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書為何豎排、從右到左讀?除了用毛筆竹簡外,還有另一原因
古人寫字,都是豎行排列,又是從右到左。這種習慣在我們看起來,荒唐又彆扭。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
有人說,最直接的原因,應該與用毛筆寫字,和寫在竹簡上有很大關係。
先說豎行排列。因為古人用來寫字的竹簡是一片一片的,寫字的時候只可能從上到下,一片一片地寫,絕對不可能從左到右,那樣是沒法寫的。而且假設竹簡繩子斷了,脫落了,混在一起了,你基本上是不可能把它重新編排的。或者某一塊爛了,你想換一塊也非常的麻煩。
為什麼又要從右到左寫呢?因為竹簡書是捲起來寫字的,因此最好是往左邊展開。你要從左到右寫,那捲起來的竹簡部分就會擋住你的手,讓你的書寫非常不方便,不順暢(有人又說,古人寫字是現在竹片上一片一片寫好,再穿起來的)。還有,用毛筆的特點是要慢,要細,要懸垂著寫。只有從右往左寫,右邊的竹簡上都有墨,你才不會把手靠在上面。
這些說法看起來是很有道理的,其實不然,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知道,字並不是從用竹簡寫才開始有的,書寫工具也並不是最早就是毛筆。最早的甲骨文,那是用刻刀刻在龜甲獸骨上,刻在石頭上的。仔細看甲骨文,我們會發現,龜甲獸骨上的字,也是豎行排列,也是從右到左刻起來的。這又怎麼解釋呢?龜甲獸骨以及刻刀,就不存在竹簡和毛筆那些問題了,為什麼依然是這樣的呢?換句話說,古人豎行排列,以及從右到左書寫的習慣,並不是從竹簡、毛筆開始的,而是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龜甲獸骨上的字也是豎行排列,從右到左的)
其實,一個民族任何集體習慣的形成,都不應該是形而下的,物質主義的去理解,而應該是這個民族一種長期的心理積澱,而這種長期的心理積澱,應該是文化的。
有一句笑話:說古人的書為什麼要豎行排列呢?因為古人很尊重書,很相信書作者說的話,他在讀書的時候,只有從上到下讀,才會不斷地點頭,表示認可。而今人讀書,他對書不夠尊重,也不相信作者寫的那些東西,所以是從左到右,他表示的意思是不斷地搖頭。這個笑話是用來諷刺現代人寫東西粗製濫造,但同時也表明了古人對文字對書籍的尊重。
事實也是如此,《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這說明了古人把文字當成一種非常神聖的事物,因為當成神聖的事物,所以值得人們足夠的尊敬。
(倉頡造字)
在文化心理上,古人是以右為大的。為什麼以右為大呢?這應該是出於對最勤奮的右手的尊敬,因為我們右手乾的事情總是最多的。也就是如此,古人在寫字的時候總是從右到左。這種尊重,還不只是體現在書寫習慣上,還體現在寫字之前。我們古人寫字之前都是要焚香沐浴凈手的。
而再說從上到下的書寫習慣,這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認為,智慧都是從上天來的,是上天給予的,從上到下寫,也就是連通天地,打開通往上天的道路。
(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這種「以右為大」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書寫中的體現,也不是某一個人規定的,而是在人們長期對文字的尊敬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儀式感,這種儀式感最後積澱在民族的文化心理上,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而我們現代人不尊重書籍,不尊重文字,對書寫沒有敬畏之心,胡編亂造,缺乏儀式感,想想我們的古人,我們真應該臉紅啊!
?xml:namespace>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言文和白話文是從什麼時候分家的?與秦始皇、韓愈有關
※道教面對數十億受眾,為什麼沒有成為世界上的大宗教之一?
※三點好處讓周邊國家樂於加入古代中國朝貢體系,第一點最重要
※日本為什麼從來沒有進入過古代中國的朝貢體系?與他們的國名有關
※敵對兩國同時搞反腐,都被史書記載為「整人」,但只有一個是真的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
※古人寫字為何豎排?果真是古人書寫得好,為了一邊讀一邊點頭嗎?
※或為全面屏豎排攝像頭 你會為這款旗艦買單嗎
※iPhone8最大的疑點是這個!雙攝像頭橫排還是豎排!
※緊跟蘋果!小米7渲染圖曝光豎排雙攝亮了
※王者榮耀:「空白格」名字我就不計較了!玩家竟能取「豎排」名字
※沒想到!魅藍note6背面豎排雙攝確定:跑馬燈絕了
※豎排雙攝+全面屏,下半年最受期待的一款手機,懸浮屏幕真美!
※服不:蘋果因為害怕華為才使用豎排左上角雙攝設計
※如何解救紙質出版物?答案是將中國字豎排
※iPhone8執意要用「暴丑」豎排雙攝,竟是為了這項黑科技?
※這樣的iphone8,豎排雙攝、後置指紋,小米、華為笑了
※iPhone 8疑似原型機流出,豎排雙攝像頭你喜歡嗎?
※三星蘋果大較量!橫排雙攝遇上豎排雙攝,全面屏對比雙曲面!
※全面屏/不鏽鋼邊框/豎排雙攝 這就是最終版iPhone 8?
※小米7概念渲染圖曝光 改用豎排雙攝如何
※到底是橫是豎?魅族PRO7 Plus的雙攝水印為豎排雙攝!
※華為Mate10外形終確認:後置指紋解鎖 中置豎排雙攝真的很好嘛?
※三星C8驚艷來襲,八核芯 豎排雙攝
※小米7概念渲染:改豎排雙攝了