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节烈成神:生前力救大唐于将倾 死后护佑百姓于危难

节烈成神:生前力救大唐于将倾 死后护佑百姓于危难

突然听到耳边传来密集的脚步声和盔甲碰撞的声音,想要睁开眼睛,却又睁不开,连起身都起不来,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声音才渐渐地小了,等起身睁开眼睛一看,什么都没有,烧饼也原封未动。


文/解人颐


时代在改变,人们的愿望也在改变,但不变的是对那些为人民百姓、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牺牲的人的崇敬之情。希望美好的品德,能够代代相传,不要迷失在时代物欲的大浪中。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是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名篇,甚至有一些中学教材中也将这篇文章选入作为补充教材。韩愈在文章为我们塑造了骨气铮铮、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张巡、许远,以及手下南霁云、雷万春的形象,虽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张巡的评价如今也褒贬不一,但是自唐宋以来的中国历史上,历代朝廷对张巡褒封不断,人民无分南北都对张巡崇敬有加。


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城


唐天宝十四年,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安史之乱爆发了。渔阳鼙鼓动地来,当时安禄山叛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唐朝大将封常清、高仙芝一路溃败,安禄山仅用六个月便兵临潼关城下,甚至连一代名将哥舒翰都在灵宝之战中大败,为安禄山所俘虏,余下的各地守军或望风而逃,或不战而降。

节烈成神:生前力救大唐于将倾 死后护佑百姓于危难


苦守十月的睢阳城被叛军攻破(资料图)


唐至德二年正月,叛军大将尹子奇率十几万大军杀向睢阳城,睢阳地处河南东部,有河洛襟喉、江淮屏障之险,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进入江淮的要冲,万一失守,江淮一带便不保。唐玄宗听说许远曾带过兵,就任命他为睢阳太守。许远素闻张巡能征善战,急忙请当时仅为真源县令的张巡前来协助守城,张巡随即率兵三千入驻睢阳。双方合兵后有六千八百人,但敌我兵力依旧十分悬殊。许远觉得自己打仗不如张巡,就把城防指挥权交给比自己官职低的张巡,自己则负责粮草和兵器供应,两人密切配合。


叛军连续凶猛攻城,城上守军在张巡、许远的指挥下,沉着应战,大量杀伤敌军,还射瞎了尹子琦一只眼睛。但毕竟两者实力悬殊,守城将士渐渐陷入内无粮食、外无援军的绝境。当时有人提议弃城而走,得到粮食后再回来。而张巡、许远商量后认为,如果弃守睢阳,叛军必然深入江南腹地,整个唐王朝的粮饷供应就会断绝。而且,剩下的千余将士,都是饥饿伤病之人,出城也走不远,不如死守待援。将士们把树皮和盔甲上的熟牛皮混合煮食,吃光了战马,又捉鸟雀掘老鼠而食,最后到了「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程度。最惨的是,为了稳定军心,张巡杀了自己的爱妾,许远杀了自己的仆人,让士兵食用。将士们流泪不忍心,张巡厉声命令他们吃下去。


最终苦守十月的睢阳城终于被叛军攻破。张巡、许远都被俘虏。面对叛军,他们骂不绝口,宁死不屈。张巡与南霁云、雷万春等将领被就地处决,许远则被押往洛阳。行至偃师时,唐军主力大举反攻,大败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一举收复洛阳。叛军渡黄河北逃前,将许远杀害。这一年,许远和张巡都是四十九岁。

不足万人的睢阳守军,却在许远、张巡等人的指挥下,坚守孤城十个月,牵制了叛军主力,使其不能南下江淮,为唐朝的战略反攻赢得了时间,史称:「无张许则无睢阳,无睢阳则无江淮,无江淮则无大唐」。正如唐代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节烈成神:生前力救大唐于将倾 死后护佑百姓于危难



唐忠烈侯张巡之墓(资料图)


历代朝廷对张巡褒封不断

张巡、许远在就义殉国后,理应受封褒扬。然而,唐皇室在平息安史之乱后,却未立即决定封敕二人立庙崇祀,主要是他们在死守睢阳城期间,因为极度缺粮而有吃食人肉之说,在当时朝廷中引起争议。直到其友李翰上书为其平反,强调朝廷不应忽略他们死守睢阳城的重大贡献,且「强死为厉,游魂为变,有所归往,则不为灾」,意思是这些人固然是忠魂,毕竟不是寿终正寝,而是战争横死,若不立庙为祀,恐怕日后变成厉鬼为害百姓。于是唐肃宗下诏立庙,抚恤忠烈的遗族。张巡、许远的忠义功绩后来又经韩愈撰文,所以二人的事迹和崇祀也逐步扩大,沿着水运系统自江淮一带传播开来。而且又因张巡是武将的缘故,在后代的信仰中特别受到推崇。


张巡去世后被追封为「扬州大都督」、「成济侯」,到宋太祖时因宋太祖攻打太原,张巡曾显灵助威,故被封为「征应护圣使者」,稍后又加封「济物侯」,再封「忠懿文定武宁喜定侯」,南宋时封「东平忠靖王侯」。在他生前死守的江淮一带,人们为了表示崇敬之情,更是称他为都天大元帅、旻天大帝,成为守护一方平安的重要神祇。


