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末代延平王鄭克塽

末代延平王鄭克塽

末代延平王鄭克塽鄭克塽

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延平王鄭經去世。為了奪取王位,鄭氏兄弟開始明爭暗鬥。當時世子為鄭克塽的長兄鄭克臧(鄭經與乳母陳氏所生),鄭克臧又是陳永華的女婿,鄭經出征海外時常令其監國,在岳父的扶佐下台灣島內對其評價頗高,稱之為賢主。鄭經病危時授鄭克臧監國劍印令其繼承王位。但鄭經次子鄭克塽並不服這個兄長,鄭克塽(1670年—1707年)生母為鄭經的後宮夫人黃氏,而鄭克塽的岳父恰是重臣馮錫范,馮當然希望自己的女婿繼承王位,於是在馮錫范和大將劉國軒等人的說服下,鄭成功之妻董氏(太妃)在東寧北園別館廢掉繼位不到三日的鄭克臧,不久後,馮錫范與鄭經的諸子以鄭克臧非嫡出之由,將其縊殺,史稱東寧之變。時年12歲的鄭克塽承襲了延平王的爵位。

末代延平王鄭克塽繼任之後的鄭克塽先是晉封宗室與政變的功臣,分別賜予公、侯、伯等爵位。岳父馮錫范以擁立有功封為忠誠伯,仍管侍衛,兼參贊軍機。同年七月,清內閣大學士李光地向康熙帝上奏說:「鄭經死後,鄭克塽年幼,諸將不能協同作戰,且不能馭下,兵民離心,如果此時派出大軍征討台灣必能攻克,機不可失。」康熙帝然其言並準備攻台。此時的台灣在連年的遷界禁海下物資人員無法補充,台灣島內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糧食不繼,米價大漲。加之台灣財力匱乏,為徵集糧餉又對百姓加征捐稅,各地民眾不斷反抗,軍心民心盡失。此時台灣、澎湖兩地的鄭軍尚有5萬餘人,大小戰船200 多艘,但軍心渙散,士氣低落,不斷有鄭軍官兵駕船投奔大陸,向清廷投誠。

末代延平王鄭克塽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一月,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提請專征並進剿台灣。次年台灣上表請照朝鮮例,只稱臣進貢,不易發登岸。康熙帝以「台灣百姓皆我中華百姓」,詔不許。隨後清鄭雙方爆發澎湖海戰,清水師提督施琅大敗劉國軒及董騰等人,劉國軒逃往台灣,清軍取得了澎湖列島,同時也打開了進攻台灣的門戶。1683年七月,劉國軒,馮錫范等向清廷遞交降表,並提出「三不傷」請求,即清軍入島「不傷鄭室一人,不傷百官將士一人,不傷台灣黎庶一個」。八月十三,施琅進入台灣受降。明寧靖王朱術桂不願做異族之臣,與妃妻五人闔門自縊而死,以身殉國。

末代延平王鄭克塽降清之後,鄭克塽受封海澄公,清廷不許鄭克塽回福建居住,並將其全家軟禁在京師。鄭克塽雖授以公爵稱號,卻有銜無職,坐吃山空,生活難以維繼。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八月二十七日,年僅37歲的鄭克塽卒於北京,爵位無襲。鄭克塽弟鄭克壆,奉清廷之命將鄭成功、鄭經骸骨遷葬福建泉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誌 的精彩文章:

忠臣還是貳臣----一生毀譽參半的明將祖大壽
1953年人類首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珍貴照片
馮玉祥書法一覽
還原一個真實的「滿州第一勇士」鰲拜
位於山西昔陽縣大寨的郭沫若墓

TAG:歷史人物誌 |

您可能感興趣

與乳母通姦氣死乃父---延平王鄭經
鄭成功後人公開重大史料《延平王起義實錄》,順治帝死因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