!


當然,《三國演義》中,這種不合常理、有違邏輯的情節還由很多,你看的時候要多留意啊。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下面再看看《紅樓夢》,曹先生寫人寫事,就心思細密多了,雖然多出人意表,卻合乎常理,比施大爺就高了不少!


例如,第四十六回寫賈赦欲強娶鴛鴦為妾,迫金文翔往說項,大動肝火說:「你別哄我。我明兒還打發你太太過去問鴛鴦。你們說了,他不依,便沒你們的不是;若問他,他再依了,仔細你的腦袋。」


這裡所說的「依」和「不依」,是指鴛鴦是否肯屈從。


理論上應是:「你們說了,他依了,便沒你們的不是;若問他,他不依,仔細你的腦袋。」


大概小說這樣寫,既表現了賈赦的氣急敗壞,同時也顯示了他所要達成的只是無恥之欲,所以說出來便有些語無倫次。


相近似的例子還有,如第七回寫僕人焦大受了寃屈,飲得爛醉,氣憤的說:「不和我說別的還可以,若再說別的,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


很多人會直覺作者寫錯了,只有「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怎會調轉過來的?


但如細心想想,焦大粗人,加上爛醉氣憤,說錯了是正常,更顯其晦氣戇直,這是寫人栩栩欲活的筆觸。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當然,《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雖有敗筆,卻難掩其光芒。


一個民族,它那不可磨滅的靈魂與文化底蘊,能夠以各種形式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局限。


而這四大名著,正是以經典文本這種極其重要的形式,訴說著我們中國的文化,傳承著民族的靈魂。


但是,任何事物一旦神化,被人們迷信,就不可取了,就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了!!!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知錄 的精彩文章:

TAG:日知錄 |
您可能感興趣

圖片報:萊斯特城有意聘請施密特擔任主帥
日本心學專欄 | 若想要,請施與
成功申請施萊Lite3型采血器名單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