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字。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泰山时所立,小篆,由丞相李斯篆书。泰山刻石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现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刻石原在泰山顶玉女池旁,后来移到碧霞元君祠之东庑。清乾隆五年(1740年),祠遇火灾,刻石焚毁不见了。直到嘉庆二十年(1815年)才从池中搜得,已断为二,后移至岱庙。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残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刻石字体是小篆,字形工整瘦长,笔划圆健古厚,是秦代小篆书法的经典代表,体现秦代书法艺术风格。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刻石》在书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之遗绪,下开汉篆之先河,是中国古文字的最后阶段。观其书法,用笔似锥画沙,劲如屈铁,体态狭长,结构上紧下松,平稳端严,疏密匀停,雍容渊雅,有庙堂之概。

泰山第一刻石



小篆的特点是对称均衡,略为修长,它也容易板滞,但是《泰山石刻》却没有这种毛病,它在对称中蕴含着飘逸秀美,如仙子临风,仪态万方。

泰山第一刻石


它还保留着象形文字的某些特点,着重突出圆笔曲线之美。充分地发挥了汉字的特有的美。具有装饰美的意味。线条整洁协调,改变了以前繁杂交错的形式.书写形式走向规律化。

泰山第一刻石



开始力求严格的平王对称,工整精致,大小相仿,面目十分突出。横密纵疏,充分表现了篆书的形体特征,使其在雄伟之中产生一种秀丽之气,婀娜飘逸。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此帖分布严格,空间层次以相距的对应关系,示人以严格的规则,给人以美,又示人以庄严。


篆书到此,再也没有天真随意、古拙任性的风韵,既意味着完全的成熟,同时也意味着由此必将走向衰退。


公众平台简介


此公众平台由禅艺国际艺术机构主办,为签约画家、古琴家、全真派道士郭关道长设置公众平台号,欢迎关注。本平台发布郭关先生艺术创作内容之外另涉及书画、音乐、艺评、哲学等文化艺术类内容,您若有好文好画欢迎来稿,请先关注此公众平台,再投稿至邮箱:ybbud2008@126.com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泰山第一刻石



郭关简介:出生于湖南,画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绘画、音乐、书法、诗文、斫琴、装置、行为等领域;知周易、晓音律、好古琴、喜操《幽兰》《广陵散》;曾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系统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后于龙虎山修道,通斋醮科仪;其曾就学于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硕士。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台湾、佛光山、英国、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台湾建立有「郭关美术馆」,长年展示郭关作品数百件。《神人畅》 古琴演奏:郭关道长




泰山第一刻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关艺术 的精彩文章:

寻找自己的云游:若能一心问道,则处处都是师父
朱元璋与道教
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原石照片
花道 碗莲
至繁至简 岁朝清供

TAG:郭关艺术 |

您可能感興趣

泰山石刻集欣賞
中國最美10大名山,泰山第四,華山第三,華山排第一
魏晉碑刻大字鼻祖《泰山經石峪》
第三十一屆泰山國際登山節精英團隊之日照聖谷山茶場
第三十一屆泰山國際登山節精英團隊之二十——海寧皮革城
二玄社高清字帖|《石鼓文·泰山刻石》
夏遊泰山後石塢
柳下跖與泰山盜跖廟◎泰山?泰安文史拾零系列十九
一覽眾山小—我登上了泰山
氣勢之磅礴為五嶽之首,天下名山第一,泰山
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原石照片
劫後餘生一頑石 泰山李斯石刻的傳奇經歷
泰山玉泉寺一畝松
圖集:泰山石刻,歷史風流人物在東嶽泰山留下的印記
一座神山 泰山 非常雄偉
泰山彩石溪,這個有「泰山小江南」之稱的地方,別有洞天
山東泰安:泰山十八盤天門雲梯偶遇三步一拜九步一叩的女道士
泰山書法石刻欣賞
泰山玉雄起,這一次找准文化根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