旻天大帝庙香火鼎盛


而对于旻天大帝张巡的信仰,颐叔从小时候开始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常常去他的庙中进香祈福,所以也并不陌生,原先乡间对于旻天大帝的各种灵验传说也是耳熟能详,今天颐叔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个小时候听闻的旻天大帝的故事。

节烈成神:生前力救大唐于将倾 死后护佑百姓于危难



张巡祠内的张巡神像(资料图)


老家那边的旻天大帝庙,在印象中历来香火非常鼎盛。其中对我们小孩子印象最深的,就是供在大帝身边的一艘木船。小孩子嘛,天性都是顽皮的,不过因为家中大人告诫的缘故,大家对这艘小木船却敬畏有加,不敢乱碰。原来这艘木船在庙里还发生过许多神迹,让大家相信张巡大老爷就是乘着这艘木船出巡办事的。


百姓苦于匪患


这一件神迹还要从这间庙兴建时说起了。据老人们说,在清朝嘉庆年间,当地因为靠近一个大湖,所以很多人都靠捕鱼为生,日子倒也过得其乐融融,不过有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帮强盗,占据了湖中的一个小岛,从此就在湖上做起了抢鱼绑票的行径来。当地村民多次相请官兵前来剿匪,但要么是因为不习水战,弄得铩羽而归,就是到了湖中找不到这群强盗的藏身之所,而且据说水匪之中有一人,善召大雾风雨,所以每次官军进湖围剿,都遇到大雾迷湖,难辨东西,弄得官军狼狈不堪。那一年正好有新任知县上任,百姓又将苦于匪患的事情,向新来的知县老爷陈情,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县太爷也想借此机会树立官威,于是就向知府请兵,调来了水勇,准备清剿水匪。当几十条水勇的船只开赴湖中的时候,怪事又出现了,湖中果然又生起了一场大雾,整个湖面都被白茫茫的一片罩住,水勇的船队在迷雾中摸索了两天,不但一无所获,自己倒因暗箭折损了好几个兄弟,不得不暂时上岸,等迷雾散了再想办法。第一次办案就失败而回,这接下来的几年任期,要再树立威信就难了。为这件事,知县老爷急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后来突然有一天,知县老爷正好经过这间旻天大帝庙,知县也饱读诗书,知道历史上张巡的英雄事迹,于是在随行师爷的建议下就进庙拈香祈福。

节烈成神:生前力救大唐于将倾 死后护佑百姓于危难



百姓苦于匪患(资料图)


进到大殿中,知县老爷恭敬上香。这时眼梢一瞥,正好看见了在老爷身边放着的这艘木船,就问庙祝说,这艘木船是用来做什么的。庙祝连忙回答:「传说本庙张巡大老爷非常灵验,只要有在水上遇难的人,呼喊大老爷名号,大老爷就会驾着这艘船前去搭救,屡有神迹。」知县听了,心中咯噔一下,既然在水上如此神验,是不是也可以请他相助剿匪呢?于是重新点起香烛,将目前剿匪所遇到的困难对着张巡大老爷一一诉说,若能助其顺利剿匪,必定重修神庙以为答谢。祷告完毕,突然点着的蜡烛噼啪爆了两下,庙祝连连恭喜大人,说大老爷已经听到了您的请求,必定会如你所愿。作为儒生出身的县太爷,对此还半信半疑,又在庙里逛了一圈就回衙了。


张巡托梦显灵


说来也怪,当天晚上,县太爷就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长髯老者身着官服,对县太爷说,明天准备十担葱油烧饼,放在湖边放一晚,后天午时,起兵进湖,迷雾自散,东南方迎敌。说完转身就走了。县太爷猛地惊醒,梦中的事情历历在目,又想到早上进庙烧香祈福的事情,难道刚才是张巡前来托梦?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第二天一大早,县太爷就问师爷,当地哪家的葱油烧饼最出名。师爷一听,以为县太爷想吃烧饼了,本地正好以做烧饼而出名,于是就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县太爷还没听完,就从自己囊中掏出一锭银子,让师爷去买十担烧饼。师爷一听就傻了,是谁要吃,一买要买十担啊。县太爷将昨晚的梦这么一说,师爷才明白其中的原委,于是赶快带了几个衙役,去烧饼铺子定制了十担烧饼,一直做到黄昏才做好。一行人挑着香喷喷的烧饼来到湖边,放在那里,为了防止村民偷吃,师爷还特地留下了两个衙役看管。入夜时分,两个衙役就靠在担子上眯了一会儿。突然听到耳边传来密集的脚步声和盔甲碰撞的声音,想要睁开眼睛,却又睁不开,连起身都起不来,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声音才渐渐地小了,等起身睁开眼睛一看,什么都没有,烧饼也原封未动。


水匪被一网打尽


第二天,县太爷按照梦中所说的时间,午时命水勇下湖寻匪,果不其然,还和之前一样,入湖不多久,迷雾又来了。县太爷正在着急梦不灵验的时候,突然听到天上一阵猛雷,不知从哪里刮来一股大风,迷雾竟然开始慢慢散了。看得清湖面的状况,水勇们按照事先的规划向东南角进发,在东南角的一片芦苇荡中发现了水匪的踪迹,水匪对突如其来的官军猝不及防,四散逃窜。水勇到底是经过正规训练的,之前是迷雾之中难辨方向,找不到敌人,现在就在眼前,岂能轻易放过,三下五除二,就将几艘盗匪的船团团围住,擒拿了下来。但是一加审问,都是一些小喽啰,带头的大哥和军师,刚才趁乱逃走了。虽然水勇们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能抓住这么多小喽罗也已经是一大进步了,于是压着这些俘虏就往岸边赶。行至湖心的时候,突然发现水中有三个人正在呼救,水勇们赶上前去,一看竟然正是这批水匪的两个头目和一个军师。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些人都是水性极佳,怎么会在水中喊救命呢,将他们拖上船,审问之后才知道,原来刚开始他们三人乘乱驾了一艘小船逃出来,原本以为可以逃过一劫,谁知道,船到了湖中央,突然湖水起了一个大旋涡,小船被弄翻了,三个人都掉入了水中,虽然这三个人都深谙水性,可是这次一掉入湖中,就像被什么吸住了一样,怎么游都游不动,只能在原地打转,这才被官军们所抓住。

节烈成神:生前力救大唐于将倾 死后护佑百姓于危难



位于商丘古城的张巡祠(资料图)


从首领到喽罗,这次出击是一网打尽,从此湖中再无匪患。而县太爷也相信这一定是张巡暗中相助的结果,于是亲自去旻天大帝庙中感谢还愿,一进到庙里的大殿,就看见张巡大老爷边上的木船还正淌着水呢,甚至木船里还散落着一些烧饼的细屑。这么一来县太爷更是深信不疑,这次全靠张巡庇佑,才能顺利将水匪一网打尽,于是县太爷决定打醮还愿,还从自己的私银中,拨出几百两俸禄用来修葺神庙,以作答谢。民间老百姓也都说,那十担烧饼一定是犒劳张巡大老爷手下阴兵的军粮,吃饱了才好做事嘛,而张巡大老爷爱吃葱油烧饼的传闻,也渐渐的传了开去。一直流传到现在。


去年回乡去庙中烧香的时候,还看到前来上供烧香的老奶奶们,拿着一盘盘的烧饼供在张巡大老爷的面前,只不过和我小时候不同的是,以前烧饼都是一个个散装,现在烧饼都已经是包装好了的,一包一包的,烧饼的名字也好听的不得了,叫「发财娃」。后来一个老奶奶和我说了才明白,发财娃名字好听吉利。现在人们拜张巡大老爷,也已经从昔日的保平安,变成了求发财、求富裕,发财娃正好有这么个好兆头,所以大家都喜欢拿他来供张巡大老爷。听了老奶奶这么说,确实有道理。


时代在改变,人们的愿望也在改变,但不变的是对那些为人民百姓、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牺牲的人的崇敬之情,也许几千年来,普通百姓并没有想那么多,他们只是以自己最质朴的感情去做这一件事,时代的发展一日千里,但是有些传统,一些美好的品德,希望能够代代相传,不要迷失在时代物欲的大浪中,也不要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被忽略。(编辑:若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腾讯道学 的精彩文章:

小雪来了 道家教你如何借天地之力来养生
生逢乱世 江南全真道领袖的坎坷人生

TAG:腾讯道学 |

您可能感興趣

節烈成神:生前力救大唐於將傾 死後護佑百姓於危難
隋唐英雄譜上被稱為三姓家奴的好漢,生未逢明主,死後成神
安史之亂中,他殺妾饗軍,力保大唐不亡,死後成神
《火影忍者》結局最好的七個人,大蛇丸成神,佐井人生贏家
騎士新變革或助億元先生重成神獸,兩神技成詹皇打勇士七寸關鍵
印度侏儒症患者被人們當成神靈,備受尊崇,家人因禍得福
被捧成神的四大巨星,李小龍張國榮和黃家駒早已被超越
王者榮耀:不成神就成鬼的英雄,李白都沒進前5
戰勝懦弱的海上勇士!烏索普大人成神的崛起之路!
中國歷史中,有哪些凡人死後成神?閻羅、二郎神、媽祖、送子娘娘
此師徒二人生前都一事無成,死後不僅成神,而且影響世界兩千多年
封神演義中,此七人功勞甚大,卻未成神,而是肉身成聖
中國古代人死後都有哪些人成神了?閻羅王的前世是包拯,周瑜成了城隍爺?
最有可能變成神經病的生肖,千萬不要躺著中槍
廣西少女遵義遇害,死後為何被百姓當成神仙膜拜?
史上最倒霉皇帝:宋光宗趙惇被老婆逼成神經病
中国历史中,有哪些凡人死后成神?阎罗、二郎神、妈祖、送子娘娘
殲十不死,只是涅磐成神,升級後的殲10讓世界為之驕傲
中國歷史中,有哪些凡人死後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